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硬膜下积液 (脓 )是婴儿化脓性脑膜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可高达 80 % [1] ,由于有些病例治疗困难 ,成为影响化脓性脑膜炎患儿预后的不利因素。传统的腰穿针硬膜下穿刺术由于需反复穿刺、痛苦大等缺点给治疗带来诸多不便。我们在正规抗炎的基础上采用静脉留置针留置术进行引流、冲洗、注药等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1.1 对象住院病儿 5例 ,年龄 36天~ 4个月 ,经CSF常规、硬膜下液常规、检菌培养及头颅B超、CT确诊。其中 3例硬膜下积脓 ,检到G 肺炎链球菌 ,X线证实存在肺炎 ;1例检到大肠杆菌 ,1例硬膜下积液 ,检菌…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了提高老年、重症糖尿病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质量.方法 对临床使用静脉留置针协助抢救治疗进行有效的留置质量探索与分析,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对护士进行统一规范化培训,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操作技能及方法,强化其留置期间的观察及护理.结果 观察860人次,能按正常留置3-5天的共有697人次,占总数中的81.05%,仅能留置1天的只有75人次,占8.72%.结论 留置针在老年、重症糖尿病等患者各种抢救输液治疗中的使用,能保证抢救治疗顺利地进行,有效防治留置针的各种并发症,提高留置质量,减轻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及治疗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3.
留置导尿患者如何预防尿路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置导尿是解决排尿困难、观察尿量的基本手段.是临床常用的基本诊疗技术之一.由导尿术引发的尿路感染在医院感染中占很大的比例.在医院尿路感染中与尿管有关的菌尿症可达37.3%~56.0%.是医院内感染的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留置导尿时间的延长,菌尿阳性率逐日增加,探讨导尿管放置后引起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已成为众多学者关注与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分析截瘫患者留置导尿致泌尿系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对预防措施进行讨论.方法 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122例留置导尿的截瘫患者泌尿系感染状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折.结果 122例患者在尿管留置期间共有112例患者发生菌尿症,总发生率为91.8%,共检出病原菌118株;截瘫患者留置导尿致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与性别、年龄以及留置时间有关,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年龄>60岁者较≤60岁的患者感染率高,随着留置导尿时间的增加感染率逐渐增高.结论 为了减少截瘫患者留置导尿致泌尿系感染的发生,除掌握留置导尿适应证外,应严格无菌操作,尤其是对男性、年龄较大的患者,尽可能缩短尿管留置时间;在留置导尿期间,要加强导尿管的护理工作,并给予膀胱冲洗等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生素对特应性皮炎患儿皮损部位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超抗原(SAg)的影响,以明确抗生素在特应性皮炎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反向被动乳胶凝集法测定金葡菌产生SAg的情况,挑选10株符合条件的金葡菌用于检测;选用抗菌机制不同的三类抗生素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在培养基中加入低于MIC的抗生素,ELISA法检测其对金葡菌SAg产生的影响.结果:抑制蛋白合成的抗生素抑制金葡菌SAg的产生,抑制程度随菌株的不同有所变化(20%~60%),而抑制细胞壁合成及抑制核酸合成的抗生素不能抑制金葡菌SAg的产生.结论:对蛋白质合成有抑制作用的抗生素既可以抑制金葡菌繁殖又可抑制金葡菌SAg的产生,选择此类抗生素治疗特应性皮炎可能是更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一次性正压使用留置针给肿瘤患者带来的影响.方法 对一些进行治疗的肿瘤患者的穿刺部位进行观察.结果 使用正压留置针患者不容易产生静脉炎,药液不容易外渗,而且不会限制病人穿刺部位的活动.结论 一次性使用正压留置针可以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也可以避免一些因活动导致的化疗药物外渗,伤害血管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高危病人尿路感染的细菌学监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高危病人留置导尿管引起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对78例病人留置导尿管进行细菌培养监测.结果 留置导尿病人的尿道感染率,78例中,25例符合尿道感染诊断标准,占留置导尿病人的32%;占同期院内感染病人(共计218例)的11%,分离菌种有真菌10例:其中热带假丝酵母菌6例,假丝光滑酵母样菌、结核酵母样菌、白色念珠菌和奥默毕赤酵母菌各1例;阴性杆菌12例:其中铜绿假单胞菌7例,恶臭假单胞菌1例,大肠杆菌3例,费老地枸橼酸杆菌1例;阳性球菌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及绿色气球菌各1例,病情越重尿路感染发生率越高.结论 导尿所致尿路感染与留置导尿管时间有关,与病人病情轻重有关;尿液细菌监测能及时发现感染患者、指导临床及时用药.  相似文献   

8.
