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口径穿甲武器致伤坦克内绵羊的现场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小口径反坦克武器对坦克内绵羊的致伤特点,用2种武器在60m距离向坦克前甲板射击,然后检查动物伤情。结果发现,在坦克受到某型高射机枪穿甲燃烧弹攻击后,16只试验动物中有8只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而步枪穿甲燃烧弹穿甲后,16只动物中只有1只因弹丸直接击中受伤。以上伤情无燃烧因素,说明高射机枪穿甲燃烧弹所致绵羊受伤率仍很高,而步枪穿甲燃烧弹如果不直接击中动物一般不会造成伤亡。  相似文献   

2.
大口径反坦克武器侵彻坦克后绵羊的致伤特点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观察某型大口径反坦克武器破甲后对绵羊的致伤特点和规律,为战时防护、救治提供依据。将16只绵羊平均分为4组布放在坦克内,用火炮发射破甲弹攻击坦克。在致伤的同时,测量坦克内冲击波超压,致伤后进行病理解剖等检查。结果16只羊有3只即刻死亡,其余13只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其致伤因素主要是破甲后产生的温度极高的金属射波和冲击波,说明大口径破甲弹致动物损伤严重,死亡率高,受伤器官多,致伤因素复杂。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遭受反坦克地雷袭击时坦克内人员的致伤情况,采用3枚反坦克破甲地雷置于坦克覆带下,坦克内布放绵羊,用电雷管引爆地雷,检查动物伤情。结果地雷被弹爆后,将车轮炸飞,履带炸断,坦克内12只绵羊有12耳出现轻度损伤,并伴有内脏轻度损伤。提示反坦克地雷袭击坦克后能造成动物听器官轻度损伤,强烈震动也可造成动物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不同口径及不同弹种反坦克武器对坦克内绵羊致伤特点。方法用4种武器、5种弹药在100m距离向坦克前甲板射击;另用反坦克地雷,在坦克履带下引爆,同时测试坦克内冲击波超压、有害气体及温度,试验后检查动物伤情。结果坦克内的68只动物中,44只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弹片伤、冲击伤、复合伤,其伤处总数为492处,大口径、中口径2种弹致伤率达100%;舱室内有害气体(主要是CO)严重超标;坦克舱室内温度增高幅度不大。结论反装甲武器侵彻坦克后,致绵羊受伤率极高、伤情复杂、伤势严重,死亡率高,加之舱室类兵器机动性强,内部空间小等特点,给救治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超高速武器对生物的杀伤特点以及致伤能量和伤情之间的关系,为其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雄性华南犬12只,通过某型爆炸枪分别以15360J、12643J和8144J能量的超高速弹丸致伤动物,并用常规武器以843J能量的钢珠作致伤对照,观察动物局部伤情特点和全身主要脏器改变。结果 超高速武器致伤后肢体大多完全离断,损伤情况与爆炸伤类似,常规钢珠致伤后的伤情明显轻于超高速武器致伤;在超高速情况下,损伤程度与致伤能量无明显联系。结论 超高速武器对生物的杀伤力大、局部毁损严重;破片的质量、动量对杀伤力的影响明显大于速度和碰击能量,质量、动量越大,杀伤力越强。  相似文献   

6.
反坦克武器击中坦克时舱室内有害气体测试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在模拟实验条件下,坦克受到反我武器攻击后舱室内有害气体的取样方法和分析方法,用3种武器发射3种弹药攻击坦克,在远距离控制取样设备,取样后在实验室进行坦克舱室内有害气体浓度分析,结果取样成功,坦克被击中后,一氧化碳气体含量有明显的增高,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增高幅度不大,氧含量无明显变化,说明对坦克舱室进行远距离现场控制气体采样是可行的;坦克的受反坦克武器打击后,除弹片和冲击波等致伤因素外,还会造成坦克内乘员一氧化碳中毒。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西宁地区成年人老年人、长期移居青海又返回上海居住的老年人,苏州当地老人的血清FT_3、FT_4的含量,结果表明:①西宁地区老年人血清FT_3的正常值为6.2±0.68pmol/L。FT_4的正常值为17.4±2.3pmol/L。②老年组的FT_4值与成年组无明显差异。FT_3值明显低于成年组。③西宁、苏州、长期移居青海又返回上海居住的三组老人血清FT_3、FT_4值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平原大鼠进入海拔5100m的高原后,其主要脏器的超微结构均发生一定的损害。心肌细胞线粒体嵴断裂、溶解,肌浆网扩张,细胞间质水肿等;肾小管上皮细胞微绒毛排列紊乱,核异染色体边聚,部分线粒体呈明显髓鞘样改变;脑细胞线粒体肿胀,膜结构消失,甚至呈空泡状改变,突触前后膜不清等。经服五补口服液的大鼠脏器损伤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且以肾组织为著,显示该方对高原低氧下大鼠脏器的超微结构具保护作用。以中医微观辩证角度论证该方亦表明具有良好的证效关系,同时,本项研究为其抗早衰作用提供了有力的客观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