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斯向东  李庆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8):114-115,133,F0003
目的探讨运用细胞块切片结合免疫组化方法鉴别诊断腺癌与增生间皮细胞。方法对44例经证实的恶性浆膜腔积液患者,采用细胞学涂片与细胞块切片结合CEA、CK7、WT-1、Calretinin(CR)免疫组化检测研究。结果细胞块切片结合免疫组化的检出率明显优于常规细胞学涂片(P〈0.01);CEA、CK7、CR是鉴别诊断腺癌细胞与增生间皮细胞较为有用的抗体。结论细胞块切片结合免疫组化是鉴别腺癌细胞与增生间皮细胞的有效方法,CEA、CK7、CR的抗体组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杨红敏  李振芬 《中外医疗》2014,33(1):179-179,181
目的探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该院收集82例胸腔积液患者,分别行常规细胞涂片和细胞块切片联合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比较两种方法对胸腔积液病理的诊断价值。结果细胞块切片结合免疫组化阳性率为100%,明显高于常规细胞学涂片的阳性率5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EA、CK7是腺癌较为特异性的抗体,而CR是间皮性肿瘤细胞较为特异性的抗体,各抗体在腺癌细胞和间皮细胞均有交叉表达。结论胸腔积液细胞切片在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中重要的意义.联合免疫组化染色可有效鉴别肺腺癌和恶性间皮瘤。为临床的治疗提供了理论参考,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几项细胞块免疫化学染色鉴别浆膜腔积液中增生的间皮细胞和腺癌细胞。方法收集腺癌、间皮增生的浆膜腔积液66例,制成细胞块切片,进行HE及癌胚抗原(CEA)、钙视膜蛋白(Calretinin)、波形蛋白(vimen-tin)免疫化学染色。结果普通涂片发现浆膜腔积液中转移性腺癌46例,间皮细胞增生20例,CEA在46例转移性腺癌中,32例阳性,14例阴性,阳性率69.57%;20例增生的间皮细胞中2例阳性(均为弱阳性),18例阴性,阳性率10.00%。46例转移性腺癌中calretinin 1例阳性,45例阴性,阳性率2.17%;20例增生的间皮细胞17例阳性,3例阴性,阳性率85.00%。46例转移性腺癌中vimentin阳性表达2例,44例阴性,阳性率4.35%;20例增生的间皮细胞中18例阳性,2例阴性,阳性率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细胞块免疫化学染色对鉴别浆膜腔积液中增生的间皮细胞及腺癌细胞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细胞沉渣石蜡包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浆膜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680例浆膜腔积液患者(其中497例为胸腔积液、164例为腹腔积液、19例为心包腔积液),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涂片并制备石蜡包埋细胞块.若在细胞沉渣石蜡包埋检测涂片或细胞切块中发现存在可疑恶性肿瘤细胞,则对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验法.结果 本组680例患者细胞沉渣石蜡包埋检验中共诊断出365例良性胸腔积液、174例良性腹腔积液和13例良性心包积液,44例采取了二步法,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1例加作了抗酸染色检验.胸腔积液中31例发现可疑恶性肿瘤细胞后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验,明确诊断25例,其中1例仅提示腺癌细胞未提示组织来源信息,6例提示增生的间皮细胞;腹腔积液8例发现可疑恶性肿瘤细胞后进行了细胞块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验,5例明确诊断,2例仅提示腺癌细胞而未提示细胞组织来源信息,1例提示增生的间皮细胞;心包积液中3例发现可疑恶性肿瘤细胞后进行了细胞块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2例明确诊断,其中1例仅提示腺癌细胞而未提示细胞组织来源.结论 细胞沉渣石蜡包埋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浆膜腔积液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对其定性诊断具有辅助作用,同时还能明确恶性肿瘤细胞的组织来源,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细胞蜡块联合免疫组化在恶性浆膜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郑州金域临床检验中心病理科收集的浆膜腔积液69例,经病理检查证实,恶性浆膜腔积液32例,良性浆膜腔积液37例。均实施免疫组化检查和细胞蜡块检测。统计免疫组化检查、细胞蜡块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恶性浆膜腔积液的结果。比较免疫组化检查、细胞蜡块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恶性浆膜腔积液的诊断效能。结果经免疫组化检查、经细胞蜡块检测、联合检测诊断恶性浆膜腔积液真阳性例数分别为23、21、31例。