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明清时期中医学理论与实践发展到达一个高峰,也是脾胃学说发展与完善的时代.明清医家对脾胃湿热证的辨治从病名、证候、病因、病机到防治方药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认识和临证经验,对指导现代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明清以前历代医家的医学著作入手,主要考查"三因制宜"学术思想的学术源流与发展路径,探讨历代医家对该思想的认识及其理论内涵。文章认为《内经》奠定了中医学"三因制宜"学术思想的基础,该思想历经秦汉、唐宋、金元、明清等各阶段的诸多医家的丰富而得以发展及提高,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病中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相互结合,是中医学的理论特色和精华。  相似文献   

3.
李明  颜新  彭文博 《北京中医》2009,(4):276-277
通过对古代文献中癃闭证的病因病机论述的梳理发现,癃闭证可由外感六淫、内伤情志、饮食失宜和水道阻塞等多种原因导致。中医学对癃闭证病因、病机的认识经历了历代医家不断补充和完善的过程,《素问》最早提出癃闭证病因有虚实两类,其后医家多以实邪致病为主导思想,明清以后医家则偏重脏腑虚损,水液不得运化之由,亦有主张不内外因所致者,因此辨治当随证变化,多法并施。  相似文献   

4.
李明  颜新  彭文博 《北京中医药》2009,28(4):276-277
通过对古代文献中癃闭证的病因病机论述的梳理发现,癃闭证可由外感六淫、内伤情志、饮食失宜和水道阻塞等多种原因导致.中医学对癃闭证病因、病机的认识经历了历代医家不断补充和完善的过程,<素问>最早提出癃闭证病因有虚实两类,其后医家多以实邪致病为主导思想,明清以后医家则偏重脏腑虚损,水液不得运化之由,亦有主张不内外凶所致者,因此辨治当随证变化,多法并施.  相似文献   

5.
失眠为当今社会困扰人们的常见睡眠障碍疾病,属于中医学"不寐"范畴,中医学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对失眠的治疗取得了不错疗效,但因其病因病机的多样性,探析失眠的证型及治疗对于临床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文章基于历代医家关于不寐的病因论述及现代临床研究进展,拟以脏腑及病理因素为分型要点,分别从肝、脾、肾、胆、瘀及痰等方面探讨引发失眠的理论基础,并对各个证型常用的中医药处方予以归纳总结,分析失眠治疗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以期加深从脏腑及病理因素论治失眠理论的理解,增强失眠的诊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雪峰 《光明中医》2009,24(5):847-848
"肺与大肠相表里"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临床以此立论分别采用脏腑同治和脏病脏治原则组方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热郁肺证72例,进行组间疗效对照,结果脏腑同治组无论从总有效率还是肺功能改善程度上都明显优于脏病脏治组,提示充分应用肺与大肠表里关系辨证施治在提升临床疗效方面作用巨大。  相似文献   

7.
从痰证的中医医籍及医家证治整理、病证结合中的痰证的临床中药辨治及痰证的实质研究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痰证的相关研究进展。传统中医领域内的痰证的证治方药,因各位医家其所处时代及辨证思路的不同而证治用药各有特色。病证结合思路指导下的痰证临床辨治涉及现代医学内外妇儿等各种疾病,但其总的指导思路未脱离中医理论异病同证同治的原则。病证结合思路指导下的痰证实质研究分别从血液生化检查、细胞因子水平等角度探讨了各种疾病痰证的现代医学的病理机制,但其结论多是针对某种或某些疾病,难以外推。提出从方药相应的模式建立痰证的临床辨证诊治标准,及从蛋白质群水平探讨建立痰证的微观辨证指标的可能思路。  相似文献   

8.
从痰证的中医医籍及医家证治研究、病证结合思路指导下的痰证辨治及痰证的实质研究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痰证的相关研究进展。传统中医痰证的证治方药,因各位医家其所处时代及辨证思路的不同而证治用药各有特色。病证结合思路指导下的痰证临床辨治涉及现代医学内外妇儿等各种疾病,但其总的指导思路未脱离中医理论异病同证同治的原则。病证结合思路指导下的痰证实质研究分别从血液生化检查、细胞因子水平等角度探讨了各种疾病痰证的病理机制,但其结论多是针对某种或某些疾病,难以外推。建议从方药相应的模式建立痰证的临床辨证诊治标准,从蛋白质(群)水平探讨建立痰证的微观辨证指标。  相似文献   

