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依普利酮与氯沙坦对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增高的双期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及中心动脉压(CAP)的影响。方法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设计,将84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舒张压90~<110mm Hg(1mm Hg=0.133kPa)且收缩压140~<180mm Hg]分为依普利酮组和氯沙坦组,每组各42例,经服用安慰剂2周后进入12周的试验期,分别给予依普利酮50mg或氯沙坦50mg,口服1次/d,复诊1次/2周,4周后如舒张压≥90mm Hg,则改为依普利酮100mg分2次口服或氯沙坦100mg,口服1次/d。安慰剂治疗2周后及12周试验期结束前分别进行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常规、尿常规、动态血压监测、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CAP的测定。结果依普利酮组高血压患者完成试验37例,失访5例,氯沙坦组完成试验40例,失访2例;与治疗前相比,依普利酮组及氯沙坦组患者坐位收缩压及舒张压、动态血压参数、baPWV及CAP均明显降低;治疗12周末,两组患者的坐位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3±8.6)比(21.4±9.4),(14.0±5.3)比(15.1±6.6)mm Hg,均P>0.05];依普利酮组的24h平均收缩压及平均舒张压、昼平均收缩压及平均舒张压、夜平均收缩压及平均舒张压、baPWV、CAP及总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氯沙坦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依普利酮与氯沙坦均能明显降低轻中度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增高的双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僵硬度及中心动脉压。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评估氯沙坦(losartan)50~100 mg,每日1次,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24小时降压效果。 方法:轻、中度EH患者 33例,服用 2周安慰剂,坐位舒张压仍在 95~114 mmHg(1 mmHg=0.133 kPa)者予氯沙坦50 mg/d,服药 2周末血压下降未达有效标准者氯沙坦增加至 100 mg/d,氯沙坦治疗疗程共 6周。于服安慰剂末及治疗2、4、6周末测诊室血压,于服安慰剂末及治疗6周末应用ABPM。 结果;氯沙坦治疗6周,降压总有效率为87.5%;24小时各时点血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P<0.01),不伴有心率及血压昼夜节律的改变;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值分别为52.9%和63.6%。能明显降低血尿酸(P<0.05)。除1例因头晕中途退出研究外,余不良反应轻微。 结论:氯沙坦 50~100 mg,每日1次能平稳、有效地控制 EH患者 24小时血压,且患者总体耐受良好。  相似文献   

3.
比较依普利酮50 mg或100 mg与氯沙坦50 mg或100 mg每天一次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设计,将84例轻中度高血压(90 mm Hg≤舒张压<110 mm Hg)患者分为依普利酮组和氯沙坦组。依普利酮50mg或100 mg每天一次口服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安全有效,其降压疗效与氯沙坦相似。  相似文献   

4.
比较依普利酮50 mg或100 mg与氯沙坦50 mg或100 mg每天一次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设计,将84例轻中度高血压(90 mm Hg≤舒张压<110 mm Hg)患者分为依普利酮组和氯沙坦组。依普利酮50mg或100 mg每天一次口服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安全有效,其降压疗效与氯沙坦相似。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含服氯沙坦治疗重度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重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66例含化氯沙坦50mg,2h后无效者再次含服氯沙坦50mg;对照组54例含化卡托普利25mg,2h后无效者再次含服卡托普利25mg;两组用药4h无效者加用速尿20mg静脉注射,观察用药后血压、心率及不良反应。结果(1)氯沙坦50mg含化后10min起效,最大降压作用在用药后30-60min,作用持续6h以上。最大降压幅度为收缩压37mmHg,舒张压25mmHg。总有效率为80.3%,对照组总有效率81.4%;(2)含化氯沙坦50mg无效的患者追加用量至100mg总有效率由75.8%提高至80.3%。(3)两组治疗无效的病例在注射速尿20mg后血压均有明显下降,氯沙坦组总有效率提高至97%,对照组为98.1%。(4)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氯沙坦50mg含化治疗重度高血压安全有效,对无效者加大用量效果也不好,而加用速尿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醛固酮与依普利酮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胰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将SHR分为依普利酮治疗组及未治疗组,WKY大鼠作为对照,分别检测血清葡萄糖、胰岛素和钾离子,血浆及胰腺组织醛固酮水平,胰腺病理标本行masson染色及TUNEL+胰岛素免疫组化双重染色.