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HSK,简称单疱性角膜炎 )是一种致盲率很高的常见眼科疾病 ,由于反复发作、病程迁延 ,治疗比较棘手 ,目前已成为感染性角膜炎中主要致盲眼病之一 [1 ]。近年来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深层型 HSK普遍增多 ,常成为治疗中一种重要方法 ,但应用时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以做到合理用药 ,避免滥用 ,减少不良后果。1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发病特点及危害HSK是单纯疱疹病毒 型 (HSV- )引起 ,近年来由于性传播疾病的增加 ,HSV- 也可以引起 HSV角膜的感染 [2 ] ,两者均为 DNA病毒 ,普遍存在于人群中 ,极易在人体内潜伏和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小鼠角膜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8、9阳性细胞计数、细胞来源及临床意义。方法建立小鼠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基质炎(HSK)模型,分别收集正常角膜和感染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后2d、7d、14d的小鼠角膜,行免疫组化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对免疫组化切片的结果进行分析,观察不同时间点MMP-2、8、9在角膜组织中的定位,并分别统计中央角膜及周边角膜基质中MMP-2、8、9阳性细胞、MMP-2、8、9阳性的中性粒细胞及浸润的中性粒细胞、总细胞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感染后第2天,上述各细胞表达增加,主要位于浅表基质层及上皮下的炎性细胞,周边角膜组织中的中性粒细胞和MMP-2、8、9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中央角膜基质中;感染后第7天,MMP-2、8、9及中性粒细胞表达下降;感染后第14天可见中央角膜坏死及角膜溃疡形成,同时角膜基质和浸润的炎性细胞中尤其溃疡处,可见MMP-2、8、9表达显著增加。结论 HSV-1感染角膜后,大量中性粒细胞自角膜缘血管网侵入中央角膜基质。中性粒细胞与角膜细胞释放大量的蛋白水解酶(MMP-2、8、9),可能在角膜上皮炎、角膜溃疡穿孔、新生血管形成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赵菲菲  蹇英 《全科护理》2016,(26):2800-2801
单纯疱疹病毒(HSV)是最早发现的人类疱疹病毒,也是人类病毒性疾病中较为常见感染的病毒.常见的HSV感染有复发性口唇疱疹、皮肤疱疹、急性疱疹性口龈炎和急性疱疹性角膜结膜炎.少见的有急性疱疹性神经系统感染如脑膜炎、脑炎、脊髓炎和神经根炎.新生儿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常表现为严重的全身性HSV感染.疱疹性脑炎病情重病死率高,有的可造成终身残疾,多见于1岁~4岁儿童,多数感染后不出现症状而呈隐性感染,仅少数出现症状.HSV-1感染多发生在口腔、唇、眼、脑和腰部以上皮肤等部位.我院于2014年12月30日收治了1例手足口病合并泛发性单纯疱疹病毒继发感染的患儿,经过积极抗感染、抗病毒及对症治疗,患儿好转出院.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是由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引起的角膜感染,其发病率和致盲率均占角膜病首位,由于单纯疱疹病毒的神经易嗜性,使得HSK患者的角膜神经减少,易出现角膜神经萎缩,可发生角膜感知减退,上皮完整性丧失,更严重的会导致角膜溃疡、溶解,甚至穿孔。角膜神经的再生对维持角膜的健康和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IVCM)是唯一能观察到角膜神经的一种非侵入性成像技术,它已经成为研究健康和疾病中角膜细胞结构的一种强有力的技术,在角膜疾病的诊断和临床研究中表现出独特的优势。因此,本文将从IVCM在观察HSK,特别是角膜神经特征性表现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推动共聚焦显微镜在HSK诊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李爱琴  李爱军 《现代康复》1999,3(11):1359-1359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简称单疱性角膜炎)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居角膜病致盲首位。由于单纯疱疹病毒对角膜上皮细胞亲和力较强.一旦感染后,可以长期潜伏于机体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以反复致病。所以,单疱性角膜毙的复发率非常高.临床治疗中也很棘手。患在康复过程中容易失去耐心.造成更为不良的后果。  相似文献   

6.
核转录因子-κB与1型单纯疱疹病毒的免疫逃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的成人感染率高达60%~90%,引起疱疹、特应性湿疹、致盲性的角膜基质炎,对免疫缺陷、免疫抑制等易感人群甚至造成致死性脑炎或肝炎。HSV-1最显著的生物学特性是能在原发感染后在体内潜伏,并持续存在。高热、免疫抑制、手术可激活潜伏的HSV-1,引起症状性发作,或无症状性的病毒播散,广泛地累及人群。  相似文献   

