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技巧以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手术操作、疗效以及并发症。结果术中将微血管隔开、减压后,绝大部分症状术后得到缓解甚至消失。无脑脊液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34例患者手术后疗效显著,1例复发。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许健  王俊兴  肖创圣 《现代保健》2012,(26):105-106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的手术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正规药物治疗无效的三叉神经痛患者行核磁共振检查,排除继发性病因引起三叉神经痛者,对4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结果:40例患者术后疼痛立即消失,7例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或部分缓解,1例无效,无死亡病例,有效率为97.9%。随访3个月~3年,复发1例。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是术前MRI明确“责任血管”,术中熟练的显微操作技术和对责任血管正确判断及恰当处理对治疗效果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无效的原阕。方法回顾分析本科1984年1月~2009年12月间微血管减压术后无效忠者29例的临床资料及再次手术探查情况。结果术后1周内疼痛未得到任何缓解。3月后,5例治愈,4例显效,2例有效;2例再次微血管减压者治愈;1例三叉神经松解术无效;15例感觉根部分切断术者,都有面部麻木,治愈7例,显效3例,有效4例,无效1例。术后效果良好,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病程长、症状不典型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首次减压无效可在3个月后再次手术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本组患者行耳后小切口微血管减压术.结果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行微血管减压术后98%的患者疼痛及面肌抽搐得到缓解,疗效满意.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地分析68例三叉神经痛行微血管减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术后疼痛均消失,1例术后第8天出现口角歪斜,经处理后好转出院。[结论]在护理干预下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痛病因诊断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3588例保守治疗无效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头颅CT或MRI检查,排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后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结果 3588例中均见到有走行异常的血管压迫三叉神经进入脑干段,术后治愈3378例,显效103例,有效67例,无效37例,死亡3例.3013例得到0.6~24年随访,有2735例治愈,111例显效,50例有效,38例无效,79例疼痛复发(其中有49例行第2次或第3次手术后治愈).结论 异常血管压迫三叉神经进入脑干段,神经根周围蛛网膜增厚粘连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术者的经验和熟练操作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痛病因诊断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3588例保守治疗无效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头颅CT或MRI检查,排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后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结果 3588例中均见到有走行异常的血管压迫三叉神经进入脑干段,术后治愈3378例,显效103例,有效67例,无效37例,死亡3例.3013例得到0.6~24年随访,有2735例治愈,111例显效,50例有效,38例无效,79例疼痛复发(其中有49例行第2次或第3次手术后治愈).结论 异常血管压迫三叉神经进入脑干段,神经根周围蛛网膜增厚粘连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术者的经验和熟练操作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三叉神经痛,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临床实例,探讨并总结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及术前评估等内容。方法选取2010-2016年期间天津市西青医院收治的3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血管压迫神经根程度的不同分为A组22例与B组11例。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33例患者显微血管减压术后第1天总有效率为87.9%,3个月随访总有效率增加至90.9%;A组术后第1天的总有效率为95.5%,B组总有效率为72.7%,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针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是值得肯定的,术前应严格筛选病例,优化术前影像学评估。  相似文献   

9.
王雄  张玉定 《现代保健》2014,(28):10-12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本院诊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通过微血管加压术治疗的23例患者为试验组,通过射频热凝术治疗的25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缓解情况、复发率及死亡率。结果:试验组的总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疼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微血管减压术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微血管减压术对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神经外科2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采用微血管减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相应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并发症的护理等护理措施,分析评估术后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2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完全缓解15例,完全缓解率为62.5%;明显好转9例,明显好转率为37.5%;术后未出现任何护理并发症,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在微血管减压术中,针对不同的患者,通过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可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文总结3例三叉神经痛伴有面肌痉挛患者实施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微血管减压术后遵医嘱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针对患者的疾病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体位及饮食护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遵医嘱给予面部按摩、热敷治疗,每日早晚2次,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帮助面部感觉神经恢复。患者进食后及时漱口,清除口腔内残留食物,预防口唇溃疡。结果本组3例患者出院后随访3个月,结果显示均未发生头痛、恶心、面神经麻痹、外展神经暂时麻痹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伴有面肌痉挛患者的有效措施之一,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蒋红燕 《中国保健营养》2009,18(10):117-119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总结护理体会。方法纳入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52例,应用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病例术后治愈31例(59.6%),显效10例(19.2%).有效8例(15.4%),无效3例(5.8%),总有效率(94.2%)。结论微血管减压术配合精心的护理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在神经内镜辅助下行显微外科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统计分析25例在神经内镜辅助下行显微外科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治愈率及并发症.结果 22例三叉神经痛完全消失,治愈率为88.0%,3例三叉神经痛明显缓解,缓解率为12.0%.术后2例出现并发症,经进一步治疗后好转.结论 在神经内镜辅助下行显微外科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弥补了显微镜的不足,使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治愈率提高,并发症减少,提高了手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心理护理,所有患者均于入院时和术后1周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SF-36中文版健康状况调查表评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评分差异.结果:两组入院时SAS、SDS和SF-36量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周两组的评分各自与入院时比较,SAS、SD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SF-36评分高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进一步改善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自我健康状态认知,恢复生理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2例患者实施显微血管减压治疗,做好手术前后护理。结果:术后治愈30例,3例发生口唇疱疹,好转2例。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又神经痛的有效手段,治愈率高、止痛效果明显,损伤少等优点。术前做好心理护理、疼痛护理,术后做好并发症的护理,以及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健康指导,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的配合,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杜绝因配合不当引起患者意外伤害的发生。方法对4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实施显微镜下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注意事项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基本改善,无感染,无体位不当引起的神经、肌肉损伤,均痊愈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默契的手术配合,患者手术体位恰当的摆置,严格的无菌操作和手术中密切观察病情是配合此类手术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使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老年原发性面肌痉挛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应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老年原发性面肌痉挛的治疗效果。结果:656例患者中总治愈率为98.17%,复发2例。结论:采用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老年原发性面肌痉挛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小骨窗开颅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效果。方法60例PT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显微镜下血管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下小骨窗开颅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以及复发率。结果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随访2年,两组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小骨窗开颅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在老年患者面肌痉挛治疗上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年到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例老年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所有患者均以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并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微血管减压术。其中,19例患者术后得到治愈,1例患者应垫片厚度不够,需进行2次手术治疗。术后1年对患者进行随访,其中出现面肌抽搐患者2例,其余患者均得到良好恢复。且此次患者的临床治疗满意率为96%。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老年面肌痉挛效果显著,且术后病症不易复发,临床满意率高。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0年1月~2008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伽玛刀治疗的10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随访研究,评估其疗效,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性别、靶区剂量、单双靶点、药物治疗是否有效、术前MRI是否提示三叉神经根受血管压迫以及术前是否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随访时间6~49个月,平均26个月,根据BNI疼痛量表,随访期内总有效率87.3%(90例),靶区剂量为80~90 Gy,双靶点、口服药物有效、伽玛刀术前未行微血管减压术可能是伽玛刀治疗TN有效的预后因素.结论 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率可达85%以上,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预后影响因素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