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延长母乳喂养与儿童体格发育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分析西部贫困地区儿童体格发育现状,探讨延长母乳喂养与儿童体格发育的关系。【方法】资料来源于“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1999~2000年度综合项目县”的调查结果。该资料对7364名3岁以下儿童的母亲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儿童测量了身长和体重。【结果】被调查儿童总的低体重患病率为20.2%,生长迟缓患病率为25.5%;低体重患病率在12~17个月时达峰值(26.9%),生长迟缓患病率随月龄增加而呈迅速上升趋势,直至36个月时达38.9%。1岁以上儿童中,断奶儿童的多种辅食添加率都好于未断奶儿童,断奶儿童的辅食添加频率好于未断奶儿童。1岁以后,已断奶儿童的营养不良患病率明显低于未断奶儿童。【结论】延长母乳期喂养显示出与辅食添加的负相关、与体格发育的负相关,提示有可能存在延长母乳喂养一影响辅食添加一影响体格发育这样一种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5省2938名3岁以下儿童的喂养、辅食添加情况与体格发育1年纵向观察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提示:目前城市母乳喂养率低而辅食添加情况却优于农村。城市母乳喂养的3个月婴儿体重与体重增长值高于混合喂养与人工喂养儿。农村因多数为母乳喂养,差别不显著。城市6~18个月婴儿辅食添加普遍,体格发育与辅食添加的关系不明显。农村婴儿在6~18个月阶段,体重及体重6个月增长值与蛋白类辅食的添加关系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3.
5省农村与城市2938名婴幼儿喂养与体格发育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5省2938名3岁以下儿童的喂养、辅食添加情况与体格发育1件纵向观察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提示,目前城市母乳养率低而辅食添加情况却优于农村。城市母乳喂养的3个月婴儿体重与体重增长值高地混合喂养与人工喂养儿。农村因多数为母乳喂养,差别不显著。城市6-18个月婴儿辅食添加普遍,体格发育与畏食添加的关系不明显。农村婴儿在6-18个月阶段,体重及体重6个月增长值与蛋白类辅食的添国关系为突出。  相似文献   

4.
长春市2007年0~6岁儿童体格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长春市0~6岁儿童体格发育的现状、规律及在国内所处的水平.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4 472名健康儿童,对体格发育的体重、身长(高)进行城区与外县比较,与全国(九市)的0~6岁儿童体格发育指标比较.结果 在出生后头3个月,体重增长最快,平均每月超过1 kg,以后趋缓,身高也有同样规律,出生后第二年体重增加平均为2 kg,而身长增加12 cm,有趋瘦趋势,以后几年体重每年平均增加2 kg,身高增加7 cm.城区儿童体格发育指标优于外县.长春市0~6岁儿童体格发育水平略低于全国. 结论 长春市0~6岁儿童体格发育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八市0~5岁儿童体格发育及喂养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了解山东省0-5岁儿童体格发育以及喂养状况。【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对山东省16个区县9 590名0-5岁儿童的身高、体重、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山东省儿童体格发育状况明显高于1995年全国9市体格发育水平,儿童低体重、生长迟缓、营养不良、肥胖的发生率分别为1.9%、6.0%、3.6%、12.6%。低体重、消瘦的发生率农村高于城市,肥胖的发生率城市高于农村,差异有显著性(P<0.05)。6个月内儿童母乳喂养率为63.5%,农村儿童在面食、米饭、粗粮的食用频率方面高于城市儿童,在肉类蛋白、鱼类产品、动物肝血以及奶类食用频率方面明显低于城市儿童。【结论】山东省0-5岁儿童体格发育优于全国标准,但是存有明显的城乡差异。  相似文献   

6.
