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套入式吻合保肛术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11年3~4月间北京军区北京总医院对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施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经肛门切除套入式吻合保肛术.用超声刀完成肠系膜根部周围淋巴结清扫,肠系膜下动静脉根部结扎切断,直肠游离至尾骨尖肿瘤远端5 cm;采用5针悬吊法暴露肛门术野,距齿状线上1 cm处环形切开,沿黏膜下锐性向上剥离至肛提肌平面,切断直肠,将直肠肿瘤及远端乙状结肠一并从肛门移出体外切除,行套入式近端结肠全层与直肠黏膜及黏膜下吻合.结果 5例患者腹腔镜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78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76 ml;平均淋巴结检出数目14枚.术后3 d肠蠕动恢复,无一例出现术后并发症,腹部及肛门未见手术切口及明显瘢痕,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2 d.结论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套入式吻合保肛术安全、可行,腹部无手术切口.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feasibility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laparoscopic sphincter-preserving proctectomy for low rectal cancer using transanal telescopic anastomosis. Methods Five patients underwent laparoscopic sphincter-preserving proctectomy for low rectal cancer using transanal telescopic anastomosis between March 2011 and April 2011 at the General Hospital of Beijing Military Command. After lymph node dissection around the mesentery using harmonic scalpel, the root of the inferior mesenteric vessel was ligated and transected. Rectal dissection was further carried out until 5 cm distal to the lower margin of the tumor. A circumferential incision was made 1.0 cm above the dentate line using 5 support stitches for exposure. The submucous layer was striped upward to the level of the levator ani, and rectum was transected. Rectum and sigmoid colon were extracted transanally and removed. Finally, colonanal anastomosis was made using telescopic technique. Results Five patients underwent the procedure successfully. The mean operative time was 178 minutes. The mean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was 76 ml. The mean lymph nodes retrieval was 14. Bowel function recovered after a mean of 3 days. There were no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No obvious scars were seen in the abdomen or the anus. The mean hospital stay was 12 days. After one year of follow-up, all the patients survived cancer-free. Conclusions Laparoscopic anterior resection with sphincter preservation by transanal telescopic anastomosis for low rectal cancer is feasible and safe. Abdominal incision is minimal. However, the long-term outcomes require further investigation. 相似文献
3.
中低位直肠癌行套入式吻合保肛术371例临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套入式吻合保肛术式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371例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行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保肛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71例患者男224例、女147例。年龄21~99(平均57.9)岁。肿瘤下缘距肛缘5-8cm;病理诊断直肠腺癌361例.其巾高分化138例,中分化201例.低分化者11例,黏液腺癌11例,腺瘤癌变10例。TNM分期:Ⅰ期120例,Ⅱ期222例.Ⅲ期26例,Ⅳ期3例。术后12~24周时排便功能基本恢复到正常。术后随访率85.7%(318/371),中位随访时间为5.8年。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6例(4.3%).吻合口狭窄8例(2.1%):局部复发率为6.3%(20/318),术后总体5年生存率为69.7%。结论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保肛术式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术后能使患者保留良好的肛门控便功能.是安全有效的直肠癌保肛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保肛术对青年男性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68例低位直肠癌青年男性患者行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调查其性功能.结果 68例患者中术后性功能障碍共发生22例,发生率32.35%,其中勃起障碍15例,射精障碍7例.6例Dukes A期患者均未发生性功能障碍,Dukes B期及C期患者术后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26.67%及38.3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术可以很好地保护青年男性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性功能,是一安全、有效的保肛术式. 相似文献
5.
