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凝固治疗肾肿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建立新西兰兔肾VX2肿瘤模型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5只,实验组15只,对实验组10天后行超声引导下兔肾脏VX2肿瘤的微波消融治疗,对照组未行处理,于微波治疗后5 d、10 d、15 d,比较两组肿瘤大小及回声情况,至兔自然死亡时比较平均生存时间和肿瘤转移情况.结果 15只兔均经超声引导下微波凝固治疗成功.微波治疗后5 d、10 d、15 d,治疗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生存时间治疗组(46.3±8.6)d与对照组(23.7±5.6)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粗测治疗组腹腔及肺部转移情况少于对照组.结论超声引导下微波凝固治疗兔肾VX2肿瘤操作简便,可有效减缓肿瘤生长速度、延长生存期并减少转移几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UPMWA)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9例经UPMWA治疗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的前瞻性研究.在术后3、12个月患者来院复查时,记录肌瘤体积、血红蛋白量(Hb)、子宫肌瘤症状及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UFS-QOL)评分以及副作用、并发症,并同治疗前相应指标相比较.结果 19例患者的19枚黏膜下肌瘤中,0型5枚、Ⅰ型6枚、Ⅱ型8枚.消融后8例患者有坏死组织排出,肌瘤体积、Hb及UFS-QOL的症状严重程度评分(SSS)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HRQL)分别从治疗前的(78.75±65.71)cm3、(89.50±21.34)g/L、(36.34±17.65)分及(54.38±25.60)分变化至消融后12个月的(11.13±8.78)cm3(P=0.000)、(124.60±14.00) g/L(P=0.000)、(15.30±13.58)分(P=0.000)及(83.35±12.28)分(P=0.000).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阴道流液,在治疗后2~4周内多数患者症状可自行消失,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UPMWA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临床效果确切,成为其保守治疗可供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在肾上腺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在肾上腺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接受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肾上腺肿瘤的13例患者(17个病灶)。结果 5例患者需行消融前穿刺活检,每次穿刺组织条数2~3条,组织条大小0.4 cm×0.1 cm~2.0 cm×0.1 cm,均取得明确的组织病理诊断。17个病灶中,2个行单纯消融治疗,5个行超声造影引导下消融,10个消融时联合术中测温、无水乙醇注射及造影引导等技术。15个病灶一次消融后完全坏死,2个病灶两次消融后完全坏死,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肾上腺肿瘤具有实时、微创、安全、有效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凝固治疗肾肿瘤1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患者女 ,38岁 ,1年前体检发现右肾中极占位性病变 ,超声、CT诊断为右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病程中无血尿、尿频、尿急等症状 ,随访 1年中肿瘤略有增大 ,患者坚决要求治疗。超声检查示右肾中极 1 .3cm× 1 .0cm高回声肿块 ,边界尚清 ,肿瘤向外略突向肾被膜 ,但并不突向肾盂 (图 1 )。彩色多普勒示肿瘤内未见明确血流信号。术前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微波治疗前行超声引导下活检 ,病理组织学诊断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局麻下 1 4G (PMCT)引导针穿刺经肿瘤中心达底部 ,拔出针芯后放入微波天线 ,退出引导针使微波天线尖端…  相似文献   

5.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小肝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小肝癌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应用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32例小肝癌患者,共计42个癌结节,1月后应用超声造影检查。【结果】所有病倒治疗后1月超声造影,42个肿块中,其中35个肿块内血流消失,各个时相呈无回声增强。7例肿块内血流减少,未灭活部分动脉相高回声增强,门脉相及延迟相低回声增强,灭活部分各时相无增强。病人治疗后全身情况好转,症状减轻或消失,AFP和肝功能好转,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弓1导微波治疗对小肝癌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应用微波消融治疗近胆囊旁肝癌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就诊本科室的近胆囊旁肝癌患者65例为观察组,病灶共65个,选择同期位于肝实质内的肝癌患者50例为对照组,病灶共55个。均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统计消融结果。持续随访3~24个月,观察肿瘤的灭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消融效果均较好,一次消融成功率、辐射时间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观察组术后复查,4个病灶局部肿瘤进展,其发生率6.15%(4/65),疗后3个月,肿瘤完全坏死率89.2%(58/65);对照组局部肿瘤进展发生率9.09%(5/55),肿瘤完全坏死率94.5%(52/55),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仅部分患者出现发热、腹痛等症状,未经特殊处理,自然消退,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9.23%(45/65),对照组发生率76.00%(38/50),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术治疗近胆囊旁肝癌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我院2006-03/2008-03收治肝癌12例,在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凝固治疗,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55.2岁。术前超声分别于肝右叶距肝包膜3.0 cm、2.0 cm、1.6 cm、0.2 cm处探及不均质的稍高回声,肿块大小1.6~5.3 cm,超声、CT诊断为肝癌,术前AFP均明显增高,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均为肝细胞癌。本组8例在肝硬化基础上并存肝癌,而且肝功能受损严重,患者无法耐受麻醉及手术打击;3例已行肝右后叶肝癌不规则切除术并门静脉化疗泵植入术,均已先后行多次化疗,现肝癌复发,不宜再次手术;1例同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无法接受手术。患者术前常规检查情况及肝脏肿块远离胆囊、胆道、大血管及胃肠道,无明显微波治疗禁忌证,建议行彩超引导下冷循环微波凝固治疗。1.2器具(1)微波仪:组织间肿瘤微波凝固治疗仪,水循环内冷微波天线。(2)超声仪:Aloka-680型彩超仪,探头频率3.5MHz;Medisen-6000CMT型彩超仪,探头频率2.5~4.0 MHz。1.3方法患者均取左侧卧位或平卧位,常规消毒、局麻后,在超声引导下(未用引导装置),徒手从右肋间定位...  相似文献   

