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术前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常见可致盲眼病,本病以眼压升高、视野及视神经损害为主要特征。目前认为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仍然是手术治疗。我院于2003年1~12月共收治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236例,在手术治疗过程中,通过对病人的全面观察,手术治疗及术前术后的全面护理,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青光眼是由于眼内压异常升高造成视神经损伤而致视野缺损的疾病,青光眼分闭角型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而眼内压升高是由于跟的“泵系统”异常,引起房水排出管道堵塞或覆盖,而睫状体又不断产生房水,因此采取快速降眼压,行小梁切除术,同时加强术后观察与护理,才能避免视力下降,避免青光眼再度复发。2005年1月~6月我院行青光眼切除术12例,均治愈出院,现将对12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5.
目的探索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措施。方法对88例(108眼)行小梁切除术的青光眼患者进行术前、术后观察及护理。结果88例青光眼患者中83例眼压得到控制,治愈出院,5例好转。结论术前做好解释工作,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并发症预防及出院健康指导是确保该手术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使用综合护理方法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期在我院进行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的21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恢复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这21例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控制,眼压恢复良好,视力功能没有继续下降,成功地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使用综合护理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老年人常见病,是各种原因而导致房角突然或进行性关闭,周边巩膜阻塞小梁网使房水排出受阻,眼内压急剧升高或进行性升高的一类青光眼。手术治疗是解除瞳孔阻滞,重新开放房角,预防视神经进一步损害的根本方法。滤过手术是原发性闭角性青光眼的一种手术方式。现对我院56例(63眼)行滤过手术的原发性闭角性青光眼的手术前后观察与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小梁切除术后并发性白内障再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PACG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患者64例72眼,行颞侧隧道式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30个月,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并发症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4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经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及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精心的护理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康复的关键环节,必须全面做好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96例手术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及时准确的病情观察,争分夺秒的抢救,专业化的护理提高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降低致盲率。方法:通过收集9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资料,总结提高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治愈率的护理体会。结果:及时准确的救治和护理可以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愈率提高到95.8%。结论:及时、准确的病情观察,争分夺秒的抢救,专业化的护理能有效提高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愈率,降低致盲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41例(44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的患者,做好围术期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41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和经心护理均康复出院。结论:做好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的护理,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王艳红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5):692-694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前后视神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0例(60只眼),均给予非穿透小梁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经过观察,本组患者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显效4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本组患者术后的P-100波潜伏期及N75振幅值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穿透小梁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能有效改善视神经与视力,从而提高治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房角关闭、房水排出受阻引起眼压急骤升高所产生的一系列病理改变,是眼科急症之一.其护理涵盖了手术前后以及出院指导等方面,本文将护理体会做一报告. 相似文献
14.
我科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各类青光眼患者96例(112眼),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96例112眼,男40例,女56例,平均年龄55.4岁,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86眼,慢性闭角性青光眼6眼,开角型青光眼14眼,继发性青光眼6眼。入院时眼压28.5~82.5mmHg(1mmHg=0.1333kPa),102眼手术前用药将眼压降至21~30mmHg,术前视力手动至0.1共19眼,0.1~0.5共69眼,0.6~1.0共24眼。1.2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在显微镜下实施手术,手术在球周麻醉及局麻下完成,做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4mm×3mm(梯形)巩膜瓣,1/2巩膜厚度,分离至角膜缘半透明1~2mm,在… 相似文献
15.
闭角型青光眼主要是由于前房角被周边虹膜组织机械性阻塞导致房水流出受阻,造成眼压升高的一类青光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老年人常见眼病,多数发病患者年龄>50岁,男女之比为1:2,双眼发病.多见于眼轴短、角膜小,前房浅、房角窄的患者.以远视、阅读疲劳、情绪激动、暗室停留时间过长、局部或全身应用抗胆碱药物等为诱因,冬季发病多.现对临床2009年1月~12月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50例的临床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4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2例,都给予小梁切除手术治疗。结果:术后1个月患者的视力都有明显提高,与术前对比差异明显( P<0.05)。术后1个月患者的平均眼压为12.5±1.7mmHg,明显低于术前的26.5±3.2mmHg,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应用小梁切除术能有效改善视力,降低眼压,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36例闭角型青光眼手术前后护理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闭角型青光眼是临床常见眼病 ,致盲率甚高.由于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急,病情重,患者痛苦大,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做好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尤为重要.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手术治疗36例闭角型青光眼,在临床护理中我们密切配合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后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和正常人24h眼压波动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向前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29(2):181-183
目的对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后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正常人昼夜眼压波动进行比较。方法收集闭角型青光眼患者44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5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9例)以及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20例。临床前期或先兆期或早期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均进行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采用Goldmann压平式眼压计由一名医师对所有入选病例均进行24h眼压波动的检测,6个时间点分别为2pm、6pm、10pm、5am、7am、10am,同时依据眼压高峰值出现的时间点和波动的幅度对昼夜眼压波动规律进行分类。结果三组间昼夜眼压波动幅度差异有显著性(P=0.000),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0.92±0.27kPa)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11±0.36kPa)昼夜波动幅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44±0.11kPa),在2pm、6pm,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比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高峰值出现的频率更多,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正常对照组有相似的昼夜波动类型,正常对照组眼压波动为平坦形。高峰值出现的时点与原发性青光眼的类型高度相关。结论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后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昼夜波动幅度仍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高峰值多出现于2pm、6pm;而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高峰值多出现于5am、7am、10am。眼压高于2.79kPa且昼夜波动幅度>0.80kPa未出现于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我院2005年用巩膜瓣下纵形小梁巩膜条形切除术治疗各型青光眼,临床证实疗效可靠,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23例(28眼)是我们2005年1~6月收治的住院患者,其中男10例(12眼),女13例(16眼),年龄20~70岁。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3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5例,慢性开角型青光眼4例,继发性青光眼1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体会。方法针对我科收治的27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进行及时准确的病情观察,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提高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降低致盲率。结果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最终患者治愈率为88.9%(24例),致盲率为11.1%(3例)。结论及时、准确的病情观察以及专业化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愈率,降低致盲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