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激素敏感型系膜增生性肾炎的疗效。方法将122例呈肾病综合征表现并对强的松治疗敏感的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使用并撤减强的松治疗,观察组在强的松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通过观察系膜增生性肾炎的复发及强的松副作用发生情况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系膜增生性肾炎的复发率及强的松副作用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激素敏感型系膜增生性肾炎,可以明显减少复发及明显减少强的松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8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志洁  叶任高 《中国医刊》1999,34(10):46-47
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本组82例都是临床表现为隐匿性肾炎而肾活检病理均为原发性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者,并通过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以及结合肾活检,排除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可能性。82例病人均为住院或门诊患者,肾活检确立诊断后,长期在门诊治疗和随访,其中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44例,男19例,女25例,年龄为3017±1245岁(11~53岁),病程为183±126年(2周~4年);西药组(对照组)38例,男19例,女19例,年龄2892±1673岁(13~51岁),病程为178±145年(1月~48年)。另治疗组中单纯性蛋白尿者6例(136%),单纯性血尿者…  相似文献   

3.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是指以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增生和细胞外基质(ECM)增生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一类肾小球疾病的总称[1]。1961年Jnennings首次提出系膜增生的问题[2]。1970年,Churg等在小儿肾病综合征中报道了系膜增生性肾小球病变[3]。四十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MsPGN病因多样,临床涉及范围广,是肾小球疾患中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4]。在儿科,系膜增生是肾小球疾病最多见的病理改变[5]。近10年来,中医对MsPGN也有了系统的认识,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MsPGN显示出较好的疗效。本文就…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 sPGN)是一组以弥漫性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及不同程度系膜基质增多为主要特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根据其免疫病理可将其分为IgA肾病及非IgA肾病两型,其中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成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活检病例的24.7%~30.3%[2]。对于该病现代医学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临床仍以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对症治疗为主,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及毒性和不良反应,而中医药对于M sPGN的治疗则具有一定的疗效且毒性和不良反应小。现将近年来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中医治法研究楼季华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白芍总苷(TGP)制剂帕夫林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患者的疗效、作用特点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经肾穿刺确诊的原发性MsPGN患者10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GP组51例和雷公藤多苷组58例,TGP组给予TGP0.6~1.2g/d,分2次口服;雷公藤多苷组给予雷公藤多苷片30~60mg/d,分3次口服;观察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24h尿蛋白量、尿红细胞、肝肾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12周后,TGP组和雷公藤多苷组分别有52.9%和39.7%的患者获得临床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86.3%和84.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雷公藤多苷组发生肝功能异常13例(22 .4%),经期紊乱9例(15. 5%),血白细胞或血小板下降7例(12 .0%),TGP组仅有8例(15 .7%)发生便溏、腹泻,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GP能显著降低24h尿蛋白量和尿红细胞,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12周后,TGP组继续治疗并随访,最长96周,结果显示TGP有一定的时效和量效趋势.结论 TGP能有效降低MsPGN尿蛋白、尿红细胞,提高临床缓解率,疗效与雷公藤多苷相当,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雷公藤多苷,安全性良好;TGP的疗效存在一定的时效和量效性,因此长程的TGP治疗方案有利于MsPGN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认为病因有风邪袭表、疮毒内犯、外感水湿、饮食不节,及禀赋不足、久病劳倦.基本病理变化为肺失通调,脾失转榆,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其病位在肺、脾、肾,而关键在肾.病理因素为风邪、水湿、疮毒、瘀血.由于致病因素及体质的差异,水肿的病理性质有阴水、阳水之分,并可相互转换或夹杂.多数专家认为MsPGN多为本虚标实之病,本虚以脾、肾亏虚为多见,标实多为湿热、热毒、水湿、瘀血、湿浊等实邪.中医药要从整体调节出发,整体与局部相结合,辨证与辨痛相结合,利用中药多途径、多层次、多方位的作用特点,在控制肾脏的免疫炎症反应、减少肾小球病理损害、延缓肾衰竭等方面发挥其特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氯沙坦联合金水宝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方法:将晋煤总医院自2011年11月至2013年5月间收治的56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治疗组给予氯沙坦联合金水宝治疗,对照组给予氯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尿红细胞、尿蛋白、血脂以及患者肾脏功能的变化情况,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尿红细胞定量、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5),治疗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UN、Scr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金水宝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单纯氯沙坦治疗效果,且治疗后患者的尿红细胞、尿蛋白、血脂等水平的改善较明显,肾功能稳定,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简称MsPGN)是一种以弥漫性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及不同程度系膜基质增多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为水肿、腰痛、倦怠、乏力等,后期可发展为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炎肾病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任国辉  叶任高 《广东医学》1995,16(11):761-763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炎肾病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510260)任国辉中山医科大学肾病研究所叶任高原发性膜性肾炎(MGN)是引起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常见病理类型,但对其治疗方面,目前尚争议不一[1],我们对...  相似文献   

10.
雷公藤多甙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2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公藤多甙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27例分析杨桢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南宁530021)雷公藤为卫茅科植物,主要药用部位为根,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生育、抗癌等药理作用[1]。我科于1993年8月至1997年8月应用雷公藤多甙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  相似文献   

11.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growth factor,PDGF)是一种重要细胞因子,具有强烈的促有丝分裂和细胞趋化作用。PDGF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能启动细胞内多条信号转导通路,形成信号网络,在不同组织细胞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该文从PDGF的化学生物学特性及其信号通路、PDGF在系膜细胞中的表达以及诱发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机制、中医药对PDGF表达影响的研究进展等方面加以论述,分析了PDGF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中所起的作用及中医药对它的调节作用,指出拮抗PDGF表达可能成为中药治疗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2.
蒙裕喜 《中外医疗》2016,(15):156-157
目的: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西医治疗情况。方法方便该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6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辩证施治,回顾性总结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同样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肯定,但对临床医生的要求也较高,仍需加强相关经验的总结。  相似文献   

