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肝硬化患者血氨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对肝硬化患者血氨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9例肝硬化患者分为H.pylori阳性组和H.pylori阴性组,均给予H.pylori根除治疗1周,比较治疗前及停止根除H.pylori治疗后4周患者的空腹血氨水平。结果 (1)79例肝硬化患者中H.pylori阳性者54例,H.pylori感染率为68.3%;(2)肝硬化H.pylori阳性者的血氨水平为(82.8±8.1)μmol/L,显著高于肝硬化H.pylori阴性者的(40.7±7.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H.pylori阳性组中39例患者治疗后H.pylori根除,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氨水平为(86.9±9.3)μmol/L和(37.3±7.8)μmol/L,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pylori阴性组患者抗H.pylori治疗前、后血氨水平〔(40.7±7.3)μmol/L与(39.3±8.1)μ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ylori感染可加重肝硬化患者的高氨血症,根除H.pylori治疗可以降低血氨水平,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肝硬化肝性...  相似文献   

2.
3.
肝硬化是我国常见疾病之一,占内科总住院人数的4.3%~14.2%,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肝性脑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以下同)具有高活性的尿素酶,可分解尿素产生氨.Hp感染是否会致肝硬化血氨增高,诱发肝性脑病,近年来,结果颇有争议.为此笔者作了如下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氨的影响。方法对20例HP阳性乙肝肝硬化患者.19例HP阴性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氨浓度进行对比分析。对11例HP阳性患者抗HP治疗前后的血氨浓度及9例HP阳性未进行抗HP治疗前后的血氨浓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例HP阳性、19例HP阴性组血氨浓度平均分别为128.37μmol/L、119.62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1例HP阳性病例抗HP治疗后9例根除,根除治疗前后血氨浓度平均分别为131、25μmol/L、81.62μmol/L.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9例HP阳性未进行抗Hp治疗病例,初次及复查血氨浓度平均分别为129.14μmol/L、125.79μmol/L。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P感染与否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血氨影响不大,但HP阳性病例抗HP治疗后,比未进行治疗的病例血氨浓度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Hp感染与高氨血症及肝性脑病的关系。 [方法 ]用 14C6 -尿素呼气实验及胃镜检查时取胃窦粘膜 ,作快速尿素酶实验和 /或组织学染色方法检查Hp ,同时测定其空腹血氨水平。 [结果 ]86 0例肝硬化患者中Hp阳性为 5 3.3% ,阴性为 4 6 .7%。Hp阳性组血氨水平 (μmol/L ,以下同 )为 10 3.9± 38 4 (2 0~ 2 2 2 ) ,Hp阴性组为 6 2 3± 18 2 (2 0~ 93) ,Hp阳性组血氨水平明显高于Hp阴性组为 6 2 3± 18 2 (2 0~ 93) ,Hp阳性组血氨水平明显高于Hp阴性组 (P <0 .0 5 )。 [结论 ]Hp感染是导致肝硬化患者血氨升高的原因之一 ,Hp感染可能是肝性脑病的一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6.
氨中毒学说是肝性脑病发病机制的中心法则。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后在胃中分解尿素产生氨,理论上可引起肝硬化患者的血氨升高,从而可能成为肝性脑病的发病因素之一。国内外学者对此假设做了大量研究,结果尚不肯定。  相似文献   

7.
石仁芳  林中 《华夏医学》2002,15(2):195-196
肝硬化是我国常见疾病之一 ,占内科总住院人数的 4.3%~ 1 4 .2 % ,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肝性脑病。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 Hp,以下同 )具有高活性的尿素酶 ,可分解尿素产生氨。 Hp感染是否会致肝硬化血氨增高 ,诱发肝性脑病 ,近年来 ,结果颇有争议。为此笔者作了如下临床观察。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1 998年 4月至 2 0 0 1年 6月 48例住院患者 ,均经病史、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确诊肝硬化。男 40例 ,女 8例 ,31~75岁。Hp阳性 1 9例 ,Hp阴性 2 9例。肝功能按 Child- pugh分级 ,食管静脉曲张以轻、中、重分级。1 .2…  相似文献   

8.
高鲁宁 《中原医刊》2004,31(16):2-3
目的 :观察肝硬化患者合并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与高氨血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尿素酶快速试验 (RUT)、14 C-尿素呼气试验 ( 14 C -UBT)和血清Hp抗体测定 ,对 46例肝硬化患者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和血氨测定 ,Hp阳性者给予根除治疗后复查血氨 ,比较根除前后血氨浓度。结果 :肝硬化患者Hp感染率达 65 2 % ,根除Hp治疗后血氨浓度明显下降 ,与根除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Hp阳性者与Hp阴性者血氨浓度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肝硬化患者伴Hp感染时可引起高氨血症 ,根除Hp有助于防止高氨血症和肝性脑病。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肝硬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及其对肝性脑病和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方法:用尿素酶快速染色和瑞一姬染色确定HP的感染,分析肝硬化与十二指肠疾病患者HP感染率的差异;HP感染对肝硬化患者血氨浓度的影响;随访HP阳性与阴性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的发生率;观察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与非出血患者间HP感染的差异。结果:肝硬化与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HP感染无明显差异;HP感染能使肝硬化患者血氨浓度增加,从而使肝性脑病发生率增高;肝硬化并出血与非出血组HP感染无明显差异。结论:肝硬化患者的HP感染无特异性;HP感染能促使肝性脑病的发生;HP感染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中未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为了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变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本文应用微量14碳-尿素呼气试验及组织检查方法对Child-Pugh分级A、B、C组的80例乙型肝炎肝硬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肝硬变患者与对照组比较,HP感染率无明显差异;但随着Child-Pugh分级升高,HP的感染率越高,Child C组病人的HP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乙型肝炎肝硬变患者,HP感染可能与肝硬化的进展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Hp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明确诊断为肝硬化的108例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源性糖尿病等状况与Hp感染情况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Hp感染与上消化道出血无相关性。Hp感染所致的血氨升高是肝性脑病的重要原因。Hp感染使肝硬化患者血糖升高明显,易于并发糖尿病。结论:根除Hp可预防肝性脑病和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但上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化患者不必进行积极的Hp根除治疗,而应注重肝脏本身。  相似文献   

