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C3F8注入玻璃体腔治疗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_3F_8注入玻璃体腔治疗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黄红深我院自1991年5月至1992年11月,应用C3F8注入玻璃体腔治疗16例(16眼)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疗效显著,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16例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中,男性4例,女性1...  相似文献   

2.
复发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手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及其注C3F8术后复发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方法 回顾32例(32眼)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首次手术及复发视网膜脱离后再手术的方法。治疗方法有:气液交换主、环扎放液注气术、玻璃体切除剥膜注气术。结果 复发视网膜脱离解剖复位31眼,复位率为96.88%,随访3月~3年,3例复发,其中1例未冶愈,无期治愈经93.75%,28眼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P〈0.01)。结论 (1)注气术  相似文献   

3.
玻璃体切割联合注C3F8治疗复杂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严重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复杂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注C3F8取得了较好效果。本组37例34例手术治愈,治愈率92%。随访3个月-4例复发,3例再手术治愈。  相似文献   

4.
国产全氟丙烷气体治疗黄斑孔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国产全氟丙烷气体治疗黄斑孔视网膜脱离的体会。方法采用C3F8气体玻璃体腔内注入治疗26例,并与非注气治疗的21例进行比较。结果注气法术后视网膜复位24眼,视力提高21眼,非注气法术后视网膜复位21眼,视力提高12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全气液交换与单注气不做全气液交换情况下的玻璃体切割联合注C3F8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73例75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玻切联合环扎及注C3F8的病例进行3月~2年随访,其中一组病人术中采用全气液交换(简称全气液交换组),另一组病人采用高浓度单纯注C3F8(简称单注组)。结果 全气液交换组治愈率90.6%,单注组治愈率66.7%。二组术后视力均有提高,全气液交换组视力  相似文献   

6.
玻璃体内注入C3F8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玻璃体内注入C_3F_8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洛阳医专附属医院眼科张炜,李贺敏,连素平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由于裂了L部位的特殊性及术后对视力的影响,在治疗上既要封闭裂孔,又要注意保护中心视力。我们自1991年8月起应用C;F。注入玻璃体腔治疗黄斑裂...  相似文献   

7.
视网膜脱离手术复位后,黄斑区有一些众所周知的解剖改变。如视网膜下斑点状出血,视网膜色素上皮迁移至黄斑区,视网膜上或视网膜下增生所致的黄斑皱折及黄斑囊样水肿均可使术后视力下降。本文首次报告巩膜扣带术后的视网膜下病变5例,男3女2。其中3例近视(-3.0--7.0 D),黄斑脱离者4眼,部分脱离者1眼。2例用硅胶海绵,3例用硬硅胶行外环扎术。全部病人均进行冷凝及视网膜下放液。3-6周后,5眼均发生了同样的病变。其特点为:位于黄斑中心凹的颞侧视网膜下,呈散在限局性的橘黄色圆形病变,无水肿和视网膜上的改变,玻璃体中  相似文献   

8.
玻璃体切除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玻璃体积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且的:探讨老年性黄斑病变相关性玻璃体积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效果及手术时机。方法:对31例老年性黄斑病变玻璃体积血患者,采用玻切治疗。并根据患者情况采取黄斑部剥膜3例、视网膜切开1例。结果:术后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病程在12个月以上者,黄斑区形成黄斑前膜和固定皱折,术后视力提高较少,均低于0.01;视网膜切开行黄斑下积血冲洗1例术后并发新生血管青光眼;27例发生完全玻璃体后脱离并且玻璃体腔为降解的血块。手术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对老年性黄斑变性玻璃体积血有一定疗效,但手术最好在出血后半年内进行;视网膜切开冲洗易出现并发症,效果不好;对老年性黄斑病变玻璃体积血的手术因玻璃体后脱离及血块的降解使得手术操作较容易,不易出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孙心铨  王燕琪 《中华眼科杂志》1993,29(5):263-265,T017
报告氩绿激光治疗8例伴有浆液性黄斑视网膜脱离的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激光光凝治疗后的血管瘤瘤体大部分或基本消失,脱离的视网膜复位,除黄斑中心凹部位血管瘤者外,患者视力明显提高。随访期内未见肿物复发。激光参数:光斑大小300μm~400μm,暴交时间0.2~1.0s,输出功率0.3~0.5W。  相似文献   

10.
致中心视力减退的视网膜前膜不同的名称有黄斑皱折、表层皱纹性视网膜病变,黄斑视网膜前纤维化、赛璐玢黄斑病变(cellophane maculopathy)等。这种纤维细胞的结构导致不同程度的视网膜扭曲变形,并可伴有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相似文献   