13.
大鼠系膜增殖型肾小球肾炎模型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探讨胃肠道粘膜免疫与系膜增殖型肾小球肾炎的关系,作者采用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分次静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BSA)隔日灌胃及弗氏佐剂分次皮下注射,建立SD大鼠系膜增殖型肾小球肾炎模型,观察肾小球的病理变化。结果显示:自实验的第6周末大鼠肾小球出现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增生,至第8周末呈现明显的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增生。本模型制作时间较短(6~8周),病变稳定,模型的建立进一步证实胃肠粘膜免疫在系膜增殖型肾小球肾炎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进行疗效观察,方法:建立慢性肾小球肾炎单纯补肾化瘀利水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进行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及24h尿蛋白定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单纯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肌酐、尿 氮、24h尿蛋白定量均有改善(P<0.05)。而单纯中药组和西药组治疗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组与单纯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可改善肾功能,减少尿蛋白流失,提高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治愈率其疗效优于单纯中药或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七叶皂苷钠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独活寄生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水煎内服和外敷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对照组为7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参地颗粒作用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sPGN)大鼠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的凋亡,B淋巴细胞瘤- 2(B- cell lymphoma- 2,Bcl- 2)蛋白、Fas蛋白的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 1)、转化生长因子- 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 β1)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从60只SD大鼠中随机抽取10只作为正常组,剩余50只均用于MsPGN模型复制,模型制作成功后,再分为模型组(11只)、缬沙坦组(10只)、参地颗粒组(10只)。各组大鼠在模型复制完成后第21天开始给药,缬沙坦组每日予缬沙坦溶液灌胃,参地颗粒组予参地颗粒溶液灌胃,模型组、正常组予生理盐水灌胃,连续干预12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病理损伤情况,实验室方法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24- hour urinary protein,24hUPr)、PBMCs凋亡率、Bcl- 2蛋白、Fas蛋白表达水平及血清MCP- 1、TGF- β1水平。结果 治疗第8、12周参地颗粒组24hUPr水平较缬沙坦组显著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BMCs凋亡率、血清MCP- 1、TGF- β1水平升高(P<0.05),Bcl- 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Fas蛋白表达水平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缬沙坦组、参地颗粒组PBMCs凋亡率、MCP- 1、TGF- β1水平均降低(P<0.05),Bcl- 2蛋白表达水平上升,Fas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参地颗粒组PBMCs凋亡率、血清TGF- β1水平低于缬沙坦组(P<0.05),Bcl- 2蛋白表达水平上升程度大于缬沙坦组(P<0.05)。参地颗粒组MsPGN大鼠肾脏系膜细胞增生被明显抑制。结论 参地颗粒可以减轻肾脏炎症反应,消减尿蛋白,改善MsPGN大鼠的肾脏病理损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凋亡调控蛋白Bcl- 2、Fas蛋白表达水平,降低MsPGN大鼠PBMCs凋亡率,下调MCP- 1、TGF- β1的表达水平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正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是指膝关节受到急性损伤后,出现以膝关节积液、肿胀、疼痛、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非感染性炎症,为骨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1])。若急性期未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病情进一步加重,有12.6%的患者形成顽固性、反复发作的慢性滑膜炎,对患者的功能活动造成影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2])。本研究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舒膝外熏方熏洗治疗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中西医联合治疗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Vogt-Koyanagi-Harada syndrome,VKH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等数据库中关于中西医联合治疗VKH综合征的中、英文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的标准以及参照改良后的JADAD量表对所检索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与质量的评价,并采用RevMan5.3软件对中西医联合治疗VKH综合征的疗效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的文献8篇,共包含540例病例(1056只患眼),其中,治疗组288例(563只患眼),对照组252例(493只患眼)。比较了VKH综合征患者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以下临床指标:总有效率(OR=3.81,95%可信区间:[1.88,7.71])、复发率(OR=0.33,95%可信区间:[0.20,0.55])、治疗后视力变化(SMD=0.57,95%可信区间:[0.34,0.81])以及并发症发生率(OR=0.16,95%可信区间:[0.04,0.57])。结论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中西医联合治疗VKH综合征具有有效率高、复发率低、视力改善更优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林海桐  宁观林 《河北医学》2011,17(4):488-48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中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重症中署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神智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6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其他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中暑的临床效果更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 LRVES)合并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MsPGN)的临床特点,并探讨二者间的关系。方法:对24例LRVES 合并MsPGN 患儿(病例组))及同期28例单纯LRVES患儿(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肾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尿红细胞形态、24h尿蛋白定量、尿IgG及血IgA、IgM、IgG、C3水平、左肾静脉扩张段( D)与在其前方狭窄段( N)的比值( D/N)的差异。结果:两组年龄、性别、病程、血IgA、IgM、IgG、C3水平、D/N值,无统计学差异( P>0.05),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尿红细胞形态以多形性为主,24h尿蛋白定量及尿IgG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病例组肾活检均为MsPGN,对照组肾活检为肾小球轻微病变。结论:LRVES患儿出现多形红细胞尿、蛋白尿尤尿蛋白含量高、且提示非选择性蛋白尿者,应考虑LRVES合并肾小球疾病特别是MsPGN可能,应及早行肾穿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