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环孢霉素A(简称CSA)局部滴眼,治疗严重血管化角膜行角膜移植的患者33例35眼,平均随访期21个月,其中23眼未发生排斥反应,透明成功率占65.7%。发生排斥反应的12眼,其中5眼为内皮排斥,1眼为上皮排斥,6眼为混合型排斥;经增加用药次数及结合短期内使用激素,部分病例排斥反应得以控制。用药8周后测试体内一些免疫指标较用药前有明显下降。Et-RFC,Ea-RFC值,淋巴细胞转化率,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OKT3、OKT4、OKT8的值均有所下降。观察结果表明:局部应用环孢霉素A对角膜移值排斥反应的高危病例有明显的预防及治疗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γ-刀联合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lymphokine-activatedkilingcels,LAK细胞)治疗脉络膜黑色素瘤(choroidmalignantmelanoma,CMM)的效果。方法:对5例CMM患者在MRI定位下进行多个放射中心联合照射,另外用LAK细胞球后注射。通过眼底、影像学及淋巴细胞亚群等检查,进行6~24个月随访。结果:瘤体变性、萎缩、完全消退者4例,其中治疗2年后者2例,20、14个月者各1例。瘤体缩小3/5左右,瘤区内的血流不显示的部分消退者1例,为治疗6个月以内者。所有病例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本疗法治疗CMM具有疗程较短、副反应轻、疗效较为满意等优点,是保留眼球治疗CMM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非球面切削LASIK治疗—10D以上高度近视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为评估非球面切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10D以上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采用SCMD气动式角膜切割刀及SCHWINDKERATOM—F型准分子激光系统,利用Ultravision非球面切削程序对-10D以上高度近视(等值球镜-10.25~-30.00D)117例180只眼行LASIK手术,其中屈光度-10.25D~-15.00D(A组,超高度近视)78只眼,平均-12.62±1.52D;屈光度-15.50D~-30.00D(B组,极高度近视)102只眼,平均-19.18±3.38D。术后随访观察6个月以上。结果: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1.0者A、B二组分别达57.7%及25.5%,裸眼视力≥0.5者分别达94.9%及76.5%;屈光度在±1.00D以内的分别达41.0%及19.6%,在±3.00D以内的分别达83.3%及51.0%。A、B二组各有1眼(分别占1.3%及1.0%)术后3个月有黄斑出血,6个月时的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低于2行以上。结论:非球面切削LASIK手术对于矫治-10D以上高度近视有很好的疗效,影响手术安全性的主要因素为视网膜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玻璃体内注射Lucentis联合局部视网膜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retinalveinocclusion,BRVO)合并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BR-VO合并黄斑水肿的患者24例24眼,予以玻璃体内注射10g?L-1Lucentis0.05mL1次,7d后行局部视网膜光凝。观察联合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区视网膜厚度(centralmacularthickness,CMT)、P1波的振幅密度及潜伏期的变化。结果 联合治疗前最佳矫正视力为0.13±0.10,治疗后1个月为0.29±0.21,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其中13眼(54.2%)最佳矫正视力提高3行。联合治疗前黄斑中心凹厚度为(585±154)μm,治疗后黄斑中心凹厚度降为(383±173)μm(P<0.01)。联合治疗后1环、2环、3环P1波振幅密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潜伏期均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玻璃体内注射后3眼出现结膜下出血,1眼白内障加重。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Lucentis联合视网膜局部光凝治疗BRVO合并黄斑水肿,可快速降低CMT,提高视力,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胡晓英  郝倩 《眼科研究》2001,19(1):38-38
TMS-3角膜地形图仪,采用最新的圆锥角膜筛选软件(Keratoconus screening),我们对筛选出的病人进行分析,以正确评价此系统在圆锥角膜诊断中的作用。1材料和方法 (1)对象:门诊1999年~2000年角膜地形图筛选出的可疑圆锥角膜病人仪器:角膜地形图仪 TMS-3(VERSION2. 2)日本TOMEY公司。 (2)方法:应用 TMS-3(VERSION 2.2)中圆锥角膜筛选对病人角膜地形图进行分析。此系统采用两个综合指数:圆锥角膜指数(KCI Keratoconus Index),…  相似文献   

6.
