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曾艳芳  崔宏力  王洪芳 《临床荟萃》2007,22(11):792-793
脑血管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致残率很高,大量的偏瘫患者生活不能自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随着康复治疗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早期康复的重要性,早期康复可以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现将我们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梗死偏瘫早  相似文献   

2.
<正> 生物反馈(简称BF)20多年来随着技术及仪器的不断改进,在医学领域内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和应用。但目前比较成熟且疗效肯定者,首推利用肌电活动对瘫痪肌肉进行训练,即肌电生物反馈(简称EMGBF)。本文拟就EMGBF 对偏瘫康复作用的若干进展综述如下。一、EMGBF 对偏瘫肢体的康复作用  相似文献   

3.
肌电生物反馈对卒中康复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肌电生物反馈对偏瘫肢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观察脑梗死偏瘫患者接受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方法 122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两组均应用运动疗法,治疗组另外运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前、治疗1周和治疗2周时分别应用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价神经残损程度和运动功能,应用Barthel指数(BI)评价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 治疗组NIHSS评分、FMA评分和BI评分的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 肌电生物反馈能有效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肌电生物反馈训练。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0 d后,测定偏瘫侧腕关节的主动背伸活动范围(AROM),检测腕背伸肌最大收缩时EMG波幅,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估上肢运动功能。 结果2组患者经治疗后,偏瘫侧腕关节的AROM、腕背伸肌最大收缩时EMG波幅、FMA评分均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的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肌电生物反馈训练能显著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肢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运动疗法,治疗组加以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每例患者在入组时和病程3个月分别测定腕背伸时主动关节活动范围(AROM)、腕背伸时肌肉最大收缩时肌电(EMG)幅值和用Fugl-Meyer评估表(FMA)对息侧上肢功能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和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O.05);两组的变化均数比较,治疗组3个月后ARoM、EMG幅值和FMA积分恢复优于对照绢(P<O.01)。结论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有助于改善偏瘫患者上肢功能。  相似文献   

