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食管自咽至胃,杨玄操称之为“胃之系”(《难经集注》),赵献可《医贯》指出“咽系柔空,下接胃本,为饮食之路。”“柔空”反应了食管的解剖生理特点。诸凡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等因素,均可引起胃病,同样地也易导致食管疾患,包括器质性疾病或食管功能障碍。个人在  相似文献   

2.
吴雪华 《国医论坛》2003,18(5):48-49
食管自咽至胃 ,杨玄操称之为“胃之系”(《难经集注》) ,赵献可《医贯》指出 :“咽系柔空 ,下接胃本 ,为饮食之路。”“柔空”反应了食管的解剖生理特点。诸凡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等因素 ,均可引起胃病 ,同样地也易导致食管疾患 ,包括器质性疾病或食管功能障碍。笔者在临床上诊治食管炎症 (包括溃疡憩室炎 )、功能障碍等患者甚多 ,通过中医中药治疗 ,有较好效果 ,现将治疗用药体会简述如下。1 润燥适当尤在泾《金匮翼》曾提出“虚者润养 ,实者疏沦”的治疗原则。凡阴液不足 ,食管失于濡润者 ,当用滋阴生津 ;营血亏虚者 ,并宜养血和营。如…  相似文献   

3.
袁红霞辨证分型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属于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范畴,是指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黏膜损伤而引起的消化道疾病。中医并无此病名,可归属于"吐酸"、"吞酸"、"反胃"、"嘈杂"、"胃痞"、"胃痛"、"梅核气"等范畴,表现为胸骨后灼热感和疼痛,反酸烧心,咽中梗阻,胃脘不适等症状。  相似文献   

4.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反酸、烧心等症状,并可导致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口、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1]。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病,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根据其临床特征,胃食管反流病,属中医学噎膈、食管瘅、胸痛等病证范畴[2]。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探讨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文用中医疏肝和胃利咽法进行治疗胃-食管反流引起的慢性咽炎108例。结果:11例无效,其他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结论:中医疏肝和胃利咽法不失为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炎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唐梁  董秀娟  邱向红 《新中医》2007,39(11):96-97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产生的病症,可引起烧心、泛酸、反胃、嗳气、胸痛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和食管以外的口、咽、喉、气管等组织损害,表现为咽喉炎、哮喘、咳嗽等。中医学无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病名。据其主要临床症状,应归属于反胃、吐酸、胸痹、嘈杂、梅核气、噎膈等病范畴。笔者试图通过中西医学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和胃利咽汤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以奥美拉唑联合和胃利咽汤,随证加减。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吗叮啉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奥美拉唑合和胃利咽汤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疗效好,值得研究利用。  相似文献   

8.
单兆伟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经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杜琳  郭琳 《山东中医杂志》2004,23(4):238-239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过多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嘈杂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和咽、喉、气管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是抗反流防御机制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攻击作用。根据其症状可归于中医学  相似文献   

9.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过多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反酸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和咽、喉、气管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等病变.  相似文献   

10.
食管,古人称为"胃管"、"脘管"、"咽门",为"胃之系",主要的生理功能是传导食物。通过查阅古籍文献结合现代医学对食管的认识,对其生理特性总结为"以通为用,以降为顺;喜润恶燥,寒热相宜;食管为清道,宜空不宜实,以洁为常",并对食管癌的病机要素、立法选方进行重新分析,为探索中医临证治疗此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黄丽娟教授认为桥本氏甲状腺炎发病阶段及临床表现不同,临床可分为甲亢期、亚临床甲减期、甲减期,可归为中医"瘿病""瘿瘤""惊悸""震颤""水肿"等范畴。基本病机为气滞、痰凝、血瘀、阴虚或者阳虚。治疗上不同证型采取不同的治疗原则。肝郁化火证治以清热泻火疏肝,消肿散结;阴虚火旺证治以滋阴清热宁心,散结消瘿;痰瘀互结证治以理气活血,化痰散结;阳虚痰凝证治以温肾健脾,软坚散结。  相似文献   

12.
介绍胸痹心痛治疗四法。辛温通阳,散寒宣痹—胸阳不振;疏肝解郁,理气止痛—肝郁气滞证;补血养心,调补脾胃—脾胃不调,心气不足;通阳泄浊,豁痰宣痹通络—痰浊闭阻证。  相似文献   