结果 治疗组和未治疗组血糖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无差异;未治疗组血胰岛素高于治疗组和对照组(14.38±2.68 vs 11.42±2.02与11.23±2.42 μIU/ml,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无差异;未治疗组HOMA-IR高于对照组(4.16±0.99 vs 2.94±0.75,P<0.01)和治疗组(3.28±0.61,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无差异;治疗组血醛固酮高于未治疗组和对照组(799.84±67.30 vs 554.56±89.26和480.40±90.21 pg/ml,P<0.01),未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胰腺醛固酮高于未治疗组(135.77±34.34 vs 90.29±15.53 pg/ml,P<0.05)和对照组(75.28±10.82 pg/ml,P<0.01),未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未治疗组胰岛纤维化面积比和胰岛β细胞凋亡指数高于治疗组和对照组(P<0.01),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26周龄SHR存在胰腺损伤;胰腺醛固酮在胰岛β细胞凋亡和纤维化中发挥重要促进作用;依普利酮可改善SHR胰岛素抵抗,抑制胰腺纤维化,降低胰岛β细胞凋亡指数,对SHR大鼠胰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氯沙坦对高血压病人24小时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氯沙坦对高血压病人 2 4小时血压的影响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2 0例Ⅰ Ⅱ级高血压病人 ,入院后停药 2周 ,服氯沙坦5 0mg ,qd ,疗程 12周 ,1个月后血压若未降至 140 / 90mmHg以下 ,可加大剂量到 10 0mg ,qd ,治疗前后复查 2 4小时动态血压。以二次给药间距终末时血压下降数除以给药间距中最大血压下降数值作为药物降压的谷 /峰比 (T∶P) ,以夜间血压均值与白昼血压均值比较时下降 10 %或大于 10mmHg者为夜间血压下降或”杓型者” ,反之为夜间血压不下降者或”非杓型者”。结果 发现 (1)氯沙坦能明显降低高血压病人的 2 4小时平均血压 (mmHg) (SBP :134± 14比 113± 8,DBP :89± 12比 71±5 ,P <0 0 1) ;有效率为 85 .0 % .(2 )氯沙坦降压的SBP和DBPT :P比率分别为 78.6 % (4 8%~ 93 .9% )和 76 .2 % (4 6 .4%~ 89.6 % ) .SBP ,DBP和MBP的平滑曲线指数分别是 1.2 3± 0 32 ,1.36± 0 41和 1.32± 0 38.(3)对夜间血压高于正常值 (12 0 / 80mmHg)的高血压患者 ,氯沙坦明显降低夜间血压(mmHg) (SBP :142 .6± 8.8降至 116 .3± 11.4,DBP :89.2±9.6降至 74.3± 6 .8,P <0 0 1) ,对夜间血压已属正常者 ,氯沙坦无进一步降压作用 (SBP :12 0 3± 3 .7比 116 .3± 6 .8;DBP :78.2± 6 .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降压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将55例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氯沙坦(50 mg,1次/日)组,培多普利(4 mg,1次/日)组。结果:服药后2,4,6,8,12周,(1)二组病人的立、卧位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较基值明显降低,均有显著差异(P<0.05);(2)舒张压正常率:氯沙坦组92%,培多普利组87.5%;(3)不良反应:氯沙坦组仅1例轻度头晕,培多普利组9例咳嗽(30%),被迫中断治疗6例(20%)。结论:氯沙坦和培多普利均能有效地降压作用。然而,氯沙坦的耐受性远优于培多普利,将成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治疗的一线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氯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 7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成两组 ,分别予以替米沙坦 80mg,氯沙坦 5 0mg ,每日一次 ,6周后观察动态血压 (ABPM)评价降压效果。结果 替米沙坦和氯沙坦两组 2 4小时平均动态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均明显降低 ,替米沙坦 80mg的降压效果比氯沙坦 5 0mg更好 (P <0 .0 5 ) ,特别是在给药间期的最后 4~ 6小时 ,SBP/DBP替米沙坦降低了12 .3± 14 /7.2± 0 .9mmHg ,氯沙坦降低了 6.0± 1.6/3 .8± 0 .9mmHg(P <0 .0 5 )。结论 替米沙坦 80mg每日用药一次 ,可以保持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 ,提供 2 4小时血压控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氯沙坦 (商品名 :科素亚 ,由默沙东公司生产 )是第一种口服有效的非肽类的血管紧张素 受体拮抗剂 ( A A) ,它能在受体水平阻滞血管紧张素 ( A )与受体的结合 ,从而阻断所有与 A 有关的生理作用。苯那普利 (商品名 :洛汀新 ,由北京诺华公司生产 )是一种前体药物 ,经在体内转化成活性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ACEI)后发挥降压作用。本研究旨在对照两者的疗效和安全性。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选择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共 60例 ,男 34例 ,女2 6例 ,年龄 35~ 78岁 ,病程 1个月~ 2 5年。凡偶测右上臂坐位血压≥ 1 40 /90 mm Hg( 1 mm …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氯沙坦与吲哒帕胺单独应用或联合用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血钾、血糖、尿酸、血脂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电脑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进行用药前后自身对照试验,8周后检测各组血压、血钾、血糖、尿酸、血脂值。结果3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前明显降低,联合治疗组降压幅度最大,氯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治疗后尿酸值较治疗前降低,吲哒帕胺组治疗后血钾值较治疗前降低。结论氯沙坦与吲哒帕胺联合应用不仅具有协同降压作用,而且能降低尿酸,减轻吲哒帕胺引起的低钾血症。  相似文献   

12.
