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分析2000-2010年新疆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及2004-2010年新疆14个监测县(市)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死因顺位、死亡地点和评审结果。方法采用各地市上报的妇幼卫生年报和监测县(市)孕产妇死亡各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0-2003年孕产妇死亡率变化不明显,2003年以后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14个监测县(市)2004-2009年孕产妇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10年略有反弹。死因顺位前两位以产科出血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主,2008年以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取代产科出血位居死因顺位之首;死亡地点在家中的比例减少,在医疗机构的增多;可避免死亡的孕产妇比例增加。结论 2000-2010年新疆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基本消除了城乡孕产妇死亡率的差异,但2010年死亡率有所回升,降低孕产妇死亡工作仍是当前妇幼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孕产妇死亡主要因素变化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时期孕产妇死亡原因的变化,更有针对性的加强孕产妇的保健工作。方法:通过对监测地区2000~2003年(前阶段)84例死亡孕产妇及2004~2008年(后阶段)103例死亡孕产妇的分析,将后阶段与前阶段的死亡率、死亡的主要疾病、死亡孕产妇的分娩地点、死亡地点和评审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孕产妇死亡率明显下降;②死亡主要疾病排序发生了变化;③死亡孕产妇的分娩地点及死亡地点发生变化,家中分娩及家中死亡率减少,在医疗机构分娩及死亡率增高;④专家评审结果:可避免的死亡减少,不可避免的死亡增高。结论:随着妇幼保健工作重点及工作方法的改变,孕产妇死亡因素的变化也有改变。提高孕产期系统保健率、加强对高危孕产妇的监测管理、加大孕产妇贫困救助、提高基层医疗技术水平、政府和相关部门及社会的关注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龚华虹  韩淑芬  蒋维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3):5163-5164
目的:掌握孕产妇死亡的动态变化,探讨其死亡率、死亡原因。方法:分别对唐山市2000~2004年、2005~2009年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孕产妇死亡率明显下降,死亡的主要疾病排序发生变化;分娩于县、乡级医疗机构的孕产妇数增多,死亡于县市级医疗机构的孕产妇数增多,不可避免死亡增多、可避免死亡减少。结论:密切关注影响孕产妇死亡主要因素,完善干预措施,制定不同的保健管理重点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章丘市孕产妇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制定有效防治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章丘市2003-2012年14例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死亡孕产妇的前三位死因依次为:妊娠合并心脏病、羊水栓塞、急性肺栓塞。其中产前死亡3例(21.1%)、产后24h内死亡5例(35.7%)、产后24h以上死亡6例(42.9%)。死亡评审结果:14例中可避免死亡3例(21.4%),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7例(50.0%).不可避免死亡4例(28.6%)。结论提高农村孕产妇系统管理保健质量,加大高危妊娠管理力度,加强基层医院产科建设,提高妇产科人员的知识技能,提高综合救治能力,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孕产妇死亡监测数据的分析,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03-2012年漳州市孕产妇死亡原因和省市级评审结果。结果 10年共报告孕产妇死亡病例110例,死亡率从36.66/10万降至17.01/10万。死因构成前4位为产科出血(23.6%)、羊水栓塞(19.1%)、心脏病(10.9)和各类肿瘤(10.0);非产科因素占46.4%。产科出血前3位是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和胎盘因素。省市两级评审,结论为不可避免死亡占33.6%,可避免死亡占66.4%。结论漳州市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但非产科因素占比较高。应重视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的早期诊断,强化高危孕产妇管理,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培训,提高识别高危妊娠的能力,把握转诊时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孕产妇死亡原因,总结孕产妇死亡救治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2007~2012年115例孕产妇死亡原因及评审情况。结果 2007~2012年孕产妇死亡率大致呈逐年下降趋势,2012年孕产妇死亡率明显低于2007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5例死亡孕产妇中直接产科原因死亡60例(52.17%);间接产科原因死亡55例(47.83%);产科出血(41例)仍居首位,占直接产科原因的68.33%。直接产科原因中产前检查次数5次(含0次)的死亡孕产妇占61.67%,明显高于产前检查5次以上的孕产妇死亡数;而间接产科原因中产前检查次数5次(含0次)的死亡孕产妇占60.00%,也明显高于产前检查5次以上的孕产妇死亡数,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省市级医院死亡的孕产妇数量明显多于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及其他(P0.05)。可避免死亡占63.48%,不可避免死亡占36.52%,其中各级医务人员的知识技能问题在可避免死亡孕产妇(73例)的首要影响因素中占首位,为93.15%(68/73),个人及家庭知识技能问题占6.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孕产妇可避免死亡的首要原因是各级医务人员知识技能欠缺,责任心不强。切实加强医疗助产机构的业务培训及监管,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加强沈阳市孕产妇死亡评审工作,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 对沈阳市近10年的孕产妇评审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沈阳市孕产妇死亡评审实行三级评审制度,评审标准科学严格,可避免死亡和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构成占绝大多数,为67.5%.结论 沈阳市孕产妇死亡率有很大的下降空间及下降潜力.  相似文献   

8.
