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金燕平 《现代实用医学》2002,14(10):564-565
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1〕。我院内镜外科近 3年治疗胆总管结石 40 6例 ,效果良好。现将护理配合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9年 10月~ 2 0 0 2年 3月 ,我院采用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结石 40 6例 (男 185例 ,女 2 2 1例 ,年龄 2 5~ 85岁 ) ,其中复发性胆总管结石180例 ,胆总管残余结石 76例 ,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 98例 ,单纯性胆总管结石 5 2例 (无胆囊结石 )。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47例 ,伴胆源性胰腺炎 11例 ,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 3例。1.2 方法 采用OlympusJF2 40电子十二指肠镜…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十二指肠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胆总管取石术对老年人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电子十二指肠镜行选择性胆管造影 ,明确诊断 ;继之利用高频电刀切开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 ,<10mm结石由取石网篮直接取出 ,>10mm结石由碎石篮碎石后再取出。对多次插管导致乳头水肿、胆总管下段狭窄、泥沙样结石、碎石术后难以确定结石是否取净、有胆系感染者在X线下置鼻胆管引流。结果  6 1例ERCP显示胆总管结石 110块 ,合并胆囊结石 6例 ;其中单发结石 2 0例 ,2块以上结石 4 1例。取石网篮直接取石4 0例 ,碎石后取石 2 0例 ,应急碎石 1例 ,放置鼻胆管 8例。结论 内镜下乳头扩约肌切开胆总管取石术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并发症低、恢复快等特点 ,完全可以代替传统的外科手术 ,可成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合并胆囊结石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最佳诊断方案及内镜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1999年-2004年12月经彩超、CT、MRCP和ERCP确诊的3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方法及内镜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B超对胆囊结石的检出率最高,检出率达100%,但对胆总管结石的检出率仅25%。ERCP及MRCP对胆总管结石的检出率最高,可达97%。32例患者中31例行ERCP及EST治愈,术后并发症少,平均住院时间短。结论B超加ERCP或MRCP对合并胆囊结石的胆总管结石检出率高。ERCP及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成功率高.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预后佳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杨军强 《医学争鸣》2005,26(18):1656-1656
0引言我院从1996年以来对3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阮海兰 《海南医学》2003,14(1):59-59
目的:探讨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在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优点及EST的术后并发症及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1999年1月至2002年3月间实施的EST38例次,结果:本组38例EST成功36例,占94.7%,失败2例,占6.3%EST成功36例中1例取出胆总管活蛔虫,32例取出胆总管结石,成功率91.7%,EST术后并发胰腺炎(水肿型)发生率为22.2%,本组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合:EST是理想的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微创外科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文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经EST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50例。其中胆总管T管引流长期不能拔管者3例,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4例,单发结石22例,泥沙样结石8例。2颗以上结石20例,1例结石排出最多达60余颗。结果:本组病例手术全部成功,经一次EST排净结石48例,占96%,第二次EST排净结石1例。并发症发生率12%,无一例死亡。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后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65例,均行ERCP联合EST后再行Lc治疗,观察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65例患者中成功完成ERCP联合EST后再行LC60例,成功率为92.3%,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4例,无法耐受内镜检查改为保守治疗1例,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9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EST+LC组(观察组)及开腹手术组(对照组)。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无1例切口感染情况发生,住院费用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EST+LC联合应用于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满意,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能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0.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EST)治疗胆总管结石是一项创伤小、效果可靠的技术。EST是经十二指肠镜利用高频电刀将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解除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的狭窄 ,使较小结石及泥沙样结石自然排出 ,较大结石利用取石篮或气囊导管取出。近 1年来我科应用该项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病人 2 0例 ,无 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 ,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2 0例病人均进行了 B超、CT和化验检查 ,确诊为胆总管结石 ,其中男 15例 ,女 5例 ;2 1~ 40岁 6例 ,41~ 5 0岁 5例 ,5 1~ 6 0岁 4例 ,6 0岁以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用腹腔镜行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石症的微创意义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45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内镜括约肌切除术(EST)取石失败3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11例。