CSA滴眼剂联合FN对干眼症治疗作用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局部免疫抑制剂0.2% 环孢菌素A(CSA) 联合人血浆纤维连接蛋白(FN) 对干眼症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22 例干眼症患者局部采用0 .2 % CSA、FN 联合用药3 个月,治疗前后进行视力、裂隙灯显微镜、泪镜检查、泪液分泌试验I(S-I- T)检测、泪膜破裂时间(BUT) 检测、荧光素及虎红染色计分、印迹细胞学(CIC) 检查。结果:治疗后,眼表不适症状减轻,除虎红染色计分外各项检查均有所改善,统计学检验具显著性差异。结论:局部应用CSA联合FN人工泪液对干眼症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相关性免疫眼眶病患者细胞免疫机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相关性免疫眼眶病患者免疫机能与该病临床发生、发展、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OKT单克隆抗体用红细胞花环法检测47例患者外周血中OKT3、OKT4、OKT8。结果:患者OKT8下降,OKT4/OKT8值升高,差异有显著性。轻度活动型患者OKT3、OKT4显著下降,随病情加重,OKT3、OKT4呈上升趋势。重度患者OKT4/OKT8值明显高于轻度者。结论:提示该病的发生与OKT8下降、T  相似文献   

8.
羊膜移植结膜囊再造治疗睑球粘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 观察和评价不同眼表疾病中羊膜移植结膜囊再造治疗睑球粘连的效果。方法 采用新鲜羊膜移植行结膜囊再造11例(11眼)。其中酸、碱、热灼伤及机械损伤所致睑球粘连6例(6眼),复发性翼状胬肉睑球粘连5例(5眼),其中2眼眼球活动受限。分别行粘连切除、羊膜移植及结膜囊再造术,术后随访6~11月。结果 11例中手术成功形成满意结膜囊8例。局部瘢痕粘连,但仍有正常深度结膜囊2例,结膜囊变浅l例。结论 新鲜羊膜取材方便,羊膜移植是行结膜囊再造治疗睑球粘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Optisol角膜保存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ptisol系一种新型的角膜保存液,其保存效果优于M-K液、K液、CSM及Dexsol液。应用Optisol液保存的供体角膜水肿明显低于Dexsol液。应用Optisol保存1-8天之供体角膜行穿透角膜移植术,术后3月至半年植片透明率为79.1%,10例患者术后行角膜内皮镜检查,植片中央内皮细胞密度为1030-2460个/mm2。  相似文献   

10.
自1989年以来,我们采用液氮冷冻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获得满意疗效。1989年6月—1992年10月,用液氮冷冻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患者37例,男16例,女21例,年龄最小7岁,最大27岁,病程1—3年18例,4—5年19例。患者均接受过各种治疗而效果不佳。诊断标准:①自觉眼部奇痒,结膜囊内有粘丝状分泌物,刮片或涂片镜检可见较多嗜酸性细胞;②睑结膜充血,结膜面有灰白色的薄膜,上睑结膜有卵圆形乳头增生,角膜缘部睑裂区结膜呈灰褐色胶样隆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术前局部应用地塞米松对趋化因子受体CCR3在翼状胬肉中表达的影响和意义。方法 选取30例翼状胬肉患者,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术前2周分别局部滴用3g?L-1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或3g?L-1妥布霉素眼液,取手术切除的翼状胬肉组织;RT-PCR及Westernblot法检测趋化因子受体CCR3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的表达,进一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翼状胬肉组织中CCR3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存在表达,但用药组CCR3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13,P=0.013),用药组CCR3的蛋白表达也明显低于对照组(t=-3.915,P=0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CR3表达主要分布在结膜上皮细胞及部分血管内皮细胞上。结论 趋化因子受体CCR3可能参与翼状胬肉的发生发展。地塞米松引起的CCR3表达改变是影响翼状胬肉预后、减少术后复发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上睑乳头切除、冷冻联合羊膜移植治疗有巨大乳头的春季角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例(16只眼)以上睑结膜巨大乳头为特征的药物治疗无效的春季角结膜炎患者,采用上睑结膜巨大乳头切除,-70℃二氧化碳冷冻上睑结膜表面,并移植单层羊膜于上睑表面的方法予以治疗。术后随访3~22个月,观察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变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1周内,盾性角膜溃疡、角膜上皮点片状着色全部愈合,且在随访期间未复发。14只眼治愈,眼刺激症状手术后1个月基本消失,巨大乳头无复发、未出现睑内翻、倒睫等并发症,但上睑结膜血管纹理欠清,有少许瘢痕。2只眼巨大乳头复发,但范围较术前缩小,眼刺激症状也较术前减轻;其中1只眼经药物治疗后好转;另1只眼再次手术,用5-氟尿嘧啶棉片浸润上睑后行羊膜移植,术后随访9个月未复发。结论切除加冷冻联合羊膜移植可能是治疗难治的有巨大乳头的春季角结膜炎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是应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3.
