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 利用样本地区2010年相关数据,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实际补偿比的适宜变动范围.方法 借鉴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灾难性卫生支出的界定标准,确定个人卫生支出适宜比例,进而推算样本地区住院实际补偿比的适宜范围.结果样本区、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实际补偿比没有超出适宜补偿范围.结论 应明确规定适宜保障水平,防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过度福利化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新农合实际住院补偿比的因素。方法:利用定性访谈和灰色关联分析确定影响因素。结果:访谈中获知影响新农合住院补偿的因素可以归纳为7个方面。灰色绝对关联系数最大的三个指标是参合率、人均筹资标准和个人自付住院费用占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8754、0.7004和0.6939。结论:2004—2008年参合率、人均筹资标准和住院费用是影响云南省某县新农合实际住院补偿比的三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通过比较分析镇安县2005年单病种患者和非单病种患者实际补偿比以及疾病顺位前15名的疾病中,按照单病种定额付费支付患者和例外情况患者实际补偿比,证明现在农村医疗机构单病种定额付费能够规范医务人员服务行为,控制不合理收费,提高参合农民实际补偿比,但是在目前条件下,仍需要总额预付制等其他支付方式作为补充。  相似文献   

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受益率和实际礼偿比的实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和宁夏地区2006年和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门诊和住院费用补偿的受益率和补偿比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随着筹资水平的提高,参合农民门诊和住院费用的补偿受益率和实际补偿比均有提高;但当前实际补偿比仍较低,具体补偿方式对受益率和补偿比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实际补偿比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西部某省3县为例,实证分析筹资总额、基金使用率、住院率、次均住院费用、补偿方案设计和病人流向等因素对住院实际补偿比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应建议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实际补偿比。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高额住院费用病例住院实际补偿比的影响因素,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部门制定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某省50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地区2008年高额住院费用病例资料,以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住院费用水平、三级医疗机构名义补偿比、封顶线和补偿范围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高额住院费用病例的影响因素。结论:控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高额病例住院费用、设定住院保底补偿比例、对三级医疗机构实行分段补偿并适当提高起付线和封顶线、扩大补偿范围、探索多途径补偿均有利于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高额病例住院费用实际补偿比。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不同时期对参合农民医疗服务利用和医疗支出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我国5省25个县(市)2000户、8000多人进行长期追踪调查,形成了2004、2007和2011年三期的面板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的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新农合显著增加了参合农民患病后就诊的可能性和农民的医疗总支出;参合患者年度自付医疗费用比例显著下降,参合住院患者的自付医疗费用在2011年首次低于未参合住院患者;参合住院患者的受益面也逐年上升,2011年已经达到81.8%。但是,新农合对参合患者的大病保障作用有限,参合住院患者年度自付医疗费用仍然超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结论:新农合在实现“广覆盖”的目标后,在“深度保障”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8.
合作医疗补偿方式及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通过描述项目县合作医疗补偿模式,阐述合作医疗补偿模式和在各项目县的特点。通过对实际补偿比的分析,评价门诊和住院补偿在改善农村基本医疗服务和引导病人利用卫生服务方面的作用,并评价各项目县的补偿模式在解决农民就医的经济风险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提出合作医疗补偿模式设计和运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额及补偿比的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基线调查的数据,采用卫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并且借助于SPSS统计软件,对江西省农村居民医疗服务利用、费用及影响因素进行详尽的分析,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决策者和基层工作者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导。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不同层次农村居民医疗服务利用及费用呈明显的偏态分布,因此合作医疗的目标人群应是所有的农村居民;第二,要加强农村基层卫生机构的建设;第三,要因地制宜地确定合作医疗筹资及补偿标准;第四,要强化各级政府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财政支持。  相似文献   

10.
从住院补偿的角度分析了中西部地区新农合的发展现状,结果显示:样本地区新农合普遍提高了住院补偿比,但实际住院补偿比仍然偏低,且两者不一致的程度比较突出;不同地区、不同机构之间住院补偿比存在明显差异;住院补偿标准频繁调整,不利于补偿效果的体现。为此建议,进一步突出实际住院补偿比在衡量新农合补偿效果方面的作用;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稳定新农合补偿政策,建立科学的新农合补偿政策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11.
新农合补偿政策向乡镇卫生院倾斜,对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有很大帮助,但是如果仅靠新农合作支撑,而不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则可能影响新农合的制度效果。因此要使乡镇卫生院成为真正的非营利性公立医疗机构,为农村居民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使农民的一般疾病基本上能在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得到治疗,把有限的新农合资源用在农民的大病补偿上。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新农合政策调整后农民的认知及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调整前后农民对其认知和评价的变化。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了山东省经济水平不同的三个县,分别于2006年和2008年进行入户调查;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单因素统计推断和多因素统计推断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08年农民对新农合认知水平仍然不高;新农合认知程度的影响因素包括不同年份、县市、性别、文化程度、收入水平;2008年农民对新农合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但提出补偿比例和新农合经办机构的服务质量仍需要进一步改进。建议:新农合的宣传教育工作需要持续地、有针对性地开展,需要进一步提高保障程度、改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江苏省太仓、泰兴、赣榆三个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的地区新农合补偿机制的比较,分析新农合补偿机制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以及持续面临的制度性难题。  相似文献   

