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1 毫秒
1.
疼痛是伴随疾病产生的一种常见症状,是由体内外伤害性刺激引起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生理学过程。此过程由上行传导,高级中枢信息整合及下行控制组成。推拿手法作为一种接触式的物理治疗,在疼痛传导通路的多个位置都能产生效果,起到物理性镇痛的效果。文章从神经敏感化、神经元塑形、高级中枢信息整合、中枢下行抑制系统几方面,结合已有的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结果,分析推拿治疗在疼痛传导机制中的作用,为规范推拿治疗手法,开展深入实验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疼痛是大脑处理神经元信息产生的痛苦体验,是骨关节炎(OA)典型表现之一,其中慢性疼痛对OA患者的不良影响最大.传统认为OA的局部炎症是导致疼痛的主要因素,但通过药物和手术改善局部炎症后,仍有部分患者的疼痛不能缓解或加重,甚至终身疼痛.中医认为OA疼痛与"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机理有关,从"通"的角度重新认识OA疼痛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机制,可为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随着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应用于疼痛机制的研究,研究者发现OA患者的慢性疼痛与脑功能、脑白质和灰质的结构异常有关,并有望在评估和预测疼痛中实现半定量化和定量化.中医推拿治疗OA有上千年的临床实践经验与理论体系,在手术前和手术后均被广泛应用,其镇痛效应与中医推拿"通"的作用密不可分.若能从神经影像学角度认识其微观机制,明确大脑在疼痛处理与预测中的重要作用,可推动中医推拿与其他疗法的深度融合,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及手术创伤,提高OA镇痛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影像学检查的应用和颈椎病的生理、病理及生物力学研究都得到了长足进步,对颈椎病的认识、诊断和治疗都有了很大提高。推拿作为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手段之一,疗效确切,但是如何进一步应用推拿仍然值得深究。本文将结合临床实践及新近研究对推拿治疗颈椎病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推拿镇痛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勇  郑岚  曹遵雄 《山东中医杂志》2001,20(11):678-680
对近年来现代医学有关推拿镇痛机制的研究从调节外周水平机制、脊髓水平机制、脊髓上中枢水平机制及疼痛的心理性机制四个方面进行总结和阐述。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被认为是医学界的难题,中西医均在探索寻求最好的治疗方案。腹部推拿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之一,临床实践已证实,它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然而如何应用现代科学手段验证、揭示腹部推拿的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脑肠轴理论作为近年来学界研究热点,为解释腹部推拿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可靠的现代理论假设。文章以脑肠轴理论为切入点,初步探讨腹部推拿干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可行性及其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腹部推拿作为中医传统外治疗法之一,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中具有明确疗效,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肠道菌群作为近年来的热点话题,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IBS患者均存在肠道菌群异常,且腹部推拿对其有调控作用。文章结合现有腹部推拿防治IBS的机制研究,尝试从肠道菌群角度,探讨腹部推拿干预IBS多种途径间的关键因素和各病理因素间的纽带关系,希望为今后进一步研究腹部推拿防治IBS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推拿和超激光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差异,分析推拿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广东省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就诊的诊断为颈源性头痛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推拿治疗组60例和超激光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用McGi11疼痛评分表评定其疼痛情况,治疗结束后1周患者复诊时再用McGi11疼痛评分表评定其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cGi11疼痛评分均降低(P<0.01),不同组间治疗前、后McGi11疼痛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结束后1周患者复诊时McGi11疼痛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无论是从传统医学角度还是现代医学角度来分析,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确切、持久,可作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有效方法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8.
组学技术是近年来逐渐发展形成的一整套检测分析方法,该方法基于高通量分析和检测技术用于基因表达、蛋白质组成及变化规律、代谢定量分析等现代生物研究。同时,组学技术的整体性、动态性的特点,与中医药的作用不谋而合,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各学科的研究。但针对推拿学科的组学相关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文献报道还不是很多。文章将结合组学技术特点,围绕推拿学科相关研究展开综述,并为今后本学科关键科学问题中应用组学技术研究提出一些新的研究思路,以飧后者。  相似文献   