7.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属α疱疹病毒科,原发感染生殖器及口面部黏膜上皮组织,引起眼角膜炎、致死性脑炎、生殖器疱疹(genital herpes)等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有Ⅰ型(HSV-1)和Ⅱ型(HSV-2)两个血清型。HSV易传播.嗜神经潜伏,可因多种非特异应激激活,导致症状复发。HSV的潜伏性是有效治疗和彻底清除该病毒的最大障碍。[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Toll样受体(TLRs)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小胶质细胞系BV2细胞接种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液,制作HSE细胞模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SV-1感染组与对照组TLR2、TLR3、TLR9 mRNA转录水平。结果:感染组细胞TLR2、TLR3、TLR9 mRNA转录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胶质细胞系BV2细胞受HSV-1刺激后可引起TLR2、TLR3、TLR9 mRNA转录水平升高,TLR2、TLR3、TLR9可能参与了BV2细胞对HSV的识别。  相似文献   

9.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主要由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1)引起,发病率及致盲率均占角膜病的首位。目前HSK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典型症状和角膜病变形态,但该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不典型,与腺病毒、棘阿米巴原虫等引起的角膜炎不易鉴别,造成误诊或漏诊,报道误诊率高达79.3%。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裂隙灯显微镜下角膜刮片法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PCR诊断中应用的意义.方法 将临床上确诊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患者56例(56眼)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裂隙灯显微镜下角膜刮片法取样,另一组采用传统常规肉眼下角膜刮片法取样,两种方法均在表麻后用角膜异物刀在角膜病变部位刮取适量病变的上皮组织行PCR检测单纯疱疹病毒-1 DNA,检测结果发现病毒DNA即为阳性,比较两者的阳性检测率.结果 采用裂隙灯显微镜下角膜刮片行PCR检测共28例(28眼),检测结果发现病毒DNA者共16例,阳性率为57.14%.采用传统常规肉眼下角膜刮片行PCR检测共28例(28眼),检测结果发现病毒DNA者共8例,阳性率为28.57%.两组阳性检测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裂隙灯显微镜下角膜刮片法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PCR诊断中检测阳性率较传统常规肉眼下角膜刮片法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分为HSV-1和HSV-2两种,最常见的是HSV-1,可被激活引起皮肤疱疹或生殖器疱疹、结膜炎、角膜炎、脑炎或疱疹性湿疹。目前有文献单纯疱疹病毒引起肺炎的文献较少。没有出现皮疹或出现非特定症状,临床诊断困难~([1]),其潜伏特性为其治疗带来难度~([2])。有文献报道未经治疗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病人病死率70%,即使给予适当的抗病毒治疗,其病死率为19%~([3])。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妊娠期HSV感染率为0.85%~2.60%~([4])。  相似文献   

12.
单纯疱疹病毒实验室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纯疱疹病毒(HSV)能引起多种疾患,如疱疹性脑炎、疱疹性角膜炎、生殖器疱疹、新生儿感染、胎儿致畸等,已受到医学界的高度重视。为改进实验室诊断方法,为临床提供特异性高、敏感性好、早期、快速的诊断结果,特将本专题介绍于下:1.病毒分离:敏感的细胞系具有很高的检出率,在细胞培养中,只要有1~10个感染性HSV 就可以检出,而ELISA 和核酸杂交则需要10~4~10~6病毒颗粒。HSV 可以在多种动物细胞中增殖,乳地鼠肾细胞(BHK)、非州绿猴肾细胞(Vero)、人胚肺细胞(HEL)、原代兔肾细胞(PRK)、恒河猴胎肾细胞(FRHK)、人胎包皮细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体外合成小干扰RNA(siRNA),在RNA干扰(RNAi)技术条件下,单纯疱疹病毒-1(HSV-1)感染Vero细胞过程中,病毒间层蛋白VP16的生物学功能。方法用T7RNA聚合酶体外合成针对VP16mRNA的三种siRNA。用脂质体2000转染Vero细胞后接种HSV-1,感染后不同时相点(12,24,36,48,60,72hpi)分别采取实验组(R)和对照组(C)标本,检测病毒滴度值,绘制子代病毒一步生长曲线。用同位素标记新合成的VP16进行免疫沉淀法检测病毒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病毒子代一步生长曲线显示,转染siRNA的实验组Vero细胞接种HSV-1后24h(24hpi),病毒滴度明显低于对照组;12hpi也观察到病毒滴度低于对照组的现象;多位点的siRNA具有协同作用;实验组病毒滴度高峰出现时间后移大约12h。siRNA影响了病毒的蛋白表达。结论T7RNA聚合酶体外合成的siRNA可以用于RNAi技术研究;HSV-1间层蛋白VP16对病毒复制和组装、成熟起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感染时神经胶质细胞内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HSV-1糖蛋白D(gD)基因扩增,RT-PCR法和Westernblotting法检测正常培养和感染HSV-1的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的NGF和BDNF。结果:HSV-1可感染U251细胞;正常U251细胞可表达NGF和BDNF;HSV-1感染U251细胞后,NGF和BDNF在感染后第6小时达高峰,之后随感染时间延长逐渐降低。结论:HSV-1可诱导U251细胞中的NGF和BDNF表达异常。  相似文献   