11.
玻璃体切割联合注C_3F_8治疗复杂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严重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Ⅲ级膜)的复杂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注C3F8取得了较好效果。本组37例(37眼)34例手术治愈,治愈率92%。随访3个月─1年,4例复发,3例再手术治愈。最终治愈的33眼中,30眼视力提高,2眼视力不变,1眼视力减退。讨论认为通过玻璃体切割、全气液交换眼内排液、环扎、注C3F8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治疗中,C3F8气体已经被临床上广泛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是,约有10%的病例未愈,原因有多种,其中注气以后气体吸收太快,使眼内气泡推顶时间不够长久是其中原因之一。本文分析了我院1996年内进行二次注气的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手术...  相似文献   

13.
老年视网膜脱离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视网膜脱离的易患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42例65a以上的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眼底镜、三面镜等检查,记录其屈光状态、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裂孔特点,并和网脱总体人群比较。结果 42 只眼中高度近视占73.8% ,存在玻璃体后脱离者占76.2% ,马蹄形裂孔与黄斑裂孔各占裂孔总数的60.3% 和24.1% .结论 高度近视及玻璃体后脱离是导致老年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老年视网膜脱离中马蹄孔及黄斑孔所占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4.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手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Liu Q  Qiu X 《中华眼科杂志》1998,34(6):418-420
目的评价玻璃体手术、自体血清在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9例(19只眼),施行玻璃体手术及C3F8气体填压术,术后随访6~24个月,失败病例进行残存黄斑上膜剥离术及自体血清留置治疗。结果首次手术15只眼(80%)裂孔闭锁,术后最佳视力0.05~0.4;余4只眼失败,1只眼行残存黄斑上膜剥离术,另3只眼行自体血清滴注术,术后C3F8气体填压,裂孔封闭,视网膜全部复位,最终视力达0.1以上。结论玻璃体手术中充分剥离黄斑前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黄斑裂孔处滴注自体血清留置治疗能有效促进裂孔闭锁  相似文献   

15.
赵乃凡  赵东生 《眼科研究》1997,15(3):200-202
目的分析视网膜脱离各类型裂孔的发病与眼内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通过电脑视网膜脱离病史管理系统检索1361只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眼进行分析。结果有裂孔眼中无晶体眼占2.0%。格子样变性与蜗牛迹变性占68.4%。黄斑裂孔的格子样变性(含蜗牛迹变性)占59.3%,可能与周边多发裂孔有关。睫状体平坦部上皮脱离及裂孔在锯齿状缘截离和巨大裂孔中分别有42.1%与36.8%的出现率。近视性黄斑裂孔占88.6%,特发性黄斑裂孔仅2.8%。结论电脑分析的结果有助于对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检查和诊断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术式选择及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经单纯注气术,巩膜环扎注气术、冷凝环扎注气术治疗15例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结果 经不同术式手术治疗,15例15眼均获得了较满意的近期疗效。结论 对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应根据病情选择术式,最大可能避免黄斑部进一步损伤,从而提高有限的中心视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20例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术后的病人进行了追踪观察,重点检查了玻璃体状态,发现有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者,视网膜均复位,而无玻璃体后脱离者,术后再次视网膜脱离,并形成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简称PVR)或黄斑皱褶。观察结果表明玻璃体后脱离的发生与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复位呈正相关关系。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2,8:154-155)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更有效治疗黄斑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方法。方法 14例(14眼)黄斑孔性视网膜脱离,自体血清经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后注于黄斑孔处,治疗6例;玻璃体腔注气术治疗8例。结果 自体血清治疗的6例一次手术后视网膜全复位,复位率为100%,视力均有提高,最佳视力为0.2。玻璃体腔注气术治疗8眼中6眼一次术中视网膜复位,复位率为75%,1眼二次注气术后复位,1眼经三次注气术复位。结论 自体血清治疗黄斑孔性视网膜脱离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再次手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再次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需再次手术的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17例17眼,其中11例是第1次经玻璃体切割联合膨胀气体填充后黄斑裂孔未闭合,6例是黄斑裂孔闭合后晚期复发的患者行玻璃体切割,彻底黄斑前膜剥离,2例行视网膜内界膜剥离,全部病例联合硅油内填充,11例术后补充氩激光光凝。结果 17例17眼黄斑裂孔闭合,视网膜全部复位,最终视力较术前提高。随访3—24个月,视网膜复位良好,无1眼复发。结论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再次手术中彻底剥离黄斑前膜,剥离视网膜内界膜,硅油填充和激光光凝可有效封闭黄斑裂孔。  相似文献   

20.
董应丽  郭希让  郭娟 《眼科研究》2000,18(4):367-368
目的 探讨C2F6气体在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27例28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气液交换及效气体填充。结果 随访1~3个月总的 风膜复位率为82.1%,3例视网膜未复位的原因为后巩膜葡萄肿较重,裂孔大致使裂孔周围的视网膜与脉络膜不能紧密相贴,2例再行硅油填充,视网膜复位良好,27例28眼手术后视力提高者22眼,未变者5眼,下降1眼。结论 C2F6气体应用于黄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