高洁  刘建建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6):1062-1063
目的分析53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死亡孕产妇情况及死因,探索相应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按照孕产妇死亡检测方法,收集2005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湖南省妊娠合并心脏病死亡中53例孕产妇的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在53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死亡孕产妇中,可避免死亡的为36例,占67.92%,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的为12例,占22.64%,不可避免死亡的为5例,占9.43%。结论加强孕产期保健系统管理,提高围产期保健服务水平,加强产科质量的建设,扩大健康教育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卫生Ⅷ项目对孕产妇死亡率和死亡原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卫生Ⅷ项目对项目地区孕产妇死亡的影响。方法项目县历年上报的孕产妇死亡数及死亡报告卡,描述分析孕产妇死亡模式的变化。结果1998—2005年间,项目县孕产妇死亡率由125.20/10万下降至70.24/10万,下降幅度高于同期全国农村平均水平。死于医院的孕产妇比例逐渐上升;晚期产后出血和胎盘滞留的死亡率逐渐降低。结论卫生Ⅷ项目的实施显著降低了项目地区的孕产妇死亡率,提高了项目地区孕产妇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加强沈阳市孕产妇死亡评审工作,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沈阳市近10年的孕产妇评审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沈阳市孕产妇死亡评审实行三级评审制度,评审标准科学严格,可避免死亡和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构成占绝大多数,为67.5%。结论沈阳市孕产妇死亡率有很大的下降空间及下降潜力。  相似文献   

11.
10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健嫦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0):2613-2614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收集1995~2004年恩平市孕产妇死亡人数2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及统计,研究死亡原因。结果: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产科出血,妊高征、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心脏病。死亡率43.20/10万,前5年死亡数16人,死亡率50.0/10万,后5年死亡数7人,死亡率32.0/10万,后阶段较前阶段有下降趋势。结论:要重视孕产妇产前、产时、产后保健,普及健康教育,加强产科人员新理论、新知识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孕产妇死亡情况的动态变化及死因,制定相应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唐山市2000~2005年孕产妇死亡65例进行分析。结果:孕产妇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死亡率农村高于城市。死于直接产科原因占63.1%,间接产科原因占36.9%。死因前4位是羊水栓塞、产科出血、心脏病和妊高征。评审结果可避免死亡占21.5%,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占40.0%,不可避免死亡占38.5%。结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住院分娩率,提高产科质量,重点应放在对农村人口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定西市1995~2003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与干预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定西市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及死亡率下降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 通过本市一区六县三级保健网收集上报孕产妇死亡个案及妇幼卫生年报资料, 结合十二表格评审方法, 对 1995 ~2003年定西市 392例死亡孕产妇进行死因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1995~2003年定西市 9年间孕产妇死亡呈下降趋势。392例死亡孕产妇中前 4位死因依次为, 产科出血219例, 占 52. 4%; 内科合并症 86例, 占 21. 94%; 妊高征 61例, 占 15 .64%; 产褥感染 25例, 占 6. 41%。孕产妇死亡还与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地域分布及产前接受保健服务程度等因素有关。对 2000~2003年 124例死亡孕产妇按照十二表格方法进行评审, 可避免死亡 48例, 占 38. 71%, 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 68例, 占 54 84%, 不可避免死亡 8例, 占 6. 45% 。结论: 定西市孕产妇死亡有很大的下降空间, 我们通过加强各级产科建设、落实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提高新法接生和住院分娩、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对贫困孕产妇实行资金救助等措施, 有效降低了本辖区的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全面了解宿州市2003至2010年8年间125例孕产妇死亡原因、死因构成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 收集宿州市2003至2010年8年间孕产妇死亡个案资料共125例,分析死亡原因构成、影响死亡主要因素及评审结果.结果 2003年至2010年间宿州市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27.4/10万,2010年在2003年基础上下降56.4%(χ2=6.200,P=0.01);后4年(2007至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显著低于前4年(2003至2006年)(χ2=19.956,P=0.000);孕产妇死亡前4位原因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心脏病;死亡孕产妇中农村人口占93.6%,高龄孕产妇占24.8%,产前检查达到5次的占9.6%,可避免死亡117例占93.6%,不可避免死亡4例占3.2%,无法评审4例占3.2%;孕产妇死亡地点由个体民营诊所,乡镇卫生院转移至县、市级医院.