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邵剑琴 《新中医》2016,48(10):166-167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超声波改善肿瘤患者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恶性肿瘤进行化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2组均予内科常规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昂丹司琼止吐治疗,观察组则予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超声波进行治疗,疗程均为14天。疗程结束后观察患者胃肠道反应情况以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根据患者一般情况及胃肠道反应情况,进行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及化疗消化道症状量表(CGISI)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2组患者KPS评分均提高,CGISI评分下调,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KPS评分上调及CGISI评分减少更加明显,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超声波能有效改善肿瘤患者化疗后胃肠道不适反应,有效保护机体,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降逆止吐贴治疗化疗后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化疗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药穴位贴敷+盐酸昂丹司琼治疗,对照组给予昂丹司琼治疗,化疗周期结束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消化道反应、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7%,对照组为4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呕吐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降逆止吐贴对化疗所致的呕吐反应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扶正平喘化痰中药颗粒配方联合穴位贴敷干预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收集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稳定期患者281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予益气扶正平喘化痰中药颗粒配方联合穴位贴敷干预,对照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予安慰剂中药颗粒配方联合安慰剂穴位贴敷。干预24周后比较两组症状评分、CAT评分、急性加重次数、呼吸困难指数、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AT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AT评分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急性发作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急性发作次数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急性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呼吸困难评分降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呼吸困难评分降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呼吸困难评分等级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肺功能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肺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扶正平喘化痰中药颗粒配方联合穴位贴敷干预可降低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稳定期患者症状评分、CAT评分、急性发作、呼吸困难指数,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情志护理联合穴位贴敷在慢阻肺(COPD)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收诊的106例COPD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观察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情志护理联合穴位贴敷;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及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干预治疗前后两组抑郁焦虑、生活质量及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23%)显著高于对照组(88.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抑郁焦虑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肺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志护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COPD合并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症候积分、肺功能指标及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剖宫产后宫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于本院进行剖宫产产妇16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术后常规处理,观察组A产妇运用穴位贴敷疗法干预,穴位选取为神阙穴和双肾俞,观察组B运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选取足三里穴位,观察组C将观察组A和观察组B的方法联合应用,比较4组产妇疼痛评分及疼痛缓解程度。结果:治疗前,4组产妇疼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疼痛评分均降低,观察组A、B、C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B、C疼痛缓解率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前列腺素E2(PGE2)水平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经联合干预治疗的观察组C的PGE2水平低于另外两组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剖宫产后宫缩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耳穴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乳腺癌化疗所致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2组均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肝郁脾虚、痰湿内蕴、肝肾阴虚、气血两虚4型。对照组给予托烷司琼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磁珠贴压耳穴联合四子散穴位贴敷治疗。记录比较2组患者化疗当天、化疗后第1天、第2天不同证型患者的呕吐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急性呕吐、延迟性呕吐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中肝郁脾虚及痰湿内蕴型患者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肾阴虚及气血两虚证型患者的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能有效缓解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呕吐症状,对肝郁脾虚和痰湿内蕴证型的患者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患者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沐手足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化疗后周围神经系统毒性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化疗后周围神经系统毒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行耳穴压豆治疗,治疗组52例行耳穴压豆联合中药沐手足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周围神经系统毒性变化、神志情况以及KPS评分、临床疗效等。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2.31%,对照组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系统毒性等级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志清醒程度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KPS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KP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药沐手足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化疗后周围神经系统毒性,可改善神志情况,降低周围神经系统毒性等级,改善患者KPS评分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呕吐的疗效。方法:将90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组患者用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用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静脉推注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用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静脉推注+旋覆代赭汤加减联合治疗。治疗前、治疗后观察患者呕吐评分及生存质量(KPS、QLQ-C30)评分,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呕吐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呕吐评分低于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第1天至第3天评分降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患者第3天呕吐评分降幅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QLQ-C30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和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和QLQ-C30评分增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QLQ-C30评分增幅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临床疗效(96.43%)优于治疗组(89.66%)和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呕吐,能显著缓解呕吐,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李利  张丽杰  胡珍 《新中医》2023,55(18):177-180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对实体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 例 接受肿瘤化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 例。对照组采用托烷司琼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 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治疗3 周后,比较2 组恶心呕吐次数及持续时间、治疗前后阿森斯失眠量 表(AI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恶心呕吐次数及持续 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AIS、PSQ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治疗后,2 组AIS、PSQI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AIS、PSQI 评分均低于对 照组(P<0.05)。治疗前,2 组精神动力、心理承受能力、社会交往、家庭生活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上述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 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体肿瘤化疗患者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能改善恶心呕吐症状,提高睡眠及生活 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味金黄膏硬膏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喷雾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80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肢体锻炼联合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硬膏贴敷天泉、曲池、太渊穴,并联合使用温经活络方中药喷雾,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贴敷上述穴位,并联合安慰剂喷雾。