留置导尿是解决排尿困难、观察尿量的基本手段。是临床常用的基本诊疗技术之一。由导尿术引发的尿路感染在医院感染中占很大的比例。在医院尿路感染中与尿管有关的菌尿症可达37.3%~56.0%。是医院内感染的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留置导尿时间的延长,菌尿阳性率逐日增加,探讨导尿管放置后引起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已成为众多学者关注与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暴露与鲍曼不动杆菌(Ab)感染暴发病例的相关性,分析多重耐药菌筛选产生的原因,并为临床提供延缓耐药菌产生的策略.方法2016年5月3日—18日ICU病区7例患者下呼吸道标本中连续检出7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对这7株MDRAB检出前使用的抗菌药物进行分析,并对检出后抗感染治疗方案给予合理性评价.结果 排除因抗菌药物前期暴露导致此起感染暴发的原因,考虑为耐药菌播散所致;7例中4例为定植菌,3例患者不除外MDRAB导致的感染;给予的治疗方案欠合理,经治疗后2例有效,病情趋于稳定,1例无效自动出院.结论 抗菌药物选择性压力是导致首例耐药菌产生的原因,应引起高度重视,避免抗菌药物滥用,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各种尿潴留常用留置导尿,而留置导尿后很快就发生尿路感染,对这种感染如反复进行抗菌药治疗,其后果将产生耐药性菌株使感染难以控制.为预防和处理好这种感染,我们必须了解因留置导尿而引起尿路感染的特征,并采用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抗菌治疗是痤疮治疗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口服抗菌素或檫抹含抗菌素药膏是最常用的痤疮治疗方法,由于长时间应用可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或菌群失调加重病情,同时痤疮感染菌大都属于在人群中广泛传播的菌株,对常规抗菌素已产生了耐药性,抗菌素治疗痤疮效果亦不理想[1].新近一些研究结果证实机体免疫功能在痤疮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部分患者的痤疮与机体对感染菌免疫耐受的形成直接相关.本项研究采用自体菌苗对痤疮进行治疗,以期通过接种菌苗打破免疫耐受状态,扩大反应规模,通过机体的免疫系统杀灭感染菌.  相似文献   

12.
铜绿假单胞菌(PAE)是一种氧化酶阳性的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连续三年居我院病房病原菌疾病分离率第一位.由于其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使得临床抗感染治疗面临严峻挑战.为探讨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的耐药情况,对我院三年来分离的302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有效治疗和控制感染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肝性脑病是肝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肝性脑病和慢性肝性脑病.慢性肝性脑病是肝硬化常见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数有明确的诱因,需长期治疗,而静脉输液是主要的治疗途径.由于患者需要长时间的药物治疗,加之病人又有意识障碍和烦躁不安等症状,血管充盈不佳,那么应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进一步了解志贺菌的流行原因、转变过程及抗药过程,以便临床上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本中心在2008年5月~2010年10月期间,通过对腹泻粪便分离进行志贺菌株的检测,根据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的处理原则和诊断标准,为患者进行菌株耐药性和血清型分型的分析.结果 检测出志贺菌134株,其中,74株为D群宋内志贺菌,占55.2%;有56株B群福氏,占41.8%2株;A群痢疾志贺菌,占1.5%;2株C群鲍氏志贺菌,占1.5%患者经过药敏试验结果:福氏志贺菌对左氧氟沙星、庆大霉心素、头孢噻肟、头孢唑啉等药物产生敏感; 宋内志贺菌对头孢噻肟、头孢唑啉、阿莫西林、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等药物产生敏感; 对复方新诺明、四环素、氨苄西林、萘啶酸等药物具有耐药性.结论 志贺菌的发源地不同,其耐药性有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根据地方性差异选择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合理用药.防止抗生素的大量使用,降低耐药菌株的发生几率.目前笔者所在地志贺菌群分布大多以福氏志贺菌居多,但近些年宋内志贺菌的数量有所增加.志贺菌耐药菌株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医院肺炎克雷伯菌分布与耐药性变迁,为抗感染治疗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VITEK2 compact微生物分析仪对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顺义区医院2010~2015年肺炎克雷伯菌分布与耐药谱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2010~2015年呈上升趋势;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分布在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肺炎克雷伯菌对常规监测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呈现上升趋势.