13.
陈浩  郑君杰 《安徽医学》2003,24(3):36-37
目的 研究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明确诊断为肝硬化的 82例患者的消化性溃疡、肝功能、食管静脉曲张、肝硬化病因等状况与HP感染情况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HP感染与肝硬化消化性溃疡的形成及肝硬化病因无相关性。随着肝功能损害的加重 ,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加重 ,HP感染率逐渐下降。结论 对伴有HP感染的肝硬化患者不必进行积极的根除HP治疗而应该关注于肝脏病变本身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氨浓度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血氨浓度的影响.方法对420例慢性乙肝病人采用14C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用谷氨酸脱氢酶两点法测定病人的血氨浓度,同时对随机选取的70例Hp阳性乙肝患者进行抗Hp治疗.结果血氨浓度重度肝炎组[(87.0±14.7)μmol/L]高于轻度[(59.0±18.9)μmol/L]和中度[(62.0±20.1)μmol/L]肝炎组(均P<0.05).血氨浓度轻度、中度、重度肝炎组病人中Hp感染者[(56.0±14.7)μmol/L、(58.0±17.9)μmol/L、(87.0±14.7)μmol/L]与非感染者[(55.0±14.7)μmo1/L、(60.0±15.5)μmol/L、(86.0±20.1)μmol/L]的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伴Hp感染的乙肝病人抗Hp治疗前血氨浓度[(59.0±15.4)μmol/L]与治疗后血氨浓度[(64.0±21.5)μmol/L]的差别也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乙肝患者的血氨浓度与是否存在Hp感染无关,而与肝炎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对肝硬化并发症患者的影响。方法本院279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原发性肝癌均接受快速尿素酶试验和14C-尿素呼气试验进行Hp检测。结果Hp感染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原发性肝癌有不同程度的关系,尤其Hp阳性组中消化性溃疡伴出血、肝性脑病、原发性肝癌发生率均高于Hp阴性组。结论肝硬化患者中Hp感染与肝硬化并发症相关,根除Hp可能降低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原发性肝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栓调节蛋白、抗凝指标的变化及其与血清白蛋白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3月我院肝硬化患者106例,检测血栓调节蛋白(TM)、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PC)、蛋白-S(PS)和白蛋白(ALB)。结果:TM随肝功能恶化而逐渐升高,AT-Ⅲ、PC和PS均随肝功能恶化而逐渐减低。TM与ALB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607(P〈0.01)。AT-Ⅲ、PC和PS与ALB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448(P〈0.01)、0.363(P〈0.01)和0.321(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TM和抗凝系统指标明显异常并与ALB显著相关,检测TM和抗凝系统指标有助于判断肝硬化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7.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肝硬化病情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掌生  刘永霞 《医学文选》2001,20(2):136-138
目的:评价Hp感染对肝硬化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对137例合并高氨血症的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Hp感染情况及血氨浓度进行观察,并探讨二者与肝硬化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137例中51例Hp阳性,阳性者平均血氨浓度明显高于Hp阴性者,Hp阳性组肝性脑病和肝性溃疡的发生率均高于Hp阴性组。二组之间Child-pugh分级,上消化道出血,腹水及食管或/和胃底静脉曲张的发生率无差异,合并肝性溃疡,肝性脑病及上消化道出血者血氨浓度均各自高于无上述合并症者,Hp感染与否与肝性脑病的程度无关。结论:Hp感染可使肝硬化患者血氨浓度增高;诱发肝性脑病的发生;在肝性溃疡的形成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胃溃疡与胃癌患者Hp感染与血清学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新舜  郭佳鹤 《吉林医学》2004,25(10):33-34
目的:研究血清学检测在诊断胃溃疡与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中的意义。方法:对144例胃溃疡患者与86例胃癌患者行抗Hp-IgG抗体血清学检测与快速尿素酶试验,比较检测结果。结果:胃溃疡患者快速尿素酶试验及血清抗Hp-IgG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4.3%和88.2%,而胃癌患者分别为41.9%和72.1%。结论:胃癌和胃溃疡患者血清抗Hp-IgG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快速尿素酶试验,在胃溃疡及胃癌患者中单独应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有可能影响Hp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代偿功能的肝硬化患者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与血小板(PLT)的关系.方法 将40例肝硬化患者按肝功能代偿与否分为代偿组(n=15)和失代偿组(n=25),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7例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测定3组患者血清TPO水平.结果 对照组、肝硬化肝功能代偿组和失代偿组的血清TPO水平分别为(136.24±68.56)pg·ml^-1、(124.34±41.31)pg·ml^-1和(59.05±52.77)pg·ml^-1;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组的血清TPO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肝硬化患者的血清TPO水平与外周PLT计数之间无明显相关性,而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6,P〈0.01),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呈负相关(r=-0.49,P〈0.05).结论 肝细胞产生TPO不足可能是肝硬化引发PLT减少的主要原因,血清TPO水平是评价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