免疫组化和细胞蜡块联合检测诊断恶性浆膜腔积液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率均较单一检测高,误诊率和漏诊率均较单一检测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组化检查和细胞蜡块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浆膜腔积液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检测MOC-31蛋白表达用于鉴别浆膜腔积液转移性腺癌、间皮瘤和增生间皮细胞的价值。方法 选用浆膜腔积液标本共93例,其中胸水66例、腹水24例、心包积液3例。经组织学或结合临床资料证实的转移性腺癌55例、恶性上皮型间皮瘤6例、间皮增生32例。每例均制备HE染色的涂片,并用细胞块切片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 MOC-31抗体对转移性腺癌的敏感性为69.1%(38/55),特异性为92.1%(35/38),阳性预测值为92.7%,阴性预测值为67.3%。经X^2检验,MOC-31在腺癌、间皮瘤和增生间皮细胞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1,P<0.005)。结论 检测MOC-31蛋白表达有助于鉴别浆膜腔积液转移性腺癌与间皮源性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在鉴别浆膜腔积液中的反应性间皮细胞和转移性腺癌细胞的应用价值。方法76例浆膜浆积液患者分成两组:恶性组(38例)、良性组(38例),并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测定脱落细胞的核面积、浆面积、核浆比、细胞周长、平均直径和形状因子。结果恶性组(转移性腺癌细胞)的核面积、核浆比、细胞周长、平均直径和形状因子均显著高于良性组(增生性间皮细胞)(P〈0.01),而浆面积良性组与恶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为鉴别浆膜腔积液中的反应性间皮细胞和腺癌细胞提供重要信息,可作为细胞形态学诊断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浆膜腔积液常规涂片对不典型腺癌细胞、间皮源性细胞很难鉴别,本实验借助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这些疑难病例进行鉴别诊断.方法:对常规涂片疑为肿瘤细胞但不能明确类型的病例,再次送检标本同时制备涂片及琼脂细胞块,对30例HE切片阳性的细胞块标记抗体CEA、Calretinin.结果:经组织学及临床证实,CEA单阳性16例均为腺癌;Calretinin单阳性9例中2例为恶性间皮瘤,其他为反应性间皮细胞;双阳性者3例中2例为反应性间皮细胞,1例为腺癌细胞;双阴性者2例中1例为低分化鳞癌,1例为腺癌.结论:将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制备琼脂细胞块,选择特异性抗体标记,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应用于胸腔积液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细胞涂片法。对CK7、MOC-31、Calretinin、TTF-1、CK5/6、WT-1、Ber EP、CD15、CEA及Desmin等指标表达进行检测,筛选鉴别诊断间皮病变与肺腺癌的相关免疫标记。结果细胞块切片结合免疫组化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细胞学涂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7、MOC-31、CD15、TTF-1、Ber EP4、CEA是肺腺癌较为特异性的抗体,而Calretinin、Desmin、CK5/6、WT-1是间皮性肿瘤较为特异性的抗体。结论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在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在适当的抗体组合下,其与免疫组化染色相联合,可有效鉴别肺腺癌和恶性间皮病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一组免疫细胞化学指标包括EMA、CEA、CKpan、CK5/6、Moc-31、MC、calretinin、vimentin在浆膜腔积液中的腺癌细胞与增生的间皮细胞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EnVision法检测18例浆膜腔积液中的腺癌细胞和34例增生的间皮细胞中EMA、CEA、CKpan、CK5/6、Moc-31、MC、calretinin、vimentin的表达情况.结果 EMA、CEA、CKpan、CK5/6、MC、calretinin和vimentin在浆膜腔积液中的腺癌细胞与增生间皮细胞中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Moc-31的表达不显著;腺癌最敏感的抗体是CKpan,其次是EMA、CEA、Moc-31和vimentin;特异性最高的抗体是CEA,其次是Moc-31、CK5/6、EMA和calretinin.对间皮细胞最敏感的抗体是MC,其次是vimentin、CKpan、calretinin和EMA;特异性最高的抗体是MC、calretinin,其次是CK5/6和vimentin.结论 CEA、EMA、calretinin、vimentin、MC一组抗体兼具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作为鉴别浆膜腔积液中的腺癌细胞与增生的间皮细胞的首选抗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细胞染色体检测分析对良恶性浆膜腔积液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染色体检测采取涂片染色镜检分析的方法。