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2.
目的 同时克隆EcoRⅡ限制性内切酶基因和EcoRⅡ甲基化酶基因,初步探讨该限制-修饰系统的协同表达机制。方法 采用外切酶Ⅲ删除法构建单向缺失亚克隆,根据亚克隆的酶活性对上述两种基因进行初步定位,经核酸序列测定确定亚克隆的缺失部位,再以S1核酸酶保护分析法测定基因的转录起始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FGF19基因启动子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并研究分析其启动子区的转录活性和结合元件。方法 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基因组DNA,得到长为3323bp的FGF19基因启动子区片段,将此PCR产物插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Basic Vector,获得全长为3323bp的FGF19基因启动子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在此基础上设计特异性引物,构建5''端系列缺失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通过瞬时转染实验检测所构建质粒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分析不同启动子区片段对FGF19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并用软件预测影响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关键转录因子。结果 构建了7个FGF19基因启动子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经双酶切和测序验证均正确。瞬时转染及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实验发现启动子区-2351~-2316是调控FGF19启动子转录活性的重要序列,且在线软件预测该序列存在潜在的转录因子位点。结论 FGF19基因启动子区-2351~-2316是调控其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关键位置。  相似文献   

4.
目的 鉴定EOLA1基因启动子序列,为深入研究EOLAl的转录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PCR反应进一步缺火突变EOLAI基因5'侧翼区-1672~+51(1723 bp)序列,将产物插入到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载体pGL3-Basic中,转染ECV304细胞,瞬时表达后测定荧光素酶活性.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该1 723 bp片段可能存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果 缺失到785 bp片段仍具有肩动子活性,进一步缺欠到717 bp片段后活件消失,从而确定启动子位于-738~ -676 bp序列,其附近含Spl和Myf顺式作用元件.结论 确定了EOLAI启动子范围和转录因子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5.
6.
EOLA1基因启动子序列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鉴定EOLA1基因启动子序列,为深入研究EOLAl的转录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PCR反应进一步缺火突变EOLAI基因5'侧翼区-1672~+51(1723 bp)序列,将产物插入到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载体pGL3-Basic中,转染ECV304细胞,瞬时表达后测定荧光素酶活性.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该1 723 bp片段可能存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果 缺失到785 bp片段仍具有肩动子活性,进一步缺欠到717 bp片段后活件消失,从而确定启动子位于-738~ -676 bp序列,其附近含Spl和Myf顺式作用元件.结论 确定了EOLAI启动子范围和转录因子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7.
林敏  张仁利  高世同 《热带医学杂志》2004,4(3):253-254,267
目的 体外扩增间日疟原虫深圳株红内期小亚单位核糖体核糖核酸编码基因(SSUrDNA)片段,研究其结构与功能。方法 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从间日疟原虫患者血样中扩增出间日疟原虫SSUrDNA片段,以PUC19质粒T载体构建重组子导入大肠杆菌JM109;阳性克隆双酶切鉴定后,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定序列。结果 间日疟原虫SSUrDNA扩增片段大小为341bp;阳性克隆双酶切及PCR扩增均得到预期大小的片段;序列测定插入片段为341bp,与Sal I株顺序相比,仅在第151位处缺失一个碱基C。结论 成功克隆了间日疟原虫SSUrDNA片段.该序列在间日疟原虫虫株间高度保守。  相似文献   

8.
