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3 毫秒
1.
分析"辨体为主""辨病为主""辨证为主"的辨证方法,总结"三辨模式"的常规应用模式。即应以辨病为先,抓住疾病主要病机,明辨主病,制定主方配合专药,同时结合患者体质特征和证候特点加减用药;待病情缓解后,逐渐转向以辨体为主,结合辨证、辨病,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2.
本次王琦讲堂围绕王老师临床中支气管哮喘验案一则展开讨论,在王老师的指引下,从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主病主方思想、辨体用药、专方专药等多个角度对支气管哮喘的诊疗思路进行探讨,并由王老师做最后点评。王老师论治支气管哮喘,以调节过敏体质为本,以无柄灵芝与百合药对,乌梅与蝉衣药对调体固本、脱敏定喘;抓住"伏痰"发病及"异气外侵、邪热闭郁于肺"之机,以麻杏甘石汤为主方加减,宣肺泄热、化痰平喘;兼顾肺阴不足、肺有寒饮等证候;发挥地龙、当归、椒目等专药之长。并在长期的摸索中形成较为固定的辨体-辨病-辨证药物搭配模式,总结为哮喘主病"脱敏平喘汤"主方。本方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哮喘发作时的症状,而且可以从根本上改善过敏体质状态,防治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3.
张惠敏  王东坡  靳琦  倪诚 《中医药通报》2012,2(4):14-16, 22
本文主要介绍王琦教授治疗疑难病证的"辨体-辨病-辨证"临证模式和主病主方,深研中医经典、博采众家之长,以及借鉴现代医学,拓展中医诊疗的临证思路,希望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4.
本文收集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的有关文献资料,就辨证分型治疗、辨病用药治疗和主方加减、单方验方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5.
本次"王琦讲堂"大家在王琦老师的指导下,从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主病主方思想、用方用药特色等方面对前列腺增生症的诊疗展开了探讨,认为王老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在主病主方(前列舒通汤)基础上结合分期论治,始终抓住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治疗上以益气活血消癥、化痰软坚利水为法,且善用经方、小方、药对,思路独到,颇资揣摩。  相似文献   

6.
陈龙全 《江苏中医》1993,14(10):41-44
本文收集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的有关文献资料,就辨证分型治疗、辨病用药治疗和主方加减、单方验方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7.
本次王琦讲堂围绕干眼症的中西医病因病机、治疗难点等展开讨论,并着重讨论了王琦教授对干眼症的诊疗思路,包括病机要点、诊疗模式和制方思路,以及用药特色和加减变化等。王琦教授治疗干眼症主要是"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在此基础上辅以干眼症特色用药。  相似文献   

8.
本次王琦讲堂围绕脂肪肝的中西医病因病机、治疗难点展开讨论,并着重讨论了王琦教授对脂肪肝的诊疗思路,包括病机要点、诊疗模式、制方思路,以及处方用药特色和加减变化等。王琦教授治疗脂肪肝主要是"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在此基础上辅以脂肪肝特色用药。  相似文献   

9.
基于病、证、症的辩证关系,临证遣药组方可在辨病基础上因病选择"专方/专药",或在辨证基础上因证进行主方加减,或在辨症基础上针对症状灵活配伍"药对/药组",或病-证-症结合综合立体组方。这样辨病、辨证、辨症及病、证、症结合,多模式交叉,点、面、体融合的全面立体组方思路,有利于增强方药对病证的特异性,发挥方药作用的整体性,并突出方药的灵活性,从而全面提高方药疗效,扩大经方的使用范围,并有利于临床创制高效新方。  相似文献   