13.
胃食管反流病多因饮食不节、七情失和、素体禀赋虚弱等原因,导致脾胃受损,土壅木郁,肝胃不和,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出现反酸、烧心、嗳气、胃胀等症状。其发生与肝、脾、胃密切相关,气机逆乱,胃失和降是其基本病机。由于本病病程较长,病情易反复发作,易成为顽固性胃食管反流病。而顽固性胃食管反流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是指因疾病反复发作所导致的脾胃虚弱,标实是指由于脾胃虚弱、脾失健运、土壅木郁、气机不畅所导致的痰湿、气滞、热郁、血瘀等实邪。最后结局是痰气郁(瘀)交阻,脾胃升降失司,胃气上逆,从而引起反酸烧心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纵观核心病机,乃"气郁"、"痰阻"导致的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治疗顽固性胃食管反流病时宜"从气而治""从痰而治"。  相似文献   

14.
《山东中医杂志》2017,(5):405-406
杨志旭老师认为梅核气病因总属情志所伤,发病与肝密切相关,还涉及肺、心、脾、胃等脏腑,主要病机为肝郁气滞、痰气郁结,治疗以行气解郁、泄热化痰、怡情易性为原则,临床以自拟消梅解郁方治疗梅核气,效果显著。附病案1例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15.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疾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张树泉教授认为肝郁气滞,血瘀痰阻,上扰清窍,拘挛作痛是偏头痛基本病机,以行气活血,化痰开郁,柔筋缓急,通络止痛为基本治疗大法,在此基础上自拟通窍蠲痛汤加减治疗偏头痛多能取得较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胃癌的病因病机及治疗,认为癌毒留滞胃腑,易于搏结痰瘀,阻遏气机,耗伤正气,治疗宜抗癌解毒、化痰软坚、调理脏腑、扶正补虚。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对309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中医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提出症状、舌象、脉象,运用聚类分析法对130个变量进行分析。结果:分为肝郁脾虚、脾肾阳虚、肝阳上亢、湿邪中阻、肝气郁滞、肝气乘脾、脾胃虚弱、大肠湿热、脾胃气滞等9个证型。结论:IBS病位在大肠但证型分布紧紧围绕肝和脾胃,并与湿邪密切相关,主要证素有肝实、脾虚、湿热、寒湿等,病性多虚实错杂;所得证型与中医理论和临床契合,可为临床提供一些较为客观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8.
总结丁学民老师治疗抑郁症经验。认为本病主要病机为气机郁滞、五脏阴阳气血失和;治疗宜疏导气机为先,结合脏腑气血阴阳盛亏灵活辨治;临床常见证型有肝郁气滞、肝郁脾虚、气滞痰阻、气滞血瘀、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及肝肾阴虚;擅用经方及花类药物治疗。并举验案1则以说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患者中医证素特征。方法采用"证素辨证"方法 ,提取患者病位、病性证素,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本病的中医病理特征。结果 UACS病位证素肺频数显著高于表、肝、胃;病性证素痰频数显著高于热、气滞、湿、寒、饮、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并且只有肺和痰两个证素平均积分超过150,为重度病变。结论 UACS核心病位在肺,可兼表、肝、胃;病性以痰为主,寒热虚实互见,肺气郁而生痰是UACS的核心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170例静脉吸毒HIV感染者/AIDS患者中医证候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静脉吸毒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以中医理论、相关文献以及专家经验为基础,编制“静脉吸毒HIV感染者/AIDS患者中医证候调查表”,对170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进行一对一统一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证候统计分析。结果这些患者的证候(证型)出现频率较高(10%以上)者依次为:脾胃气虚、肝郁气滞、肾阴虚、痰热蕴肺、肝胃不和、肺气虚、肾阴阳两虚、气虚证、痰湿蕴肺、肝火证、心阴虚。实证为主的证候多见于肝、肺,虚证为主的证候多见于肾、脾胃、肺。结论本研究的常见证候(证型)与其他同类研究结果有较大差异,可能由于在不同的艾滋病证候研究过程中,患者(被调查者群体)和研究者均存在诸多内、外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