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栋  顾家烨 《海南医学》2008,19(12):53-54
目的探讨小切口经皮插入钢板内固定技术(MIPPO),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2007年4月至2008年6月,选用小切口经皮锁定钢板治疗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16例。按AO骨折分型,21B3型4例,23A3型5例,23C2型5例,23C3型2例。结果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16例伤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术后3-4周开始见骨痂生长,骨折临床愈合期为6-10周,骨折愈合率100%。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具有钉-板角度稳定性强和对骨膜血供损伤小的生物学固定优点,同时运用小切口经皮微创技术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用交锁髓内钉和腓骨钢板或斯氏针复合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 本组39例胫腓骨中下段骨折,通过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和腓骨钢板或斯氏针固定治疗。结果 患者骨折愈合良好,踝关节稳定性良好,下肢功能恢复良好。3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8周,平均32周,患者均恢复了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结论 对于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应考虑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及腓骨内固定对小腿持重、维持足关节的结构功能及小腿下1/3应力平衡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腓骨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的特点。方法采用腓骨钢板内固定及使用皮质骨螺钉同时固定胫腓骨加石膏外固定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24例。交通事故伤14例,机器碾压伤8例,重物砸伤2例。骨折位置均为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闭合性骨折7例,开放性骨折17例。结果24例均达临床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为4个月,骨折位置良好,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无皮肤坏死及感染发生。结论(1)腓骨内固定后有益于胫骨内固定的稳定;(2)恢复腓骨的解剖位置,有利于踝关节的稳定性;(3)显著提高胫腓骨骨折的愈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腓骨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的特点。方法采用腓骨钢板内固定及使用皮质骨螺钉同时固定胫腓骨加石膏外固定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24例。交通事故伤14例,机器碾压伤8例,重物砸伤2例。骨折位置均为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闭合性骨折7例,开放性骨折17例。结果24例均达临床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为4个月,骨折位置良好,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无皮肤坏死及感染发生。结论(1)腓骨内固定后有益于胫骨内固定的稳定;(2)恢复腓骨的解剖位置,有利于踝关节的稳定性;(3)显著提高胫腓骨骨折的愈合率。  相似文献   

5.
LCP经皮桥接固定治疗复杂性胫腓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经皮锁定桥接钢板技术治疗复杂性胫腓骨骨折,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经皮插入锁定桥接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腓骨骨折61例。结果61例随访6~24个月,骨折无延迟愈合,无畸形愈合和钢板松动断裂。内固定术后无植骨52例的临床愈合时间为12~16周,植骨9例为19~24周。结论经皮锁定桥接钢板技术是治疗复杂性胫腓骨骨折的有效方法,特别适合骨质疏松患者。  相似文献   

6.
魏入帅  张学康 《当代医学》2008,14(23):25-26
目的 探讨腓骨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的特点.方法 采用腓骨钢板内固定及使用皮质骨螺钉同时固定胫腓骨加石膏外固定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24例.交通事故伤14例.机器碾压伤8例,重物砸伤2例.骨折位置均为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闭合性骨折7例,开放性骨折17例.结果 24例均达临床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为4个月,骨折位置良好,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无皮肤坏死及感染发生.结论 (1)腓骨内固定后有益于胫骨内固定的稳定;(2)恢复腓骨的解剖位置.有利于踝关节的稳定性;(3)显著提高胫腓骨骨折的愈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腓骨内固定结合胫骨单边支架外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1例胫骨开放性骨折使用胫骨外固定、腓骨1/3管形钢板内固定治疗,并进行随访分析。结果41例病人中39例正常愈合,2例因有骨缺损骨折愈合不良,予二期手术植骨后愈合。结论胫骨外固定结合腓骨内固定符合现代生物学固定治疗理念,是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用交锁髓内钉和腓骨钢板或斯氏针复合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 本组39例胫腓骨中下段骨折,通过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和腓骨钢板或斯氏针固定治疗.结果 患者骨折愈合良好,踝关节稳定性良好,左下肢功能恢复良好.3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8 周,平均32周,患者均恢复了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结论 对于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应考虑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及腓骨内固定对小腿持重.维持足关节的结构功能及小腿下三分一应力平衡有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分析117例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经验,探讨不同类型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从2000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胫腓骨骨折117例,采用外固定架、加压钢板内固定、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等治疗方法。结果本组共随访88例,其中延迟愈合3例,加压钢板固定2例发生延迟愈合,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延迟愈合1例。骨折愈合时间9周~11周,基本解剖复位,无成角畸形,术后6个月~12个月膝踝关节活动及行走基本正常。结论不稳定型骨折手术治疗以带锁髓内钉内固定为主,亦可根据局部情况选用钢板等内固定物及其他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震  马剑峰  陈建 《西部医学》2008,20(5):965-966
目的探讨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48例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管形石膏治疗5例,外固定支架治疗28例,内固定治疗15例。随访6月~2年,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及愈合时间。结果管形石膏治疗5例全部骨性愈合;外固定支架治疗28例中,1例出现针道渗液,经治疗后均骨性愈合;内固定治疗15例,4例出现皮瓣坏死,经皮辩转移术后均骨性愈合。结论对腔肿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必须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能手法复位成功的就不手术治疗;术中尽量保护断端周围血供,能使用外固定支架就尽量不用内固定,如有骨质缺损须行一期植骨术。  相似文献   

