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与X线检查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在永新县人民医院进行检查的62例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及X线检查,分析肠梗阻病因,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多层螺旋CT及X线在肠梗阻疾病中的诊断符合率。结果经手术后证实引发肠梗阻病因为腹腔感染8例、肠道肿瘤13例、肠粘连18例、疝气13例、血供不足10例。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符合率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腹腔感染、肠道肿瘤、肠粘连检出率均高于X线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检查方法疝气及血供不足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较高,可明确引发肠梗阻的病因,其优势大于X线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螺旋CT与X线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经手术确诊为肠梗阻的82例患者,术前均行螺旋CT及X线检查,比较螺旋CT、X线单一检查及联合检查诊断肠梗阻类型、病因的准确率。结果螺旋CT联合X线诊断肠梗阻类型的准确率为93.90%,明显高于螺旋CT的81.71%和X线的73.17%(P<0.05)。螺旋CT联合X线诊断肠梗阻病因的准确率为98.78%,明显高于螺旋CT的82.93%和X线的73.17%(P<0.05)。结论螺旋CT联合X线可清晰显示肠梗阻病因和类型,利于鉴别及排除其他病因引发的急腹症,在肠梗阻的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对慢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72例经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慢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CT检查结果与病理确诊结果行对比分析,进而评价多层螺旋CT诊断慢性肠梗阻的价值。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慢性肠梗阻72例,梗阻部位位于小肠41例,位于结肠31例;各类肠梗阻中,以机械性肠梗阻最为常见,多层螺旋CT诊断机械性肠梗阻65例,61例由病理明确诊断,符合率为93.8%;诊断麻痹性肠梗阻5例(腹膜炎3例,腹膜后血肿2例),血运性肠梗阻2例(均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均与病理结果完全符合。机械性肠梗阻误诊4例,相比其他类型梗阻,其病因诊断准确率较低。结论多层螺旋CT可对梗阻进行明确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高,临床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腹部X线及CT用于肠梗阻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5年8月在院就诊的肠梗阻患者70例,均通过腹部X线和CT诊断,对比两种检查手段对于本组临床诊断的准确度。结果:腹部X线检查最终确诊为肠梗阻62例,诊断率88.57%,CT扫描诊断69例,诊断率98.57%,CT扫描诊断对于肠梗阻的部位以及类型和病因等的诊断率明显由于腹部X线平片,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部X线和CT诊断对于肠梗阻的临床诊断均具有一定价值,但CT诊断价值更高,不仅对本病进行确诊,同时还能明确病变部位、梗阻类型及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肠梗阻病因采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的价值。方法将216例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双期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将扫描后所得数据送到相关工作站进行后重建处理,以便获取CPR图像、兴趣区MPR图像及STS-MIP图像,从而对肠梗阻病因作出诊断,并同手术及病理检查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16例患者经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技术诊断后,总的病因诊断符合率高达90.70%,其中有78例肠道外病变,诊断符合率为87.20%,有100例肠道本身病变,诊断符合率为92.00%,有38例肠腔内病变,诊断符合率为94.70%。以上三个方面的诊断符合率采用统计学分析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肠梗阻病因诊断而言,采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诊断,有着十分理想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hislics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经128层MSCT检查诊断为肠梗阻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患者MSCT诊断结果均与术后病理结果或临床随访结果相符合,48例肠梗阻中,粘连21例,肿瘤6例,肠套叠5例,嵌顿疝4例,先天性巨结肠1例,麻痹性3例,粪石2例,肠扭转6例,CT对急性肠梗阻病因诊断符合率为91.66%(44/48)。结论:128层MSCT检查能显著提高肠梗阻存在与否、对梗阻病因、有无绞窄诊断准确率高,对诊断急性肠梗阻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郑候华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2129-2129
目的 探讨CT扫描在急性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临床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6月--2012年10月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CT检查资料.结果 3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中,肠套迭16例,肠粘连9例,肠肿瘤3例,小肠扭转1例,炎症1例.术前CT检查正确诊断急性肠梗阻病因28例,诊断符合率93.3%.结论 CT检查在诊断急性肠梗阻病因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多层螺旋CT在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效果探究。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接收的肠梗阻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均符合肠梗阻的临床诊断标准。对所有患者统一展开多层螺旋CT诊断,对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判断多层螺旋CT在肠梗阻病因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85例患者均经病理诊断所证实(100%),而多层螺旋CT的诊断符合率为96.47%(82/85),组间数据对比差异较小(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当中,能够精确的分辨患者的致病因素,对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诊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非癌性咯血病因的影像表现 ,评价影像检查对非癌性咯血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 70例非癌性咯血患者的影像 (胸片、CT、MRI及DSA血管造影 )与临床资料。结果 胸片对非癌性咯血病因的显示率和诊断率不高 ,分别为 5 9.6 2 %、39.2 6 %。CT的显示率与诊断率较胸片明显提高 ,分别为 71.4 8%、6 4 .4 4 %。胸片与CT无法显示早期的气管内膜病变 ,对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有限。结论 影像检查是诊断非癌性咯血病因的重要手段 ,对各种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有利于提高非癌性咯血病因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肠梗阻CT影像,将螺旋CT横断面图像设定为A组,螺旋CT横断面图像辅以多层面图像重建(MPR)后处理图像设定为B组,对两组在诊断肠梗阻的部位、病因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并与临床或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两组均能确定肠梗阻的存在,A组能确定16例(55.17%)梗阻部位及17例(58.62%)梗阻病因,B组能确定26例(89.66%)梗阻部位及28例(96.55%)梗阻病因,B组诊断准确率不论在梗阻部位还是在梗阻病因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横断面罔像结合MPR后处理,能大大提高肠梗阻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螺旋CT对急性肠梗阻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107例经手术证实的急性肠梗阻病例的螺旋CT和腹部彩超资料,对二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分类讨论.