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妊娠晚期予替比夫定(LdT)抗病毒治疗对控制肝炎活动、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意义。方法把116例HBsAg、HBeAg、抗-HBc阳性,HBV DNA≥1×105拷贝/ml,ALT≥2×ULN,伴或不伴TBil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孕妇,根据自愿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孕28±2周)在护肝降酶的基础上服用LdT,600 mg/d,对照组51例仅予护肝降酶治疗,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均予主被动联合免疫。比较两组患者在分娩前及产后7个月HBV DNA、ALT、TBil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新生儿在7个月时HBsAg携带率、抗-HBs阳转率,观察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孕妇分娩前及产后7个月HBV DNA、ALT、TBil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新生儿7个月时HBsAg携带率分别为1.5%和15.7%,抗-HBs阳性率分别为95.4%和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母婴并发症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LdT能有效控制肝炎活动,快速降低慢性乙型肝炎孕妇的HBV DNA水平,同时减少HBV母婴垂直传播,对母婴有利。  相似文献   

2.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平宣 《内科》2008,3(2):246-248
全球有20亿人曾经受到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其中约4亿发展成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国约占其中的三分之一(约1.3亿)。慢性乙型肝炎是导致肝硬化、肝癌、肝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而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与HBV的持续复制密切相关。因此,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关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抗病毒药物应用于临床,其疗效和存在的问题得到逐步深入的认识,故选择何种抗病毒药物成为临床上经常遇到的问题。现将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现状和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90%以上的成人慢性乙犁肝炎(CHB)患者源于儿童期感染,这也是大部分亚太地区HBV感染的重要特征.在我国2亿多儿童中,CHB也是常见、多发病.  相似文献   

4.
慢性HBV感染是全球主要的疾病负担之一。目前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主要包括IFN与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以这两类药物为基础所制订的现有治疗方案均不能显著提高功能性治愈的比例。随着对HBV复制周期以及病毒与宿主细胞特异性相互作用了解的不断深入,针对上述过程中不同的作用靶点,对抗HBV新药的研发进展进行了总结和评述。  相似文献   

5.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目的 是阻断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进程,减低和防止终末期肝病的发生.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性及可行性已勿容置疑,但其是否可改变慢性HBV感染者的最终结局,影响疾病长期转归还需更多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随着抗病毒药物,包括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和核苷(酸)类似物(NAs)在临床上的长期和广泛应用,加之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颁布和不断更新,同时,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的专家对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广泛巡讲、解读,使包括基层医院在内的广大肝病工作者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认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抗病毒治疗.然而,由于HBV本身的特点、机体对HBV的免疫耐受或免疫功能低下,不能自发地清除病毒,以及所用药物抗病毒作用的局限性,即不能彻底清除肝组织内病毒复制的模板cccDNA等因素,同时评价抗病毒治疗疗效的指标均为病毒学或血清学的替代指标,因此,不能确定哪些患者停药后疾病不复发.所以在接受抗病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起于探索,重在规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自2007年起至今,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疗及研究领域"热闹"非凡.由于近年在我国大陆、香港、台湾及欧洲等地对HBV感染自然史的深入了解,认为病毒负荷和肝炎预后有重要关系,而且发现HBeAg阴性CHB病毒负荷及肝功能呈波动性改变,加上抗病毒药物不断更新,病毒检测方法日趋完善,所以原有乙型肝炎治疗指南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8.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单药治疗还是联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的十年,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问题和困惑.特别是在因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所产生的耐药问题而导致的治疗失败时,我们想到的是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9.
慢性乙型肝炎是影响我国公共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药物包括两大类:IFN以及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尽管现有药物已经可使大部分患者实现持续的HBV抑制,但仍有大部分患者无法实现免疫控制和功能性治愈。未来,随着新靶点药物研发的进展,相信人类在不久的将来,会像战胜HCV一样,战胜HBV。  相似文献   

