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尤家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1):57-58
目的观察固金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型患者随机分为3组,固金解毒方加化疗组(中药加化疗组)30例,化疗组30例,固金解毒方中药组30例。3组均以21d为1周期,3个周期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癌灶、生存质量、气虚证候及细胞免疫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中药加化疗组在有效率、生存质量改善、气虚证候改善及细胞免疫等方面均优于化疗组(P〈0.05)。结论固金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有较好的增效解毒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三阴性乳腺癌晚期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诊治的三阴性乳腺癌晚期患者中,同意接受研究的共有50例,化疗实践于25例对照组,化疗+参芪扶正注射液实践于25例观察组。结果:对照组接受化疗的有效率是28.0%,观察组接受化疗+参芪扶正注射液的有效率是60.0%。接受化疗的对照组中,神经毒性、骨痛、转氨酶上升、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均高于接受化疗+参芪扶正注射液的观察组。接受化疗的对照组KPS评分明显下降,接受化疗+参芪扶正注射液的观察组KPS评分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化疗+参芪扶正注射液实践于三阴性乳腺癌晚期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益气化瘀解毒法联合化疗对晚期胃癌和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53例晚期胃癌和12例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2),对照组给以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联合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的结果应用益气化瘀解毒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生命质量核心量表评分、肿瘤坏死因子-a水平、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白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益气化瘀解毒法联合化疗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失败的晚期三阴乳腺癌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30例晚期三阴乳腺癌患者给予吉西他滨1.0 g/m2静脉滴注第1、8天(30min内滴注完毕),顺铂75 mg/m2,分2 d静脉滴注(第1、2天),21 d为1周期,2周期后评价客观疗效。30例患者近期疗效 CR:0例, PR:11例(36.7%), SD :12例(40%), PD :7例(23.3%);总有效率36.7%。该方案的主要毒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结果疗效30例患者均完成2周期化疗,均可评价疗效,其中CR 0例, PR 11例(36.7%), SD例12(40%), PD7例(23.3%),有效率为36.7%。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GP方案治疗晚期三阴乳腺癌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析在老年晚期三阴乳腺癌患者治疗中应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培他滨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7例老年晚期三阴乳腺癌患者的各项资料,以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即单一应用紫杉醇脂质体治疗的患者纳入单一组(33例),而应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的患者纳入联合组(34例).观察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益气化瘀解毒方联合槐耳颗粒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74例肝癌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37例。常规组应用槐耳颗粒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瘀解毒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的生长因子水平、肝纤维化指标及生存状况。结果 相比常规组的54.05%和78.38%,联合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89.19%和97.30%(P <0.05)。治疗后两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和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蛋白(CV-Ⅳ)水平均明显下降,相比常规组,联合组明显更低(P<0.05)。随访12个月后,相比常规组的72.97%(27/37),联合组的生存率为97.30%(36/37),明显更高(P <0.05)。联合组和常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为37.84%和32.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肝癌患者应用益气化瘀解... 相似文献
8.
9.
《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5)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方联合甲地孕酮治疗晚期癌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肠内、外营养维持,观察组给予益气健脾方+甲地孕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食欲改善率、体重改善率、KPS评分改善率分别为70.00%、48.33%、68.33%,均高于对照组的20.00%、10.00%、26.67%(P<0.01);观察组Ⅲ、Ⅳ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Ⅲ、Ⅳ级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8.33%、5.00%,均低于对照组的23.33%、18.33%(P<0.05)。结论益气健脾方联合甲地孕酮治疗,可增强晚期癌症患者食欲,缓解其胃肠道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45例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培美曲塞组25例,给予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吉西他滨组20例,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统计患者治疗有效率,分析其化疗不良反应.结果 培美曲塞组客观有效率48...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扶正解毒抗癌方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及对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NSCLC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扶正解毒抗癌方,两组患者连续治疗2个化疗周期。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骨髓抑制发生情况和卡氏(Karnofsky,KPS)评分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2.00%(31/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00%(1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但研究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率为38.00%(19/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00%(3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KPS评分提高率和稳定率分别为34.00%(17/50)、46.00%(23/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4.00%(7/50)、16.00%(8/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解毒抗癌方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显著,能够减轻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三阴乳腺癌的超声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61例患者临床资料,肿块61个,其中三阴乳腺癌(TNBC)25例,非三阴乳腺癌(nTNBC)36例,所有病例均经术前超声检查,术后病理诊断并做免疫组化。