结论 加强多重耐药菌的监管力度,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是有效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降低细菌耐药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苯扎氯铵溶液膀胱冲洗治疗对留置导尿患者泌尿系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泌尿外科2011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各种暂时失去自主排尿功能需留置导尿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分别采用0.0025%苯扎氯铵溶液和0.02%甲硝唑溶液进行膀胱冲洗,在第3、7和第14天留取中段尿进行尿常规及细菌培养检测。结果:两组患者尿液细菌阳性率及尿检阳性细菌构成比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均为P<0.05),但各时段检测结果对照组菌检阳性率均高于治疗组,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用苯扎氯铵溶液替代甲硝唑等抗生素进行膀胱冲洗,对留置导尿相关的尿路感染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同时避免了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了耐药菌产生及菌群失调的机会,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病程长,可使患者产生心理负担,随着病情的波动肺结核的患者心理负担更为突出,常常感到孤独有强烈的自卑感,总担心背永远看成"传染病患者",失去正常的社会交往,据此我们组织患者及家属甚至邻居或者同事听课,使他们明白70%~80%肺结核患者痰菌阴性无传染病,只有少部分痰菌是阳性才有传染性,而消除传染性的最有效的措施是对排菌者的合理治疗,消除心里产生焦虑、孤独、恐惧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心血管病患者留置针相关感染的菌群特点,并从细菌学的角度探讨心血管病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最佳留置部位.方法:本实验随机抽取2009年11月至2010年7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240例住院患者,根据留置针留置部位和留置时间将患者分为三组,即手背组、前臂组、脚组,每组又分四个时间段(T1:48 h≤t< 72 h,T2:72 h≤t≤96 h,T3:96h<t≤120 h,T4:120 h<t≤168 h),每组每个时间段20例患者,分别对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肤(皮肤消毒后、拔针时和留置针导管采样后)进行细菌培养与鉴定.结果:1)皮肤消毒后,穿刺部位皮肤样本的细菌培养均为无菌生长;2)三组患者拔针时穿刺部位皮肤样本的细菌培养中,41例有菌生长;三组患者T1和T2均未检出细菌,T3和T4两个时间段三组患者穿刺部位皮肤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患者拔针时留置针导管样本细菌培养,10例有菌生长;手背组、前臂组患者T1,T2,T3,T4四个时间段均未检出细菌;脚组患者T1和T2未检出细菌,T3检出4例、T4检出6例,三组患者拔针时留置针导管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内科患者留置针的最佳留置部位是前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临床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危险因素及其耐药情况,并加以控制.方法 采用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2009年9月-2011年9月莱芜市妇幼保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肺炎患儿痰培养进行细菌鉴定,药教试验采用手工K-B纸片扩散法,产ESBLs检测判定ESBLs,并对感染者进行临床调查.结果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达到45%,第三代头孢的大量使用诱导ESBLs的产生,通过加强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管理ESBLs检出率开始下降.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和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高,对碳青酶烯类呈高度敏感.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检出率较高,且耐药现象较严重,多重耐药现象突出.滥用抗感染药是产生ESBLs的重要因素,合理使用抗感染药是防止ESBLs产生的主要措施,治疗ESBLs引起的感染以碳青霉烯类最佳.  相似文献   

20.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及其耐药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属于非发酵菌类假单胞菌属,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体皮肤中,同时也是近年来引起院内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之一.但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菌株产生了耐药性.这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