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采用微创穿刺术与钻孔引流术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对比研究两种手术方法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10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采用微创穿刺术的为微创组,采用钻孔引流术的为钻孔组,每组各50例。术后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残余液量、神经功能恢复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通过两组术后各项指标对比研究,微创组平均手术时间、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钻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疗效优于钻孔引流术,缩短了手术时间且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两种微创技术治疗60~95岁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126例的经验,并探讨其最佳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微孔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92例,经皮微孔导管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34例.结果经皮微孔穿刺术组,在一个疗程中,穿刺3次共治愈86例(93.5%).术后血肿腔内有急性出血2例(2%),血肿复发4例(4.5%),1例死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经皮微孔导管引流术组,一次置管引流治愈31例(91%),好转3例(9%).血肿复发1例(3%),1例合并肺炎死亡.无其它手术并发症.结论经皮微孔血肿穿刺术和经皮微孔导管血肿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微创手术,因其创伤小,操作简单,疗效好,是老年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评价软通道微创手术及硬通道微创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 入选的6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软通道微创手术组33例,硬通道微创手术组32例.主要效应指标为:手术时间,引流时间,治疗后1个月、6个月Barthel指数(BI)及术后继发颅内血肿例数.结果 手术时间、引流时间及术后继发颅内血肿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个月后BI、入院6个月后BI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软、硬通道微创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均安全、有效,明显降低了患者死亡率,而软通道微创手术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微创穿刺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维普网、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09年1月—2019年4月,检索有关微创穿刺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CSDH临床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其中采用微创穿刺术治疗者作为微创组,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者作为钻孔组。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治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残余血肿量、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最终纳入13篇文献,共包括1 19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总有效率[RR=1.08,95%CI(0.99,1.17)]、治愈率[RR=1.05,95%CI(0.91,1.2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MD=-24.40,95%CI(-30.15,-18.65)]、住院时间[MD=-3.42,95%CI(-4.54,-2.30)]短于钻孔组,术中出血量[MD=-38.03,95%CI(-46.57,-29.49)]、术后残余血肿量[MD=-8.43,95%CI(-11.24,-5.61)]少于钻孔组,术后复发率[RR=0.42,95%CI(0.22,0.78)]、并发症发生率[RR=0.37,95%CI(0.26,0.54)]低于钻孔组(P0.05)。绘制报道总有效率、治愈率、住院时间文献发表偏倚的倒漏斗图发现,散点基本均匀分散在直线两侧,提示发表偏倚较小。结论现有文献证据表明,微创穿刺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CSDH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相似,但与钻孔引流术相比,微创穿刺术能更有效地缩短CSDH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残余血肿量,降低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最佳手术治疗方式。  方法  采用微创术治疗 40例患者 ,同时与钻孔引流术治疗的 45例患者做对照 ,对比 2组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微创术组 40例全部治愈 ,钻孔引流术组 45例治愈 44例 ,死亡 1例 (术后并发脑出血而死亡 ) ,2组治愈率差异无显著性 ;术后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 ,微创术组 2例 ,钻孔引流术组 11例 ,2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微创术治疗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 ,优于钻孔引流术 ,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微创手术治疗与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手术治疗的疗效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针对老年患者特点进行充分的准备。局麻下使用微创单孔和双孔钻颅,导管冲洗引流,单导管放置引流治疗5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日引流量〈15ml或引流液清淡时拔除引流管。结果51例术后原有的症状体征消失,复查CT血肿腔闭合良好,原有血肿腔厚度在3ml以下。随访1个月至2年,无颅内感染、无癫痫及其他神经功能障碍。结论对于伴有多脏器疾病的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术后恢复良好。微创单孔或双孔钻颅,术中持续冲洗、术后闭式引流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钻孔引流术后联合脑血疏口服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单侧CSDH病人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行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联合脑血疏口服液治疗;对照组(31例)单纯行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治疗,两组均以治疗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ADL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症状消失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P0.05);治疗后两组Barthel评分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联合脑血疏口服液治疗,可有效促进残余血肿吸收,改善预后,且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微创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在重症高血压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2-01~2014-01该院收治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5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18例)采用微创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进行治疗,对照组(17例)采用传统开颅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47.9±6.7)min]短于对照组[(91.5±11.8)min](P0.01);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20.8±28.7)ml]少于对照组[(291.5±71.4)ml](P0.01);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13.4±9.5)分]低于对照组[(25.2±11.2)分](P0.0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硬通道钻孔引流术联合脑膜中动脉栓塞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硬通道钻孔引流术联合脑膜中动脉栓塞术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20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手术策略、手术效果、手术相关并发症及术后3个月复发、预后情况。结果 患者年龄39~88岁,平均(72.5±12.8)岁;男14例,女6例;15例合并基础疾病;4例有阿司匹林使用史,1例有华法林使用史;17例有头部外伤史,3例否认有头部外伤史;单侧发病16例,双侧发病4例;8例仅表现为头痛头晕,12例合并神经功能障碍。16例单侧发病患者采用单侧硬通道钻孔引流术联合单侧脑膜中动脉栓塞术治疗,3例双侧发病患者(以单侧为主)采用最大血肿侧硬通道钻孔引流术联合双侧脑膜中动脉栓塞术治疗,1例双侧发病患者采用双侧硬通道钻孔引流术联合双侧脑膜中动脉栓塞术治疗;12例患者血肿有效清除,17例患者中线有效回归;2例发生穿刺点血肿,5例发生坠积性肺炎。术后3个月,16例患者预后良好,2例患者出院后呈重残状态,2例患者复发。结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硬通道钻孔引流术联合脑膜中动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微创穿刺引流术与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12月涿州市医院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观察组患者采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包括血肿清除率、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临床效果、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指标[包括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营养因子(NGF)、S100B蛋白及硫化氢(H2S)水平]及并发症、死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血清NSE、NGF、S100B蛋白及H2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血清NSE、NGF、S100B蛋白及H2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硬膜下出血、颅内积气、颅内感染、脑脊液漏液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与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相当,安全性相似,但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能更有效地提高血肿清除率、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钻孔冲洗引流术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2008年7月间采用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并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结果慢性硬膜下血肿自行吸收困难,未经治疗常发展为高颅压、脑疝死亡。