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血白细胞(WBC)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4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68例脑膜炎患儿(感染组)及56例结缔组织疾病患儿(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将感染组患儿分为化脓性脑膜炎组(n=72例)、病毒性脑膜炎组(n=96),对各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浆、脑脊液PCT、WBC、CRP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感染组患儿血清和脑脊液PC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与对照组相比,病毒性脑膜炎组患儿治疗前、治疗72 h及治疗1周后的血清和脑脊液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治疗前血清和脑脊液PCT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病毒性脑膜炎组血CRP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血WB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脓性脑膜炎组血WBC及CRP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CT水平结合WBC和CRP的水平变化及治疗过程中PCT水平的变化可对早期病毒性脑膜炎和化脓性脑膜炎进行鉴别并指导治疗方案的制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对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及化脓性脑膜炎患儿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病类型的不同将其分为病毒性脑膜炎组(62例)、细菌性脑膜炎组(31例)和化脓性脑膜炎组(47例),采用化学荧光法对这3组患儿血清降钙素的水平进行测定,采用免疫单扩散试验法对这3组患儿C-反应蛋白的水平进行测定,观察对比3组患儿的检测结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3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病毒性脑膜炎组患儿的CRP水平、PCT水平、WBC水平及脑脊液蛋白含量均明显低于细菌性脑膜炎组患儿和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且细菌性脑膜炎组患儿的CRP水平、PCT水平、WBC水平及脑脊液蛋白含量均明显低于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及C-反应蛋白检测对临床鉴别诊断病毒性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和化脓性脑膜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清及脑脊液降钙素原(PCT)水平检测联合磁共振成像(MRI)对中枢神经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0例中枢神经感染患者纳入观察组,并取同期21例非脑炎头痛患者纳入对照组,均行MRI检查、血清及脑脊液PCT检测,比较两组MRI阳性率、血清及脑脊液PCT水平与阳性率。结果观察组病毒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MRI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及脑脊液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毒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血清及脑脊液PCT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及脑脊液PCT水平检测联合MRI有助于临床准确诊断人体中枢神经感染疾病,为患者有效治疗提供可靠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患儿脑脊液(CSF)中免疫球蛋白(IgA、IgG、IgM)、C-反应蛋白(CRP)含量对脑膜炎患儿的感染性质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在治疗前分别采集细菌化脓性脑膜炎(化脑)患儿脑脊液42例,病毒性脑膜炎(病脑)患儿脑脊液43例,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患儿脑脊液40例以及对照组儿童脑脊液标本(排除脑膜炎)41例,采用速度散射比浊法测定CSF中IgAI、gG、IgM和CRP含量。结果感染组中结核性脑膜炎、细菌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组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升高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细菌化脓性脑膜炎组、结核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膜炎组;免疫球蛋白水平除了病毒性脑膜炎组的IgAI、gG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三个病例组的免疫球蛋白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结核性脑膜炎组IgAI、gG水平比细菌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组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脊液进行IgAI、gG、IgM、CRP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对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张丽侠  王坤  马涛 《安徽医学》2015,36(7):860-861
目的:探讨细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血清降钙素原( PCT)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2012年8月到2014年8月收治的60例脑膜炎患儿入院时的PCT,其中细菌性脑膜炎患儿29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31例。结果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白细胞数( WBC)、血清C反应蛋白( CRP)和脑脊液白细胞数、血清PCT和脑脊液PCT均明显高于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可作为病毒性脑膜炎和细菌性脑膜炎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王艳  王谷声  周世俊 《右江医学》2012,40(3):347-348
目的探讨血清与脑脊液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82例CNS感染患儿血清及脑脊液PCT。结果细菌性脑膜炎组患儿血清PCT浓度及脑脊液PCT浓度明显高于病毒性脑炎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及脑脊液PCT检测可作为细菌性脑膜炎鉴别于病毒性脑炎的一项特异、灵敏的指标,对儿科中枢感染性疾病的鉴别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脊液及血清降钙素原(PCT)、CD64及C反应蛋白(CRP)鉴别细菌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膜炎的价值。方法 将云南省第一人民医2020年3月—2021年10月收治的85例细菌性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组)、85例病毒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组)患儿纳入研究对象,2组患儿均在入院24 h内及治疗7 d后行腰椎穿刺检查,对比脑脊液中与血清中CR P、CD64、PCT值。结果 入院24 h内,病毒性脑膜炎组血清中及脑脊液中CRP、CD64、PCT值均低于细菌性脑膜炎组(P<0.05);治疗7 d后,病毒性脑膜炎组血清中CRP、CD64、PCT值及脑脊液中CR P、CD64、PCT值与细菌性脑膜炎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脑膜炎患儿中,急性期脑脊液与血清中CRP、CD64、PCT值均高于恢复期(P<0.05)。结论 血清与脑脊液中PCT、CD64及CRP值对鉴别病毒性脑膜炎及细菌性脑膜炎具有一定诊断价值,有利于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感染性疾病降钙素原(PCT)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80例疑似感染性疾病患儿,根据CRP、WBC、PCT检测结果分为非感染组(38例)和感染组(42例),另选同期健康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对3组研究对象的CRP、WBC、PCT水平及阳性率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WBC、CRP和PCT水平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非感染组患儿与对照组的血清PCT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儿的血清CR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儿与对照组的血清CRP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儿的血清WBC水平与非感染组患儿和对照组儿童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非感染组患儿与对照组的血清WB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血清WBC、CRP及PCT阳性率比较,非感染组患儿与对照组的血清WBC、CRP及PCT阳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感染组患儿的血清WBC、CRP及PCT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PCT、WBC及CRP水平可以作为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可靠指标,联合检测能有效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9.