低出生体重儿体格发育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 了解低出生体重儿 1岁、2岁时体格发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对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 11~ 13个月、2 3~ 2 5个月时进行随访 ,测定其体格发育指标 ,并与正常对照儿进行比较。询问幼儿出生后 4个月内主要喂养方式、辅食添加及断奶时间、平时主要看护方式、父母的职业和文化程度等 ,并进行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  1岁时低出生体重儿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0 1) ,2岁时低出生体重儿身高、坐高、体重等指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0 1)。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与儿童体格发育指标呈显著性相关的因素是 :儿童的年龄、性别、出生孕周、是否低出生体重儿、父母亲文化水平及喂养方式等。 【结论】 低出生体重儿 1岁及 2岁时体格发育均落后于正常对照儿 ,儿童体格发育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和评价景宁县城乡婴儿体格发育情况.方法:对2011年期间1 306名3月龄、6月龄、9月龄婴儿,按《中国0~6岁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实施方案》将婴儿按农村城镇户口划分,进行体格发育比较.结果:月龄越小达均值越高,随着月龄增长,体重、身长超均值率均呈下降趋势(P值<0.05),且体重比身长下降趋势明显.各月龄组的婴儿城镇与农村之间体重、身长超均值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值>0.05).结论:景宁县城镇及农村3个月婴儿体格发育状况良好,符合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但6个月及以后的体重增长情况欠佳,应加强婴儿的喂养指导,重视6月后辅食的添加,促进婴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藏族婴儿出生到l岁时体重和身长生长规律,为体格发育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对拉萨农村地区253名藏族婴儿,纵向随访12个月,监测0、1、3、6、12月龄共5个时间点,得到体格发育及婴儿基本情况数据,计算婴儿的重量指数(Pi)值。应用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控制出生体重、身长后,分析不同性别婴儿身长、体重变化。结果6月龄和12月龄婴儿体重较出生时分别增加1倍和3倍,6月龄身高增加约15 cm,12月龄增加约23 cm。混合效应模型结果显示,藏族婴儿体重、身长均显著增加(体重:13=1.69,P<0.000 1;身长:β=6.527 1,P<0.000 1);但体重、身长的增加无性别差异(体重:β=o.118 4,P=O.604 3;身长:β=1.4704,P=0.078 8),出生体重/身长对后期的增量有显著影响(体重:β=一0.681 9,P<0.000 1;身长:β=一0.957 l,P结论藏族儿童婴儿期体格发育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出生体重或身长对后期体重或身长的增长有显著影响。藏族婴儿体格发育低于WHO和“中国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标准,但反映身体充盈度的PI值较高,提示藏族婴儿体格发育有其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婴儿乳牙萌出与体格发育的关系。方法选取2006年"中国十省农村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资料中4~12个月婴儿乳牙萌出和体格发育的资料,运用SPSS13.0进行多元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体格发育指标选用身长、体重、头围、发育水平评价使用WHO儿童生长发育参考标准计算年龄别身长Z分、年龄别体重Z分和年龄别头围Z分。结果在调查的16933例婴儿中,乳牙萌出与年龄别身长Z分、年龄别体重Z分、年龄别头围Z分的关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体格发育水平增高,乳牙萌出几率增大。结论乳牙萌出与身长、体重、头围均相关,体格发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乳牙萌出。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北京市7岁以下儿童的体格发育状况。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北京市从出生到不满7周岁城区和郊区的汉族健康儿童的体格发育状况,包括体重、身高、坐高、头围和胸围,调查共分22个年龄组,共调查17 522人。 【结果】 生后前3个月体重每月增加0.99~1.16 kg,身高每月增加3.6~3.8 cm,此后增长速度减慢;城区和郊区的体格发育各项指标平均值之间存在差异,集中于大年龄组。多数年龄组儿童体重、身高、坐高平均值高于中国九市儿童平均水平,头围、胸围与中国九市调查结果基本相同。北京市城区儿童绝大多数年龄组体重、身高均高于WHO标准,郊区儿童较小年龄组大多超过了WHO标准,而较大年龄组多数与WHO标准多没有差异。 【结论】 北京市儿童体格发育生长模式符合正常儿童体格生长的规律;儿童体格发育城郊差异仍然存在;总体上北京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在国内处于较高水平;北京市儿童体重、身高高于2006年WHO公布的新标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不同喂养方式对小于胎龄儿体重、身长、头围的影响。方法 将215名小于胎龄儿按照喂养方式分为5组: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喂养组、母乳喂养组、足月儿配方奶喂养组、母乳+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喂养组、母乳+足月儿配方奶喂养组, 比较各组在出生、生后1、3、6、12、18月及24月体重、身长、头围等生长发育指标。