目的:扩增细胞静息因子(restin)基因启动子并构建该启动子的荧光报告系统,探讨其对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刺激的反应.方法:①对restin基因上游约2000bp基因组序列进行计算机生物信息学分析.②利用PCR技术扩增restin基因上游序列,将其克隆入pG5-luc中,插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上游,取代5个GAL-4结合位点及腺病毒启动子,构建Rp—luc质粒.③将构建的质粒转染入HeLa细胞,ATRA诱导检测该质粒中荧光素酶的表达.结果:酶切及测序结果均证实成功克隆了restin基因上游序列,已将该序列插入到荧光素酶基因的上游;ATRA诱导转入HeLa细胞中的真核表达载体Rp—luc,荧光素酶表达明显增加.结论:成功构建了含有restin基因启动子序列的荧光报告系统,为进一步研究restin基因功能及其转录调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带信号肽和不带信号肽的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PDGF-B)链基因酵母表达载体,探讨该基因在酵母中的表达效率和活性。方法 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人血管内皮细胞总RNA中扩增出PDGF-B的cDNA,克隆入pGEM-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进而克隆至酵母表达质粒pMETB和pMETαA并进行重组子双酶切鉴定。结果 扩增获得了含信号肽(578 bp)和不含信号肽(340 bp)的编码PDGF-B链基因;构建了PDGF-B的酵母表达载体pMETB-PDGFB1,pMETαA-PDGFB2。测序结果显示,重组载体中目的基因序列与GENE BANK公布的序列一致。结论 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链基因酵母表达载体构建成功,为进一步在酵母中的高效表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人肺癌细胞NHE-1基因部分正调控序列的克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克隆人肺癌细胞Na∧ /H∧ 交换泵-1(NHE-1)基因上游正调控序列部分,为进一步将该片段导入肺癌细胞株,竞争性结合转录因子,达到抑制细胞内NHE-1基因的表达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PCR技术从人肺癌A549细胞基因组中扩增长约170bp的NHE-1基因调控序列中起正调控作用的片段。在上、下游引物的5′-端带上BanHI和EcoRI酶切位点。然后将该片段连接到pUC18载体上,最后对产生的重组子进行酶切、PCR和测序鉴定。结果 经酶切及PCR鉴定,所克隆的目的片段大约为180bp,而NDA测序证实克隆并插入到载体中的片段为目的的片段,长度为168bp,与报道的序列比较缺失2个t。结论 本实验已成功地克隆了人肺癌细胞NHE-1基因调控序列中正调控序列片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定点突变法扩增制备完整hHGF-α cDNA,克隆并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方法与结果以含有人HGF cDNA全序列的质粒pRC/CMV-hHGF为模板,设计合成一对特异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hHGF-α cDNA基因,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扩增得到了1.34 kb长的目的基因产物。将扩增产物以限制性内切酶Xho Ⅰ酶将其切为386 bp、954;bp两个片段,分别以EcoR Ⅰ/Xho Ⅰ、Xho Ⅰ/BamH Ⅰ与pBSKS载体连接重组,对目的基因分段克隆后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除通过定点突变引入的起始密码ATG、终止密码子TAA、TGA及EcoR Ⅰ、BamH Ⅰ识别位点外,扩增得到的PCR产物序列与Nakamura等报道的HGF cDNA中不包括前体序列的α链部分完全相同。将以EcoR Ⅰ/Xho Ⅰ、Xho Ⅰ/BamH Ⅰ从pBSKS-HGF-α 386、pBSKS-HGF-α 954中切出的386 bp、954 bp两个片段以EcoR Ⅰ/BamH Ⅰ与pBV220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BV220-HGF-α,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显示HGF-α cDNA插入到载体pBV220的EcoR Ⅰ/BamH Ⅰ位点,插入方向正确。温度诱导表达,SDS-PAGE显示一分子量与单体hHGF-α链吻合的蛋白带,证明表达质粒构建成功。结论设计制备了hHGF-α链cDNA,克隆建立了hHGF-α链原核表达质粒。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用结核分枝杆菌HSP70(Heat shock protein70,HSP70)启动子改建分枝杆菌穿梭质粒pJEM11为分枝杆菌穿梭表达质粒。