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总结颈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28例单侧甲状腺结节病人行颈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同时加强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体位指导,术后病情观察、并发症的预防以及相关的饮食活动指导等。[结果]本组病人均顺利手术,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组织病理检查回报均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论]加强颈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颈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28例单侧甲状腺结节病人行颈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同时加强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体位指导,术后病情观察、并发症的预防以及相关的饮食活动指导等.[结果]本组病人均顺利手术,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组织病理检查回报均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论]加强颈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乳晕径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3例经乳晕径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予以术前心理护理和常规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预防并发症。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1个月后恢复;术后皮下积液1例,予以延长引流时间后好转;3例患者出现颈胸部皮肤发紧不适感,3个月后复查时好转。术后随访4~12个月,无复发病例。患者均对手术的美容效果满意。结论予以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对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62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临床特点、术后并发症及术前、术后护理要点。结果62例患者出院时症状均得以改善,复查颈动脉超声示颈动脉通畅程度良好。术前突发颈动脉狭窄处闭塞1例,术后恢复期切口皮下血肿1例,声音嘶哑1例,脑过度灌注综合征2例。围手术期无一例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术后周密、细致的观察与护理十分重要,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残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切口与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两种不同的微创手术在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观察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63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资料,其中颈部小切口手术组31例,腔镜手术组32例,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天数,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 (皮下气肿,皮下瘀斑,切口感染,声音嘶哑,高碳酸血症等)等指标。结果:小切口组出现4例切口水肿;腔镜组术后出现3例皮下气肿、 5例胸前皮下瘀斑;经对症处理后63例患者均在术后5天痊愈出院。结论:小切口与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及平均住院时间条件下都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能满足不同人群的手术需要。其中,在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中对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因注重伤口水肿的观察,而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术后更因关注皮下气肿和皮下瘀斑的观察此对手术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30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腔镜下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在腔镜下行甲状腺切除术,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结果:本组均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无一例发生并发症 .结论: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可保证手术成功,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杨萍  韦月琼 《家庭护士》2009,7(15):1336-133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甲状腺肿物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腹腔镜下甲状腺肿物切除术的护理要点,包括术前皮肤准备、心理护理,术后护理主要为呼吸困难、手足抽搐、神经损伤、高碳酸血症、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11例病人全部康复出院,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细致周到的护理能有效预防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患者经锁骨上斜切口侧入路行双侧甲状腺肿块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术前心理干预,术后正确指导饮食和活动,做好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等。结果手术后患者恢复快,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锁骨上斜切口侧入路行双侧甲状腺肿块切除术比传统的甲状腺叶切除术切口明显缩小,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是获得良好预后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12年12月~2014年3月我科收治的124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实施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围手术期的观察要点和护理方法。结果:通过手术治疗和术后相关护理措施,患者术后未发生护理并发症,能及时发现术后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并处理。结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是目前治疗颅外段颈动脉内膜硬化性狭窄、预防脑卒中最常见的手术方式,护理重点是术前做好患者的安全管理,术后密切观察切口局部情况,着重预防颈部出血、脑过度灌注综合征、脑梗死等并发症,使患者平稳度过围术期。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50例喉癌切除、应用转门肌皮瓣喉重建术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观察,发现术前1d备皮、肥胖颈短及二次手术患者术后易出现皮下感染、咽瘘、皮瓣坏死或皮缘坏死.手术时间超过4h,行颈廓清及喉腔、下咽重建术,术中止血不彻底的患者并发症明显增多;术后局部包扎过紧,引流不畅.头部后仰角度偏大,术后出血的患者同样会导致上述并发症,使手术失败。通过观察,作者提出了针对性地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颈段髓外肿瘤显微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4例高颈段髓外肿瘤患者行显微切除术,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床上排便训练,呼吸功能锻炼,配置合适的颈托;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加强卧位、饮食、大小便护理,保持切口引流通畅,注意观察四肢肌力恢复情况,加强功能锻炼等。结果:本组34例均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5年,所有病例症状及神经功能均有改善,无肿瘤复发,未出现颈椎不稳定表现。结论:对高颈段髓外肿瘤患者行显微切除术治疗,并给予术前充分准备,术后严密监测,加强护理,能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总结45例免气体腔镜下甲状腺瘤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术前应根据腔镜的特点做好术前评估、健康宣教及指导;术后应重视引流管护理,加强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做好饮食、术后康复指导.认为全面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经胸入路腔镜下甲状腺肿块切除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方法优缺点。方法 连续为18例甲状腺肿块患者施行经胸入路的腔镜下甲状腺肿块切除术。结果 全部均成功地施行腔镜下甲状腺肿块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128分钟。平均术后住院时间5天(4—7天)。无喉返神经或甲旁腺损伤及其它并发症。结论 经胸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具有更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刘敏  顾惠萍 《护理与康复》2008,7(7):510-511
总结9例腹腔镜下行巨脾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术前做好充分的呼吸道准备和常规准备;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做好切口、引流管护理,对出血、肺部感染、肩背部酸痛、皮下气肿等并发症进行观察及预防,是手术成功的关键。9例手术顺利,未发生护理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腔镜下甲状腺肿物切除术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腔镜下甲状腺肿物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及其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腔镜甲状腺肿物切除术的护理经验,并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150例患者实施腔镜甲状腺肿物切除术,效果良好,无肿瘤复发及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腔镜下甲状腺肿物切除术是现代甲状腺外科的重要选择,其安全、美观、微创的特点是传统手术所无法比拟的,而精心、细致的护理是该手术得以顺利开展的必要支持和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要点,以减少护理并发症.方法 通过对25例腔镜甲状腺切除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腔镜甲状腺切除的护理经验和教训.结果 1例患者出现轻度皮下气肿,未予处理.25例患者术后均恢复好.结论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成功与否不仅依靠高超的手术技术,同时,准确的围手术期护理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82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前、术后护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认为术后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24例采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和方法。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中、术后耐心细致观察及护理,并积极预防并发症,做好出院指导及术后随访工作。认为围手术期细致周到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颈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160例微创外科颈腔镜治疗甲状腺疾病的术前术后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心理护理、皮肤准备、术后生命体征监测、颈胸前皮肤观察、引流管护理及饮食指导。认为精心的围术期护理和严密的病情观察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总结365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各项术前准备;术中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及医护密切配合;术后加强观察和护理、积极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365例经精心护理,术后未发生并发症,随访2~12个月,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