9.
"痰"是中医学中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把握好"痰"之形与意对临床辨治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痰之形分有形和无形,痰之意即内涵意义,是指从其与津液气血、与脏腑、与病的关系中阐释痰作为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的不同病机的丰富内涵。从痰之"有形""无形"及内涵进行探讨,可促进对中医学"痰"的认识,为临床相关疾病的辨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痰证理论肇始《内经》、《难经》,历经后世诸多医家发挥,至明清时期发展到顶峰。通观《内经》并无"痰"字,只有在《素问.经脉别论》中论述人身水液代谢的途径。自晋.王叔和《脉经》及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始有"淡饮"之名,与张仲景《金匮要略》之《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遥相呼应,为后世痰证学说以及理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中医临床的进展与疫病的高发密切相关。汉末魏晋时期产生了《伤寒论》,金元时期受疫病影响,有火热论、《脾胃论》,明清时期在《温疫论》以后出现温病学派。在疫病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中医形成了辨证论治的基本方法和临床的诊疗体系,中医临床的进展从未止步。  相似文献   

12.
浅析明清三大外科学派之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中医外科学发展和实践中形成的风格迥异的三大学派进行了论述,分别阐述了陈实功、王洪绪、高锦庭的不同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3.
从先秦到明清,有关胸痹的记载颇为丰富,历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观察和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总结出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行之有效的方药。分析研究冠心病中医致病因素、发病机理及诊治用药己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基础与临床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历代胸痹文献发现:(1)其病因为外邪侵袭、内伤情志、饮食劳逸、脏腑衰弱等因素。(2)其病机为心脉痹阻,痹阻不通,不通则痛,主要病理变化为本虚标实。本虚可为气虚、阳虚、阴虚,标实为气滞、寒凝、痰浊、血瘀,又可以相互为病。(3)辨治上知其因,辨其证,从脏腑、痰瘀、经络为切入点入手。在药物使用上,古人以温里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最为常用。  相似文献   

14.
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渗透到中医辨证论治、养生等各个方面。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祖国医学长足发展的历史时期,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而陶弘景作为这个时期的医学大家,其在养生上也成就卓越,就藏象学说思想对陶弘景养生观的影响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举明代医家张景岳的医案为例,通过分析医案的辨证立法、处方用药,说明五脏阴阳辨证对中医临床诊疗的指导意义.即通过加强和调整五脏的功能活动,使其恢复到"阴平阳秘"的状态,从而增强机体的自稳调节能力和抗病御邪能力,正是中医临床治疗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柳文虎 《河南中医》2002,22(4):12-13
痰作为一种病理产物,停滞于机体各组织器官中可产生各种痰病。中医的痰病学理论和临床实践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从西周、先秦以降至晚清三千多年,代有阐发,已基本形成一个以痰为中心的辨证论治理论。  相似文献   

17.
中医思维和现代检测方法的有机结合是提高中医肾病理论水平和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中西医深层次结合的突破点。以中医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思想,从"既病防变"和"二级预防"、"证本质"和"微观辨证"等角度对肾脏病的中医诊治理念展开探讨,并进一步提出现代临床中医肾脏病诊疗模式应是中西医有机结合下的审病-辨证-治病。  相似文献   

18.
中医辨证论治,在临床实践中确有深刻体会,祖国医学有其独特出色的科学理论及其治疗体系,根据五行、脏腑、经络、四诊、八纲,结合精神病的病因、病机进行辨证论治。活血化瘀是我国古代治疗精神病的基本法则之一,"血瘀"与精神病的关系,早在《内经》有记载,至汉代张仲景提出"热入血室"、"蓄血症"热结膀胱等症,又明确提出桃仁承气汤:桃仁12g,大黄12g等,抵挡汤:桃仁12g,水蛭8g等活血化瘀治疗精神病,至清代王清任提出用癫狂萝醒汤:香附15g,赤芍12g等治疗精神病,其中主要药物是用活血化瘀之剂。  相似文献   

19.
为更好地理解肝脾关系,作者通过对历代文献中肝脾关系论述的整理,分析肝脾关系内涵变化及引起变化的内外在动力。认为:肝脾关系内涵变化源于中医理论的不断变迁,其内在动力在于不同时期原有中医理论与社会医疗实践及科学实验的矛盾,并受当时主流思潮、社会需求等外在动力的推动。在此作用下,不同时期肝脾关系内涵表现为:汉唐时期强调土、木生克关系,宋金元强调相火和元气的关系,明清强调肝、脾之气的关系,民国现代后从生理功能角度强调肝主疏泄促进脾胃运化,二者关系逐渐紧密,理论地位逐渐突出。文章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肝脾关系、肝主疏泄等理论,同时对现代中医脏象理论和中医理论的构建、创新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医体质学说有着丰富的内容。先秦两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及《伤寒论》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晋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民国时期的医著都对体质学说有了进一步发挥,并充实其学说。建国后是体质学说的大发展时期,尤其是王琦教授编著的《中医体质学》一书,集历代之大成,又结合现代医学的一些观点,使中医体质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医体质学,是在历代体质学说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