11.
胫腓骨骨折的内固定选择和并发症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金林 《安徽医学》2009,30(7):770-771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内固定物的选择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33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上下1/3骨折采用内或外侧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伴有腓骨骨折者同时切开复位管状钢板内固定;中1/3骨折选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开放性骨折急诊清创待伤口愈合后再行钢板内固定。结果33例患者骨折均临床愈合,时间4—6个月。有1例锁钉断裂,1例锁钉钉眼有脓性分泌物,2例皮瓣坏死,1例踝背屈较健侧差约10°。结论胫骨中1/3骨折选用交锁髓内钉,上下1/3选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是合适的,开放性骨折清创后延期钢板内固定。钢板内固定应在局部肿胀消退后进行。  相似文献   

12.
陈晓春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6):3526-3527
目的观察解剖锁定钢板在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适当手术时机采用解剖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6例,观察术后治疗效果。结果 36例手术患者获得平均16个月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按Mazur评价标准:优30例,良3例,中等3例,优良率达到91.62%。结论对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采用解剖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手术创伤小,骨折易愈合,可实现早期锻炼,尽快恢复患肢功能。锁定解剖加压钢板是目前治疗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较为理想的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采用胫前减张切口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行胫前减张切口结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OF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术后两组并发症主要有切口感染、骨折延迟愈合、皮缘坏死、骨折畸形愈合及螺钉松动断裂,治疗组切开感染2例(3.77%),对照组8例(15.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胫前减张切口结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具有疗效好,骨折愈合快及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分析117例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经验,探讨不同类型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从2000年1月 ̄2006年12月共收治胫腓骨骨折117例,采用外固定架、加压钢板内固定、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等治疗方法。结果本组共随访88例,其中延迟愈合3例,加压钢板固定2例发生延迟愈合,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延迟愈合1例。骨折愈合时间9周 ̄11周,基本解剖复位,无成角畸形,术后6个月 ̄12个月膝踝关节活动及行走基本正常。结论不稳定型骨折手术治疗以带锁髓内钉内固定为主,亦可根据局部情况选用钢板等内固定物及其他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胫腓骨干骨折不同固定方法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目的:对比研究两种不同固定方法治疗胫腓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分别采用不扩髓交锁髓内钉固定胫骨干加钢板固定腓骨(腓骨固定组)以及单独行不扩髓交锁髓内钉固定胫骨干(腓骨不固定组)两种方法,对87例患者进行临床随访和分析,动态观察骨折的愈合过程。对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骨痂出现时间:腓骨固定组为(6.9±2.3)周,腓骨不固定组为(8.1±2.3)周;骨折平均愈合时间:腓骨固定组为(14.2±2.5)周,腓骨不固定组(15.3±2.5)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腓骨固定组2例,发生率为5.6%,腓骨不固定组11例,发生率为21.6%。对于胫骨上、下段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加腓骨钢板固定可明显缩短骨折愈合时间(P<0.05),腓骨固定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不固定组(P<0.05)。结论:不扩髓髓内钉固定加腓骨钢板内固定能显著提高胫骨干骨折愈合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赵振宇 《吉林医学》2012,(5):1028-1029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微创手术方法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36例。结果:优良33例,可3例,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没有延迟、畸形、不愈合病例发生,也没有发生钢板断裂、再骨折情况等。愈合时间3~6个月。结论:微创固定系统前景广阔,因其有创伤小、恢复快、利于骨折愈合、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4年7月~2009年8月应用小切口手指指引下复位,经皮置入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62例。小切口间接复位后,在胫骨内侧骨折两端建立皮下隧道,钢板经此隧道安放在胫骨内侧骨膜外,少数螺钉固定。结果:平均手术时间85分钟,55~150分钟,无明显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9.5天,6~15天,所有病例伤口均1期愈合,随访2~18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2~20周,平均16周,无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钢板固定可靠,未见断裂与松动。结论:采用经手指引导、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复位确实可靠、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有利于骨折愈合的优点,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与传统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自1998年10月至2002年5月,8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组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各40例。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0个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组中所有骨折均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1.9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组中,骨不连7例,伤口感染6例,钢板外露6例。结论微刨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骨折愈合快,感染率低,是1种较好的生物学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胫腓骨远端双骨折应用两种不同微创内固定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56例研究对象均来自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本院接收的胫腓骨远端双骨折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研究组(n=28)和对照组(n=28),研究组行腓骨弹性髓内钉联合胫骨交锁髓内钉治疗,对照组则行腓骨弹性髓内钉联合胫骨经皮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结果在术中出血量和手术用时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骨折恢复时间上,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胫腓骨远端双骨折患者来说更适用腓骨弹性髓内钉联合胫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能够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外侧改良单切口加压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双骨折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50例胫腓骨远端双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其中28例行外侧改良单切口加压钢板内固定(A组),男18例,女10例;年龄45.2±6.4岁;其中有6例开放性骨折;22例闭合性骨折;22例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切开内固定(B组),男12例,女10例;年龄42.8±8.8岁;其中有4例开放性骨折;18例闭合性骨折;对2组病例术中情况,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结果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意义。术后A组骨折愈合时间15.4±2.9周短于B组的21.1±3.0周,踝关节功能评分44.3±1.7分、患足力线评分8.6±2.3分,分别优于B组的41.8±2.5分及6.8±3.6分,而步态异常发生率低于B组;但2组术后踝关节疼痛评分、屈曲加伸展受限、内翻加外翻受限及总体优良率比较无意义。A组有3例出现并发症少于B组的8例。结论:从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踝关节的功能及活动度、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经外侧改良单切口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双骨折有一定的优越性;而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双骨折在软组织条件较差或多段胫腓骨骨折中应用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