9.
查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数据库2008—2019年针推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相关临床及机制研究的文献,从推拿与不同针灸干预措施结合方面进行综述,指出推拿结合针灸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调节软骨代谢,促进物质循环等来改善症状,目前有关基础研究较少,机制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0.
曾奇  刘智斌  王渊  刁秀芸  郭萌 《新中医》2021,53(17):172-175
近年来,传统推拿疗法虽在部分领域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多细其形而荒其理,在具体作用机制上更是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筋膜理论作为一种新兴理论,因其具有整体性、有效性、指导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康复、保健等领域,它的提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人体观与方法论,也为我们重新认识推拿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故文章主要从筋膜理论角度深入探讨传统推拿作用机制,以期能推动传统推拿疗法朝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认识各种推拿手法对人体康复保健以及对身体各疾病的临床应用,对推拿手法重新的认识和新的概念;用新的医学观点和解剖知识,运用于人体各部位所起到的应有的康复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The literatures of the recent ten years about tuina(massage) therap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for regulating and treating the subhealth status were searched and analyzed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thought and methods for the regulation and treatment of subhealth status by tui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uina had a better regulatory effect for subhealth status. In the selection of the position for tuina application, tuina was predominantly applied to the whole body, guided by the holistic viewpoint and meridian theory of Chinese medicine, especially on the Governor Vessel and Bladder Meridian of the back and on the area the patient felt uncomfortable. In terms of tuina techniques, the routine relaxing technique, tendon-regulating technique and acupoint-pressing technique were used in predominance. In terms of the therapeutic time and course, although the reports were different in various literatures, it was believed in most reports that 50 min and 2-4 sessions per week were appropriate. The therapeutic aim could be achieved by 15-20 sessions. Without pain from the needles and suffering in taking drugs, tuina has a better psychological regulatory effect, therefore it has a better prospect for popular application. But, the basic study on the explanation of its functional mechanism by modern medical theory and means needs to be intensified.  相似文献   

13.
脏腑推拿,又称腹部推拿,是一种作用于腹部绿色安全,且被逐渐认可的一种中医手段。古代脏腑推拿在临床中应用广泛,涉及内科、儿科、妇科、男科疾病及急诊、养生、腹诊等诸多学科内容,尤其在内科消化系统、儿科疾病等方面应用最为广泛。研究以古籍文献为研究对象,探究古代脏腑推拿在临床中的应用,以期为脏腑推拿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降钙素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疼痛及功能活动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骨质疏松症患者 88 例,完全随机分入两组。治疗组 44 例,给予推拿手法结合降钙素治疗,对照组44 例,给予降钙素治疗。治疗前及治疗 2 个疗程后对患者疼痛及功能活动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疼痛及功能活动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阳通络手法结合降钙素对缓解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疼痛及改善功能活动疗效显著,疗效优于降钙素(P<0.01)。  相似文献   

15.
腹针配合推拿治疗落枕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腹针配合推拿治疗落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落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3例。治疗组采用腹针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指数和临床整体疗效。结果两组治疗1次后疼痛指数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均P〈0.01);两组治疗3次后疼痛指数均低于同组治疗1次后(均P〈0.01)。治疗组治疗1次和3次后疼痛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组治疗1次后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配合推拿是一种治疗落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小儿推拿学的教学过程包含理论学习和临床技能的练习,小儿这一特殊诊疗群体与成人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学生彼此间练习推拿手法时,难于切实感受真实小儿推拿学的临床诊疗细节。课题组以小儿推拿学教学大纲为脚本,应用微视频为展现手段,将小儿推拿学临床教学中的真实诊疗情况作为展现素材,探讨将其制作MOOC应用于小儿推拿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三通推拿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ei LM  Huang JJ  Lin GQ  Chen JS  Pang YH  He YF  Tang HL  Gang W 《中国针灸》2011,31(3):253-257
目的:观察三通推拿法与常规推拿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三通推拿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腰椎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57/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7%(58/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显率为81.7%(49/60),对照组愈显率为63.3%(38/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腰椎功能评分自身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分别为12.25±3.15、25.56±5.27,对照组分别13.32±3.26、20.46±4.25,两组自身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所采用的方法在改善腰椎功能方面更为显著.结论:在应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三通推拿法较常规推拿法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近10年小儿推拿病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小儿推拿临床研究现状,了解近10年推拿治疗儿科疾病范围及病谱变化.方法:收集2002~2011年国内期刊医药卫生数据库及德国Springer数据库,检索小儿推拿相关文章,提取相关信息,建立推拿治疗儿科疾病文献信息表,进行统计分析.并与《中国推拿全书》中1988年~1997年的10年小儿推拿论文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及结论:统计出小儿推拿临床适应症75种,筛选出5个常见病种,并提炼出1个优势病种,发现了一些淘汰病种和新病种.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uina in treating knee osteoarthritis (KOA). Methods: Forty-eight cases with KOA who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enrolled and received tuina therapy.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was used to evaluate pain degree. VAS, range of motion (ROM) and Lysholm score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VAS score, ROM and Lysholm score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7.5%. Conclusion: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tuina in treating KOA was reliable.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既往推拿疗法在中风病康复中的应用误区,以提高推拿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查阅、分析推拿治疗中风病的相关文献,发现问题.结果:推拿治疗中风病存在治疗介入时间误区、重推拿轻康复误区、疗效评价标准误区、手法经穴选择误区以及忽视健康教育误区.结论:推拿治疗中风病宜早期介入,分期运用手法,适时配合康复,重视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