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囊性增生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苯氧胺阻断了雌激素对乳腺导管上皮和纤维组织持续有害的刺激,而乳痛消结汤则起到乳腺增生消退、除瘤复原的作用,两者联合用药是极为安全和有效的,是迄今为止治疗乳腺腺病的最佳选择和组合。  相似文献   

2.
林艇  江希可 《河北医学》2010,16(11):1363-1365
目的:总结乳腺囊性增生病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分析182例经手术治疗的囊性增生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82例中痊愈173例,其中非典型增生病例80例,原位癌8例;复发9例。结论:乳腺囊性增生病较为常见,可以恶变,应该高度重视,不可长期保守治疗,应扩大手术治疗指征,手术治疗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3.
4.
小针刀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6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针刀治疗在骨伤科、软组织外科等方面已经应用很广而且疗效显著,但在普通外科领域中乳腺疾病等方面的应用目前报道甚少。乳腺囊性增生病是普通外科的常见病,对其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作者2000年底至2001年10月采用小针刀治疗该病68例,疗效……  相似文献   

5.
中西药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中药、中西药联合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疗效。方法:将121例病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50例,西药组40中成药组31例,45天为1疗程,比较三组的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西药组和中成药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70%、67%,中西医结合组与其他两组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乳腺囊性增生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苯氧胺阻断了雌激素对乳腺导管上皮和纤维组织持续有害的刺激,而乳痛消结汤则起到乳腺增生消退、除瘤复原的作用,两者联合用药是极为安全和有效的,是迄今为止治疗乳腺腺病的最佳选择和组合。  相似文献   

7.
报告了387例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经维生素E、甲基睾丸素和消炎痛的序贯治疗,疗效满意,1~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81.2%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乳腺囊性增生病与乳腺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立今  陈剑秋 《医学综述》2007,13(7):516-518
乳腺囊性增生过去曾有许多名称,2003年WHO乳腺肿瘤组织学新分类取消了这些病名,采用各种病变单独命名的方案。本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乳腺囊性增生与乳腺癌的关系,而目前临床上仍在使用乳腺囊性增生一词。  相似文献   

9.
消乳癖方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13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囊性增生病是乳腺导管和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和进行性变化,是外科的常见病,多发于30~50岁妇女.其属于中医"乳癖"范畴.笔者从1995年至2000年,以自拟消乳癖方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138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乳增宁胶囊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162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诚义  谢明均  陈晋 《重庆医学》2003,32(3):369-370
目的:探讨乳增宁胶囊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CHB)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2例CHB患者采用乳增宁胶囊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其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并随机对其中60例行用药前后黄体期雌二醇(E2)和孕酮(P)测定。结果:乳增宁胶囊对黄体期E2和P水平均有调节作用,但对P水平调节作用明显(P<0.05)。乳增宁胶囊治疗CHB的总有效率为91.98%,其缓解疼痛的有效率为94.44%,对缩小肿块的有效率为86.46%,而整体疗效与CHB的病程长短呈负相关关系。结论:乳增宁胶囊对用药后P水平有明显增加的作用,对CHB临床疗效显著,故是治疗CHB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4例乳腺囊性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组125例(观察组),对照组89例,常规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痊愈70例,显效40例,有效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痊愈27例,显效22例,有效20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77.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明显好于单用西药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托瑞米芬(TOR)对乳腺囊性增生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托瑞米芬共治疗了158例临床症状明显的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疗程为3个月经周期。结果 158例中显效131例(82.9%),有效19例(12%),总有效率94.9%,无效8例(5、1%)。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症状及抗雌激素反应,未发现继发深静脉血栓形成或子宫内膜癌。结论 托瑞米芬对乳腺囊性增生病有较好的疗效,副作用小,临床应用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68例乳腺囊性增生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门诊部2005年6月~2007年6月筛查出的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68例,根据临床症状、乳房肿块大小及病变性质,分别给予保守治疗和单纯手术切除治疗,2例恶变者行乳癌根治术。结果本组采取保守治疗43例,转入医院手术治疗25例,共60例患者获得随访,保守治疗患者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体征无明显变化。手术治疗者1例因乳房持续性疼痛行单纯乳房切除术,4例再次形成乳腺纤维瘤,行单纯包块切除术,未发现恶变病例。2例恶变者行乳癌根治术后均存活,未发现复发。结论对于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明确诊断,采取针对性治疗效果理想,但应注意长期的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4.
乳腺囊性增生病是中青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对它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146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92例均为女性,1996年7月~2001年4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58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囊性增生病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非炎症性、非肿瘤性病变,主要表现为乳管上皮不同程度的增生伴中小导管不同程度的扩张,由于其组织形态变化复杂多样,故文献中名称繁多,如慢性囊性乳腺炎、乳腺囊性病、纤维囊性病及结构不良等,资料分析乳腺囊性增生病与乳腺癌有一定关系,此病发病率增高但治疗比较棘手。近年来我院用三苯氧胺+平消胶囊治疗587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乳腺纤维囊性增生病是一种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疾病,它是以乳腺纤维组织及上皮增生伴囊肿形成的一种乳腺结构紊乱的疾病,故国外学者称之为纤维囊性乳腺病。  相似文献   

17.
乳腺囊性增生病60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囊性增生病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对乳腺囊性增生病进行bcl-2和PCNA标记。结果60例乳腺囊性增生病中,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24例,bcl-2和PCNA的阳性表达分别为66.7%和54.2%;伴导管乳头状瘤者25例,bcl-2和PCNA的阳性表达为16.0%和20.0%;伴大汗腺化生者52例,bcl-2和PCNA的阳性表达为5.8%和7.7%;伴囊肿形成者53例,bcl-2和PCNA无阳性表达。结论乳腺囊性增生病伴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者与乳腺癌的发生关系密切,而导管乳头状瘤、大汗腺化生、囊肿与癌的发生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8.
乳腺囊性增生病,中医称乳癖。此病常见,多见于25—40岁女性,偶见男性。此病患者就诊原因多为乳房胀痛,刺痛或乳头痛,寻摸可及大小不等,可移动的结节。平时寻摸不见。多数于月经前发病,常伴有月经不调或精神神经症状。本文采用加味逍遥丸,止痛化症胶囊,谷维素三种中西药物结合的方法,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将疗效观察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马海波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2):124-124
目的:探讨乳腺囊性增生病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收治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57例乳腺囊性增生病。结果:57例乳腺囊性增生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治疗后近期治愈率和明显好转率达87%.8例无效做手术切除。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效果明显,但要注意适应,排除乳腺癌等疾病。  相似文献   

20.
陈斌 《四川医学》2014,(2):214-215
目的 探讨乳腺囊性增生病全乳腺切除同时置入硅胶乳房假体保持乳房外形的可行性.方法 经乳晕切口,完整切除乳腺,创腔或胸大肌肌下分离形成合适大小腔隙,置入硅胶乳房假体,分层缝合胸大肌、皮下组织、皮肤.结果 25例42侧乳房患者手术创口一期愈合.本人及配偶对手术后外形均满意.皮下脂肪较丰满者,外观和触诊效果与一般隆乳者区别不明显.结论 中年女性双乳多发性结节及囊性肿块,特别是有乳癌家属史的高危人群,在乳腺全切除后置入硅胶乳房假体,在解除乳房的疼痛、阻断乳癌形成的可能进程的同时,保持乳房外形,减轻了患者对乳腺切除后乳房外形破坏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