14.
为科学测算农村合作医疗筹资额和补偿比,以保持合作医疗系统的正常运转,本研究在综合农村合作医疗和健康保险筹资额与补偿比测算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合作医疗筹资额和补偿比间数量关系模型作了研究;针对目前各地若干种不同补偿范围和项目的合作医疗,利用对山东省农村居民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人均门诊、住院医药费用的调查结果,编制了筹资额和补偿比间数量关系检索表,使人均筹资额的测算和医药费用补偿比的确定更为简明易行、灵活多样、便于操作。该研究方法对在全国范围内恢复和发展农村合作医疗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技术指导和决策思路。  相似文献   

15.
建议淡化政策报销比,采用实际补偿比作为要求和考核的指标,这时,需要科学地确定实际补偿比的水平。当然,这比规定一个政策报销比困难得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农村居民灾难性卫生支出情况以及新农合缓解灾难性卫生支出的能力。方法:2011年分别选取浙江、湖北、重庆作为样本地区,通过现场调查获取问卷1 661份,计算参合家庭的年自付医疗卫生费用、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平均差距和相对差距和集中指数。结果:补偿前后,贫困家庭的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平均差距、相对差距均最高,低收入组次之。补偿后,集中指数降低,灾难性卫生支出进一步向经济困难家庭集中。结论:通过推进农村大病医疗保险、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实施支付方式改革和完善新农合配套措施等方式,帮助农村贫困和低收入居民抵御灾难性卫生支出。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中西部地区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现状。方法:利用中西部地区7省10县的农户调查数据,运用描述统计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中西部地区农民三年持续参合率为95.7%,未来意愿参合率为79.9%,47.9%的农民了解新农合的相关内容,19.3%的农民认为住院报销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农民参合行为与年龄、职业、家庭规模、健康状况、新农合了解程度、补偿比等变量有关。结论:中西部地区农民持续参合率较高,但是部分人员参合意愿并不高;农民对新农合的了解程度相对偏低;中西部地区新农合住院补偿水平相对偏低。建议:进一步提高新农合住院补偿比,兼顾起付线和封顶线的同步调整,保持不同机构之间的平衡关系;加强政策宣传和简化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18.
李尚乐    张雨萌    邓宇帆    吴奎  潘杰   《现代预防医学》2022,(16):2980-2985
目的 在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发展完善的背景下,文章以成都市为例,对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进行测度与评价。方法 利用成都市医保结算数据,对基本医保、补充医保对肺和支气管恶性肿瘤患者的经济补偿效果进行研究,以“实际补偿比”作为保障水平的度量指标,引用“底线补偿比”和“患者自付比例”对保障水平予以评价。结果 2013—2020年住院患者实际补偿比在57%~86%之间,2014—2020年门特患者实际补偿比在75%~97%之间,且住院实际补偿比超过了20%阈值下的底线补偿比,门特实际补偿比超过了5%阈值下的底线补偿比。从患者自付比例来看,除了三级医院住院患者,其他情形下均达到了我国2030年个人自付占比为25%的目标。结论 成都市对重特大疾病患者已实现相对较高的保障水平,这得益于成都市医保敢开先河,不断构建完善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主要探讨认知损害对老年抑郁的影响,同时了解老年抑郁进展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0年10月-2011年12月,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太原市517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每6个月随访一次,以反映抑郁程度的老年抑郁量表(The 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得分为反应变量,第1个水平的观察单位是时间,第2个水平是个体,拟合重复测量资料的多水平模型,分析认知损害及其他因素对老年抑郁的影响。结果多水平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控制个体背景协变量后,认知损害组平均初始GDS分值高于非认知损害组(t=2.09,P=0.038),且GDS平均分值随时间增长速率更快(t=2.56,P=0.011)。离退休前职业、目前经济来源、生活居住情况、看书读报、铝制炊具使用频率、糖尿病、心脏病等对老年抑郁的影响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认知损害与老年抑郁的发生发展有关,老年抑郁也与社会人口学变量、生活方式和慢性病有关。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开展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住院参合农民受益面窄、实际住院补偿比增幅缓慢的问题.试从参合农民住院费用和补偿情况的角度出发,探讨影响参合农民住院补偿的因素,并对进一步提高参合农民住院补偿水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