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目的 评价全肠造影CT检查对肠道肿瘤诊断的价值。方法 口服稀碘糖溶液小肠造影即时肛门充氧气大肠造影进行CT检查,即全肠造影CT检查。材料选择全肠造影CT检查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内镜等检查齐全,且有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0例肠肿瘤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输出最小病灶小肠为0.7cm,大肠为0.4cm,结、直肠癌术前与术后的临床病理分期符合率达70%,良恶性诊断复合率为87.5%区域淋巴结转移诊断复合率为8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320排CT和CT血管造影(CTA)三维辅助成像技术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肝癌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分别行肝脏320排CT和16排CT的CTA影像资料,比较两种CT在显示肝内瘤灶、PVTT、动静脉瘘(AVF)和肝动脉起源走行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参照,41例PVTT患者中应用320排CT诊断瘤灶39例,明显优于16排CT诊断的32例;320排CT和16排CT诊断瘤灶的灵敏度分别为97.6%和92.7%,诊断AVF的准确度分别为97.1%和85.4%;两者对肝动脉起源走行和解剖变异的显示基本一致。结论 320排CT和CTA除了具备16排CT的优点外,还能以更高的图像质量完成对肿瘤及肝脏血管的四维成像,诊断原发性肝癌更快速、准确,对介入治疗更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螺旋CT血管造影在肿瘤诊治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螺旋XT血管造影的基本原理,在判断肿瘤与血管关系上的作用及其在肿瘤的定性定位诊断,手术前判断手术切除可能性以及制定手术方案和放疗计划等方面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过去的 50年里 ,虽然新的更有效的抗癌药物不断应用于临床[1,2 ] ,肺癌的化疗效果并没有得到大的提高 ,主要原因之一是抗癌药物毒副作用较大 ,限制了其临床上持续高浓度应用。如何使抗癌药物在肿瘤细胞周围形成持久而有效的高浓度 ,最大限度地杀灭肿瘤细胞 ,且又不增加毒副作用 ,是肿瘤化疗的发展方向。我科试用肺肿瘤局部置管术并予局部治疗 2例晚期肺癌 ,获得初步成功 ,为进一步局部化疗和局部基因治疗奠定基础。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例晚期肺癌患者均为男性住院病例 ,年龄分别为 57岁和 6 2岁 ,病理证实为中分化鳞癌 ,临床分…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4例CT表现不典型性脑膜瘤的血和造影表现,认为脑血管造影对少数CT表现不典型,不能在术前确诊的病例,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得到CT检查得不到的肿瘤血循环资料。  相似文献   

6.
0 引言 腹盆腔肿瘤临床较常见,但由于肿瘤血供丰富,周围组织侵犯率高,给临床手术治疗带来不小难度.本研究通过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在术前明确肿瘤血供情况及肿瘤对周围组织的侵犯程度,为手术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肾盂移行上皮癌的病理特点对影像学诊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盂移行上皮癌是原发于肾盂黏膜上皮的肿瘤,占肾脏肿瘤的7%。静脉肾盂造影(IVP)、超声和螺旋CT是其最常用的检查诊断方法。现就肾盂移行上皮癌的生长部何、病灶隆起高度等病理特点对这3种诊断方法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小肠双重造影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各种类型小肠肿瘤的小肠造影表现及双重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3例小肠肿瘤的双重造影表现。结果 病变 1.0× 1.2cm~ 17× 19cm ,<6cm的病变 2 6例。小肠平滑肌肿瘤主要表现为充盈缺损。小肠淋巴瘤病变范围广 ,主要表现为多发结节状充盈缺损 ,伴肠管狭窄及扩张。小肠腺癌主要表现为肠管不规则狭窄 ,肠壁僵硬破坏 ,显示“果核征”。小肠转移瘤主要表现为多发压迹 ,肠管粘连固定。结论 小肠双重造影是目前诊断小肠肿瘤最有价值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CT检查对原发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97例原发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X线、CT等影像学单独及联合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对诊断符合率进行考察.结果 97例患者中包括良性骨肿瘤35例,恶性骨肿瘤28例,肿瘤样病变34例,病变均具有不同的影像学特征.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CT诊断符合率为83.51%,X线诊断符合率为68.04%,CT符合率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诊断符合率为95.88%,远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 CT对于原发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与X线平片结合可有效提高疾病检出率,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110例X线诊断为癌性肺不张,行纤支镜检、病理学证实为癌性肺不张者104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鳞癌58例(55.8%)、未分化癌25例(24%)、腺癌12例(12%),未定型Ⅰ5例(5%)、未定型Ⅱ4例(3.8%);确诊率为94.5%.非癌性肺不张者6例(5.5%):1例结核,5例炎性肺不张。癌性肺不张的X线分布部位及特点符合-般规律,纤支镜下的形态特征与不同病理学类型密切相关。因此,作者建议对X线示肺不张的患者应尽早行纤支镜检以明确癌性或非癌性肺不张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13.
