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3):71-74
目的评价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激素水平的改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妇科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炔雌醇环丙孕酮组59例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进行治疗,二甲双胍+炔雌醇环丙孕酮组59例采用二甲双胍片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进行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成熟卵泡个数、促排卵天数、黄体生成激素、胰岛素、促卵泡成熟激素、睾酮、雌二醇水平值、临床治疗优良率、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二甲双胍+炔雌醇环丙孕酮组成熟卵泡个数、FSH、E2、临床治疗优良率均明显高于炔雌醇环丙孕酮组,促排卵天数明显短于炔雌醇环丙孕酮组,LH、胰岛素、T水平值均明显低于炔雌醇环丙孕酮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炔雌醇环丙孕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的临床效果及对激素水平的改善价值更加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分为行单纯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的对照组与行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的观察组,每组各35例患者,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周期排卵率与妊娠率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激素水平方面,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黄体生成素、雌二醇、促卵泡生成素及睾酮水平显著优于(P<0.05).结论: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中,给予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激素水平,提高周期排卵率与妊娠机率,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舞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检测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雌二醇(E_2)]、血糖水平,记录排卵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及睾酮(T)水平低于对照组,雌二醇(E_2)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空腹血糖(FPG)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排卵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性激素及血糖水平,提升排卵率。  相似文献   

4.
袁园  熊伟 《当代医学》2022,28(6):77-79
目的 探究二甲双胍片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9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应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n=45)与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n=45).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空腹胰岛素(FIN)、黄体生成激素(LH)、睾酮...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学创新》2016,(24):94-96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与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用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研究组采用二甲双胍与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激素(E2)、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月经恢复率、排卵率、妊娠率及临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与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炔雌醇环内孕酮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来我院就诊的87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给予炔雌醇环内孕酮片合并二甲双胍治疗,比较用药前后变化.结果 黄体生成素(LH),睾酮(T)、血清卵泡雌激素(F S H)有所下降.结论 炔雌醇环内孕酮片联合二甲双胍能有效纠正高雄激素血症,对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丙孕酮(达英-35)治疗胰岛素抵抗性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胰岛素抵抗性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观察组),A组为月经第5 d或黄体酮撤退性出血第5 d开始,直接应用克罗米芬(CC)、尿促性素(HM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排卵治疗3周期,B组三餐后30 min给予二甲双胍500 mg,3次/d,同时自月经第2 d给予炔雌醇丙孕酮1片/晚,21 d,共3个周期,然后再用A组促排卵治疗3周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IM)、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睾酮(T)、泌乳素(PRL),并将2组促排卵后排卵率、妊娠率及流产率加以比较。结果:治疗组在口服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丙孕酮3个月后BIM、FGP、FINS、FSH、LH、T、LH/FSH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较观察组的排卵率、妊娠率升高,流产率降低。结论:对于胰岛素抵抗性多囊卵巢综合征所导致不孕的促排卵治疗前,应用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丙孕酮能有效降低雄激素,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妊娠率,降低流产率。  相似文献   

8.