氯沙坦钾与依那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氯沙坦钾与依那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开放对照试验,经2周安慰剂导入期,14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进入8周治疗期,氯沙坦钾50mg,每日1次(70例),依那普利10mg,每日1次(70例),2周后如DBP≥90mmHg则剂量加倍,4周后如仍无效则每日加服双氢克尿噻25mg。结果:两组药物均能明显降低血压(P<0.001);氯沙坦钾有效率88.2%,依那普利有效率86.7%,两组有效率无显差异(P>0.05)。氯沙坦钾组和依那普利组分别有35.3%和41.7%患加用利尿剂(P>0.05),氯沙坦钾降压谷峰比率59.9%,依那普利为47.1%。最常见不良反应是咳嗽,氯沙坦钾组2例(2.9%),依那普利组16例(22.9%),两组有显差异(P<0.01)。结论:氯沙坦钾和依那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均有效,安全性好。氯沙坦钾耐受性优于依那普利。  相似文献   

13.
我们自1998年8月~1999年6月应用氯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22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对象及方法 一、对象:本组22例患者均选自门诊病例,符合WHO1993年高血压病的诊断及分期标准。男性17例,女性5例,年龄30岁~65岁(52.83岁±6.19岁)。病程6月~31年(平均15.26年±7.63年)。高血压Ⅰ期10例,Ⅱ期12例。有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肝肾功能不全、心衰及妊娠者均予以剔除。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高血压病人偶测血压及24h动态血压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24例Ⅰ~Ⅱ级高血压病人,入院后停药2周,服氯沙坦50mg,qd,疗程12周。1个月后血压若未降至140/9OmmHg以下,可加大剂量到100mg,qd。治疗前后复查24h动态血压。以两次给药间距终末时血压下降数除以给药间距中最大血压下降数值作为药物降压的谷/峰比(T:P),以夜间血压均值与白昼血压均值比较下降10%或大于10mmHg者为夜间血压下降或“杓型者”,反之为夜间血压不下降者或“非杓型者”。结果:发现(1)氯沙坦显著降低高血压病人的偶测平均血压(P<0.01);(2)氯沙坦能明显降低高血压病人的24h平均血压(P<0.01)。有效率为83.3%;(3)氯沙坦降压的SBP和DBP T:P比率分别为78.8%和76.5%。SBP、DBP和MBP的平滑曲线指数分别是1.24±0.33,1.37±0.42和1.32±0.37;(4)对夜间血压高于正常值(120/80mmHg)的高血压患者,氯沙坦明显降低夜间血压(P<0.01),对夜间血压已属正常者,氯沙坦无进一步降压作用(P>0.05)。(5)24hSBP、DBP下降幅度与治疗前SBP、DBP明显相关(r分别为0.812和0.794,P<0.01)。结论:氯沙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压药,其主要优点是24h平稳降压,谷峰比满意,夜间无过度降压的危险,晨间血压上升受到明显抑制,基础血压越高,降压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氯沙坦、福辛普利和硝苯地平控释剂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诊所血压及昼夜血压的影响,并进行比较.方法87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服用氯沙坦50?mg/d(L组,30例)、福辛普利10?mg/d(F组,28例)和硝苯地平控释剂30?mg/d(N组,29例),比较治疗前及治疗4周末对诊所血压(OBP)[BFQ、动态血压的影响.结果3组治疗4周末OBP、动态血压均较服药前降低,有显著性差异([WTBXP<0.05~0.001),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各组均能维持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24小时血压谷/峰(T/P)均大于70%;以N组作用显著.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F组39.4%、N组43.8%、L组18.2%,N组24小时平均心率较治疗前明显加快(P<0.05).结论氯沙坦、福辛普利和硝苯地平控释剂均能有效持续降低血压.治疗后硝苯地平控释剂24小时血压谷/峰优于氯沙坦和福辛普利.氯沙坦服药后的耐受性优于福辛普利及硝苯地平控释剂.  相似文献   

16.
