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眶内肿物对视野影响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晶彤  夏德昭 《眼科研究》1997,15(2):124-125
目的检测眶内良性肿物眼的视网膜光敏度(RetinalSensitivity,RS),分析RS下降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美国产Humphery视野分析仪,设计全视野60°范围内80个点的阈值程序检测RS。结果眶内肿物可导致相对应部位视野RS下降;RS依次与球壁受压面积、眼球突出度、肿物大小及病程有正相关关系。结论肿物压迫球壁是RS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正常人视野视网膜光敏感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国产QZS-2型自动视野计全阈值程序对正常者59人(111只眼)进行中心30°视野和周边30°~60°视野视网膜光敏感度测量。被检者年龄15.0~68.0岁,平均38.4岁。结果表明:正常人双眼黄斑光敏感度、中心30°视野平均光敏感度和周边30°~60°视野平均光敏感度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男、女性中心视野和周边视野平均光敏感度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平均光敏感度随年龄和视野偏心度增加呈直线下降,年龄每增加10岁,中心视野平均光敏感度下降0.60dB,周边视野下降0.70dB;偏心度每增加10°,光敏感度以2.60dB的趋势直线下降,正常人的短期波动为1.39±0.566B。  相似文献   

3.
吴中耀  王宁利 《眼科学报》1997,13(4):189-191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在眼前段肿瘤诊断的价值。方法:E和UBM对13例临床诊断或疑诊的眼球前段肿物患者进行检查。结果:3 外伤呈手术史、临床诊断为前房 性虹膜囊肿,UBM显示有较大的无内反射的囊性回声,8例前房较浅、房角较窄、怀凝眶膜后或睫状全肿物中,7例显示虹膜后有大小不等的囊性回声,1例睫状体部有实性肿物回声;2例临床诊断虹膜痣者,显示虹膜实性隆起或稍增厚、均匀一致的高回声影。  相似文献   

4.
采用美国Allergan Humphery视 野分析仪630型测定80例160只正常眼的全视野视网膜光敏感度,结果表明:全视野平均敏感度与年龄之间同相关关系;由中心注视点到周边。MS呈非均匀一致性下降,上方象限MS下降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5.
后巩膜增强术对后极部视网膜光敏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后巩膜增强术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及其机理,采用国产TBC—2型中心视野分析仪对50眼高度近视行后巩膜增强术者作中心30°视野定量分析,结果术后总灰度值下降占66%,术前后的平均总灰度值有显著性差异;无黄斑病变者较伴有黄班病变者的总灰度值下降更为显著;术后视力不变者术后总灰度值亦有下降,术前后对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本文认为后巩膜增强术可改善后极部网膜的光敏度。  相似文献   

6.
泪腺肿瘤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泪腺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研究38例45眼泪腺肿瘤。结果38例45眼中,男17例17眼,女21例28眼;年龄5~63岁,平均40.6岁;其中泪腺癌5眼,腺样囊性癌5眼。恶性泪腺混合瘤5眼,良性泪腺混合瘤14眼,炎性假瘤13眼,慢性泪腺炎2眼,泪腺潴留性囊肿1眼。42眼行前路或侧壁开眶肿瘤摘除术,恶性肿瘤中4眼行眶内容物剜除。恶性肿瘤患者全部于术后1个月接受放疗。术后随访观察3个月~8年。术后症状完全缓解35眼,好转5眼,复发5眼。结论:泪腺肿瘤为眼眶常见肿瘤,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绝大部分可以作出术前定性诊断,良性泪腺混合瘤预后较好,但易复发。恶性泪腺混合瘤及腺样囊性癌复发率、死亡率较高,应联合眶内容物剜除,放疗及化疗。  相似文献   

7.
立体视觉和视野缩窄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90例视野缩窄的青光眼或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及28例青光眼待排的视野正常者,用Titmus试验、E字随机点立体现试验(randomdotEstereotest,RDE)及颜氏图测量立体视锐度(stereoacuity,SA)。视野缩窄者的SA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双眼管状视野或一只眼管状而对侧眼正常组的SA均明显减退(>130''),与正常组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视野面积下降>30%时,其SA除Titmus试验外均>130''。SA与现野面积下降呈正相关。随着视野面积下降的增加,SA减退更为显著(P<0.01)。结果表明,视野缩窄可引起SA减退。  相似文献   

