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东莞市镇区创伤院前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院前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和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2005年创伤院前死亡患者28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创伤院前主要致死原因是交通伤(73.3%),其次是坠落伤(12.6%);现场或送医院已经死亡214例(75.1%),途中死亡13例(4.6%),急诊科死亡58例(20.4%);91.2%的患者是多发伤;急救反应时间为15.3min。结论:尽快健全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努力提高急救人员对严重创伤的救治水平,普及全民的急救意识,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创伤院前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急性创伤院前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创伤是损伤和致死的常见原因,在院前急救中占据首位,其病死率在院前死亡中也最高。随着工业、交通和城镇建设的飞速发展,急性创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创伤病死率也随之上升。本研究针对本院急诊科2002年7月至2004年12月院前急救中32例创伤死亡患者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院前急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126例院前死亡病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通过分析院前死亡的病因构成,院前救护的时机和复苏成败的原因,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现场救护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院前死亡病例从发病到呼救时间,救护车反应时间,临床特点,年龄段分布特点,发病时间段分布特点以及现场复苏效果。结果:猝死组发病有2个高峰年龄段(60-79岁、40-49岁);有明显既往病史者49例。有前驱症状者24例。该组发病高峰时间段在6-12am。非猝死组高峰年龄段在20-39岁,以车祸为主要致伤原因;无高峰时间段分布特点,126例经院前救护有3例获Ⅰ期复苏成功,结论:识别高危人群及前驱危险信号,对其进行实时监控,对事故发生高峰时间段的资料进行合理配置,才能有效缩短事故发生至呼救时间,呼救至救护车反应时间,提高院前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急诊院前死亡148例分析(364000)福建省龙岩地区第一医院简晓春关键词急诊,院前死亡病例,原因分析AnalysisonCausesof148DeathsontheWaytoEmergencyRoomofaHospital¥JianXiaochun...  相似文献   

5.
47例脑梗塞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血管疾病是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 ,笔者总结了我院1990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 976梗室中死亡 4 7例患者的住院资料 ,分析死亡原因 ,以进一步提高疗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4 7例 ,男性 2 9例 ,女性 18例 ,年龄 34~ 85岁 ,其中 5 0岁以下 3例 ,5 1~ 6 0岁 5例 ,6 1~ 70岁 16例 ,70岁以上 2 3例。既往有高血压病 35例、糖尿病 14例、冠心病 14例、风湿性心瓣膜病 3例、心房纤颤 13例 ,脑梗塞 7例、慢性支气管炎 9例、肾功能不全 1例。1.2 临床表现神智清楚 13例 ,嗜睡 16例 ,昏迷 18例 ,眼球同向偏视18例 ,一侧肢体瘫痪 2 0例 …  相似文献   

6.
尽管近年来重型胰腺炎 (SAP)的疗效有所提高 ,但其病死率仍然很高 ,在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条件下 ,总结经验 ,寻找降低病死率的治疗措施是当务之急。作者收集本院近 5年的死亡病例资料进行分析 ,探讨其临床特征、死亡原因和治疗情况。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1997~ 2 0 0 1年收治SAP患者 72例 ,死亡 10例 ,其中男 3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 5 9.3(47~ 74 )岁 ,诊断按《外科学》第 5版标准。1.2 临床表现 发病时间最短 10h ,除外院转入 3例外 ,余 7例的平均发病时间为 (34± 2 2 .1)h ;入院时有典型腹膜炎 3例 ,血压降低 5例 ,…  相似文献   

7.
尽管近年来重型胰腺炎(SAP)的疗效有所提高,但其病死率仍然很高,在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条件下,总结经验,寻找降低病死率的治疗措施是当务之急.作者收集本院近5年的死亡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征、死亡原因和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8.
9.
深圳市2002年院前死亡病例普查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5  
目的 查找院前急救各环节存在的问题 ,降低急救死亡率和伤残率 ,为进一步建设和完善急救网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照 2 0 0 2年全市 6 0个急救网点院前急救的死亡病历共 112 2例 ,填写调查表 ,用Profox 6 0建立数据库 ,用SPSS 11 0统计软件用分析。结果 院前出诊患者病死率 2 37%。经 12 0接警的院前死亡以 0 :0 0~ 8:0 0最多 (2 6 4 8% ) ;救护车院内反应时间平均 (3 4 0± 2 2 7)min ;院前反应时间 (10 98± 6 88)min ;现场急救时间 (2 1 5 0± 18 39)min ;返回医院用时 (6 6 1± 4 2 3)min ;气管插管、电击除颤、止血、包扎、固定等处置率均低于 10 % ;交通事故 (2 8 90 % )和其他机械损伤 (14 5 2 % )排在死因前两位。结论 院前急救在时间因素、技术因素和质量因素等方面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我院近年急诊死亡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急诊死亡患者的特点,以提升急诊危重疾病的救治能力,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不良预后,为提升类似老龄化城市的健康水平提供参考建议。方法:对2016-01—2019-12期间在我院急诊死亡的588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性别、年龄、死亡的原因、季节分布、到急诊室的抢救时间等。结果:男性(419例)死亡人数明显多于女性(169例),男女比例2.48∶1,46~65岁是急诊死亡的高发年龄。患者达到医院高峰时间段为6:00~10:00和16:00~20:00。到达急诊时诊断为到院前死亡的病例占61.90%。急诊死亡原因中,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心源性猝死、脑血管性疾病、各种严重创伤,其中创伤疾病死因以车祸和坠落伤为主,高龄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内科系统疾病。结论:人口老龄化的城市,急诊死亡的特点需要引起重视,加强院前急救、院内急危重病患者的救治,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应注重慢性病的健康管理,给予高龄患者必要的监护,有助于减少不良预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急诊死亡病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采忠 《临床医学》2004,24(4):49-50
本文回顾我院急诊死亡病例临床特征.以探讨死亡病人原因.提高急诊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81例烧伤休克死亡病例分析解放军第322医院外四科(山西大同271107)张强,张明卿,张会堂,李逢春烧伤休克不仅是烧伤早期的严重并发症,而且对病程的发展及预后都具有关键性影响。通过对81例死亡病例分析,表明休克在烧伤死亡原因中的位置,并对休克与感染...  相似文献   

