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前,血液流变学检查,在临床应用发展很快,其检验结果虽无特异性诊断价值,但并不失其重要的应用价值,很多疾病可以引起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流变学异常又能导致许多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危害性大:所以通过血液流变学中的参数指标及早发现隐患,了解疾病进程,应用于临床越来越广泛。本人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在质量控制方面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血液黏度测量方法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血液流变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其测试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医院及研究单位开始重视这一极具临床价值的测试手段在医疗检测中的重要作用。在众多血液流变学指标中,血液黏度作为可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征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检测已被广泛开展,本文就近几年血液黏度的测量方法和质量监控研究状况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近年来 ,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已受到重视。我们应用北京普利生公司的LBY -N6型锥板式粘度仪 ,对 44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和 4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 .1 研究对象1 .1 .1 糖尿病组 按 1 985年WHO的诊断标准确诊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NIDDM)患者 44例 ,男 2 5例、女1 9例 ;年龄 3 2~ 71岁 ,平均 5 2 .4岁。1 .1 .2 对照组 健康体检正常者 40例 ,男 2 2例、女 1 8例 ;年龄 3 3~ 69岁 ,平均 49.5岁。1 .2 检测方法 清晨空腹采…  相似文献   

4.
血液流变学检测的规范化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基础医学的飞速发展,血液流变学各检测项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全血黏度等指标的测量也在不断地推广应用,由于部分医务人员对从采血方式到血样运输、储存等多种非疾病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认识不足,使标本分析前就已潜在着对实验结果影响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血液流变学俗称"中风预报",是针对血液进行的物理流变学检测,其对很多疾病有预报性,如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等,上述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出现之前,往往由各种因素引起血液黏滞度增高。下面将常用的指标及意义总结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韩学贞  高娟 《中原医刊》2007,34(24):67-67
2005至2006年,笔者对96例脑梗死患者血流变学及血脂水平进行了检测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血管、血液组成的流变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新兴边缘学科,是研究血液及有形成分的流变特性、变化规律及在医学中应用的科学,其中全血黏度值是反映血液流变学基本特性的参数,也是反应血液黏滞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1].在大面积人群普查中,可能检出一些表面健康但血液黏度或其他血液黏滞因素升高的人,从而对癌症、心脏病、外周动脉疾患、异常血红蛋白病及某些免疫系统疾病做出早期判断,发现机体的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8.
韦常丽 《广西医学》2005,27(12):2049-2050
血液黏度是血液流变学检测的主要指标,临床应用也在不断地发展。由于影响检测结果因素很多以及部分医务人员对从采血方式到血样运转、储存及多种非疾病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认识不足,而且目前对血液流变学检测仪器缺乏全行业统一的标准化指标,血液流变学操作尚无统一的标准,难以制备质控品或标准品,无统一的质控品和方法就难以进行考评。如何对全血黏度等指标进行质量控制已引起同行们的关注。现将血液黏度检测规范化及质量控制的作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血液流变学目前在临床应用最多的是血液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沉降率、变形性和聚集性(尤其是血小板的聚集性)。笔者对我院诊治的55例患者进行了血流变学的检测,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其中33例临床诊治为心脑血管的病变的病理组,并与22名排除心脑血管病的体检人员对照分析来探讨血液流变学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曾文  朱文元 《当代医学》2009,15(13):136-136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及其有形成分的流动性、变形性的变化规律及其在医学中应用的科学。它在临床上有着广泛应用,如心脏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中风预告以及高血压、肺心病、血液系统疾病。但其检测过程涉及多种因素,不仅受血液内在因素影响,还与采血方式、血样运输、储存等非致病因素有关,故它的质量控制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将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血液黏度测定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黏度是血液流变学检测的主要指标 ,临床应用也在深入发展。由于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很多 ,而目前又无统一的质控物和方法进行考评 ,所以血液黏度测定值常见误差。现将我们对血液黏度测定质量控制的做法 ,体会介绍如下。1 测定前质量控制无论采用哪种类型的仪器 ,测定前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1 对患者的要求1.1.1 测定前数日应停用可能影响血液黏度的一切药物。不能停服药物的患者 ,在结果分析时应考虑药物因素的影响。1.1.2 测定前天晚上可正常饮食 ,不饮酒不食油腻食物 ,翌晨空腹采血。1.1.3 夏季应避免大量汗液流失导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血液流变学在临床上的应用,其临床检测的质量控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要使之达到标准化和规范化,必须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并不断改进和完善操作技术,实行全面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40例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脑梗塞血液流变学规律及其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对脑梗塞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液流变学14项指标进行了检测及相关性分析。结果:除全血还原粘度以外,全血粘度(高切、低切、中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等13项指标,脑梗塞组均增高或明显增高。结论:提示高稠、高粘、高凝的血液状态是诱发脑梗塞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血液流变学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流变学检验可了解血液在血管内的循环流动状况及其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对于许多疾病病因研究、诊断和鉴别诊断、疾病的发展和预后判断、治疗和预防及药物作用原理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获得准确的结果,在测定过程中必须严格质量控制。为获得高质量的标本...  相似文献   

15.
李欣  李万方 《海南医学》2012,23(9):112-113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流变和变形的一门科学.血液流变学检测对各种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院购买的普利生LBY-N6B血液流变仪,由于血液流变学检测存在较多的影响因素和有待解决的问题,使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在临床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质量控制得不到保证.笔者从建立规章制度、树立科学态度、总结工作经验、运用逻辑推理、采用选优求好、使用已知样本等方面加强对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实施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17.
脑血栓形成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病死、致残率都很高。为探讨有关脑血栓患者血流变学的变化规律,我们随机取50例脑血栓患者的八项血流变学的指标,并与30例健康成人做对照,结果整理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50例脑血栓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8岁—70岁,平均年龄54岁,病程10天—5年,均有不同语言或肢体运动障碍,对照组30例为健康者年龄30—61岁,平均51.5岁。  相似文献   

18.
程朝  吴静一 《农垦医学》2013,35(1):35-36
目的:分析影响血液流变学检验质量的因素及其机理,以引起检验人员重视,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数据。方法:在作者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复习文献,去粗存精总结成为系统性的学术资料。结果:本文就"影响血液样本质量的因素"、"检测前因素"以及"仪器和器材因数"等作了详细叙述,并对其机理的分析。结论: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排除人为因素干扰,是血液流变学检验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血液流变学对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具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血液粘度的准确结果是与实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0.
血液流变学及其各项指标在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血液流变学在临床应用广泛,现通过对血液流变学及其各项指标临床应用进行总结,以更好地为临床各种疾病的诊断及鉴别提供依据。在临床应用血液流变学进行诊断疾病时,不能孤立地看待流变学的某项指标,应结合临床综合分析才能客观地做出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