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H37Rv基因组419607~419835位的HSP70启动子及调控序列,末端引入一个多克隆位点(Multiple clone sites,MCS),再定向克隆人pJEM11的ApaI位点与XbaI位点之间,构建pJCH02载体,并对载体进行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将lhp-esat6融合基因克隆人pJCH02载体,评价其在BCG中的表达情况。结果:HSP70启动子、调控序列及引入的多克隆位点完全正确,lhp-esat6基因在BCG中成功表达。结论:成功改建穿梭质粒pJEM11为穿梭表达质粒pJCH02。本研究为构建BCG多价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扩增编码嗜麦芽黄单胞菌CG类受体的核酸序列。方法根据Grover报道的嗜麦芽黄单胞菌CG类受体的342 bp部分核酸序列设计的一特异引物P1和随机引物进行PCR扩增,将PCR产物克隆到pUCm-T载体上,对经酶切鉴定筛选的重组质粒上的插入片段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将约500 bp PCR产物克隆到pUCm-T载体上,经酶切鉴定筛选得到重组质粒pUCm-Int。pUCm-Int上插入片段经M13通用引物测序,510 bp克隆片段(GenBank注册号为:AY363962)的410~486 bp与柑橘黄单胞菌质粒pXAC64上的XACb0009基因的9034~8958 bp部分有84%同源序列,由510 bp核酸序列编码的169氨基酸(aa)序列的4~166aa部分与柑橘黄单胞菌XACb0009基因编码的424aa整合酶类蛋白的38~200aa序列有62%同源序列。结论克隆到的510 bp核酸序列可能是编码嗜麦芽黄单胞菌整合酶类蛋白的部分基因序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克隆survivin启动子的有效片段,并检测它在人胃癌细胞株AGS和人正常胃上皮细胞GES-1中的转录活性,为该启动子在胃癌的靶向性基因治疗中奠定基础。方法 用PCR扩增survivin基因的启动子片段,克隆入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GL3-Basic,构建pGL3-sur-pro重组质粒,用脂质体法瞬时转染AGS及GES-1中,检测survivin启动子在细胞中的转录活性。同时构建含CMV启动子的pGL3-CMV-pro重组质粒作为阳性对照。结果 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PCR扩增的survivin启动子片段长约440bp,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survivin启动子序列一致。成功构建了pGL3-sur-pro重组质粒。荧光素酶活性检测显示,survivin启动子片段在细胞株AGS中有较高转录活性,而在GES-1中几无转录活性。结论 本实验克隆的survivin启动子有效片段在胃癌细胞株AGS中有转录活性,在正常胃上皮细胞中无活性。其有可能作为调控元件用于胃癌的靶向性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克隆并在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表达小鼠IL-13受体α2(sIL-13Rα2)胞外区基因。方法利用小鼠3T3细胞总RNA,逆转录为cDNA,设计引物,常规PCR法扩增出小鼠sIL-13Rα2基因,将PCR产物克隆入pMD18-T载体,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后,再亚克隆入pET-28a,构建重组质粒pET-28a/sIL-13Rα2,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IPTG诱导表达后表达产物经Western blot鉴定。结果PCR扩增产物与预期大小相符合,重组质粒经双酶切鉴定及基因序列测定表明构建正确;sIL-13Rα2蛋白表达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可与山羊抗小鼠sIL-13Rα2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6 ku。结论成功原核表达sIL-13Rα2基因,为进一步探讨sIL-13Rα2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徐磊  汪国华  刘建华 《浙江医学》2009,31(8):1102-1104