8.
PCR对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临床诊断活动期HSK30眼,匐行性角膜溃疡5眼,原因未明角膜炎3眼进行HSV-1DNA检测,选择HSV的胸苷激酶(TK)基因为目的基因,扩增片段为110bp。PCR法检测同时将上述标本进行组织培养。30眼活动期HSK角膜上皮标本28眼检出HSV-1DNA,组织培养阳性9眼;5眼匐行性角膜溃疡全部未测出HSVIDNA;3眼原因未明角膜炎中1眼检出HSV-1DNA,组织培养均为阴性。结果表明:PCR法可用于HSK的病原学诊断,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适于临床标本的快速检测,尤其对于临床没有典型病变,角膜炎不能定性者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9.
正常人全视野视网膜光敏感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美国AllerganHumphery视野分析仪630型测定80例160只正常眼的全视野视网膜光敏感度,结果表明:全视野平均光敏感度(meansensitivityMS)与年龄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由中心注视点到周边,MS呈非均匀一致性下降,上方象限MS下降幅度最大。中心15°内各象限MS无差别,16°─60°范围内,上方象限MS低于鼻、下、颞侧象限,且距注视点越远,MS变异越大,尤以上方象限明显。随年龄增长,MS变异增加。  相似文献   

10.
王瑛  王剑  樊宁  刘旭阳 《眼科新进展》2016,(10):963-966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视野表现特征。方法 收集于神经外科经病理确诊为垂体腺瘤的371例患者的视野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资料。将垂体腺瘤患者根据视野缺损改变分为颞侧象限性视野缺损组、颞侧垂直性偏盲组和管状视野组。分析视野缺损形态特征,通过线性相关分析及方差分析对视野缺损形态、视野平均光敏感度(meansensitivity,MS)等指标与OCT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nervefiberlayer,RNFL)厚度、肿瘤体积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颞侧象限性视野缺损组、颞侧垂直性偏盲组和管状视野组三组间RNFL厚度、MS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垂体腺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58,P=0.75)。颞侧垂直性偏盲组与管状视野组中,MS和对应眼鼻侧RNFL厚度有直线关系(R2 =0.186,t=4.76,P=0.00;R2=0.146,t=2.65,P=0.01),RNFL厚度、MS与肿瘤体积均无直线关系(均为P>0.05)。结论 视野缺损类型与垂体腺瘤侵犯视交叉的位置有关。相应受累眼视野缺损程度与视网膜RNFL厚度、MS值有一致性。受累眼的MS值变化与RNFL厚度有一致性。视野缺损改变、RNFL厚度、MS与肿瘤体积单一因素无关。  相似文献   

11.
应用视觉电生理检测设备,采用半视野PVEP瞬态图形翻转方法进行检测。选择正常体验志愿者30人和经临床疑诊为垂体肿瘤后经CT确诊的病人20例,分别进行半视野PVEP检查,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的半野PVEP检测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从而证实了垂体瘤病人的半视野PVEP的P100波潜伏期、振幅均出现明显差异,因此半视野PVEP检测可以做为早期垂体瘤病人的临床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2.
正常人中心视野视网膜光敏感度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解我国正常人群中央30度视野视网膜光敏感度的定量值,并对研究青光眼的视野损害提供有益的经验。方法:应用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和航空航天部一0二所联合研制的QZS-2型全自动静态视野分析仪,采用全阈值程序对48例96只正常眼进行中央30度视野光敏度的测定。结果:96只正常眼中央及鼻上、下,颞上、下视野的平均光敏度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其降低的幅度及变异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大,年龄(x)与平均光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黄斑光敏感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Humphrey自动视野仪(855型)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24例30眼进行了黄斑区5°光敏度(MLS)的测定,发现: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MLS明显低于正常人;在视功能损害的早期即可有MLS的下降,甚至在没有出现视力、视野、VEP及C/D改变之前就有MLS的改变,但中早期MLS下降变化不明显,当C/D≥0.7或出现晚期视野改变时,MLS则急剧下降。提示MLS对青光眼黄斑功能损害的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青光眼静态阈值不对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比较双眼Bjerrum区平均光敏感度(MS),分析36名至少1眼有早或中期视野缺损的青光眼和42名正常人自动视野检查资料,应用自定的标准,获得80.6%(29/36)的敏感性和88.1%(37/42)的特异性。在青光眼组,较低MS眼多为较高眼压眼,在有不对称D/D值或相对性传入瞳孔障碍者,较大青光眼杯或传入性瞳孔障碍眼MS恒低于对侧眼。  相似文献   