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内科合并症逐年增加.结论 宿州市孕产妇死亡率近年来呈下降趋势,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了更好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应提高孕产期保健服务质量,对高危孕产妇实行动态监测管理;强化基层医疗保健机构产科人员知识技能培训,发挥县区级危急重症孕产妇急救中心职能作用.同时,各部门应合作加强对个体民营诊所的监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雷波县2003-2008年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探讨导致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及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 对15例死亡病例进行现场调查,用十二格表评审方法进行县级评审.结果 2003-2008年雷波县孕产妇死亡率较高且呈波动趋势.15例死亡孕产妇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8例(53%);妊娠合并心脏病2例(13%);羊水栓塞1例 (7%);死胎伴宫内感染1例(7%);其它疾病1例(7%)(死者家属不能详细叙述产妇死亡时具体情况,致无法评审);县级评审结果为可避免死亡12人,占80%;不可避免死亡3例,占20%.结论 加大妇幼保健事业的投入,加强业务人员知识技能培训和高危妊娠筛查管理,提高住院分娩以及继续开展孕产妇死亡评审工作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005—2012年湖南省衡阳市孕产妇死亡案例,寻找影响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衡阳市2005—2012年孕产妇死亡的个案调查资料,采用WHO十二格表进行评审分析。结果①孕产妇死亡率:2005—2012年衡阳市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2012年孕产妇死亡率为26.71/10万。②死亡孕产妇系统管理率:190例死亡孕产妇中仅40例进行了孕期系统管理,占21.05%。⑧死亡原因构成比及顺位:前4位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妊娠高血压疾病、栓塞性疾病。④评审结论:190例死亡孕产妇可避免死亡为150例,不可避免死亡为40例。结论加强孕产妇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加强产科人员技术培训,严格准入制度,取缔非法接生,杜绝非专业人员跨行接生,建立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危急重症孕产妇转诊一步到位等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运城市2007~2011年孕产妇死亡资料的分析,了解孕产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运城市2007~2011年孕产妇死亡病例资料及评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1年5年间运城市孕产妇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是我市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孕产妇死亡与文化程度、地域分布及产前保健情况等因素有关。59例死亡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为:可避免死亡42例,占71.19%;不可避免死亡17例,占28.81%。结论: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提高产科人员综合素质,可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掌握麟游县孕产妇死亡率的动态变化、主要死亡原因和影响因素,评估孕产妇接受卫生保健服务效果.方法 对县内所有长住及流动人口中的孕产妇死亡进行监测.结果 1988~2007年全县孕产妇死亡率为141.99/10万,后10年(1998~2007年)比前10年(1988~1997年)孕产妇死亡率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近10年孕产妇分娩地点及死亡地点有显著性变化.可避免及创造条件可避免的孕产妇死亡占84.00%.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为产后出血、妊娠高血压疾病及合并症.贫困、偏远、生活条件差、资源缺乏等为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加强围产期保健,做好高危妊娠管理;加强各级产科建设,提高产科人员业务技能;加强健康教育,改变传统生育观念;开展贫困孕产妇救助工作,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2002年孕产妇死亡监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孕产妇死亡监测 ,分析原因 ,采取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 河南省 2 0 0 2年 1 9市、县孕产妇死亡监测点监测。结果 河南省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 5 7.5 6 / 1 0万 ,较 2 0 0 0年下降 6 .2 7% ,其中城市平均死亡率为 2 2 .74 / 1 0万 ,较 2 0 0 0年下降了 2 1 .88% ,农村孕产妇死亡率 73.0 6 / 1 0万 ,较 2 0 0 0年下降 1 2 .6 4 %。引起孕产妇死亡的死因顺位依次为 :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高征等。结论  2 0 0 2年河南省城市孕产妇死亡率下降 ,农村孕产妇死亡率出现波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近10年孕产妇死亡的变化趋势和死因构成,探讨近年来采取的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龙岗区2006-2015年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龙岗区近10年孕产妇死亡65例,平均死亡率为16.74/10万;孕产妇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2015年低至4.89/10万。孕产妇死亡直接产科因素为产科出血占20.0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占10.77%、羊水栓塞占18.46%、异位妊娠占10.77%、子宫破裂占1.54%;间接产科因素导致孕产妇死亡比例上升,2012年开始间接产科因素导致的死亡超过直接产科因素导致的死亡,2014、2015年直接产科因素导致的孕产妇死亡为0。结论龙岗区近年来采取的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干预措施,对控制孕产妇死亡起到了较显著的作用,可为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制定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