低位直肠癌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保肛术102例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目的 探讨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对102例中下段直肠癌行经腹肛门切除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术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102例患者术后未发生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术后早期排便次数较多,6~12次/d,口服止泻药物,可达到控制排便次数,术后12~18周时肛门排便功能基本恢复到正常。患者随访率89.2%(91/102),平均随访4.8年。局部复发率为5.4%(5/91),肝转移率为13.1%(12/91)。术后3年生存率为86.9%(60/68)。术后5年生存率为70.7%(29/41)。结论 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术既可避免结肠造口,又可有效防止吻合口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直肠癌保肛术式。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保肛术在肥胖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8例拟行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保肛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体重指数(BMI)分为A组(BMI〈25kg/m2)和B组(BMI≥25kg/m2),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手术相关情况。结果两组病例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保护性造口患者数等因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转行Mile手术的患者数显著高于A组(P〈0.05)。两组病例下切缘距离,清扫淋巴结数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P〉0.05),除了切口脂肪液化及感染这一并发症(P〈0.05),两组病例在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通气时间等方面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保肛术应用于肥胖患者是安全可行的,可达到同样的根治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直肠癌拖出式吻合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Dixon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Dixon术)并经肛门直肠拖出式吻合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腹腔镜直肠癌拖出式吻合的手术效果。结果:16例均顺利完成保肛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175±5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80±45)ml;切除肿瘤长径0.8~4.0 cm,切除标本远端切缘距离瘤体≥2 cm,切缘阴性率100%,淋巴结转移0~9枚。TNM分期:Ⅰ期2例,ⅡA期1例,ⅢA期6例,ⅢB期3例,ⅢC期4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35±7)h,尿管拔除时间平均(5±2)d,术后平均住院(10±3)d。无吻合口漏发生,发生前切除术后综合征3例。术后随访3~48个月,1例局部复发,1例肝转移。结论:直肠癌拖出式吻合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Dixon术中可提高保肛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减少肿瘤的局部复发与种植转移。 相似文献
9.
近年,随着对直肠癌生物学行为及淋巴转移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保肛手术日趋增多,拖出式直肠切除术(pull through operation)是其中较简单而不失疗效的术式之一。我院近3年共施行各种直肠癌根治术107例,其中16例行拖出式直肠切除术,约占15%,近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男13例,女3例,平均56岁,40~49岁3例,50~59岁9例,60~69岁4例。 本组就诊时主诉粘液血便16例;便频12例;腹痛、恶心、呕吐各一例;消瘦6例。首次就诊时间距出现症状2… 相似文献
10.
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86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最理想的治疗术式。方法 对86例低位直肠癌切除后经肛门行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术。肿瘤下缘距肛缘6-7cm 62例,8-10cm 24例。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发生。术后8-12周时排便功能控制良好,排便次数为1-4次/d,18周时肛门排便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排便次数为1-2次/d。术后随访3个月至8年,总的局部复发率为3.7%(3/81),总的5年生存率为66.7%(14/21)。结论 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术可避免腹部结肠造口,并防止吻合口瘘的发生,作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是一种安全的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直肠拖出切除吻合术在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对直肠癌浸润转移规律的认识、新辅助治疗的开展、手术器械和手术技术的改进.低位直肠癌保肛率明显上升[1-3],尤其是早期低位或超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和肛门括约肌功能的手术开展的愈来愈多.以前,只要直肠指诊触及肿瘤的下缘就要进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而现在比较早期的直肠癌即使位于齿状线以上1~2cm也可以进行经腹前切除,而且保持比较低的局部复发率.但是如何既能按照恶性肿瘤手术原则,保证肿瘤的根治性切除,避免由于肿瘤切除不切底、肿瘤残留导致术后复发,同时又能避免过多切除肿瘤远侧直肠有限的正常肠壁,尽可能小地影响术后病人的控排便功能,是手术者常常遇到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2.
13.
14.