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有效率、中医症候积分(水肿、肢体麻木、疼痛、心烦易怒、乏力、纳呆)、显效时间、KPS评分情况及不良反应等,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中医症候评分、显效时间及KPS评分等方面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在疼痛评分及纳呆两方面比治疗前亦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上述两方面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率治疗组12.5%,对照组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加味金黄膏硬膏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喷雾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临床疗效良好,操作简便,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80例骨折合并便秘患者(2017年8月—2019年9月治疗)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2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便秘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每分钟肠鸣音频次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Wexner便秘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症状效果显著,改善患者肠道蠕动功能,以恢复正常的排便循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艾迪注射液穴位注射防治含顺铂化疗方案相关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选取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组、中药艾迪注射液组,各30例;后2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中药艾迪注射液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于化疗后第1、2、3、7天观察消化道毒性反应、止呕药疗效、生命质量及安全性。结果:3组CINV缓解比较,自化疗第1天开始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程度级别可知中药组化疗后消化道毒性反应最低,其次是生理盐水组,而对照组消化道毒性最重;3组止呕药疗效比较,自化疗第1天开始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疗效级别可知中药组止呕药疗效最好,其次是生理盐水组,而对照组最差;3组患者KPS评分比较,中药组从化疗第3天开始、生理盐水组与对照组从第2天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本呈下降趋势;3组患者KPS评分改善程度自化疗第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艾迪注射液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能够有效缓解含顺铂化疗方案患者化疗后相关恶心呕吐;能够改善含顺铂化疗方案患者KPS评分,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旋覆代赭汤联合穴位注射防治化疗后呕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口服联合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防治化疗所致呕吐(CINV)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予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8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旋覆代赭汤口服,1剂/d;联合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4 m L/次,2次/d。观察两组呕吐有效控制率、食量及KPS评分变化、体重变化、血象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治疗组急性期呕吐有效控制率分别为72.2%,83.3%,延迟期呕吐有效控制率分别为61.1%,75.0%,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食量增加,KPS评分增加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患者体重变化治疗组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浓度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覆代赭汤口服联合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防治化疗所致呕吐的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化疗后患者的身体状况及食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进展期原发性大肠癌患者70例分为中药组及对照组。中药组予以自拟中药方联合FOLFOX4方案化疗,对照组予以单纯FOLFOX4方案化疗。观察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治疗后毒副反应、近期疗效以及KPS评分变化。结果:中药组经治疗后CD+3、CD+4、CD+4/CD+8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在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恶心、呕吐等副反应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KPS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患者既可增加化疗效果,又能控制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林学静  徐伟军 《新中医》2021,53(7):145-147
目的:观察情志护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胃镜检查患者心理状况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胃镜检查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情志护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67%,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1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SAS评分及SDS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志护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干预胃镜检查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及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温针配合穴位贴敷及药物干预乳腺癌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hemotherapy 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CINV)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于化疗前30 min接受静脉滴注注射用盐酸托烷司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化疗前1 d接受温针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化疗前后不同时间点恶心、呕吐反应症状评分及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CINV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CINV发生率为3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后第3 d恶心、呕吐反应症状评分均较同组化疗前显著上升,化疗后第5、7 d恶心、呕吐反应症状评分均较同组化疗第3 d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后第3、5、7 d恶心、呕吐反应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后第7 d血清5-HT水平均较同组化疗前显著上升(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配合中药硬膏穴位贴敷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122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两组均给予化疗,观察组加用参苓白术散配合中药硬膏穴位贴敷。结果:生活质量改善率观察组49.18%、对照组27.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以及缓解期KPS评分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以及缓解期QOL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体质量和ALB均有所上升,但观察组上升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配合中药硬膏穴位贴敷可明显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18.
任景丽 《新中医》2015,47(12):207-208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配合穴位按摩预防化疗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将90例行化疗后呕吐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化疗。对照组采用昂丹司琼注射液,静脉推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耳穴压豆配合穴位按摩,并给予心理干预和中医饮食调护。记录2组恶心呕吐、食欲影响和生活质量(KP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组93.33%,对照组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恶心呕吐、食欲影响评分低于对照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耳穴压豆配合穴位按摩能有效减轻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提高患者耐受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姜汁法夏散穴位贴敷联合托烷司琼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15例和对照组91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托烷司琼、常规护理和安慰剂穴位贴敷,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姜汁法夏散穴位贴敷,每天1次,治疗从化疗当天开始至化疗结束(一般为3~7天)。比较2组患者化疗开始后12h、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呕吐发生率、呕吐程度、恶心发生率、恶心程度。结果:化疗开始后12h、第1天、第2天,试验组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时,试验组呕吐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化疗开始后各时间段,试验组呕吐程度均较对照组轻(P0.05);试验组恶心发生率及恶心程度亦较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姜汁法夏散穴位贴敷联合托烷司琼能有效缓解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穴位注射单用及联用预防化疗呕吐的疗效。方法将90例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Ⅱ/Ⅲ期TP方案化疗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0例。联合组采用穴位贴敷与穴位注射治疗;止吐膏组采用穴位贴敷治疗;胃复安组采用穴位注射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呕吐控制效果、主症证候积分、5-羟色胺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止吐膏组、胃复安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93.33%、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化疗后主症证候积分低于止吐膏组与胃复安组(P0.05);化疗后3组的5-羟色胺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止吐膏组、胃复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3%、0、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用中药穴位贴敷、单用穴位注射和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注射,均具有明显的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减少化疗药物副作用、增强止吐疗效的作用,联用与单用相比,疗效无统计学差异,但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注射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证候积分状况,而单用穴位贴敷更加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