15.
鱼腥草联合贝复舒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鱼腥草联合贝复舒(bFGF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3例(118眼)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57例(60眼)用鱼腥草注射液静脉滴注、点眼及贝复舒点眼,对照组56例(58眼)用无环鸟苷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局部点眼,随访1~2年,平均为15个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86.67%,有效率为93.33%,与对照组痊愈率(51.72%)和有效率(68.97)%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平均治愈时间,治疗组[(18.21±2.45)d]少于对照组[(20.36±2.23)d](P<0.01);随访病例治疗组52眼,复发2眼,复发率为3.85%,对照组30眼,复发10眼,复发率为3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鱼腥草联合贝复舒可提高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治愈率,缩短疗程,并有利于角膜组织最佳修复,不留或少留瘢痕,对预防和减少复发及其它并发症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ELISA与PCR方法分别检测具典型皮损与非典型皮损性病专科门诊患者的Ⅱ型单纯疱疹病毒,了解性病专科门诊患者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SV-Ⅱ)病毒的感染情况,并探讨单纯疱疹感染诊断方法及标本选择。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216例患者。结果有典型生殖器疱疹皮损患者,血清HSV-Ⅱ型抗体检测阳性率占58.06%,疱液标本PCR阳性率占89.25%;无典型生殖器疱疹皮损患者,血清HSV-Ⅱ型抗体检测阳性率占23.58%,分泌物标本PCR阳性率占14.63%。结论建议在生殖器疱疹有临床症状时采用PCR检查,无典型皮损的患者可采用血清学作抗体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血清干扰素-γ(IFN-γ)、丙二醛(MDA)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120例(观察组),其中角膜上皮炎82例,角膜基质炎38例;另选取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IFN-γ和MDA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IFN-γ[(12.02±2.01)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21.01±3.2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MDA[(8.02±1.10)nmol/mL]明显高于对照组[(3.81±1.02)nmol/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角膜基质炎患者血清IFN-γ[(9.10±2.02)pg/mL]明显低于角膜上皮炎患者[(13.40±1.9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角膜基质炎患者血清MDA[(10.55±1.23)nmol/mL]明显高于角膜上皮炎患者[(6.88±1.03)nmol/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FN-γ和MDA呈负相关(r=-0.239,P0.05)。结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血清IFN-γ水平降低,而血清MDA水平升高,与角膜炎类型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多数是由I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角膜上皮细胞引起,病情迁延易复发。反复发作可引起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乃至形成局部角膜缺损。重者可致盲,是最常见的致盲性角膜病。  相似文献   

19.
林挺  文涛 《实用医学杂志》2002,18(4):391-391
生殖器疱疹(GH)发病率逐年增加,其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HSV-Ⅱ)感染引起.为了解该病在孕妇中的感染情况,我们于2000年9月~2001年8月对广州市流花地区138例孕妇进行HSV-Ⅱ IgM检测,并与98例临床初诊为GH患者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单纯疱疹病毒(HSV)分为HSV-1型和HSV-2型,以密切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可引起人类多种疱疹性疾病。其中HSV-2型是引起妇女阴道炎、宫颈炎、宫颈糜烂的主要病原之一,与宫颈癌的关系也极为密切。目前,疱疹性疾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是一种广为流行的性传播疾病。由于HSV感染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给诊断和治疗带来许多困难。常规的病毒分离虽能确诊,但费时长,费用高,易受条件限制,且对分离的病毒株也不易分型。本文应用单克隆抗体ELISA(MeAb-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聊城地区259例患者标本进行HSV-1和HSV-2型特异性病毒抗原测定,探讨其检测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