结果 不同喂养方式对小于胎龄儿体重、身长、头围发育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 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喂养组及其与母乳混合喂养组儿童发育指标优于纯母乳喂养及足月儿配方奶喂养组,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于胎龄儿出院后应用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喂养或与母乳混合喂养能够促进体重、身长、头围发展, 实现小于胎龄儿的追赶生长, 避免发生宫外生长发育迟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One hundred nineteen vegetarian preschool children whose parents volunteered were studied in their homes. Length, weight, triceps and subscapular skinfolds, and head circumference were measured. Information on extensiveness of avoidances of animal food groups, parental dietary group, birth weight, parental heights, and the child's status with respect to breast feeding at the time of measurement was obtained by parental report. All infants under six months old were breast fed. More of the children's measurements were below the Harvard 50th percentiles for length and weight than would have been expected after six months of age, but not until then. Vegetarian children were also leaner (triceps and subscapular skinfolds) after six months of age than would be expected from Tanner-Whitehouse standards. Head circumferences were similar to standards and within normal limits at all ages. An association between smallness, lightness, and leanness was found among the vegetarians, with these characteristics being more pronounced among the older, non-breast fed, macrobiotic children on diets with limited variety in terms of animal food. While smallness and low weight-for-length were associated with leanness, largeness and high weight-for-length did not imply obesity in these subjects.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体格和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根据生后前6个月的喂养方式将2010年至2013年在从化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按规定程序体检且资料齐全的284例婴儿,分为母乳喂养组和混合喂养组。回顾性研究其在1、3、6、9、12个月的身长、体重、头围等体格发育和6、12个月智能发育情况。结果 母乳喂养组婴儿在6个月前的身长、体重均高于混合喂养组(两组1、3、6个月身长比较t值分别为4.25、2.20、3.80,体重比较t值分别为2.76、2.54、3.54,均P<0.05),两组在6个月后身长、体重无显著性差异(两组9、12个月身长比较t值分别为0.58、1.40,体重比较t值分别为0.61、1.83,均P>0.05);两组儿童的头围、发育商在1岁内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为0.04~1.68,均P>0.05)。结论 婴儿配方奶在很大程度上接近了母乳,但母乳仍然具有营养丰富、经济卫生、携带方便等不可替代的优势,是6个月内婴儿最好的天然食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后2年内的生长模式及特点,以促进早产儿适宜的体格生长。方法 2012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规律随访和管理的低出生体重早产儿123例,分为小于胎龄(SGA)儿和适于胎龄(AGA)儿,定期测量体重、身长、头围等数据,采用WHO Anthro软件,计算生后3、6、12、24月龄的体重、身长和头围Z 评分。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特征早产儿生长指标情况。结果 1)早产儿总体体重、身长及头围在生后12个月内Z评分呈上升趋势,但在12~24月龄间Z评分上升不明显。2)SGA与AGA比较,组内效应分析显示:两组体重、身长、头围Z评分总体表现为上升趋势,增长速度以6月龄之前最快,后增速放缓,SGA组身长Z评分在12月龄后转为下降趋势。组间效应显示:在3~24月龄期间,SGA组生后各年龄组体重、身长及头围Z评分值均小于A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53、5.644、 7.163,P<0.05)。AGA组在12、24月龄时体重、身长、头围接的评分接近于WHO标准同龄儿童的均值水平。结论 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在生后24个月内体重、身长和头围均有追赶生长,追赶生长主要发生在生后12个月内,呈先快后慢的模式,SGA 早产儿各月龄体格生长情况均低于AGA 早产儿。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荆门中心城区母乳喂养婴幼儿体格发育特点,以提供城市母乳喂养儿童体格发育参考数据。方法借鉴WHO 2006年新标准制定方法,在荆门中心城区纵向随访200名0~36月龄儿童共24次,记录体重、身长/身高、头围3项指标,其中136名儿童完成24次随访,对这136名儿童的体格发育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婴幼期最大生长速率出现在生后3月内,体重增速2月龄>1月龄>3月龄,身长和头围增速1月龄>2月龄>3月龄;3月龄后,随月龄增长生长发育速度趋缓。与WHO 2006年标准比较,①体重:男童除出生至满月、女童除出生至2月龄外,其他年龄点均高于WHO标准;②身长:男童除出生至7天、满月、30~36月龄,女童除出生、21~36月龄外,其他年龄点均高于WHO标准;③头围:男童除7~14天、2月龄、36月龄,女童除出生至21天、24~36月龄外,其他年龄点均高于WHO标准。结论荆门中心城区母乳喂养婴幼儿生长发育轨迹与WHO 2006年标准一致,各年龄点体格发育指标达到或超过WHO 2006年颁布标准。  相似文献   

16.
