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蓉立  欧阳钦 《四川医学》2000,21(4):288-290
目的 观察溃疡性结膜炎临床分度,常规内镜,色素内镜分度与组织学分度之间的一致性关系。方法 对40例分别处于临床缓解期,轻,中,重型的溃疡性结肠炎病人治疗前作临床分度,常规内镜分度,色素内镜分度及组织学分度,比较临床分度,常规内镜,色素内镜与组织学分度的轻、中、重炎症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2.
探讨消化内镜教学在医学继续教育中对培养临床综合能力的作用.通过在内镜教学中严格要求、正规训练,培养出合格的内镜医生.消化内镜教学在继续教育中可提高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消化内镜教学在医学继续教育中对培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及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内镜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的临床效果,探讨手术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的最佳方案.方法 选择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52例,分为内镜组和常规组,内镜组采取内镜治疗,常规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内镜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科手术治疗老年ACST患者时,应首选内镜治疗的方式,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张钢志  戴宁 《医学综述》2008,14(7):1009-1011
在早期胃癌(EGC)的诊断中,内镜检查是最直接、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目前,有多种内镜检查方法用于临床:普通电子内镜、放大内镜、染色内镜、超声内镜、荧光内镜、近红外线电子内镜、窄谱成像技术、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等。各种方法在EGC的诊断中各有其独特的价值,在临床中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制定相应的筛查方案,以提高EGC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消化内镜自问世以来,就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治。尤其是近十年来,消化内镜发展迅速,随着新型消化内镜和内镜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消化内镜已经俨然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领域,与此同时,也对内镜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解消化内镜的发展历史和不同类型内镜的原理,是临床医生针对不同疾病选择性应用消化内镜的重要前提。笔者主要论述了消化内镜的发展史、种类、相应原理和应用概况,与读者共勉。  相似文献   

6.
消化性溃疡(以下简称PU)的诊断临床首选内镜检查,所以内镜检查(含纤维内镜、电子内镜、超声内镜),国内外普遍应用。但仍有相当部分患者存在恐惧心理,尽管无痛内镜检查已悄然兴起,由于费用的偏高在国内一时难以普及,探讨胃电图(以下简称EGG)检查对PU的诊断仍有临床和现实的意义。本文报告我院经内镜及病理诊断为PU839例进行EGG分析。  相似文献   

