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探讨64排CT对于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单中心连续入选14例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CTA)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一支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患者,介入处理病变14个.根据介入治疗是否开通病变分为2组.组间分析对比多排CT冠状动脉成像所示的斑块的性质、斑块的CT值.结果:介入失败组病变的CT分析显示4例是混合斑块、1例是钙化斑块.斑块的最大CT值为578~ 1278 HU.介入成功组病变的CT分析显示2例是混合斑块、7例是软斑块.斑块的最大CT值为483 HU.且支架释放后无残余狭窄.结论:本研究的结果提示,完全闭塞病变介入失败组病变多是混合、钙化斑块;与介入成功组比较,斑块的CT值明显较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开发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121例患者行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利用其先进的后处理功能对冠状动脉进行重组,以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及分支,并对冠状动脉病变进行诊断.对其中两例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病例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121例行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均成功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及分支,发现冠状动脉管壁钙化59例,软斑块形成27例,其中64例冠状动脉伴有不同程度的狭窄.结论 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于冠心病的诊断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64排螺旋CT对慢件完全闭塞病变的介入术前评估和预测价值,以及其对介入治疗的术中指导性作用.方法 入选明确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行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手段测得闭寨段长度、钙化识别率.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分析病变特征对介入成功与否的预测作用.对所有闭塞病变血管进行三维重建,利用得到的图像指导介入治疗过程.结果 共入选15例患者,确诊17个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螺旋CT血管重建可以显示所有17个闭塞病变的长度;螺旋CT的钙化识别率为76.5%,明显高于冠脉造影的钙化识别率(41.2%);螺旋CT可以对钙化处血管进行横断而截切,确定钙化程度<50%有3个,≥50%有10个.其中,11例患者的12个完全闭塞病变接受介入治疗,6例成功,6例失败.单因素分析展示,病变长度、闭塞近端有无分支、桥侧枝形成、闭塞断端形态以及造影提示的钙化情况与介入成功与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失败组钙化而积I>50%的比例明显高于成功组(83.3%vs 16.7%,P=0.05).所有的完全闭塞病变均可以通过CT冠脉重建技术得到三维血管图像.结论 64排螺旋CT具有较高的钙化病变识别能力,可以进行冠脉血管三维图像重建,有效指导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64层CT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前后的评估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2/01至2015/12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冠心病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选取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6例志愿者为健康人群。观察冠状动脉CTA重建图像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结果、CTA和CAG对比、64层螺旋CTA对冠状动脉各主要分支病变显示结果、CTA对中、重度冠脉病变判断结果的准确度。结果 56例患者,有52例患者出现不同部位和不同程度的狭窄,共104支狭窄血管,22例为单支病变,30例未多支病变。钙化斑块所引起狭窄42支,混合斑块引起狭窄10支,未钙化斑块引起狭窄52支。64层螺旋CTA和CAG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较好的一致性。CTA对中、重度冠脉病变判断结果准确度较高(95.54%)。结论 64层CT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的价值较高,临床需结合实际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1例患者行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利用其先进的后处理功能对冠状动脉进行重组,以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及分支,并对冠状动脉病变进行诊断。对其中两例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病例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结果121例行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均成功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及分支,发现冠状动脉管壁钙化59例,软斑块形成27例,其中64例冠状动脉伴有不同程度的狭窄。结论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于冠心病的诊断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初步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非钙化斑块导致冠脉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显示价值。方法 将疑似冠心病并进行CT冠脉造影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且两种检查结果一致的86例患者,总计258支主支血管图像经EBW工作站后处理后,以DSA为金标准,根据冠脉血管狭窄程度分为4组(正常组、轻度狭窄组、中-重度狭窄组、闭塞组),首先测量病变组主支血管内非钙化斑块前后3mm内CT值,其次随机测量正常组主支血管管腔CT值。计算单支血管前后CT值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常血管组别和轻度狭窄的组别比较,斑块前后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和闭塞的组别与正常血管和轻度狭窄组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狭窄和闭塞组别比较,斑块前后CT值,斑块前后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中,当非钙化斑块致冠脉狭窄达到中度以上时,对冠状动脉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有显示价值,以此对临床冠心病的诊断和术前预评估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临床怀疑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运用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组(CPR)及容积再现等技术( VRT)重组图像,以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及分支;其中,有18例患者同时行常规X线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MIP、CPR、VRT重组图像都能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左冠脉主干、左冠脉前降支、左冠脉回旋支及右冠脉),在同时行两者检查的18例中,常规血管造影显示36支冠脉有不同程度狭窄;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有38支显示不同程度的狭窄,18支冠脉内见软斑块.结论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在评价冠状动脉狭窄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方面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造影在急诊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急诊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行64层MSCT冠脉造影检查,利用其先进的后处理功能对冠脉进行重组,以显示冠脉各主支及分支,并对冠脉病变进行诊断。结果52例行64层MSCT冠脉造影均成功显示冠脉各主支(左冠脉主支、左冠脉回旋支、左冠脉前降支及右冠脉主支)及其分支(包括右冠脉的后降支、左室后支、圆锥支、窦房结动脉及左冠脉的对角支、钝缘支等),46例患者的108支冠脉有不同程度的硬斑块和软斑块,其中28例的68支冠脉伴有不同程度的狭窄,28例病员同时行选择性血管造影的患者显示65支冠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结论64层MSCT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在急诊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及不足.方法利用64层螺旋CT对150例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所获图像进行后处理,对冠状血管进行评价而作出诊断,其中120例诊断血管狭窄的患者行数字减血管造影(DSA),并以此为金标准[1],比较二者对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相符性.结果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1、2级分支显示率为100%;3级分支显示率为80%4级分支显示率为45%.,随着分支的变细,显示率阶梯性降低,但对冠脉软斑块的显示率明显高于DSA[2].结论64层螺旋CT扫描是一种安全和无创的影像检查手段,可作为冠心病手术、微创及非手术治疗预案制订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64排冠脉CT血管造影应用于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12月72例确诊为冠心病患者纳入分析。所有患者均经64排冠脉CT血管造影检查。分析64排冠脉CT血管造影的诊断效果。结果:72例受检患者冠脉狭窄中存在冠脉狭窄病变处131处,存在钙化斑块104处,无钙化斑块27处。其中73处轻度狭窄,占比55.7%;38处中度狭窄,占比29.0%;20处重度狭窄,占比15.3%。病变主要发生在右冠脉、左前降支、左主干、左冠回旋支、左冠对角支。结论:64排冠脉CT血管造影应用于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诊断中能够反应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发生位置、斑块有无钙化,对临床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