对伴有浆膜腔积液的43例恶性肿瘤和30例非恶性肿瘤的患者,抽取其浆膜腔积液进行染色体、癌细胞、CEA等检查。结果恶性染色体阳性结果的敏感性79.07%,准确性86.30%,明显优于癌细胞、CEA的检测阳性率,P〈0.05~0.01,且特异性高达96.67%。其中恶性肿瘤伴渗出性浆膜腔积液染色体阳性检出率90.32%;恶性肿瘤伴非渗出性浆膜腔积液阳性检出率50.00%,两组阳性率均较高,且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伴发浆膜腔积液时,无论是渗出液还是非渗出液,其染色体阳性检出率和特异性都很高,细胞染色体检测分析对良恶性浆膜腔积液的鉴别诊断具有很高临床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叶见波  韦海明  周祥祯 《广西医学》2009,31(12):1795-1796
目的评价免疫细胞化学标记对浆膜腔积液中的腺癌细胞、间皮瘤和增生间皮细胞的细胞学鉴别诊断的价值,找出用于诊断的合适抗体。方法选择48例浆膜腔积液标本首先做常规HE染色,然后分成2组:腺癌组25例,间皮组23例,同时进行薄层细胞涂片法(rIP)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癌胚抗原(CEA)、广谱细胞角蛋白(CK)、钙视网膜素(Cal)、间皮细胞(MC)的表达。结果腺癌组CEA表达阳性率92%(23/25),CK96%(24/25),Cal8%(2/25),MC4%(1/25)。间皮纽阳性率分别为8.69%(2/23)、86.95%(20/23)、82.61%(19/23)、91.30%(21/23)。CEA和CK在腺癌细胞中特异性分别为92%和75%。MC和Cal在间皮组中特异性分别为92.23%和92%。结论传统细胞学结合免疫细胞化学标记CEA、Cal、MC能有效鉴别诊断腺癌细胞、间皮瘤和增生间皮细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将浆膜腔积液制作细胞块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进一步诊断的方法。方法:对84例浆膜腔积液标本分别制作细胞涂片、细胞块,并对细胞块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细胞块行免疫组化染色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离心涂片。结论:浆膜腔积液细胞块的应用不仅能提高细胞学诊断的阳性率及准确率,而且细胞蜡块能长期保存并反复切片,进行后续各种检查,包括免疫组化、特殊染色及FISH及PCR等多种分子病理检查,拓展了体液细胞学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应用于胸腔积液病理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60例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和常规细胞涂片检测,检测患者的CK7、CD15、MOC-31、BerEP4、TTF-1、CEA、Calretinin、WT-1、CK5/6、Desmin等指标表达,对鉴别诊断肺腺癌和间皮病变的相关免疫标记组化进行筛选.结果 两组胸腔积液的阳性检出率相比,P<0.05.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分型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符合率高达96.67%,经过组合性抗体检测发现,间皮病变呈现Calretinin、WT-1、CK5/6、Desmin指标高表达,而肺腺癌则呈现CK7、CD15、MOC-31、BerEP4、TTF-1、CEA指标高表达,显示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明显优于常规细胞涂片检测(P<0.01).结论 在适当的抗体组合下,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结合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对肺腺癌和间皮瘤等恶性胸腔积液具有非常的病理鉴别诊断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浆膜腔积液中腺癌细胞细胞块技术联合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用浆膜腔积液转移性腺癌共60例,每例均制备常规细胞学涂片和细胞块,并用细胞块切片做CK7抗体、CK18抗体、癌胚抗原(CEA)、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Vimentin、Calretinin、间皮细胞抗原(MC)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 60例浆膜腔积液标本中CK7抗体、CK18抗体、CEA对于转移性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100%(60/60)、95%(57/60)和75%(45/60),特异性分别为100%(60/60)、87%(52/60)和80%(48/60)。