7.
自2000年以色列M2A胶囊内镜使用于临床之后,OMOM胶囊内镜是世界上第二个上市的胶囊内镜。胶囊内镜的问世与应用,被誉为消化内镜的一  相似文献   

8.
朱双灵 《基层医学论坛》2016,(11):1583-1584
目的:分析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胶囊内镜检查的临床护理配合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90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胶囊内镜检查前、中、后的临床护理要点。结果90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胶囊内镜检查的检出率为83.33%。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可用于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配合临床护理可以有效保障内镜检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黄旻  冯志松 《医学综述》2006,12(23):1471-1472
胃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胃镜检查是最直接、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目前,用于临床检查的胃镜种类较多,各有千秋,普通电子胃镜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放大内镜、色素内镜、荧光内镜、超声内镜、近红外线电子内镜等在早期胃癌(EGC)的诊断中各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在临床工作中应结合实际来选择,以提高EGC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创刊词     
消化内镜的发明和临床应用是二十世纪胃肠病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从最早的不可屈曲式内镜和半屈曲式内镜,历经光导纤维内镜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医院内镜诊疗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内镜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内镜结构复杂,构造精细,清洗消毒难度大,容易造成医源性感染。目前内镜的清洗消毒方法也有很多,各有特点。但普遍存在的是消毒时间过长,而临床病人又不断增多,根本满足不了临床的需要。因此,寻找一种迅速、安全、高效的内镜消毒方法已成为内镜清洗消毒的一个重要课题,我院自2007年10月采用迈尔内镜清洗工作站NQG-2000对使用过的内镜进行消毒处理,效果可靠。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内镜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在临床胃肠病学领域里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门脉高压性胃食管病变亦日益受到临床和内镜医师的重视。我院自2000年1月-2004年12月经内镜检查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148例资料,现就临床特点、内镜观察特征、治疗要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仍较低,普通内镜检查容易漏诊。近年来,随着色素内镜、超声内镜、自体荧光内镜、放大内镜、窄带成像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和共聚焦内镜相继投入临床运用,大大提高了早期胃癌的检出率。现就目前新型内镜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鼻内镜技术在耳鼻咽喉科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鼻内镜检查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耳鼻咽喉科临床,为临床医师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客观详实的依据.近几年,我们共做鼻内镜检查4 288例.现将鼻内镜技术在耳鼻咽喉科的临床应用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内镜下特点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5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进行内镜检查,观察所有患者临床表现以及内镜下特点.结果 155例患者30岁以下33例,占到21.3%,30~60岁70例,占到45.2%,60岁以上52例,占到33.5%.30~60岁是溃疡性结肠炎的高发年龄.0级1例(0.6%),I级59例(38.1%),II级24例(15.5%),III级23例(14.8%),IV级48例(31.0%),临床分级和内镜分级密切相关.内镜下可分为直肠炎4例(2.6%),左半结肠炎48例(31.0%),全结肠炎68例(43.9%).该组32例患者处于临床缓解期,29例患者处于内镜缓解期,19例患者虽达到临床缓解,但内镜下观察仍然存在活动性炎症,内镜下缓解期患者共3例复发,复发率达到10.3%.结论 UC临床分级和内镜分级密切相关,内镜检查有助于临床判断缓解期患者黏膜是否愈合.但内镜下黏膜愈合患者复发率和病理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病理分型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背景双气囊内镜和胶囊内镜技术已在我国逐步开展,对怀疑小肠病变的患者,如何选择双气囊内镜和(或)胶囊内镜,由于开展研究较少,尚值得进一步研究。 目的比较双气囊内镜与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探索二者对怀疑小肠病变患者的最佳应用方式。 方法我院临床怀疑小肠疾病并行双气囊内镜和(或)胶囊内镜检查者,按检查方式分为3组,即单纯双气囊内镜检查组,单纯胶囊内镜检查组,以及胶囊内镜结合双气囊内镜检查组,分析3组构成人群的临床特征,病变总体检出率,不同性质病变检出率,并发症,以及患者对不同检查方式的评价,最终加以比较,为合理应用双气囊内镜和胶囊内镜提供帮助。 结果3组人群临床特征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3种检查方式也许适合不同临床特征的人群。其中胶囊内镜检查组体检人群及已经证实为IBD的患者需进一步查明小肠是否存在病变的患者显著多于其它2组。单纯胶囊内镜检查组中小肠出血患者25例,13例发现病变,阳性率52.0%,为胶囊内镜各组临床特征人群中阳性检出率最高者。其次依次为IBD患者(6例,46.2%),腹泻、腹胀、消瘦(2例,11.1%),不明原因腹痛(1例,7.1%)以及体检人群(0例,0%)。总体阳性检出率为22.4%。单纯双气囊内镜检查组中92例怀疑小肠出血者,检查阳性84例,阳性率91.3%;39例腹痛患者,检查阳性24例,阳性率61.5%;腹泻、腹胀、消瘦的23例,检查阳性16例,阳性率69.6%;IBD患者3例,阳性率50.0%,总体阳性率80.6%。另外,本组患者1次检查成功率为63.9%(99人)。胶囊内镜结合双气囊内镜检查组患者18人,其中17人先行胶囊内镜检查再行双气囊内镜检查,结果显示双气囊内镜病变检出高于胶囊内镜。另外,本组人群凡是经胶囊内镜初步证实或怀疑病变者,再行双气囊内镜检查1次成功率为100%。双气囊内镜及胶囊内镜检查分别出现并发症2例及1例。患者评价调查经统计分析发现患者耐受性及经济条件是决定患者选择检查方式的重要因素。 结论胶囊内镜和全麻下经口或肛双气囊内镜检查是一项易为可疑小肠疾病患者接受的、安全的检查方法,尽管双气囊内镜对小肠的病变检出率可能高于胶囊内镜,但胶囊内镜仍可以作为常规检查阴性而经济条件优越并可疑小肠病变患者的首选筛查性检查,同时可以指导双气囊内镜检查的方向性(即选择经口双气囊内镜或经肛门双气囊内镜检查),提高双气囊内镜的1次诊断成功率。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于不同临床特征的患者可结合二者灵活选择不同的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内镜诊疗技术的进步和临床经验及证据的积累,内镜治疗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被证实有确切的疗效,已成为临床一线治疗方案。内镜治疗早期食管癌的方法主要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和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等。针对不同具体病变选择适当的内镜治疗方式,对于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术前评估、适应证选择及并发症防治上仍有尚待解决的问题,这制约了内镜治疗早期食管癌的发展和临床进一步推广。本文通过对内镜治疗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方法和疗效进行述评,阐明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现有临床资料提出对策与建议,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经内镜微波治疗胃肠道息肉临床观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消化内科侯曼岑杨昭徐经内镜微波治疗胃肠道息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有较多报道,而用内镜微波1次治疗胃肠道息肉50~60枚以上者报道甚少。我院1989~1995年经内镜微波治疗胃肠道息肉51例,共...  相似文献   

19.
自2000年以色列M2A胶囊内镜使用于临床之后,OMOM胶囊内镜是世界上第二个上市的胶囊内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内镜下结肠息肉摘除术临床护理方法.108例病人在内镜直视下行结肠息肉摘除术的临床护理.结果 内镜下结肠息肉摘除术是一种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的治疗方法.结论 护理人员应根据内镜下治疗的特点,在手术前后与医生密切配合,进行有效的护理是内镜下结肠息肉摘除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