曾红梅  陈平 《当代医学》2013,(31):15-16
目的探讨儿童脑脊液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检测在感染性脑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湘潭县人民医院2008年3月-2012年6月确诊的化脓性脑膜炎20例、病毒性脑膜炎23例及结核性脑膜炎1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正常儿童2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抽取脑脊液并测定脑脊液中G反应蛋白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结果脑膜炎组患儿脑脊液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不同类型脑膜炎组脑脊液CRP水平差异显著(P〈0.05),脑膜炎组患儿脑脊液lg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化脓性、结核性脑膜炎组脑脊液IgA、IgG显著高于对照组,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IgA、IgG-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脑膜炎患儿脑脊液G-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不同类型脑膜炎患儿脑脊液免疫球蛋白也有明显变化,脑脊液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检测有助于儿童脑膜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2):151-154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联合头部亚低温治疗对化脓性脑膜炎患儿预后及血清和脑脊液中降钙素原(PC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2组患儿均给予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退热、镇静、免疫增强、降颅压等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美罗培南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美罗培南联合头部亚低温治疗。治疗结束后,采用Glasgow结局量表评分对2组患儿的预后进行评估;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集2组患儿外周静脉血和脑脊液,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法、放射免疫分析法、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和脑脊液中PCT、CGRP、CRP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预后良好率分别为95. 74%(45/47)、80. 85%(38/47),观察组患儿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χ~2=4. 375,P <0. 05)。2组患儿治疗前血清及脑脊液中PCT、CGRP、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儿治疗后血清及脑脊液中PCT、CGRP、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PCT、CGRP、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美罗培南联合亚低温治疗可显著降低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CGRP、PCT、CRP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增强感染控制效果,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血清与脑脊液透明质酸(HA)、β-内啡肽(β-EP)含量间的联系。方法:临床纳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50例,其中结核性脑膜炎21例,化脓性脑膜炎18例,病毒性脑膜炎11例。分别于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血清以及脑脊液HA与β-EP水平的检测。结果:急性期患者血清与脑脊液中HA、β-EP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与脑脊液HA水平: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血清β-EP水平: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β-EP水平:病毒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中HA与白细胞计数、蛋白质含量呈现明显的正相关(P0.05),与糖、氯化物含量呈现明显的负相关(P0.05)。结论:临床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进行清与脑脊液HA、β-EP的检测,能够有效对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进行鉴别,对于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中 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化脓性脑膜炎患儿20 例(化脑组),病毒性脑炎患儿31 例(病脑组)作为研究对象, 非感染性无热惊厥患儿20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PCT 浓度,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 实验(ELISA)检测血清MMP-9 水平。结果 3 组血清PCT、MMP-9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化脑组血清PCT 水平高于对照组、病脑组(P =0.001 和0.003),病脑组PCT 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 =0.851);化脑组血清MMP-9 水平高于对照组和病脑组(P =0.005 和0.009),病脑组较对照组亦升 高(P =0.007)。化脑组血清PCT 异常升高率高于病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210,P =0.000),而血 清MMP-9 异常升高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2,P =0.833)。经直线相关分析,化脑组血 清PCT、MMP-9 浓度与血白细胞(WBC)、C 反应蛋白(CRP)、脑脊液WBC、脑脊液清蛋白呈正相关,与 脑脊液葡萄糖浓度呈负相关(P <0.05),与脑脊液氯化物水平无相关性(P >0.05),PCT 和MMP-9 血清水平呈 正相关(r =0.694,P <0.05);病脑组血清PCT 与血WBC、CRP 以及脑脊液WBC、脑脊液清蛋白、葡萄糖、 脑脊液氯化物水平均无相关性(P >0.05),MMP-9 与脑脊液清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 <0.05),与血WBC、 CRP 以及脑脊液WBC、葡萄糖、氯化物水平均无相关性(P >0.05),PCT 和MMP-9 血清水平无相关性 (r =0.044,P >0.05)。结论 化脑组血清PCT、MMP-9 水平均明显升高,而病脑组仅MMP-9 水平升高,检 测PCT、MMP-9 血清浓度对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峰  王卫华  李美红  赵枫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2):1472-1473
目的 探讨脑脊液胱抑素C (Cys-C)和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诊断与鉴别诊断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的应用.方法 选取5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与50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为研究组,30例疑似颅内感染患者为对照组.收集治疗前脑脊液和血清样本,检测脑脊液Cys-C和血清PCT浓度.结果 化脑组脑脊液Cys-C浓度高于病脑组和对照组(P<0.01),病脑组Cys-C低于对照组(P<0.05);化脑组PCT含量高于病脑组和对照组(P<0.01).脑脊液Cys-C对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6.0%、77.5%、80.8%,PCT检测对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2.0%、90.0%、86.2%.两项实验诊断指标平行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对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灵敏度(97.5%).结论 脑脊液Cys-C和血清PCT可作为早期鉴别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标志物.