15.
正常人及青光眼患者中心30°视野光敏感度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Wu Z  Li Y  Jiang Y 《中华眼科杂志》1998,34(4):300-303
目的检测正常人及青光眼(有或无早期视野损害)患者中心视野光敏感度的差异,并提出早期视野损害的识别标准。方法对75例(108只眼)正常人,年龄20~78岁;53例(82只眼)早期开角型或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年龄30~70岁;采用美国Humphrey610型视野分析仪,中心302程序,检测30°视野内76个点的光敏感度。结果正常组与青光眼组间性别与眼别光敏感度差异无显著性。正常眼组20~45岁与46~78岁组间的光敏感度差异有显著性。计算正常年龄组20~45岁和46~78岁两个年龄组中心视野每一检测点的80%正常范围的下限值,距中心每隔10°光敏感度降低2或3dB,下方视野光敏感度高于上方视野1或2dB,鼻侧与颞侧间的光敏感度差异无显著性。有视野缺损的青光眼患者,视野中多个检查点显示光敏感度下降4~8dB;无视野缺损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光敏感度降低1或2dB。结论根据正常眼与80%正常范围的光敏感度下限值比较结果,提出青光眼视野损害分级标准:Ⅰ级:视野中有数个聚集点的光敏感度下降1~3dB;Ⅱ级:视野中有数个聚集点的光敏感度下降4~6dB;Ⅲ级:视野中有数个聚集点的光敏感度下降>6dB。  相似文献   

16.
本文观察了32例视网膜静脉阻塞病人患眼(静脉郁滞性视网膜病变与缺血性视网膜病变)与对侧健眼的暗视ERG及振荡电位。发现①b波波幅及b/a值患眼较对侧眼显著下降,且b波峰时值明显延长。②OPS各波幅患眼较对侧眼显著下降,O1、O2、O4峰时值明显延长。③HR型较VSR型b波波幅及b/a波波幅比值显著下降。④HR型较VSR型O1、O2波幅值显著下降。这些对判断RVO分型有价值,对不能行荧光造影者,以及早期治疗、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open-angleglaucoma,POAG)和低压性青光眼(lowtensionglaucoma,LTG)早期视野损害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的特点。方法应用QZS-2型自动视野计全阈值程序对26例(41只眼)早期POAG和13例(15只眼)早期LTG进行定量视野测定,所有患者散瞳做视盘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照像,分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的类型和程度。结果早期POAG和LTG视野损害多表现为局限性视网膜光敏感度下降,少数表现为弥漫性光敏感度下降,视野损害主要位于中心视野,少数可合并周边视野损害。中心视野平均光敏感度和短期波动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两型青光眼早期视野损害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的类型及损害部位分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早期POAG和LTG视野损害特征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形态一致  相似文献   

18.
缓慢生长的眶肿瘤可致严重的眼球突出,而不引起眼压升高。眶肿瘤伴同侧眼压升高,常与其它机理有关,并非眶肿瘤体积增大之故。作者报告1例生长缓慢的眶肿瘤,其同侧高眼压经肿瘤切除后仍未消失。患者73岁,女性。常规检查时发现,右眼眼压23mmHg,左眼36mmHg(压平眼压计),两眼杯盘比均为0.2。视野和前房角镜检查正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HRT)检测开角型青光眼视盘参数与视野损害的关系。评价HRT在早期诊断青光眼中的意义。方法 正常人26例(41只眼),高眼压11例(16只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28例(38只眼)。采用Humphrey全自动视野计、HRT分别进行视野、视盘形态检测。比较正常组、高眼压组、青光眼组HRT视盘检测参数.分析青光眼组视野检测的平均缺损(MD)与HRT视盘检测参数的关系。结果 正常组、高眼压组、青光眼组视杯面积、杯/盘面积比、盘沿面积、视杯形态测量指数、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差异有显著性。青光眼组的盘沿面积、杯/盘面积比、视杯形成测量指数、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视野检测的平均缺损有显著相关。结论 HRT能够反映青光眼视盘改变,为临床早期诊断青光眼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内斜视性弱视患者,在不同视野黑白棋盘格翻转刺激条件下,大脑皮层活动脑磁图的变化。方法单眼内斜视性弱视患者4名,分别进行双眼、单眼全视野刺激,单眼颞侧以及鼻侧视野刺激,记录视觉诱发磁场成份之一的M100的振幅、潜伏期以及源定位的变化情况,与4名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双眼全视野刺激,内斜视性弱视组大脑皮层反应M100的振幅降低、潜伏期延长(P〈0.05);弱视眼鼻侧视网膜M100的振幅比颞侧视网膜M100的振幅降低、潜伏期延长(P〈0.05);非弱视眼M100的振幅比正常对照组M100的振幅降低,潜伏期延长(P〈0.05);内斜视性弱视组弱视眼全视野刺激源定位的X轴与正常组比较更偏向原点(P〈0.05)。结论内斜视性弱视眼的鼻侧网膜存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的抑制,源定位上弱视眼存在眼优势柱的偏移,斜视性弱视的非弱视眼与正常组也存在功能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