分析其病理类型及超声图像特征,包括大小、形态、边缘、有无微钙化、后方声影和血流。结果 两组病例病理分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为浸润性癌,TNBC组WHO分级高于nTNBC组。TNBC组60.0%(15/25)边缘光滑锐利,微钙化发生率16.0%(4/25),nTNBC组边缘光滑者19.4%(7/36),发生微钙化69.4%(25/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超声测值大小、形状、后方回声及血流方面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阴乳腺癌多数肿块边缘光滑,微钙化发生率低,具有一定超声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其中多西紫杉醇60-75mg/m2 dl、顺铂30mg/m2、第2-4d静脉滴注,21-28d为1周期,每例患者治疗2个周期以上。结果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1例、稳定6例、进展3例,总有效率57.1%。初治组有效率83.3%,复治组有效率46.6%。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余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顺伯治疗晚期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一类不能受益于分子靶向治疗和内分泌治疗的高危乳腺癌。本研究是回顾性分析比较术后辅助EC→T常规方案与剂量密集化疗。方法 TNBC术后接受EC→T常规3周方案化疗52例为一组,另一组为EC→T采用密集2周方案43例,T为紫杉醇,均完成8周期,主要评价5年无疾病生存率(DFS)和总生存率(OS),观察毒性反应情况。结果密集组与常规组比较,5年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要高;其中在无病生存率方面对其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生存率统计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密集组的毒副反应并未增加,因预防性使用G-CSF,Ⅲ度及以上白细胞下降较常规组更低。结论 EC-T密集2周方案用于TNBC术后辅助化疗,优于常规3周方案,毒性反应可耐受,化疗时间得以缩短,是可以考虑优先使用的辅助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CA153与CEA在三阴乳腺癌及非三阴乳腺癌中表达水平的差异,并分析血清中CA153与CEA水平差异与患者预后情况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5年1月至2012年6月经临床病理学确诊的三阴乳腺癌患者120例(三阴组)及非三阴乳腺癌患者575例(非三阴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A153、CEA含量,并分析这两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与患者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三阴组患者血清CA153含量为(47.06±45.63) U/ml,明显高于非三阴组患者的(30.38±28.57) 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三阴组的CEA含量为(10.11±9.54) ng/ml,高于非三阴组的(7.03±6.87) ng/ml(P<0.05).5年内生存分析结果表明,血清CA153<47.06 U/ml,CEA<10.11 ng/ml的三阴组患者和血清<30.38 U/ml,CEA< 7.03 ng/ml非三阴组患者存在明显的无疾病进展时间和生存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A153与CEA可作为三阴乳腺癌及非三阴乳腺癌患者预后情况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与非三阴乳腺癌患者应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DX)方案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102例乳腺癌患者,其中TNBC 27例,非TNBC75例,均应用DX方案新辅助化疗。观察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NBC患者总有效率与非TNBC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BC患者病理完全缓解率、临床完全缓解率高于非TNBC患者(P<0.01,P<0.05)。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手足综合征等,TNBC与非TNBC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BC患者较非TNBC患者对DX方案新辅助化疗更敏感,且未增加毒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洛铂联合紫杉醇治疗三阴乳腺癌临床疗效.方法:60例三阴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顺铂70mg/m2动脉灌注,紫杉醇135mg/m2静滴;观察组30例,采用洛铂30mg/m2动脉灌注,紫杉醇135mg/m2静滴,疗程21d,至少2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2年内复发转移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CR6例,PR 20例,SD4例,PD 0例,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中CR2例,PR22例,SD6例,PD0例,总有效率8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WBC减少、PLT减少、BUN升高及Cr升高发生情况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b减少、恶心呕吐、ALT/AST升高、ALP/5NT升高、腹泻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及转移病例及复发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洛铂联合紫杉醇治疗三阴乳腺癌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三阴乳腺癌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肿瘤科自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进行乳腺癌手术的病例500例,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包括三阴乳腺癌患者50例,非三阴乳腺癌患者450例,对比分析两种乳腺癌病例的临床特点和5年生存率。结果三阴乳腺癌患者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10%,以绝经前的女性为多,其中肿块〉5cm的有13例,占三阴乳腺癌患者总数的26%;淋巴转移的有30例,占总数的60%;三阴乳腺癌的复发和转移部位以肝脏和肺脏为主,5年总生存率为80%,与非三阴乳腺癌患者(90%)相此略低。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复发率为70%,低于淋巴结无转移的患者(80%)。结论通过同非三阴乳腺癌的比较,三阴乳腺癌的临床特点不同,复发转移累及器官多位肝脏和肺部,脑部也较为多见,且三阴乳腺癌的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GP方案二线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失败的晚期三阴乳腺癌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7例蒽环类和紫杉类一线治疗失败的晚期三阴乳腺癌患者给予吉西他滨1.0 g·m-2,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40 mg·m-2,静脉滴注,第1、2天,3周重复,2个周期后评价客观疗效,CR、PR及SD患者均继续治疗直至进展,所有患者随访均超过6个月。结果 37例患者近期疗效CR:0例,PR:16例(43.3%),SD:14例(37.8%),PD:7例(18.9%);总有效率CR+PR:43.3%。中位至疾病进展时间(TTP)5.5月。该方案的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毒性和胃肠道反应。结论 GP方案二线治疗晚期三阴乳腺癌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