结膜乳头状瘤和尖锐湿疣1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和探讨结膜乳头状瘤、结膜尖锐湿疣的发病特点、临床与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8例21眼眼结膜乳头状瘤、尖锐湿疣感染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经病理证实,系鳞状细胞乳头状瘤者15例18眼,结膜尖锐湿疣者3例3眼;除1个瘤体位于外眦部球结膜,6个位于上、下方睑结膜,1个位于下泪小管外,其余18个瘤体均位于内眦部球结膜、睑结膜、泪阜等处;患者行瘤体切除联合热灼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3年,平均2.1年,无复发者20眼,复发1眼。结论:结膜乳头状瘤、结膜尖锐湿疣好发于眼内眦部,表现为结膜尖锐湿疣者不容忽视,瘤体切除联合热灼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并发症   总被引:45,自引:3,他引:42  
Zheng L  Zhu Q  Sun Y  Ye M 《中华眼科杂志》1999,35(5):363-365
目的 分析准分子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usis,LASIK)治疗近视的并发症,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662例(1265只眼)近视患者(-2.00~25.00D)按屈光度分为3组:A组726只眼,≤-6.00D;B组287只眼,-6.25~-10.00D);C组252只眼,〉-10.00D;行LASIK后均随访12个月,观察及分析其并  相似文献   

15.
郭佳  汪军  赵蕾  孟忻 《眼科新进展》2015,(2):171-173
目的 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Doppler,TCD)对单侧重度颈内动脉狭窄(internalcarotidarterystenosis,ICAS)的患者进行眼动脉血流的检测,观察眼动脉血流与眼部缺血性疾病及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将经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单侧重度ICAS的31例及颈内动脉完全闭塞的19例患者纳入研究。利用TCD检查ICAS侧眼动脉血流方向、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systolicvelocity,PSV)及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对比分析眼动脉逆向血流(re-versedophthalmicarteryflow,ROAF)患眼及对侧眼眼动脉PSV及RI值,同时对眼动脉血流方向与眼部缺血以及ICAS程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经TCD检查发现ROAF24眼,其中单侧重度ICAS者9眼,颈内动脉完全闭塞者15眼,ROAF在颈内动脉完全闭塞组更易出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6,P=0.001)。24例ROAF患者的阻塞侧PSV值为(38.68±11.58)cm?s-1,与健侧的(33.53±2.74)cm?s-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3,P=0.000);阻塞侧RI值为0.60±0.10,与健侧的0.78±0.1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0,P=0.000)。24只ROAF眼中58.3%有明确的眼部缺血体征,而26只正流患侧眼中该比例为15.4%,ROAF组患眼更容易出现眼部缺血体征(χ2=9.99,P=0.002)。利用Logistic回归预测ROAF与眼部缺血的关系:回归系数为0.211(χ2=12.26,P=0.000),OR值为1.235。结论 当出现ROAF时,提示重度ICAS甚至完全闭塞;ROAF的流速越快,提示眼部出现缺血性病变的几率越大。  相似文献   

16.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靛青绿血管造影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serouschoroidoretinopathy,CSC)的发病机理。方法用激光扫描检眼镜(scanninglaserophthalmoscope,SLO)对20例CSC患者进行无赤光(蓝色光)眼底检查、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及靛青绿血管造影观察。结果(1)蓝色光眼底检查可清晰见到CSC的神经视网膜脱离及色素上皮脱离的隆起。(2)FFA能清晰显示渗漏点,还可见脉络膜背景荧光增强及晚期视乳头的强荧光。(3)ICGA早期可见脉络膜的充盈迟缓、高灌注和小叶扩张,中晚期可见较FFA更多的强荧光点,患眼100%有弥漫性的脉络膜渗漏,患者的“健眼”或以前CSC已临床治愈的眼均可见脉络膜强荧光点,此外尚可见涡静脉异常等。结论CSC患者有明显的脉络膜循环紊乱。