孟凡亭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8,17(9):25-936
目的:探讨空肠反转套入式缝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胰空肠吻合术中预防胰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在游离胰腺断端后,将空肠断端约3 cm的黏膜外翻并灭活,先将胰腺的切缘与外翻的空肠黏膜间断缝合(缝线不穿透空肠浆膜层),然后将外翻空肠复位,并将胰腺断端套入空肠腔内,再将空肠切缘与胰腺被膜间断缝合。结果:38例均获痊愈,无胰瘘、腹腔脓肿及术后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2个月至3年,无胰腺炎、吻合口溃疡,亦无脂肪泻等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表现。结论:空肠反转套入式胰空肠吻合术可有效防止胰空肠吻合口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直肠拖出吻合式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术前结肠镜确诊为直肠癌60例,肿瘤距肛门3~12cm。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切除,游离直肠至齿状线上约2cm处,将直肠拖出吻合器吻合肠段。结果60例顺利完成腹腔镜直肠癌根治切除,无中转开腹及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89~179min,(120±25)min;术中出血量48~147ml,(75±26)ml;住院时间5~12d,(8.3±1.5)d;住院费8680~15800元,(9900±750)元。60例随访12~25个月,平均22.3月,无腹腔大出血、肛门狭窄、肠漏等严重并发症,术后2个月后无大便失禁。1例术后12个月局部复发,腹腔镜下二次手术。结论直肠拖出吻合式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安全、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6.
肛门内括约肌切除套入式吻合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6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 SY Liang ZJ Yuan SJ Chen G Bai X Zuo FY Yu B Chen G Wei XJ DU JF Xu YS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1,14(8):614-616
目的探讨经腹经肛门行肛门内括约肌切除套入式吻合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军区北京总医院收治的61例超低位直肠癌(距肛缘4-5cm)患者接受经腹肛门内括约肌切除套入式吻合保肛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61例患者中男34例,女27例;平均年龄56.7岁。癌灶下缘距肛缘4cm者21例,5cm者40例:病理诊断直肠腺癌55例,其中高分化者24例,中分化者29例,低分化者2例;腺瘤癌变6例;TNM分期:T1N0M0为36例,T2N0M0为23例,T3N1M0为2例。术后1-3个月排粪自控能力明显改善,6-12个月时肛门排粪控制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3.3%),吻合口狭窄3例(4.9%)。54例(88.5%)患者接受了术后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6.2年。术后复发3例(5.6%),5年生存率73.5%。结论肛门内括约肌切除套人式吻合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肛术式。 相似文献
17.
经肛门环扎式结肠肛管吻合术用于低位直肠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自制支撑吻合管作为支架,对386例低位直肠癌作了经肛门环扎式结肠肛管吻合术,术后随访排便功能与肛门括约功能的优良率达96%。本术式损伤小、手术费时短和不用缝合的吻合,为低位直肠癌根治性结肛吻合提供一种有前途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简易的胰肠套入捆绑式吻合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残胰重建方式为简易胰肠套入捆绑式吻合方式手术者32例(简易组),胰空肠端端常规套入吻合手术者24例(常规组);比较两组的胰肠吻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并根据Clavien术后并发症诊断和分级标准分析此两种吻合方式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简易吻合组的术中出血量与常规吻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胰肠吻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的严重程度分级中简易吻合组的Ⅱ级和Ⅴ级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36% (3/32)和3.13% (1/32),显著低于常规吻合组的25.00% (6/24)和12.5% (3/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使用简易胰肠套入捆绑式吻合方式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胰肠吻合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可能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此吻合方式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如何减少和预防胰瘘的发生一直是肝胆胰外科讨论的热点。我院自2001年6月至2006年6月采用空肠套入式胰肠吻合完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2例,未发生1例胰瘘,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经腹经肛门切除低位直肠癌经肛门行结肠直肠粘膜吻合术32 …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目的 探讨直肠中下段癌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最佳治疗术式。方法 对采用经腹经肛门切除中下段直肠癌以经肛门行结肠直肠粘膜吻合术32例,癌灶下缘距肛缘6~7cm20,8~10cm12例。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发生。术后随访32例6~52个月,平均29个月。于术后19个月局部癌复发1例(3.1%),现仍无癌生存31例。本组术后8~12周时排便功能控制良好,为1~3次/d,18周时肛门排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