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医法象养生观是属于"道法自然"的养生思维方式,能使人更好地把握中医养生的精髓.文章立足于中医象思维的观点,初步探讨中医法象养生观及其作用,并列举法象情志养生、法象运动养生、法象食物养生、法象衣着养生、法象诗词养生等养生方法加以佐证,以期传承发扬中医传统养生文化,为践行健康养生方式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儒学与中医的思维模式和表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成祥 《河南中医》2001,21(2):67-68
取类比象,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思维方法。《黄帝内经》在总结医疗实践和建构中医理论时,明显地受《周易》取类比象的思维模式的影响。传统儒学和中医的取类比象的思维模式决定了古代文化包括中医典籍中的语言表达方法,也往往是取类比象,舍象取类,或者是取象比类,舍类取象。  相似文献   

3.
张元素指出气与味之厚薄,法天地气交而各有升降法则,从而创立"气味厚薄阴阳升降"理论;进而创见性地运用取象比类推理方式,以此理论与运气结合,建立"药类法象"之说。弟子李东垣继承其思想,对"风升生"药的灵活运用,则是张元素"法象"理论的进一步发挥与升华。  相似文献   

4.
"法象药理"学说是指在传统的中药性能理论中,用以探究药物功用和奏效原理的一种思维推理模式和方法。主要内容是认为药物的功用与其形、色、气味、所生之地、所成之时等自然特征密切相关。该学说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药药性理论内容,使临证用药由单纯凭借经验向有理论指导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根据法象理论,采用取类比象思维方式进行逻辑分析,有助于宏观认识中药功效并阐释奏效原理,从而对用药规律和方法原则予以归纳总结。但这种推理方式简单、机械,主观随意性强,故又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使得对药物作用实质的探求起到一些负面、消极的影响,对此问题有必要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5.
付伟 《光明中医》2016,(15):2143-2144
"法象"理论是中医学用以探索中药作用机制的一种理论模式。它把药物的复杂作用机制用其直观的自然属性加以解释,是从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法,是中药学理论的重要补充。现象是表现于外的、肤浅的,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本质却是深藏的、深刻的,是需多方面分析才能正确把握的,所以"法象"的思维方法应是多渠道的。它既有简单的物象,亦有复杂的意象、情象、抽象;既有顺势类比的正象,亦有反其势类比的反象。  相似文献   

6.
运用中医发生学方法,将中医学独到的取象比类及阴阳五行属性归类思维方法贯穿于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认识中。基于此理念,取自然界之水象,类比于人体气血运行,认为气血亦当恒动不息,壅滞于局部则会腐败秽浊,郁而化热化火成毒,损害机体。借鉴"人应水象"的类比思维,构建缺血性脑卒中火毒病因假说,并通过分析以具有清败火毒功效的苦寒解毒法、咸寒苦甘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反证该病因假说的成立。  相似文献   

7.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气与味之厚薄法天地气交而各有升降法则,为"气味厚薄阴阳升降"理论的滥觞。张元素发扬此理论并创造性地运用取象比类的推理方式,将药物理论与运气相结合,创立了"药类法象"之说。将药物按照气味之厚薄分为"风生升""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五类,本文简单介绍这一理论,并用辩证的态度加以评注。药类法象以其独特的思辨方式将药物进行架构,体现中医天人合一思想,可以辩证地了解其对药物性味的归纳,取其精华,以资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8.
象思维具有两重内涵,第一层次的象思维是根据事物相似性进行简单类比的思维方式,第二层次的象思维则是以象模型为工具的模型化思维方式。中医象思维以构建与运用象模型为核心,通过提取不同物象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意象,并根据其关联性建立不同的象模型,以此作为推演的依据。中医象思维的运行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从“物象”提炼“意象”,即选取具有特定含义的物象进而形成符号化的意象。第二,建立象模型,即以取象比类的方法将意象加以联系,进而形成一系列符号体系。第三,从“意象”反推“物象”,即再次取象比类后,根据象模型分析意象。通过象模型的转换,中医象思维脱离一般性类比的主观性,而更具系统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比类取象又称“援物比类”、“假物取譬”,它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思维方法。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中医的比类取象属类比推理范畴,认为中医治疗学中的“提壶揭盖”、“增水行舟”等法就是借助于类比而推断出来的,并将这一认识写入了有关教材之中。对此,笔者看法有所不同,认为比类取象还有记录概括理论经验与比喻说理的两大作用。谨提出敬祈同道指导。  相似文献   