胃肠道间质瘤的CT和胃肠双对比造影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气钡双对比造影和螺旋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资料,其中24例行CT扫描,14例行胃肠道双对比造影。结果:肿瘤发生于胃21例,小肠5例,结肠1例,肠系膜1例。GISTs的胃肠道气钡双对比造影表现包括腔内充盈缺损或外压迹,局部粘膜展平,瘤周粘膜推移。CT扫描表现为肿块实质部分静脉期强化较动脉期明显,瘤体内可见液化坏死、囊变,多数瘤体以腔外生长为主,邻近胃肠道壁无增厚,转移病灶与原发灶的CT表现相似。结论:GISTs的CT和胃肠道双对比造影检查均表现出粘膜下病变的特点,而CT能提供更多的胃肠道腔外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气钡双对比造影和螺旋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资料,其中24例行CT扫描,14例行胃肠道双对比造影.结果肿瘤发生于胃21例,小肠5例,结肠1例,肠系膜1例.GISTs的胃肠道气钡双对比造影表现包括腔内充盈缺损或外压迹,局部粘膜展平,瘤周粘膜推移.CT扫描表现为肿块实质部分静脉期强化较动脉期明显,瘤体内可见液化坏死、囊变,多数瘤体以腔外生长为主,邻近胃肠道壁无增厚,转移病灶与原发灶的CT表现相似.结论GISTs的CT和胃肠道双对比造影检查均表现出粘膜下病变的特点,而CT能提供更多的胃肠道腔外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均进行术前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结果 CT平扫均表现为囊实性肿块,3例位于胰头部,7例位于胰体尾部,胰胆管未见明显扩张,增强扫描后实性部分及囊壁强化.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利于其术前确诊.  相似文献   

16.
血清GPDA测定及其在肿瘤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60例健康中、老年人血清GPDA活力并与100例经确诊的肝疾患和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食管、胃、肠道的肿瘤血清GPDA呈一致性减低,而肝硬化、肝癌、胆道、胰、肺、乳腺癌则是一致性升高。初步认为其升高或降低的机制与组织发生学有关。血清GPDA测定对恶性肿瘤的发生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对肿瘤的发生部位有一定的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17.
螺旋CT对进展期胃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螺旋CT对进展期胃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5例经胃镜活检证实的胃癌患者术前行螺旋CT检查,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分析。结果45例进展期胃癌,病灶检出率为100%,TNM术前分期准确率达82.2%(37/45)。结论螺旋CT对进展期胃癌诊断及术前分期的准确性高,对指导手术方式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摘 要:放疗是胃肠道肿瘤的常见治疗方法之一,常可导致患者出现胃肠道症状等不良反应,涉及放疗对肠道腔壁、肠道菌群等的影响。全文系统综述放疗对肿瘤患者的肠道腔壁和肠道菌群的影响,分析相应治疗措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薛莹  张革 《中国肿瘤》2015,24(7):569-573
摘 要: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是革兰氏阴性专性厌氧菌,与多种感染性疾病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具核梭杆菌在人体肠道内广泛存在,依其黏附和侵袭性产生毒性,并且不同菌株具有不同的毒力。目前,越来越多的实验研究证明,具核梭杆菌与结直肠癌之间存在相关性。具核梭杆菌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仍在探索中。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术前CT检查对癌肿切除的预测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68例食管癌病人的术前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比,以探讨CT检查对食管癌切除的预测作用。结果表明:CT判断主动脉和气管、支气管受累的准确性分别为95.6%、98.5%;癌肿切除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2.7%、94.4%、94.1%。CT检查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癌肿能否切除取决于手术方式和技术水平。作者建议,依据病变食管与邻近主动脉和椎体之间三角形脂肪间隙消失来判断主动脉受累,有利于提高预测癌肿切除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