结果:螺旋CT对梗阻定位诊断准确率达59.8%,对梗阻定性诊断准确率达43.0%,对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准确率达63.2%,与腹部彩超组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螺旋CT对于急性肠梗阻的诊断明显优于腹部彩超,对判断肠梗阻的部位、致病因素,有无绞窄性肠梗阻等效果显著,对临床治疗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部X射线联合CT扫描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72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腹部X射线检查及CT检查。对比腹部X射线、螺旋CT单独诊断及联合诊断对急性肠梗阻的诊断准确率及类型诊断准确率。结果:腹部X射线与螺旋CT联合诊断急性肠梗阻的准确率较腹部X射线及CT单独诊断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X射线与螺旋CT联合诊断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及梗阻类型符合率均较腹部X射线及CT单独诊断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X射线与CT联合诊断急性肠梗的准确率较高,可早期对肠梗阻患者的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及梗阻类型作出诊断,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was retrospective. The authors analyse the clinical, etiological and therapeutic aspects of the intestinal intussusception based on 13 adults observed over 14 years in the surgical department of the university hospital in Monastir. This disease was rare because accounted for 2.6% of all cases of intestinal obstruction. The diagnosis was made in the majority of cases during the operation (8/13). Abdominal pain was noted in all cases. The underlying pathologic processes were identified in 69%. Operation was required in every case. During the surgery, the lead point was identified in the small bowel in 12 cases and in the colon in one case. An intestinal tumor was found in four patients (39%), only one of which was malignant. Adult intussusception is an unusual cause of abdominal pain and bowel obstruction. It requires preoperative diagnosis. Operative management is always necessary because this condition is almost always secondary to definable lesion.  相似文献   

14.
小肠梗阻影像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影像检查对小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6例疑诊小肠梗阻患者,均行腹部CT平扫,口服76%泛影脯胺100ml行小肠造影检查。结果小肠造影检查提示不全肠梗阻16例,肠梗阻5例。CT显示小肠梗阻15例,肠腔积气积液11例。结论口服泛影脯胺造影检查对临床难以确诊的肠梗阻患者能提供影像依据,尤其对诊断不全性肠梗阻具有优越性,CT对诊断不全性小肠梗阻的困难.对发现小肠梗阻病因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5.
小肠梗阻影像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影像检查对小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6例疑诊小肠梗阻患者,均行腹部CT平扫,口服76%泛影脯胺100ml行小肠造影检查。结果小肠造影检查提示不全肠梗阻16例,肠梗阻5例。CT显示小肠梗阻15例,肠腔积气积液11例。结论口服泛影脯胺造影检查对临床难以确诊的肠梗阻患者能提供影像依据,尤其对诊断不全性肠梗阻具有优越性,CT对诊断不全性小肠梗阻的困难,对发现小肠梗阻病因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成人肠套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治疗证实的成年人肠套叠患者CT检查资料。结果小肠套叠8例,回盲部套叠10例,结肠套叠14例。31例为顺行性肠套叠,1例为复杂性小肠逆套叠。32例手术发现原发病灶,良性病变15例(46.9%),恶性病变17例(53.1%),原发病术前CT检出率为37.5%(12/32)。结论多层螺旋CT能明确诊断成人肠套叠,对成人肠套叠病因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肿瘤性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30例肿瘤性肠梗阻患者的资料,比较螺旋CT与X线CR的正确诊断率及螺旋CT与手术病理TNM分期。结果X线CR检查正确诊断16例肠梗阻,占53.33%;CT扫描检查正确诊断28例,占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7,P<0.05);CT诊断与手术病理TNM分期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应用于肿瘤性肠梗阻诊断,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提高正确诊断率,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钟世良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7):1016-10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急性绞榨性肠梗阻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17例绞榨性肠梗阻(实验组)和17例单纯性肠梗阻(对照组)的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对绞榨性小肠梗阻有价值的CT征象。结果绞榨性肠梗阻的CT影像改变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血性液体征象、气体征象、肠系膜征象、肠管壁征象。结论血性液体征象、气体征象、肠系膜征象、肠管壁征象为诊断绞榨性肠梗阻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征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经手术证实的急性肠梗阻病例的CT表现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0例急性肠梗阻的病因中:肠粘连19例,肠肿瘤20例,疝6例,肠扭转7例,肠套叠3例,炎症4例,结石1例。螺旋CT对肠梗阻病因诊断符合率95%(57/60)。结论螺旋CT在评价急性肠梗阻病因方面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 1990年以来诊治的39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例中,良性肿瘤8例,恶性肿瘤31例;肿瘤位于12指肠10例,空肠13例,回肠16例。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块、消化道出血、肠梗阻、黄疸等。39例均经手术治疗,术前诊断率为48.7%(19/39),31例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率为22.6%(7/31),其中23例获得随访,死亡16例,目前存活7例。B超、CT诊断符合率较低,DSA检查有助于确定病变的部位及性质。结论 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极为困难,改善病人预后的关键是加强对本病的重视和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