用SLO对CSC患者进行无赤光、FFA和ICGA眼底血管检查,对了解CSC的发病机理和对治疗的评价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HSK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SIL—2R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erpessimplexkeratitis,HSK)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interleukin-2receptor,SIL-2R)水平的关系。方法测定了30例复发性HSK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同时检测血清SIL-2R的水平并与25例健康人做对照。结果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CD3、CD4/CD8均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血清SIL-2R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结论复发性HSK患者体内免疫功能低下,SIL-2R水平升高可能是其原因之一,这也为免疫治疗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文摘     
角膜001羊膜移植治疗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合并溃疡[英]/LeeSH…∥AmJOphthalmol.-1997,123(3).-303~312对于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合并无菌性溃疡,既往常采用组织粘合剂、结膜切除、板层或穿透性角膜移植治疗,对视功能前景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使用半剂量维替泊芬和半能量激光的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therapy,PDT)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hroniccentralserouschorioreti-nopathy,CCS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分析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在我科就诊的CCSC患者25例(33眼),所有患者接受静脉注射剂量为3mg?m-2体表面积的维替泊芬和能量为25J?cm-2的PDT治疗,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复查,重复进行BCVA、裂隙灯、间接眼底镜和OCT检查,治疗后6个月复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末次随访时视力改善者31眼、稳定者2眼,最佳矫正视力(0.15±0.09)LogMAR,与治疗前的(0.50±0.18)LogMAR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34,P<0.001);OCT检查示,显效率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分别为48.5%、84.8%、93.9%和100.0%。CCSC眼治疗后1个月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为(391.53±101.18)μm,与治疗前的(483.21±89.13)μm相比明显降低(t=-3.902,P<0.001),黄斑中心凹下平均脉络膜厚度随时间推移不断下降。治疗后6个月FFA结果显示33眼渗漏病灶均完全消失。未观察到复发、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使用半剂量维替泊芬和半能量PDT治疗对于单纯黄斑区神经上皮脱离的CCSC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中高度远视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Chen Y  Zhu X  Liu W 《中华眼科杂志》1999,35(6):456-458
目的 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laser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 治疗中高度远视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9 例(17 只眼) 高度远视患者行LASIK。术前远视度数为+5-50 ~+ 9-00 D,平均为(+ 7-18±1-00) D。术后随访观察12 个月以上。结果 术中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未见视力下降超过1 行以上者。术后3 个月时,屈光度基本稳定;术后12 个月时,平均远视度数为( +1-77±1-56)D,未见屈光度在0 以下者,屈光度在0~+ 1-00 D者占53% (9/17);平均裸眼远视力为0-60±0-17,其中≥0-5 者15 只眼(88% );平均裸眼近视力为0-98±0-24 ,其中≥0-5 者17 只眼(100 %) 、≥1-0 者13 只眼(77% )。结论 LASIK 对于中高度远视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对于治疗参数尚需作进一步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