8.
应用肌电生物反馈等方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 2 9例 ,采用Fugl Meyer评估表 (FMA)观察肌电生物反馈对中风偏瘫患者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资料与方法一、观察对象观察对象入选条件 :①中风偏瘫后上肢功能障碍者 ,腕背伸肌力≤ 3级 ,肌电图 (EMG)波幅 >5 μV ;②意识、认知无障碍 ;③发病 2~ 3周。选择符合以上条件患者 62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2 9例 )和对照组 (3 3例 )。 2组临床资料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表 1)。表 1 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资料组别例数脑梗死脑出血年龄 (岁 , x±s) 治疗次数( x±s)治疗组 2 91 8…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85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价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采用简化巴氏指数量表(BI评分)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6.19%,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7,P=0.028);两组患者FMA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I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能促进急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醒脑开窍针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某院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研究组43例。对照组采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醒脑开窍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NIHSS)及偏瘫侧踝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结果治疗1个月、2个月后,两组NIHSS分值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偏瘫侧踝关节AROM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醒脑开窍针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偏瘫侧踝关节AROM。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穴位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踝关节活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将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后踝关节活动障碍患者随机等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基础疾病内科治疗,同时,治疗组给予穴位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给予胫骨前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表面肌电测试指标、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三维步态分析系统(3-DGA)时空参数等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侧踝关节最大用力背屈时胫骨前肌积分肌电值(iEMG)、在最大自主收缩条件下踝关节背屈时的EMG协同收缩率(CR)、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侧步长,步速,支撑相期髋、膝、踝关节力矩峰值,踝关节主动背屈的最大活动范围(AROM),患侧支撑相时间,患侧摆动相时间,双支撑相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穴位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后踝关节活动障碍患者的踝背屈功能,促进患侧下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者坐一站转移训练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肌电生物反馈参与的坐一站转移训练。治疗前后比较2组患者患侧大腿的肌电值百分比及5m起立一行走时间。结果:治疗8周后,2组患者患侧下肢肌电值百分比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均P〈0.01);2组患者的5m起立一行走时间较治疗前明显缩短,观察组更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改善效果优于单纯传统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结合综合康复训练对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8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 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侧下肢胫前肌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8 周后进行Fugl-Meyer 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 平衡功能、踝关节主动活动度、踝关节最大背屈时胫前肌等长收缩时的肌电积分值(iEMG)以及Holden 步行功能分级的评定。结果治疗8 周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踝关节主动活动度、胫前肌iEMG值、Holden 步行功能分级比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康复疗法的基础上结合生物反馈治疗技术,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患者踝关节运动功能控制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运动想象疗法结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选择60例临床确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电刺激组和综合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电刺激组增加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综合组增加运动想象疗法和肌电生物反馈疗法.4周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定上肢运动动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测定偏瘫侧上肢相关肌肉的肌电积分(iEMG).结果 治疗8周后,所有患者上肢FMA评分、MBI评分及患侧上肢肌肉iEMG值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而且综合组各项指标的改善较另外两组更加明显(P<0.05).结论 运动想象疗法结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可以更有效地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改善.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motor imagery therapy combined with electromyographic (EMG) biofeedback on upper limb function in hemiplegic patients.Methods Sixty hemiplegic stroke patients were recruited and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n=20),an electrical stimulation group (n=20) and a combination group (n=20).All groups received basic medication and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ce daily for 4 weeks.Th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group was also treated with EMG biofeedback,and the combination group with motor imagery therapy plus EMG biofeedback.The Fugl-Meyer assessment (FMA),the 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 and EMG parameters were assessed before and after 2 courses of treatment.Results After 8 weeks of treatment all groups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FMA scores and MBI scores,and better integrated EMG values,but the effects in the combin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other two groups.Conclusions Motor imagery therapy combined with EMG biofeedback can more effectively promote recovery of upper limb function in hemiplegic stroke patients.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是否能明显增强脑血管意外偏瘫伴髋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屈髋肌和髋外展肌的肌力和自主肌电信号。方法22例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病程全部在6个月以上,均经其他康复方法治疗未能再进一步改善功能。全部患者均接受1个疗程,15次、每次50min的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分别进行治疗前后屈髋肌、髋外展肌肌力评估和肌电信号数据采集,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屈髋肌和髋外展肌的肌力和自主肌电信号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01)。结论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技术是改善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髋关节的屈髋肌和髋外展肌的肌力和自主肌电信号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两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简式Fugl-Meyer(FMA)下肢运动功能评定和表面肌电图肌电积分值(iEMG)测定.结果 4个疗程结束后,两组的Brunnstrom分级、FMA及iEMG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偏瘫患者伸腕功能障碍的疗效,并分析不同病程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经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的偏瘫后伸腕功能障碍的患者26例,分为病程1年以内组(A组)和病程1年以上组(B组)两组。采用生物反馈治疗仪对患者进行腕屈、伸运动及相关肌肉训练,每次治疗45min共治疗15次。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肌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两组肌力和肌电信号提高程度平均值间无显著性差异(P>0.1)。结论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能明显提高偏瘫患者腕伸肌肌力和肌电信号,病程长短对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EMG-BF)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及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治疗,观察组给予康复训练联合EMG-BF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肩关节外展、外旋、内旋的活动度、上肢各项FMA评分、MoCA、SS-QOL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EMG-BF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可有效改善上肢运动运动、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对3种类型尿失禁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相关治疗机制。方法本研究对2005年9月至2006年3月间共19例接受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的尿失禁患者疗效进行分析,其中男12例,女7例,平均年龄52.0岁。采用深圳产AM800B型尿失禁治疗仪对患者进行治疗。该治疗仪可检测患者盆底肌电水平,并将相关数据实时反馈给患者,同时还能根据患者盆底肌电水平变化给予相应电刺激干预。上述患者每日治疗2次,连续治疗6周为1个疗程。整个治疗期间严格记录患者每日排尿变化情况。结果患者经1个疗程治疗后,其平均渗、漏尿事件发生次数减少41%,尿频次数减少38%,每日平均排尿次数减少至9-13次;患者总体主观改善率、客观改善率分别为53%及58%。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是治疗各类尿失禁患者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联合踝关节功能强化训练治疗偏瘫患者踝背屈障碍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60 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 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踝关节强化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两组于治疗前和治疗8 周后进行简式Fugl-Meyer 运动功能、Fugl-Meyer 平衡功能、踝关节主动活动范围评定,测定踝关节最大背屈时胫前肌等长收缩的肌电积分值(iEMG)。结果治疗后,两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踝关节活动范围及iEMG 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1),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能促进偏瘫患者踝关节背屈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