10.
辨病与辨证是中医临床争议的要点之一,应认清二者各自的优势所在,综合发挥二者的长处。在临床实践中,施药重在辨证,结合专病专药方可取得较好疗效。针灸则重在辨病,结合辨证以加减选穴并调整针刺手法的运用。辨病与辨证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分割而论。虽然中医对于病名的定义不如西医严格,但相互参照,选取主方、主药、主穴以确保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该研究基于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特点,采用距离聚类、距离聚类结合伪清零指令(BIC)准则2种方法模拟医生临床诊疗过程,挖掘某一临床医生治疗特定病证的核心处方。方法:该研究认为中医临床处方可分为治疗主证的核心处方和治疗兼证的随证加减用药部分。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导出治疗特定疾病病历资料,采用距离聚类、距离聚类结合伪BIC准则2种方法,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王俊宏教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气阴两虚型103首处方进行研究分析,寻找药味数量与药味使用人群比例两者关系的最优平衡折点,而筛选核心处方。结果:以距离聚类结合伪BIC准则形成的核心处方筛选方法,筛选出由石菖蒲、山楂、枸杞子、醋鸡内金、太子参等15味药组成的test4为核心处方,经中医理论分析和王俊宏教授确认符合中医治疗ADHD的理法方药特点。结论:以距离聚类结合伪BIC准则方法可有效整理、筛选中医临床核心处方,而且相比于目前核心处方筛选方法,具有符合医生临证处方过程的特点,以期该方法为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及中药新药开发提供一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以法统方”方剂配伍研究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方剂现代研究及临床辨证论治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从治法的角度,遵循以法统方的原则,构建基于精细辨证体系;以脏腑为纲、气血津液为目,提炼遣药处方规律为目标的方剂研究平台。可以准确把握疾病证候病机变化,有针对性的选药组方,更好地实现方证相应,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治疗失眠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中医对失眠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的认识,从失眠的辩证论治和基本方治疗(经方应用、经验方加减)等方面系统回顾近年来中医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对今后中医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癌性纳差是目前肿瘤疾病死亡常见原因之一,是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疾病治疗及生存时间的综合征。目前临床研究,中药治疗癌症厌食恶病质综合征的各种经验方、成方等较少,且该类方剂无系统的组方规律研究,隐性规律不能被挖掘,使得临床用药难以创新性发现与认识。该文基于灰色理论并联合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中医治疗癌性纳差方剂的组方规律。通过自建"癌性纳差处方数据库",并从中筛选出359个处方进行分析,确定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药对组合,并演化得到不同证型下的新处方4首。中医治疗癌性纳差的方剂以健脾益气为主,需注重以温补肾精、调理肝肺之气为辅,用药应考虑阴阳的互根互用,体现中医的整体观与辨证论治思想。以灰色关联分析、灰色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构成的灰色筛选法,可以实现对方剂组方规律的主客观分析,筛选出的基础新方,能为临床使用中药治疗癌性纳差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是一个有价值的中医药研究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痉挛性斜颈患者逐渐增多,抑郁状态也引起了人们足够重视,两者合病的罹患概率日趋升高,老师在治疗痉挛性斜颈合并抑郁的患者中,总结出此类患者发病的主要病机是肝气郁结、痰气交阻,结合中医辨证论治思维,强调以疏肝理气、化痰通络方为基础方,随证加减,运用于临床,收效颇丰。文章阐述了韩永升主任治疗痉挛性斜颈合并抑郁的经验方,具有疏肝理气、化痰通络功效并列举1个案例。  相似文献   

16.
中医处方是理法方药的合理结合,创制新颖的中医处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后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来探讨对中药处方组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何复东老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从肾论治”的临证思维。认为“肾虚”是疾病的本源,“肾虚状态”是疾病状态的根本。临床辨证推崇“综合辨治”与“特异性辨治”相结合,提出“复合病机、复合治法、复方重剂”的思想,遣方用药以“用药三量”理论为指导加减化裁,并创方“自拟葛九汤”,运用于内科、妇科、儿科及杂病的临床治疗,屡见效验。  相似文献   

18.
中药处方是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辩证后所开具的医疗文书,是药剂人员调配药物和指导病人用药的依据。中药处方用名是否规范化直接关系到病人用药的安全有效性。目前临床医生处方用名使用不规范的现象非常普遍。笔者通过搜索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以"中药处方"、"中药处方用名"、"处方用名规范"等为关键字,查阅了近百篇文献,对各地中药处方用名的现状进行了整理,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提出建议,以期对中药处方用名的规范化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癌中医药治疗的治疗原则。方法:通过对辨证论治、辨病用药、随症加减三方面分析,总结肺癌中医药治疗的治疗原则。结果:肺癌的关键是扶正和祛邪。扶正常用补益脾肾、养阴润肺,祛邪常用化痰散结、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辨病论治多选用抗肺癌经验用药、实验筛选用药;随症加减主要针对咳嗽、喘促、胸痛、咯血、骨痛等症用药。结论:中医药治疗肺癌疗效肯定,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20.
总结王金榜教授师承国医大师李士懋先生平脉辨证思辨特点,应用寒痉汤治疗寒凝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经验。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中医上属“痹症”范畴,临床辨证上多见寒凝证。寒痉汤为国医大师李士懋先生的经验方,临床上基于平脉辨证的思辨特点,出现痉脉、畏寒、疼痛特点,辨证为寒凝证,就可使用此方。王金榜教授平脉辨证随证加减,治疗寒凝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