联合检测该二项指标可提高鉴别诊断的效率,对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IL-8含量测定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75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CSF)中IL-8浓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病毒性脑(膜)炎(VME)患儿43例,化脓性脑膜炎(PM)患儿20例,结核性脑膜炎(TM)患儿12例,对照组16例.用放射免疫法ELISA检测各组患儿脑脊液IL-8含量,并做比较分析.结果: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各组脑脊液(CSF)中IL-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重症VME组脑脊液IL-8水平又明显高于轻症组(P<0.001);细菌感染组(PM、TM)的水平又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P<0.001).结论:IL-8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CSF IL-8可作为临床诊断、衡量病情轻重的辅助指标之一,有助于细菌性与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陕西医学杂志》2019,(12):1729-1731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联合降钙素原(PCT)检测对新生儿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感染性疾病新生儿84例,以及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40例(对照组)。将84例感染性疾病患儿根据病原检查分为细菌感染组(n=36)和非细菌感染组(n=48)。比较三组WBC、CRP、PCT水平及各指标对疾病的检出率,评估各指标诊断细菌性感染的效能,并绘制分析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①三组WBC、CRP、P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WBC、CPR、PCT水平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非细菌感染组WB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非细菌感染组CRP、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②WBC、CRP、PCT诊断细菌性感染检出率均高于非细菌性感染(P<0.05);③各指标诊断中联合检查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均最高,PCT诊断的特异度、准确率及阳性预测值均最高;④ROC曲线显示,PCT指标诊断新生儿细菌性感染AUC最大(P<0.05)。结论:降钙素原检测诊断新生儿细菌性感染效能较高,各指标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患儿诊断灵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与分析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脑脊液乳酸脱氢酶检测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4月-2014年4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6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在入院后实施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脑脊液乳酸脱氢酶检测,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内PCT、CRP及脑脊液LDH浓度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联合检测灵敏度与准确度明显高于单项检测与两项联合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者联合检测可有效提升小儿中枢系统感染的检出率,同时在鉴别病毒性与细菌性感染方面有一定的价值,有利于早期的鉴别诊断及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联合检测在新生儿脓毒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该院收治的32例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设为脓毒症组,选取同期24例普通感染患儿为非脓毒症组,另选取同期入院的30名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三组PCT、CRP、WBC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PCT、CRP、WBC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在脓毒症患儿诊断中的价值。结果:脓毒症组PCT、CRP、WBC水平均高于非脓毒症组和对照组,且非脓毒症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PCT、CRP、WBC单项及联合诊断脓毒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5、0.781、0.842、0.926,且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最高。结论:脓毒症患儿血清PCT、CRP、WBC水平均较高,且PCT、CRP、WBC联合检测在脓毒症患儿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在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1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14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其中细菌感染组80例,病毒感染组60例,所有患儿均在入院时抽取静脉血做PCT、CRP、WBC检测,比较三项检测指标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细菌感染组患儿PCT、CRP、WBC水平均高于病毒感染组患儿(P<0.05).结论 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疾病诊断过程中,PCT、CRP、WBC三项联合检测能提高早期感染诊断的准确性,更好地指导抗生素的合理应用,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病脑)和化脓性脑膜炎(化脑)患儿急性期脑脊液中PCT、NSE、CK-BB、LDH及其同工酶的含量在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三组患儿检测脑脊液中PCT、NSE、CK-BB、LDH及其同工酶的含量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患儿急性期脑脊液中PCT和LDH水平化脑组明显高于病脑组和对照组(P0.01),NSE和CK-BB水平病脑组高于化脑组和对照组(P0.05);脑脊液中LDH1和LDH2化脑组明显低于病脑组和对照组(P0.01),LDH4和LDH5化脑组明显高于病脑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颅内感染早期,检测脑脊液PCT、LDH、LDH4和LDH5水平有助于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NSE、CK-BB、LDH1和LDH2水平有助于病毒性脑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血清及脑脊液PCT、VEGF、S100B蛋白、NSE、MMP及CGRP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8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35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35名排除颅脑疾病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将两组小儿的血清及脑脊液PCT、VEGF、S100B蛋白、NSE、MMP-2、MMP-9及CGRP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并将观察组中不同严重程度及分期患者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清及脑脊液PCT、VEGF、S100B蛋白、NSE、MMP及CG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中重症患者高于轻症患者,急性期患者高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血清及脑脊液PCT、VEGF、S100B蛋白、NSE、MMP及CGRP水平均呈现升高的趋势,且不同严重程度及分期患者的这些指标均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