10.
"瓜蒌"属于《神农本草经》中品之药,其果实、果皮、果仁、根茎分别以瓜蒌实、瓜蒌皮、瓜蒌仁、天花粉而命名入药,临床应用十分广泛。文章从法象思维出发,通过分析瓜蒌形、色、气、味、体、质、所生之地、所成之时等形与象,总结瓜蒌之药"象"、辨析其"药象"机理,并结合临床历代医家经验,提出瓜蒌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功效等"法象"之理,以传统中医思维方法解读中药本草,为中药理论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法象思维是中医学思维体系中最常用的思维方法之一,清代吴鞠通在其著作中广泛运用此思维方式进行辨证论治。观其治验,大抵可归结为两大方面,一是临证、治疗过程中法象思维的应用;另一方面是用药、煎服法象思维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李定祥  彭珣  郭芮  刘琴  邓奕辉 《中医教育》2020,(2):40-43,49
"象思维"是一种源于中国古代哲学和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是中医的核心思维方式,培养此思维方式对刚接触中医学的学生十分重要。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教学者需带领学生理解和准确把握"象思维"的特点、思维方式,从多角度将其与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紧密结合,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形成"象思维"。从汉字中的"象思维"在中医基本概念教学中的运用和天人合一中的"象思维"在中医基本理论教学中的运用两方面探讨如何在课堂引导学生发掘"象思维"。  相似文献   

13.
中医学基于中国文化背景源于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其哲学观为有机、辨证唯物主义,以取象思维为主,方法为思辨;西医学基于古希腊文化背景源于400多年前的欧洲,其哲学观为机械唯物主义,以逻辑思维为主,方法为还原分析;量子中医学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成果,用量子理论等现代理论转化中医理论而成,其哲学观为有机、辩证唯物主义,以逻辑思维为主,方法为还原分析、综合。中医学的支撑学科为中国古哲学,西医学的支撑学科为经典物理、化学等近代科学学科,量子中医学的支撑学科为量子理论等现代科学学科。中医学诊断以定性为主,西医学和量子中医学诊断以定量为主。中医学和量子中医学以天然中药、针灸等治疗方法为主,主要是调整机体状态治未病;西医学以化学药物、手术等治疗方法为主,主要是直接控制逆施性对抗疗法,治已病。认识三者之间的差异,寻求三者的共同点和可以交融的契合点,对医学研究、临床诊治及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医思维是中医诊疗最核心的思维方法,如何培养骨伤科医师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成为临床思维培养的重点.中医骨伤筋伤具有明显的中医特色,为中医骨伤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筋伤为切入点,探讨中医思维的培养和应用,为提高临床疗效、完善现代的中医骨伤科诊疗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载对《周易》“法象”学说有所发展,首先,明确指出“法象”普遍存在,即“盈天地之间者,法象而已”.言“法象”而非仅以“象”来指称,旨在强调对天地自然的效法与摹拟,此“象”既是一种形象,有其图画性特色,更是一种对天地自然之“象”的仿效.这种说法,将天地万物联系了起来.其次,提出了“法象”普遍存在的物质基础为天下一气:气聚...  相似文献   

16.
目的面对阻碍中医学复兴发展的重大障碍,虽然经过现代医学几十年的研究,至今仍无明确定论的人体经络实质,反过来探寻中国古人是如何发现人体经络的。方法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总结,以及通过对中医学的源头《黄帝内经》[2]等书籍的学习、思考,从实践之路、理论之路两个方面来探寻中国古人的人体经络发现之路。结果中国古人的人体经络发现之路,实际上已经明确写在《黄帝内经》开篇第一章(素问·上古天真论)中了。结论不是人体经络不存在,也不是现代人不如中国古人,只是中国古人走的这条人体经络发现之路石破天惊,大大超出了现代人的想象能力,现代医学之所以研究人体经络实质几十年未果,是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是一种智能信息处理系统,具有强大的非线性拟合能力和自学习的特点,与中药复方的研究思路,中医的基本理论和诊疗思维不谋而合。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有助于推动中药复方现代化研究的进程,为中药复方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并有助于系统的揭示中药复方的科学内涵。文章主要阐述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中药复方的药性、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配伍规律研究中的应用,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全新技术手段,结合现有的中医药资源,建立相关数据库,加强中药信息化建设,从而有效推动中药复方研究,从以往孤立的研究模式向理论和技术系统化的现代化研究模式转变,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预测性、预防性、个体化和精准医疗是近年来医学界讨论的重要焦点,随着人类健康意识的提升,预防性、个体化和精准化显得更加重要,三者的核心是精准医学.中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寒热温凉的气候轴、地理特征的方位轴、时序变化的时间轴和四维内容的空间轴,离不开"天人合一"和"五运六气"思想,而这些正是中医精准医学的理论源流,中医学标准化是...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理论形成时期,汲取了中华民族的“天地人一体观”、“推天道以明人事”和“形名应因理论”等思想精华,作为理论的“初始观念”和“初始命题”,整理医学经验事实形成理论。后世医家在满足理论整体内部的自给性和命题之间的逻辑一致性的前提下,不断地充实内涵、验证假说、实践理论,使中医药理论具有了“环境-形神”医学模式、“辩证-类推”逻辑体系和“现象-状态医学”学科性质的科学形态。  相似文献   

20.
象思维的路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象思维是中医主要的思维方式,其思维路径大体经过观天地以察象,立象以尽意;得意而忘象,依象而思虑;据象以辨证,据证而施治等几个步骤,最终实现据"象"而"思","依思惟道理而生智慧"的根本目的。象思维具有原创优势,是中医自主创新的先导,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倘能将形象、具象、抽象系统整合,有利于推动证候规范研究,朝向构建统一的医药学迈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