张秀芳 《继续医学教育》2021,35(10):145-148
目的 对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天津市宝坻区妇产医院妇科收治的10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电脑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性激素以及血糖水平、排卵状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等.结果 经过对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雄激素(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雌二醇(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胰岛素及空腹血糖水平均明显有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排卵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更为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和胰岛素、空腹血糖水平,从而提高排卵率和怀孕几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肾化痰方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6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抛硬币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肾化痰方治疗,比较两组B超检查指标、性激素、血糖和血脂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卵泡数目、卵巢体积,血清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睾酮、泌乳素水平,以及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化痰方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提高子宫内膜厚度,降低卵泡数目、卵巢体积、性激素水平、血糖水平和血脂水平,效果优于单纯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1月诊治的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1)单纯应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治疗组(n=31)采取炔雌醇环丙孕酮片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而FINS、FP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炔雌醇环丙孕酮片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肯定,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王鹏 《中外医疗》2016,(19):128-129
目的:为了探究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接受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76例多囊,随机分为对照组(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组(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每组88人,对比其治疗效果、性激素水平、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8.41%低于治疗组97.73%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多卵巢综合征病患时,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的疗效更理想,应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型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型不孕症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单一药物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体内的激素水平、代谢水平、排卵情况及不良反应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的水平分别为(8.24±2.10) IU/L和(1.3±0.4) n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48±2.77) IU/L和(1.9±0.5) nmol/L,空腹胰岛素(FINS)值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值分别为(7.2±2.4) mIU/ml和(1.68±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0±2.6) mIU/ml和(2.69±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排卵率和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流产率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型不孕症可有效改善患者激素水平,显著改善患者不孕情况,提高妊娠率,控制流产率,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对自发排卵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高安市骨伤医院2018年12月—2021年1月收治的6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枸橼酸氯米芬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后自发排卵率以及治疗前后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自发排卵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可改善排卵状况,调整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水平,效果理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段彩菊 《重庆医学》2012,41(7):703-705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患者体内激素变化及其对促排卵后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将75例PCOS不孕患者按单、双号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8例)患者口服二甲双胍及炔雌醇环丙孕酮后3个月促排卵,B组(37例)患者不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而直接促排卵。比较两组患者的体内激素水平、排卵率、妊娠率及流产率。结果 A组患者在口服二甲双胍及炔雌醇环丙孕酮3个月后血清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成熟激素(FSH)、LH/FSH比值、睾酮及胰岛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A组的排卵率(84.2%)、妊娠率(36.8%)较B组的排卵率(64.9%)、妊娠率(29.7%)高,A组的流产率(10.5%)较B组流产率(16.2%)低。A、B两组用药前基础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治疗前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能有效降低体内雄激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妊娠率,降低流产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二甲双胍与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以治疗方法实施分组。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用于对照组,观察组则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者胰岛素抵抗情况、性激素指标;先兆流产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临床疗效、先兆流产发生率、胰岛素抵抗情况、性激素指标对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采取联合治疗显示确切效果,可有效减轻胰岛素抵抗,促进性激素指标的改善,减少先兆流产的出现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疗效及对血清相关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PCOS患者8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仅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相关性激素指标[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雌激素(E2)]水平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18%(41/44)较对照组75.00%(33/44)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LH、FSH水平较对照组低、且E2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6%(5/44),与对照组4.55%(2/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改善血清相关性激素水平的效果优于单纯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炔雌醇环丙孕酮结合二甲双胍及综合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糖脂代谢及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168例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4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结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观察组采用综合治疗+炔雌醇环丙孕酮结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糖脂代谢水平及内分泌功能.结果 治疗前,两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TC、TG、FBG、FIN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雌激素(FSH)、睾酮(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E2、T、LH、F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OS患者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结合二甲双胍及综合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调节患者糖脂代谢水平,改善内分泌功能,利于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屈螺酮炔雌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PCOS患者每次于月经第5天起服用屈螺酮炔雌醇6个疗程,同时服用二甲双胍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的临床表现、卵巢超声、血清性激素水平、空腹血糖、胰岛素释放水平变化。采用SPSS 13.0软件作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服药治疗后,血清黄体生成素(LH)与促卵泡生成素(FSH)比例下调,睾酮和空腹血糖、胰岛素释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一侧或双侧卵巢多囊状态缩小(P〈0.05)。结论屈螺酮炔雌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濮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6例PCOS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48例。A组接受雌醇环丙孕酮治疗,B组接受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二醇(E_2)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水平,计算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B组患者FSH、LH、T水平均低于A组, E_2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B组患者HOMA-IR和HOMA-β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17%和4.1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PCOS临床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用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联合避孕药环丙孕酮/炔雌醇(达因-35)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PCOS患者60例,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单药组)、二甲双胍联合达因-35治疗6个月组(联合用药Ⅰ组)和联合达因.35治疗3个月组(联合用药Ⅱ组)。每组20例,测定治疗前、后(2次)黄体生成素(LH)、睾酮(T)、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空腹胰岛素(FINS)、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计算游离睾酮指数(AFI)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CI)。结果:单药组T、FINS下降,治疗6个月后AFI下降,SHBG升高。联合用药组血中T、AFI、SHBG的变化较单药组明显,临床症状改善显著,联合用药Ⅰ组和Ⅱ组比较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达因-35治疗PCOS疗效优于单用二甲双胍,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选择二甲双胍联合达因-35治疗3个月的方案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