结论浆膜腔积液细胞学中细胞块技术联合免疫细胞化学检测与传统细胞学涂片相比,明显提高了细胞学病理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使细胞学诊断上升到免疫学水平,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对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78例患者胸腔积液,分别行常规细胞涂片和细胞块切片,HE染色观察细胞的形态特点,免疫组化S-P法检测CK7、MOC-31、CD15、BerEP4、CEA、TTF-1、CK5/6、Calretinin、WT-1和Desmin的表达,筛选肺腺癌和间皮病变鉴别诊断相关的免疫标记组合。分析临床与随访资料与不同细胞学诊断方法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细胞块制片阳性检出率高于常规细胞涂片,二者HE染色对胸腔积液细胞阳性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细胞块免疫组化明显优于单纯细胞涂片,二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χ2=4.17,P<0.01),其对恶性胸腔积液的分型诊断符合率达97.2%,组合性抗体检测显示,肺腺癌中CK7、MOC-31、CD15、BerEP4、CEA、TTF-1呈高表达,间皮病变显示CK5/6、Calretinin、WT-1、Desmin高表达。结论胸腔积液细胞块对诊断恶性胸腔积液具有一定的价值,结合免疫组化选择适当的抗体组合对肺腺癌和恶性间皮瘤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在肺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3年5月南京市高淳中医院及宿迁市沭阳县中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胸腔积液样本,分别行细胞涂片与细胞块苏木素-伊红染色法(HE染色),细胞块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常规涂片HE染色、细胞块切片HE染色及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对肺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病理检查显示恶性肺腺癌患者37例,占比46.25%。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准确率高于常规涂片HE染色与细胞块切片HE染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诊断肺腺癌的准确率较高,可以辅助临床诊断肺腺癌疾病。  相似文献   

18.
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查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和肿瘤细胞培养对恶性肿瘤疾患的诊断价值。方法浆膜腔积液采用脑脊液细胞学玻片离心法制片,迈-格-姬染色、吖啶橙荧光染色、部分标本行高碘-雪夫染色(PAS)后观察,2例标本进行了肿瘤细胞培养。结果96例恶性肿瘤浆膜腔积液中腺癌61例、鳞癌15例、未分化癌9例、白血病5例、恶性淋巴瘤3例、间皮细胞瘤2例、神经母细胞瘤1例。结论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查、肿瘤细胞培养是鉴别良、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浆膜腔积液中恶性间皮瘤与转移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选择6例浆膜腔恶性间皮瘤、36例浆膜腔转移癌,采取涂片法与细胞蜡块切片免疫细胞化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浆膜腔恶性间皮瘤与浆膜腔转移癌在形态上存在差异,浆膜腔恶性间皮瘤高表达MC(100%)、Vimentin(100%),与浆膜腔转移癌相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浆膜腔转移癌高表达CEA(83.3%),与浆膜腔恶性间皮瘤相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同时高表达EMA、P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涂片法与细胞蜡块切片免疫细胞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可有效提高浆膜腔积液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张小伟  黄必飞  陈艳  吴爱姣  吴丹丹  常亮 《浙江医学》2015,37(23):1891-1894
目的 探讨细胞块免疫组化技术在恶性浆膜腔积液组织来源及分子病理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抽取 42 例患者 的恶性浆膜腔积液,分层离心获取肿瘤细胞并制作成细胞蜡块,应用 HE 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基因测序等方法对其进行检测。 结果42 例患者中,利用恶性浆膜腔积液细胞块明确组织分型及组织来源 40 例,其中肺癌 29 例(腺癌 24 例、鳞癌 3 例、小细胞癌 2 例),恶 性淋巴瘤 2 例,胃肠道癌 4 例,乳腺癌 4 例,卵巢癌 1 例。29 例肺癌样本中 24 例进行了肺腺癌基因检测,其中 9 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突变,包括 E19(del E746-A750)缺失突变 6 例和 E21(L858R)替代突变 3 例。 结论 细胞块技术对于恶性浆膜腔积液的诊断 有重要临床意义,有助于明确诊断并查找组织来源,同时能够进行组织分型及分子病理检测,有效指导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