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会阴人工肛门重建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6年4月—2010年2月解放军第150中心医院全军肛肠外科研究所收治的102例采用低位直肠癌根治会阴人工肛门重建术的患者,其中腹腔镜手术58例,开腹手术44例。观察指标包括平均手术时间、手术中平均出血量、淋巴清扫数目、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数据。结果腹腔镜组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88.28 ml低于开腹组247.73 ml(P<0.01);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恢复流质饮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P<0.01),腹腔镜组检出的淋巴结为18.93个多于开腹组的13.09个(P<0.01);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和术后常见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至2010年02月,腹腔镜组3年累计生存率为87.9%与开腹组8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会阴人工肛门重建术手术与开腹直肠癌手术有同样的疗效,且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低位直肠癌术中保留肛门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35例低位直肠癌利用腹腔镜技术保留肛门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42例行低位直肠癌开腹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结果35例低位直肠癌利用腹腔镜技术成功保留肛门,无中转开腹及行人造肛门;腹腔镜组术中的失血量、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无术后出血、吻合口漏、死亡病例发生。随访2-36个月未发现切口种植、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只要把握好手术适应症,腹腔镜技术在低位直肠癌完成乙状结肠与直肠或肛管端端吻合的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直肠癌的发病、误诊情况和避免误诊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1年1月-2001年12月我院诊治的直肠癌患者资料。结果:误诊156例,误诊率为53.6%,其中误诊为痔疮及痢疾的占70%以上。结论:做规范的肛门指诊及乙状镜检查,警惕良性病合并直肠癌的可能性,是减少误诊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直肠癌是指发生于齿状线至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之间的癌,传统手术方式是经腹会阴联合行直肠癌切除术,做永久性人工肛门即经典的Miles手术.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138例低位直肠癌病人行保留肛门根治术前后的处理,体会到:术前应充分准备,纠正和改善病人状态,以保证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做好各项管道处理和充分营养,使结、直肠吻合良好愈合。经半年以上随访,约94.4%病人排便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6.
拉肚子严重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痢疾和直肠癌为什么容易被弄混;痔疮也会产生便血直肠癌是否会被误诊为痔疮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评价经肛门拖出标本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临床应用。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9月~2010年12月开展改良式经肛门取出标本的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病例共8例进行分析。结果 8例患者手术顺利,无一例中转开腹,无腹部切口。手术时间约(240±30)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0±0.5)d,腹腔镜下切断肠管时肠内容物流出腹腔8例,拖出标本时肠管标本受挤压导致其内液流出腹腔8例,拖出标本困难5例,术后两周发生直肠阴道漏1例,8例患者肛门控便均良好。结论该术式无腹壁切口,术后康复快,但存在手术耗时长、可能增加腹腔感染及肿瘤种植发生率、不容易拖出标本等问题,因此,该术式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目前尚未成熟,需进一步完善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围手术期护理对促进直肠癌人工肛门患者康复和恢复正常生活的作用。方法分析2004年6月至2007年12月,我科收治低位直肠癌行Miles手术35例的护理过程。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康复。结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对促进患者康复和恢复正常生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64例直肠癌患者,依照就诊编号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腹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手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3年存活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60 ml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3年生存率和复发扩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能显著提升患者3年存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的肛门功能和血白蛋白效果.方法 8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治疗组45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治疗,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辅助下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术,随访3月,观察患者肛门功能和血白蛋白水平.结果 3月后随访,对照组肛门功能优良率60%,治疗组优良率82.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患者血白蛋白均有提高,并且治疗组提高更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术明显改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肛门功能,提高血白蛋白.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研讨直肠癌的发病、误诊情况和避免误诊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 1991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我院诊治的直肠癌患者资料。结果 误诊 15 6例 ,误诊率为 5 3 6% ,其中误诊为痔疮及痢疾的占 70 %以上。结论 做规范的肛门指诊及乙状镜检查 ,警惕良性病合并直肠癌的可能性 ,是减少误诊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临床应用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3月—2009年6月罗山县人民医院经腹腔镜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1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右半结肠切除术2例、左半结肠切除术2例、乙状结肠切除术3例、直肠癌行直肠前切除术2例、Miles术1例。结果 10例均经腹腔镜手术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15~290min,平均170min;术中出血60~240ml,平均120ml;手术切除淋巴结数目2~9枚,平均6枚;术后2~5d胃肠功能恢复,平均3.5d;术后住院时间7~12d,平均9.5d;术后无出血、吻合口漏、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出院随访2~18个月,1例出现轻度性功能障碍,1例术后13个月后发现肝脏转移,未见复发及腹部切口种植。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手术创伤小,切口并发症发生减少,术后患者恢复快,可较早进行术后化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适应症的选择标准并分析手术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直肠癌患者15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经腹会阴切除术患者52例,保留舡门括约肌手术患者101例,回顾性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并比较分析直肠癌患者采取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手术方式的选择与肿瘤发生部位、环周度、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侵犯脏器、大体类型、是否为根治性、Dukes分期有关,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局部复发率、排便功能、5年生存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的前提下,直肠癌患者可以行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而手术方式的本身并不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直肠癌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其中,低位直肠癌居多,而且越来越多的直肠癌患者要求避免永久性腹部结肠造口,因此,如何在保证根治疗效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合理选择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保肛术),是外科医师面临的争议较多的一个问题.临床资料一般资料自1988年至1996年本组共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66例,资料完整62例。男26例,女36例。年龄37~71岁,平均584岁。结肠镜提示癌下线距肛缘4~5cm1例,5~6cm17例,6~7cm44例。术前均行活检证实为腺癌,其中,低分化及粘液腺癌10例。Duke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腹腔镜辅助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直肠癌的近期效果.方法 6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各30例.开腹组患者采用开腹直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胃肠道蠕动时间、下床行走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治疗时间、肠梗阻发生情况、淋巴结清扫数量.结果 腹腔...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直肠癌的安全性。方法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直肠癌患者分为均等2组,开腹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微创组行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就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尿管保留时间、残余尿量、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微创组术后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微创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跟开腹组无显著差异,但术后尿管保留时间、残余尿量、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清除淋巴结,减少术后残余尿量,缩短尿管留置时间和活动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在直肠癌保肛术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自1998年1月~2004年2月应用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技术在中低位直肠癌患者65例手术保肛,经术后观察及随访,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周长东  王旭 《河北医药》2016,(8):1187-1189
目的:分析不同肠道重建术对直肠癌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以9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意愿分为结袋组(结肠成形袋术)32例、J袋组( J型贮袋术)33例和直吻组(行直接吻合术)25例。术后随访12个月,了解术后3组患者恢复情况及肛门功能。结果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结袋组与J袋组患者的大便不能完全排空、不能区分排气与排便、24 h排便次数均少于直吻组,排便评分高于直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构.05或<0.01);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结袋组与J袋组患者的最大耐受容量、静息压、顺应性及最大收缩压明显高于直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直肠癌采取全直肠结肠系膜切除术后,采用直接吻合术严重影响肛门功能,而结肠成形袋术及J型贮袋术对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损伤较小,可通过了解患者机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肠道重建术治疗,尽量保留肛门功能,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