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八桂医学是指与八桂区域密切相关的传统医学,是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的地方医学,由于学术继承及师承授受形成了不同的中医学术流派,包括八桂妇科流派、八桂针灸流派和八桂骨伤流派,其学术思想和诊疗特色是八桂医学理论体系中的精髓,亟待后学者研究探讨并继承发展。  相似文献   

2.
梳理八桂骨伤流派形成、发展过程,简述其代表性医家的学术成就及学术思想。八桂骨伤流派渊源深远,名家辈出,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3.
八桂骨伤流派起于先秦,盛于当代,像一只奇葩树立于祖国医学的历史长河中,八桂骨伤流派不仅吸收了当地壮族医学的精髓,还与中医骨伤学紧密结合,在吸收西方医学的同时,创立新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就"八桂骨伤流派"及其学术特色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朝医四象医学理论体系有天人性命整体观,阴阳、“四维之四象”理论结构,四象人辨象学说,“精、气、神、血”与肺脾肝肾四脏及其党与的关系,“药乃局限于人”的药性观,创立四象病理学说,创立辨象施治原则,创立了以四象养性为主要内容的预防医学思想。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代医学史上出现过众多的医学流派,而形成众多医学流派的特殊原因是中国古代以帝王为核心的政治体制和以跟师学徒为主体的教育体制。由于医学流派是医学理论产生的土壤、是医学理论发展的动力、是医学理论传播的重要途径、是医学人才培养的摇篮,因此,中国古代的医学流派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过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针灸学理论体系已经形成了两种模式。即以经络脏腑学说为理论核心的传统模式,和以神经学说、神经-内分泌网络学说和神经-免疫网络学说为理论核心的现代模式。现代模式已经被世界认同,传统模式的发展却面临困境。循证医学(EBM)是临床医学发展的必然,引进和推广EBM的方法可以大大促进传统针灸学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孙慧明  张丰聪  王振国 《中医杂志》2014,(6):535-536,538
齐派医学是指形成于先秦,发展于两汉,以古齐国为主要地域并以秦越人、淳于意为主要代表的医学学派。齐派医学植根于齐文化,它伴随着齐文化的兴旺发达经历过辉煌的历史,深厚的齐文化底蕴是齐派医学形成的基础,独特的文化背景赋予齐派医学深刻的文化内涵,齐文化对齐派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根据安迪光教授的研究:中国回回医学理论体系是以天人浑洞的“真一”为核心,以元气、阴阳、四元、三子、七行学说为基础,并兼收希腊医学的四元素、四体液与国际分空学说。天人浑洞的“真一”内涵妙质元气,元气两仪阴阳,阴阳化而生水火,水火交错,万物化生,水得火而生“气”,火暴水而生“土”,土与水合而生“金”,气与火和而生“木”,水、火、气、土四者共合而生“活类”,金、木、活三者在天地化育中称为“三于”,而当三者形成后万物无不靠它而资生,所以又称三母。在自然生化过程中,万物按一定生成次序先后问世,先者为其胜,…  相似文献   

9.
形成众多医学流派的特殊原因是中国古代以帝王为核心的政治体制和以跟师学徒为主体的教育体制。由于医学流派是医学理论产生的土壤,是医学理论发展的动力,是医学理论传播的重要途径,是医学人才培养的摇篮,因此中国古代的医学流派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过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刃针疗法(1)——刃针疗法的历史渊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田纪钧 《中国针灸》2005,25(2):139-140
针灸学是祖国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早在公元前二三世纪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已对针灸的理论和临床有了较系统的记载.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列举当前研究和有代表性的八桂民族药白花丹、排钱草、半枝莲、桂莪术和桂郁金在抗肝纤维化的进展,侧重反映广西地方学者在研究上述八桂民族药方面的最新成果。详述了白花丹在防治肝纤维化等方面的研究近况,并阐述了排钱草提取物抗肝纤维化作用;半枝莲提取物对肝损伤的保护功能;桂莪术对肝组织病变的减轻作用;桂郁金提取物具有抑制HSC-LX2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的能力。通过对上述八桂民族药的综述拟说明其抗肝纤维化的研究价值及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化橘红的历史源流及现代发展进行探索,了解化橘红历代的发展和变迁,并初步建立其标准体系。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学术检索平台对各方面有关化橘红和中药标准体系的文献进行查阅,并对化橘红现代栽培技术、加工技术有关的书籍进行查阅,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最终对化橘红的标准体系构建进行前瞻性的设计并得出研究结论。现存最早记录化橘红的文献见于南北朝时期,其药用价值的发现是在宋代以后,用药是在橘皮、橘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进入21世纪,化橘红价格高企,种植效益良好,化橘红栽培面积迅猛增长,形成了一些规模化、集约化的橘红基地。化橘红技术标准体系包括化橘红种子种苗选育技术规范、栽培技术规范、施肥除草技术规范、灌溉排水技术规范、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药材等级标准、饮片炮制工艺规范、饮片质量标准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中医肠疗法应用日趋广泛,然受理论之限,在应用中尚存在种种弊端。为进一步拓展中医肠疗应用范畴、提高疗效,文章以大肠自身生理为经,奠定肠疗理论基础;以人体脏腑功能相关性为纬,拓展肠疗理论范畴;以肠道给药辨证施治为纲,体现肠疗理论价值;借鉴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完善肠疗理论体系,旨在结合大肠与人体整体功能相关性,探讨肠疗机制,为肠疗法提供辨证施治的思路规范。  相似文献   