13.
烧伤死亡病例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烧伤治愈率的原因较多,主要与烧伤严重程度、有无吸入性损伤及其他复合伤,以及烧伤后早期处理是否及时和适当等因素有关[1]。我科2000年12月~2005年6月间共收治烧伤2 064例,其中死亡34例,病死率1·65%。为提高烧伤治疗水平,现分析死亡原因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4例中男24例,女10例;年龄2~92岁,其中≤7岁7例。伤前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脑瘫、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各1例;1例为妊娠7月孕妇。余30例伤前均健康。1·2烧伤情况①烧伤原因:火焰烧伤15例,热液烫伤11例,化学烧伤3例,瓦斯爆炸伤2例,电烧伤、炉渣烫伤和沥青烫伤各1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收集我院1984年1月~2002年8月肺结核各期死亡病例114例,就其死亡原因与临床类型的关系极其相关因素进行临床总结与探讨。方法:对114例肺结核住院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肺结核死亡平均年龄为48.2岁;以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与浸润型肺结核居多,分别为59.7%、29.8%;死亡原因以慢性心肺功能不全与全身衰竭居前2位。初治肺结核因延误治疗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占21.0%,复治与难治性肺结核病程迁延致心肺功能不全死亡占54.3%,死于各种并发症与伴发疾病占24.5%。结论:我院为西部大巴山区腹地,经济相对滞后,肺结核疫情严重,发现率低,应进一步落实扩大计划免疫规划(EPI),健全全程督导化疗机制,对复治与难治性肺结核病例制定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14岁以下儿童的死亡原因,以探讨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及死因结构。方法 对1985年1月-2000年12月在我院儿科死亡的住院儿童的资料进行分析。结论 儿童的死因依次为:肺炎、新生儿破伤风、营养不良、腹泻、败血症晚发性维生素缺乏症、新生儿颅内出血、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硬肿症、白血病、尿毒症等疾病。  相似文献   

16.
赵国强  杨晓英 《临床荟萃》1997,12(23):1079-1080
本文收集我院1994~1997年3月住院资料完整的49例自发性脑出血死亡病例。另选同期住院,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基本相仿的幸存者98例作为对照组。针对起病时间,临床表现,并发症等作一临床分析,探讨其预后估计及死亡原因。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根据1986年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对脑卒中临床研究工作的建议。本组病例均经头颅CT检查证实为脑出血。 1.2 一般资料 死亡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44~87岁,平均年龄64.3岁。对照组男52例,女46例,年龄34~82岁,平均年龄63.1岁。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无显  相似文献   

17.
100例脑血管意外死亡病例的死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0例脑血管意外死亡病例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在脑梗塞发生后的24h内,消除缺血性脑水肿十分重要,切忌单纯给予扩容的脉通液治疗。作者认为,脑血管意外死亡原因不仅决定于病灶大小和病发部位,而且还和与之相伴而来的严重脑水肿及脑循环障碍有关。因此,积极预防合并症,是逆转恶性循环、起死回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颅脑创伤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264例死亡病人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死亡时间及原因,伤后不同时期的护理重点进行分析。结果 颅脑损伤的主要死亡原因为严重的脑损伤、颅内血肿、严重并发症以及救治延误等。颅脑损伤按伤后死亡时间分为急性期、脑水肿期、并发症期、衰竭期等四期。结论 在护理对策上,急性期以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作好呼吸道护理和高热的处理为重点;脑水肿期以及时发现和处理脑水肿、迟发性颅内血肿为重点;并发症期主要是肺部感染和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及护理;衰竭期应注意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20.
如何提高院前突发事件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减少院前死亡事件的发生,是院前急救医学领域的一个重大课题。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9年1月以来共出诊抢救患者10800余人次,其中院前死亡患者1014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做一回顾分析,以便于交流经验,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