结果45例胆石症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92.0±16.4)min,术后残余结石3例(7%),2例行经窦道胆道镜取石成功,1例行经T管肝素溶石。术后3~7周拔除T管,无胆漏发生。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并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治疗效果肯定,微创意义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道造影并经胆囊管行胆道镜探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腹腔镜下胆道造影并经胆囊管行胆道镜探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阴性探查,30例发现结石,患者结石取出率100%,术后平均住院8.2d,22例随访1年,均良好。结论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应在胆道造影的基础上,首选经胆囊管行胆道镜胆道探查取石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经十二指肠镜选择性胰胆管插管造影了解胰胆管情况,3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胆管结石大小及壶腹部隆起决定切开长度,一般为1.0~1.8cm,结石直径大于最大切开长度时,可先行碎石后再取石,如标准切开刀不能插入胆管,可用针刀开窗术切开乳头,切口过小或者胆管内泥沙样结石可用气囊扩张后反复冲洗,其中采用网篮取石15例,气囊扩张取石6例,体内碎石后用网篮或气囊扩张取石13例。结果:34例乳头括约肌切开全部成功,33例治疗有效,有效率97.05%;33例胆总管结石均一次性清除;并发急性胰腺炎3例(8.82%)。结论:EST是目前治疗胰胆疾病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便,疗效肯定,并发症少及死亡率低优点。  相似文献   

14.
经内镜诊治胆胰疾病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管造影(ERCP)及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术对胆胰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1998年1月-2000年12月间,我院对35例胆胰疾病患者,常规检查血尿便、肝功、胰淀粉酶、凝血酶原时间并行B超检查。然后行ERCP检查,用30%-60%泛影葡胺进行造影,观察胆囊及胆、胰管显影情况。根据情况对10例胆总管下端结石及2例Oddi括约肌狭窄的患者进行了EST治疗,采用电流指数为3.5的混合电流,用退刀切开法结合推进法切开乳头。小于1.0cm的结石采用自然排石或药物辅助排石,大于1.0cm者用网篮取石。结果:ERCP检查成功33例(94.3%),确诊病例32例(91.4%),EST后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经网篮取石或口服药物辅助排石成功(80.0%),11例梗阻现象不同程度得到缓解,临床总有效率达91.7%。术后并发轻度胰腺炎及出血各1例(5.7%)。结论:ERCP及EST诊治胆胰疾病具有痛苦少、死亡率低、恢复快、适应症广等优点,是一项值得推广应用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及取石对总胆管结石的治疗作用。 方法 对596例各类型总胆管结石病人先行ERCP后,再采用EST、机械碎石、取石网篮或/和球囊取石、鼻胆管引流等方法治疗。 结果 EST成功率为97.8%(583/596例),内镜取石总成功率为96.3%(574/59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5%(26/583例)。 结论 内镜下治疗总胆管结石安全、有效、经济,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总胆管结石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记录胆总管内压力为指标,观察激光照射期门穴区对胆道系统的影响,在激光照射免期门穴区后15分钟,胆总管内压力升高,60分钟达高峰,持续达2小时。压力升高可能增加了胆道排泄的动力,故本实验可为激光照射期门穴区,促进胆道结石排出提供初步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比较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与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64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与对照组(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各32例,比较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引流时间、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引流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7.5%)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患者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理想手术方式之一,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陈波  罗玉政  洪明 《重庆医学》2008,37(15):1661-1662
目的 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与价值. 方法对本院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6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63例中,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成功46例,内镜乳头括约肌球囊扩张4例,乳头旁瘘直接网篮取石3例,取净结石共53例,成功率为84.1%,10例因结石过大等原因改为择期剖腹手术或中转急诊手术.37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均于内镜取胆总管结石后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部成功.发生急性胰腺炎3例,急性胆管炎1例,结石嵌顿1例,活动性出血2例.63例均治愈,平均住院9d.随访所有病例均无胆总管残留结石存在.结论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患者痛苦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两组患者均行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两组患者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及费用、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残石率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切口显著缩小(P<0.01),手术时间、下床时间、术后通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总时间显著缩短(均P<0.01),术中失血量显著减少(P<0.01),而住院总费用增加(P<0.01)。观察组切口感染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是两组术后并发症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残留结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