目的从人舌鳞癌细胞株Tca8113中扩增出编码MAGE-A3全长抗原蛋白的基因序列,并对其进行测序及鉴定。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从人舌鳞癌细胞株Tca8113中获取MAGE-A3蛋白编码基因,通过TA克隆后的酶切鉴定以及基因测序鉴定MAGE-A3的正确性。结果(1)RT-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示,GeneRuler 100bp DNA Ladder的1031bp和900bp之间出现一条明显的目的条带,大小与附加了酶切位点的MAGE-A3目的片段大小相符。(2)双酶切可见大小约3000bp和1000bp的目的条带;单酶切可见大小约4000bp的目的条带,结果与预期相符。(3)经DNA SIS MAX分析软件比对分析,测序结果与Pubmed基因库中查询获得的人MAGE-A3序列一致,MAGE-A3提取成功。结论MAGE-A3的成功提取为进一步研究MAGE-A3抗原蛋白的表达及表达产物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提供了实验基础,为抗肿瘤疫苗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合成嵌合受体anti-erbB2scFv-CD28-ζ的基因并建立其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增强NK细胞抗瘤活性创造条件。方法在DNA2.0和Gene2Oliga软件辅助下对目的基因密码子及RNA二级结构进行优化并在序列的两端分别引入HindⅢ和EcoRI限制酶切位点,根据基因序列分析的结果化学合成长度为50~70bp的单链oligo,利用PCR将合成的oligo拼接成完整的序列,将合成好的序列装入PMD-18T载体并转染至感受态细胞DH5α,测序验证重组克隆中基因序列。完整的序列经HindⅢ和EcoRI酶切后连接至目的载体PCDNA3.1(+)中,并转染COS-7细胞。结果合成DNA片段长度为1803bp,经测序验证与目的基因嵌合受体anti-erbB2 scFv-CD28-ζ大小、序列一致。结论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后转染COS-7细胞,实现了anti-erbB2 scFv-CD28-ζ基因在COS-7细胞中的体外转染及瞬时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克隆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Nox)上游启动子序列,为研究Noxl基因的转录调控奠定基础。方法以人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1415bp(-1415-0)、1276bp(-1415~-140)、997bp(-1415~-419)、839bp(-1415~-577)、470bp(-1415~-946)大小的Noxl启动子片段,将其定向克隆入pGL3-Basic荧光素酶表达载体,构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进行真核细胞转染后鉴定目的片段启动子活性。结果在A549细胞中,各Noxl启动子片段均有活性;-140~-419bp和-577~-946bp区域可能存在Noxl启动子核心区域。结论成功克隆了在肺泡上皮样细胞中具有活性的Noxl启动子序列,为进一步研究Noxl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构建小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Fc融合基因(CTLA4-Fc)的真核表达质粒,并检测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为后续在小鼠体内研究CTLA4-Fc抗肿瘤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Gene Runner 软件设计并合成互为搭桥、互为模板的CTLA4融合基因引物,利用重叠PCR方法扩增获得CTLA4基因片段,与pcDNA3.1(+)/Fc (Mouse IgG2a)质粒同时进行双酶切,连接合成CTLA4-Fc融合基因表达质粒;菌落PCR扩增、双酶切以及测序鉴定后,在293T细胞中瞬时转染表达融合基因的质粒,ELISA法检测其在293T细胞内的蛋白表达含量。结果 成功构建CTLA4-Fc融合基因。经菌落PCR和双酶切,琼脂糖电泳检测到CTLA4-Fc片段长度为1 200 bp,CTLA4片段长度为568 bp DNA。将阳性重组克隆菌落挑于液体LB培养基中扩大培养并将菌液送公司测序,测序结果证实DNA序列与GenBank同源性为100%。通过ELISA方法能够检测到CTLA4-Fc质粒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结论 CTLA4-Fc融合基因正确克隆入pcDNA3.1(+)/Fc (Mouse IgG2a)质粒中,该质粒能够在293T细胞中表达。本研究利用重叠PCR技术扩增获得CTLA4基因序列,能够快速获得目的 基因扩增产物,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获得Ⅰ型黏附素代表菌株-泌尿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UPEC)J96 PapG全基因扩增片段并进行克隆子分析.方法设计合成一对可扩增Ⅰ型papG全长基因的PCR引物,采用长片段PCR扩增法获得该基因的扩增片段,以限制性内切酶酶解后克隆pUC18质粒载体.结果限制性酶谱、PCR和序列分析表明,所获得重组质粒pJG29中已带有Ⅰ型papG全长基因片段的克隆.结论所设计合成的引物和建立的PCR扩增法可用于大量获取并分析UPECⅠ型黏附素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