10.
中国慢性乙型肝炎(CHB)儿童的自然史不同于其他国家儿童,多为HBV母婴传播,家族聚集,发病以难治性乙型肝炎为多,因此中国儿童CHB抗病毒治疗有其自身特点,决策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什么时机治疗、选择哪种药物、治疗多长时间及可能的获益和不良反应等要牵涉到许多因素,如:儿童的年龄、传播的途径、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药物因素以及肝脏疾病或肝癌家族史[1-4].而且目前批准儿童可用的抗病毒药物十分有限,因此对儿童肝病医生来说选择治疗决策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拉米夫定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影响及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妊娠中期应用拉米夫定对HBV传播的影响及安全性,寻求最佳预防宫内传播的方法.方法 拉米夫定组57例孕妇于孕20~26周开始服用拉米夫定100 mg/d至分娩后,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组66例孕妇于孕28周开始使用HBIG 200 IU行宫内阻断治疗,2组新生儿出生均予主、被动联合免疫,观察新生儿宫内感染发生情况、抗病毒疗效及母婴异常情况,随访到婴儿1岁并分别在0、1、7、12个月龄时监测其血清HBV DNA、HBsAg和抗-HBs定量变化.数据行f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拉米夫定组孕妇于分娩前HBV DNA显著下降(t=18.72,P<0.05),转阴率为33.3%,肝功能异常者全部恢复正常.该组57例新生儿随访至1月龄时HBsAg或HBVDNA均阴性,宫内感染率为0,与HBIG组宫内感染率(15.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0,P<0.05).2组婴儿1岁时的血清抗-HBS水平无差异(t=0.71,P>0.05),拉米夫定组HBV慢性感染为0,HBIG组10例宫内感染婴儿均为HBsAg、HBeAg、抗-HBc、HBV DNA阳性,2组孕妇及婴儿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HBV水平较高孕妇,妊娠中期采用拉米夫定降低病毒含量,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宫内传播及产时传播)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13.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原则,也是艺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红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11):801-802
近来,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原则已为广大临床医生所接受。目前治疗原则是基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水平所制订,其目的是降低或抑制病毒DNA,从而达到防止疾病进展的作用。在这一原则和目标中,治疗必然是长期的,但治疗对象的选择、终点的确定、耐药株的产生和处理,以及有无预测治疗效果的时间点等诸多现实和重要的问题是临床实践中必需回答的。  相似文献   

14.
姚光弼  杨敏燕 《肝脏》1999,4(4):194-196
目的 研究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时病毒发生YMDD变异对临床的影响及处理措施。方法 随机选择66例病人用拉米夫定治疗(100mg/d)48周,20例病人服用安慰剂作对照共12周,12周结束后继续服用拉米夫定100mg/d共36周。每隔4周检测一次血清HBV DNA、ALT和YMDD变异,到治疗48周为止。结果 治疗48周结束时,共有18例病人出现YMDD变异,变异率为20.9%。其中2例在服药36周时发生变异,其余16例在服药48周时发生。服药48周时,变异者和非变异者的ALT和HBV DNA的检测结果:变异者分别为(36.2±46.1)U/L和(14.3 ± 27.2)pg/ml,非变异者分别为(20.4 ± 12.5)U/L和(2.5 ± 6.1)pg/ml,经Wilcoxson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发生变异的18例病人继续服药,其中2例病人出现病情的急性发作,分别于80周和92周停药。经临床对症治疗,ALT均恢复正常。其余16例病人继续服药至104周。结论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YMDD变异,一旦病人因YMDD变异出现病情急性发作,应停用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15.
美国2006年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处理治疗规范简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庄辉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11):871-874
2004年Keeffe等在“临床胃肠病和肝病学”杂志上发表“美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处理治疗规范”。近2年来,由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先后批准恩替卡韦和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α--2a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并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自然史有了新的研究结果,因此,最近Keeffe等美国肝病专家对该《规范》进行了修订,并发表于2006年7月“临床胃肠病和肝病学”杂志。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妊娠妇女拉米夫定的应用及安全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乙型肝炎(乙肝)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在我国上市已有6年,其抑制乙肝病毒疗效已被临床公认,并得到广泛应用。但该药治疗需要较长疗程,过早停药可使疾病复发,一些需要抗病毒治疗的育龄女性如何应用拉米夫定,妊娠期间使用拉米夫定对母亲和胎儿是否安全等问题已成为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对拉米夫定在乙肝病毒(HBV)感染妊娠妇女中的安全性研究,并以这些研究为基础,提出育龄女性使用拉米夫定治疗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HBV感染产妇乳汁HBV DNA水平状况,为决定是否给予母乳喂养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2月~2017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135例HBV携带孕妇,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HBV标志物,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结果 64例血清HBV DNA载量<1×106 copies/ml组、15例1×106~1×107copies/ml组、21例1×107~1×108copies/ml组、32例1×108~1×109copies/ml组和3例≥1×109copies/ml组乳汁HBV DNA检出率分别为0.0%、13.3%、28.6%、35.7%和66.7%;19例血清HBsAg/HBeAg/抗-HBc阳性产妇乳汁HBV DNA检出率为68.4%,显著高于27例血清HBsAg/抗-HBe/抗-HBc阳性组的25.9%、或12例抗-HBe/抗-HBc阳性组的8.3%、或77例血清抗-HBs/抗-HBe/抗-HBc阳性组的1.3%(P<0.05)。结论 血清HBsAg/HBeAg/抗-HBc阳性或血清HBV DNA水平>1×107copies/ml的产妇乳汁HBV DNA阳性率较高,不建议这些人群进行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8.
我们于2007年5B开始,对不同基线ALT水平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0例,分别应用恩替卡韦(ETV)和拉米夫定(LVD)治疗,观察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