14.
以《医学衷中参西录》为依据,对张锡纯中风病学术思想渊源进行了探讨。认为秉承发挥《内经》奥旨,提倡冲气学说;集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学术成就,用以辨别中风虚实内外,阐释病因病机;宗徐灵胎,治以化痰通络;法王清任,丰富发展益气活血法;重视张山雷《中风斠诠》,共同完善中风病的病机区分等五方面,为张锡纯中风病学术思想形成的主要渊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医家治疗失眠的中医药治疗规律,为中医药治疗失眠提供一定临床参考。方法:利用频数分析法分析43位名老中医治疗失眠的医案。结果:纳入病案中43个处方使用中药涉及9大类,共156种,药物累积使用频次591次,其中补虚药使用频次(171次,28.9%)最高,其次为安神药(128次,21.7%)。单味药中酸枣仁、甘草、远志、白术使用频率最高,药物多归脾经(11次,18.3%)、肝经(11次,18.3%)或心经(14次,23.3%)。常见的对药配伍有酸枣仁+甘草(12.9%)、酸枣仁+远志(11.41%)、远志+甘草(11.41%)等,常见的角药配伍有酸枣仁+远志+甘草(18.3%)、酸枣仁+远志+茯苓(10.88%)、酸枣仁+当归+甘草(6.8%)等。治则主要有养心安神、健脾益气、疏肝理气、清热泻火、养血安神、滋肾固精、祛湿化痰、交通心肾、补益肝阴、平肝潜阳、镇惊安神、活血化瘀等12种,其中最常用的是养心安神法(17.5%),其次为健脾益气法(12.3%)和疏肝理气法(12.3%)。结论:中医药治疗失眠以补虚、安神药为主,且主归心、脾、肝经,益气安神为失眠最主要的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法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现通常所指的民族医药属于狭义的范围,是对我国少数民族医药理论与经验的总称,其中藏、蒙、维吾尔、傣医药并称为我国四大民族医药.民族医药因其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无疑是推动民族医药发展的源泉,有必要深刻挖掘其理论体系的内涵,着力推动我国民族医药学...  相似文献   

17.
历版<中医学基础>中病因学说一直沿用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七情、痰饮瘀血、饮食劳倦、疫疠、外伤和虫兽所伤.笔者通过多年观察,认为一些疾病已不能用上述病因涵盖和诠释,于是提出在中医病因学说中应增加污染浊气致病、毒气蒙蔽清窍致病、药物及化学物致病、辐射致病等病因新说,这些观点对完善中医病因学说、指导临床实践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平性药配伍理论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笔者从中医药理论出发,通过对药性及配伍理论的文献研究,并结合数据库对1 307首古今方剂药性组方规律的分析,归纳阐述了平性药的配伍应用规律:①气味配伍,调整阴阳:气味配伍是历代组方的基本方法,平性药本身兼具寒、热之性,在临床配伍应用中,亦同寒热药性一样,也常以气味配伍的形式,以达调整阴阳的目的。②伍用寒热,调和辅助:平性药配伍寒、热药,一者表现为寒、热的趋从性,可用于治疗热证或寒证;二者,既可防止寒、热药同性配伍使方剂过寒或过热,又因平性药和合调平之性而不易致矫枉过正;第三,平性药在配伍中还可起到佐助、佐制作用。③补剂入平,缓复虚损:平性药之补较为和缓,适合于虚性疾病的全程,更利于善后调理,不易致偏。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学术界关于简帛医学的研究进行概述,主要从简帛医书研究、简帛医书比较研究两个方面展开,提出构建简帛医学体系的观点:一是明确简帛医学的概念,即以简帛医书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其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的学问;二是建构简帛医学“理法方药”体系,即以简帛医书为核心,按四大经典“理法方药”的体系建立;三是加强简帛医学流派体系建设与...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中医药学是我国独有的医学科学、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的贡献、对推动世界文明进步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4个方面,系统论述了中医药的历史贡献,引导人们客观公正的认识中医药,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推进中医药的继承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