本市对1987年6月和12月两期收案,94例健康新生儿纵向监测3年,结果提示,2倍和3倍出生体重在生后3和11月时出现,4倍出生体重在生后30个月出现。1.5倍身长和头围在生后11~12月时出现,近两倍出生身长在生后36月出现。体重增值最快月份依次为2月、3月、1月,身长和头围为1月、2月、3月。体重增长高峰在生后第2个月。体重、身长,头围年增长值及年增长率在婴儿期达高峰,以后逐年减慢。生后第3个月是婴幼儿期生长的第一关键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成都市城区母乳喂养婴儿体格发育指标生长速率, 为进行生长发育监测和营养指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成都市城区营养良好人群中进行抽样, 共260名纯母乳喂养婴儿进行0~12 月龄生长发育监测, 包括体重、身长、头围测量和喂养情况调查, 共完成16 次随访。结果 母乳喂养婴儿0~12月龄生长发育最快时期为生后3月龄内。成都市婴儿身长、体重和头围增长值在绝大多数月龄与2007年中国六城市资料和2006年WHO标准接近。但成都市男婴和女婴身长增长值在5~7月龄均显著落后于2007年中国六城市资料, 同时, 9~12月女童体重和男童身长增长值低于WHO标准。结论 成都市城区母乳喂养婴儿生长发育轨迹与WHO的标准基本一致, 但在部分月龄婴儿生长发育潜能尚待进一步发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配方奶粉(PDF)对早产儿出院后实现追赶生长防止宫外发育迟缓(EUGR)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20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行PDF喂养,对照组母乳喂养(BM)或母乳和足月儿奶粉(TF),比较两组早产儿生长发育指标,并于6个月后比较两组神经行为评分(NBNA)及两组早产儿1年后EUGR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于生后第1个月、第3个月以及第6个月体重(F=5 562.14,P<0.05)、身长(F=556.38,P<0.05)、头围(F=232.54,P<0.05)经方差分析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两两比较经SNK法分析比较,对照组、研究组生后第1个月体重、身长、头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3个月、第6个月研究组体重、身长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同期两组头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6个月儿心量表评分中,研究组大动作(t=2.52,P<0.05)、精细动作(t=2.16,P<0.05)、适应能力(t=2.09,P<0.05)、语言(t=0.16,P<0.05)以及社交行为(t=2.58,P<0.05)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1岁时EUGR发生率(24%)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χ2=5.81,P<0.05).结论 早产儿配方奶粉在实现追赶生长及防止EUGR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S.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prenatal alcohol exposure on offspring's weight, height, and head circumference from birth through 14 years of age. METHODS. This longitudinal prospective study examined a cohort of approximately 500 offspring (oversampled for heavier drinkers and stratified for smoking from a population of 1529 women in prenatal care at the 5th gestational month) at birth; 8 and 18 months; and 4, 7, and 14 years of age. Covariates were examined by means of multiple regression. Birth size measures were also examined as predictors of 7-year neurodevelopmental outcomes. RESULTS. Effects of alcohol were observed on weight, length, and head circumference at birth; these effects were not altered by adjustment for covariates including smoking. However, the birthweight effect is clearly transient: although alcohol effects remained observable at 8 months, they were not measurable thereafter through age 14 years. CONCLUSIONS. In this population-based sample, neither birthweight nor any later size measure was as useful an indicator of the enduring effects of prenatal alcohol exposure as were certain neurodevelopmental outcom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