理想的降压药既有明确的降压作用,还有逆转靶器官损害和改善糖代谢异常.氯沙坦的降压、逆转左室肥厚及改善高胰岛素血症作用已被临床认可,本文采用氯沙坦(商品名:科素亚)与厄贝沙坦(商品名:安来)分别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观察二者对血压、左室肥厚、血糖及胰岛素的影响,以评价厄贝沙坦在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依普利酮与氯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及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的影响。方法:将84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依普利酮组和氯沙坦组(各42例),分别口服依普利酮50mg或氯沙坦50mg每天1次,每2周复诊1次,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进行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常规、尿常规、动态血压监测、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血浆IGF-1的测定。结果:两组治疗12周末血压明显下降(P<0.05),组间血压降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一般项目及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24h平均收缩压及平均舒张压、昼平均收缩压及昼平均舒张压、夜平均收缩压及夜平均舒张压、baPWV及IGF-1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依普利酮与氯沙坦均能明显降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和IGF-1水平,但两者改善程度无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及氯沙坦与双氢克尿噻合剂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和肾素活性水平的影响。 方法坐位舒张压95~115mmHg(1mmHg=0.133kPa)的7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1周药物洗脱期,2周安慰剂期后,随机服用氯沙坦50mg(氯沙坦组,n=37),每日1次或氯沙坦50mg与双氢克尿噻12.5mg合剂(氯沙坦+双氢克尿噻合剂组,n=39),每日1次。4周末坐位舒张压≥90mmHg者,剂量分别加倍,继续服用4周。于安慰剂期末及服药8周末测量诊室坐位血压和测定立位血浆肾素活性水平。 结果服药8周末平均坐位舒张压氯沙坦组(n=35)下降10.1±9.1mmHg;氯沙坦+双氢克尿噻合剂组(n=33)下降14.6±7.5mmHg(组间比较P<0.05);同时服用末次药24小时后氯沙坦组的平均血浆肾素活性从1.6ng/(ml*h)增加至5.4ng/(ml  相似文献   

19.
Oparil  S  AurupP 《心血管病学进展》2002,23(2):127-128
本文研究旨在评价用氯沙坦加氢氯噻嗪 (HCTZ)治疗严重的、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或虽经治疗而目前血压未能控制的严重高血压的效果。进入登记的对象为 :(1)未经治疗的坐位舒张压在 115~12 5 mm Hg(1mm Hg=0 .1333k Pa)者 ;(2 )有严重高血压史 ,经目前治疗而坐位舒张压仍在 10 0~ 12 5 mm Hg者。入选者年龄在 18~ 75岁。未同时服影响血压的药物。排除标准为 :以前服氯沙坦者 ,对 HCTZ过敏者 ,服任何可使血压下降的药物者 ,妊娠及哺乳期等。此方案为 12周、公开标记多中心研究。全部采用每天服 1次药 ,为单剂氯沙坦 5 0 mg及 HCTZ 2 5 mg…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氯沙坦和赖诺普利对轻、中度高血压降压作用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将54例轻、中度高血压病病人随机分为氯沙坦组和赖诺普利组,氯沙坦组口服氯沙坦50 mg~100 mg,每日1次;赖诺普利组口服赖诺普利10 mg~20 mg,每日1次,持续8周.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后的血压、血脂及血尿酸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的降压有效率和降压幅度相当,血脂、血尿酸等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赖诺普利组的咳嗽发生率为17.9%,氯沙坦组无一例出现咳嗽反应.结论氯沙坦和赖诺普利均能有效降低血压,而氯沙坦无明显咳嗽副反应,病人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