本组26例患者通过钻孔冲洗引流,21例一次成功;4例通过二次冲洗引流获得满意效果;1例二次开颅手术解决。术后随访1年,患者头痛、头晕、神经功能障碍基本消失。一次成功率80.77%,二次为96.15%。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是目前最有效、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并被广大医务工作者所接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钻孔引流手术是慢性硬膜下血肿首选的治疗方法,术后通常留置双管引流或单管引流,疗效比较满意,术后复发仍是引流术后的一个临床问题。钻孔术后复发率在3.7%-38%。本文对我院行单孔单管与单孔双管引流治疗的18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复发率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低位引流钻孔和高低置管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方法 分析20例经低位钻孔高低置管引流冲洗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全部治愈,术后并发症少,少量颅内积气、颅内积液患者自然吸收痊愈.结论 低位钻孔和高低置管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创伤小,患者恢复快.费用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对比神经内镜手术与微创穿刺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近期效果与预后。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55例,经头部CT确诊为幕上血肿。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55例患者分为神经内镜组(24例)和微创穿刺组(31例)。通过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手术相关指标及治疗前与出院时Barthel指数评分的差值,评价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及预后。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血肿量、出血部位(基底节区、脑叶、丘脑)、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发病至手术治疗的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术后再出血、颅内感染。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出血部位(基底节区、脑叶、丘脑)、年龄、血肿量、术前GCS评分、发病至治疗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微创穿刺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均低于神经内镜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6±7)min比(150±20)min、(8±3)ml比(184±50)ml、(75.7±10.4)%比(88.5±6.6)%,t值分别为26.820、17.295、5.534,均P<0.01];两组再出血和颅内感染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神经内镜组术前与出院时Barthel指数评分的差值高于微创穿刺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1±9)分比(42±10)分,t=3.309,P=0.002]。结论神经内镜术在改善患者近期预后方面可能优于微创穿刺术,可尝试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者钻孔引流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盐城附属医院行钻孔引流术的CSDH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在钻孔引流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疗程1~3个月;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持续治疗至出院后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3、10、30、90天Barthel指数(BI)评分及残余血肿量百分比,记录两组患者术后90 d血肿复发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时间与方法在BI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与方法在BI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0.05);术后第30、90天治疗组患者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时间与方法在硬膜下血肿残余量百分比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与方法在硬膜下血肿残余量百分比上主效应显著(P0.05);术后第30、90天治疗组患者血肿残余量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90 d两组患者血肿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明显改变。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阿托伐他汀能有效改善CSDH患者钻孔引流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促进血肿吸收,且未增加患者术后血肿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资料,病例均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结果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复查头颅CT血肿消失,术后随访3个月2例复发,疗效满意。结论钻孔引流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乔木  孙帆  罗宽 《山东医药》2023,(31):15-18
目的 探讨ApoE基因分型对阿托伐他汀钙片辅助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70例,均行钻孔引流术,用连接测序法检测ApoE基因型,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敏感组50例、非敏感组20例。于术后当天开始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每晚21:00口服,连续服药45 d后复查头颅CT。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残余血肿量、硬膜下积液量、颅内积气、复发、症状消失时间等),两组治疗前(入院当天)、治疗后(服药45 d)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结果 敏感组颅内积气16例,复发8例,残余血肿量(6.52±2.03)mL,硬膜下积液量(7.78±3.67)mL,症状消失时间(15.05±2.30)d;非敏感组颅内积气10例,复发8例,残余血肿量(8.95±2.44)mL,硬膜下积液量(11.20±6.95)mL,症状消失时间(21.45±3.05)d。敏感组残余血肿量、硬膜下积液量、症状消失时间、复发率与非敏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颅内积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  相似文献   

18.
对46例颅骨钻孔置管引流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分别采用保守疗法、钻孔置管引流、引流排气、血肿清除术及脑室腹腔分流术等措施.结果 治愈43例,死亡3例.认为注意手术操作轻柔、术后血肿腔内注满生理盐水等可预防并发症发生,出现并发症后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凝血酶血肿腔冲洗预防高风险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颅骨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31例高风险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7例和对照组14例。均行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术中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冲洗血肿腔,观察组用稀释后的凝血酶冲洗血肿腔。比较两组复发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观察组1例(7.1%)、对照组6例(35.3%)复发,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既往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8例患者中有3例复发,观察组服用同样药物的者的凝血酶8例患者中无复发。观察组未见与凝血酶血肿腔冲洗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凝血酶血肿腔冲洗可降低高风险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颅骨钻孔引流术后复发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照分析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和微创血肿穿刺术治疗壳核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出血量16.0~107.9 ml的壳核出血患者39例,分为立体定向组(20例)和微创组(19例)。立体定向组行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微创组行常规微创血肿穿刺术。2组患者手术12 h后反复给予尿激酶1万~2万U注入血肿腔内,保留2~4 h后冲洗引流以彻底清除血肿。并分别评定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4、30 d的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治疗后30 d的扩展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E)。结果立体定向组患者治疗后14、30 d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微创组,治疗后30 d的GOS-E评分明显高于微创组(P0.01)。结论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壳核出血的疗效明显优于微创血肿穿刺术,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