8.
Tabuse等于20世纪70年代末研制出世界首台微波凝固治疗仪,起初只用于肝切除术中凝固止血,后来被应用于术中凝固处理较大的不能切除的肝癌。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凝固治疗(PMCT)肝癌始于1994年目,现已是当前超声介入肝癌局部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其前景看好。在此基础上还发展了腹腔镜微波凝固治疗(LMCT)。本文仅就超声引导下PMCT治疗肝癌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特殊部位肝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特殊部位肝癌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与大血管或肝周器官紧邻且无明显间距的病灶纳为特殊部位病灶,病灶直径≤3 cm.30例患者(39个病灶)在局麻下行超声引导的经皮微波消融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有无并发症,行影像学及临床随访观察局部复发情况.结果 30例患者微波消融治疗操作均顺利完成.消融后,较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7%(2/30),局部复发率为5.1%(2/39).结论 超声引导下对特殊部位肝癌行经皮微波消融治疗为安全、有效、可行的微创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超声引导微波凝固治疗肝癌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凝固治疗肝癌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4例经皮穿刺,微波凝固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加强病情观察及围手术期护理。结臬:本组经超声定位,微波引导针穿刺至肿瘤部位均一次成功,穿刺后对肿瘤进行冷循环微波凝固治疗,效果满意,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微波凝固疗法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方法,加强病情观察和护理,减少并发症,是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超声引导消融治疗肝癌微波与射频的比较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微波和射频两种肝癌消融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自 1997年 8月至 2 0 0 0年 3月采用经皮微波固化治疗 (PMCT) 67例肝癌共 14 1个结节 ,直径 0 .8~ 6.4cm [(2 .5± 1.1)cm]。自 2 0 0 0年 2月至 2 0 0 1年 1月又采用经皮多电极射频 (PRF)治疗 2 3例肝癌共 41个结节 ,直径 0 .7~ 5 .0cm[(2 .5± 1.0 )cm]。总结上述两个阶段的临床研究结果 ,并结合复习文献 ,对PMCT和PRF的局部消融作用和侵袭性等作初步比较。结果 肿瘤完全消融率PMCT为 90 .1% (12 7/ 14 1个结节 ) ,PRF为 87.8% (3 6/ 41个结节 ) ,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0 .17,P =0 .68)。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亦无差异。结论 微波和射频都是现时比较理想的介入超声治疗肝癌的手段。PMCT费用相对低廉 ,易被接受 ,目前影响射频消融在我国普遍开展的主要问题是价格过高  相似文献   

12.
连续与间歇作用微波消融离体肌组织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单导植入式微波不同辐射方式消融离体猪肌组织的效果,为临床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提供实验数据.方法 采用2450 MHz微波,相同输出功率,相同作用时间,分别采用连续波和每发射100 s间歇1O s和20 s的间歇辐射方式,进行离体肌组织消融,观察消融区形态、范围、热场温度及病理结果.结果 在相同输出功率,相同发射时间条件下,三种作用方式的消融形态、范围、前向距离、热场内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表现相同.结论 单导植入式微波连续波辐射与间歇式辐射消融离体猪肌组织的凝固效果无明显差异,可供临床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低杆温技术扩大肝组织微波消融范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降低天线杆温来增加微波能量输出以扩大单次微波消融范围,减少穿刺次数,为改善临床局部疗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水冷式低杆温微波天线对离体新鲜猪肝和活体猪肝进行单点微波消融,单源能量输出(60~80)W×(300~1500)s,双源能量输出70W×1200s,观察不同消融条件下肝组织凝固范围的大小。结果体外肝和活体肝内单源能量输出(80W×1500s)造成的组织消融范围分别为7.4cm×5.6cm和5.9cm×3.5cm,活体肝内双源消融灶大小为6.7cm×5.4cm。结论运用低杆温天线可加大能量输出,扩大了体外肝和活体肝组织的单点微波消融范围,可望改善临床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局部疗效。  相似文献   

14.
超声引导微波热凝固结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肝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评价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后联合微波热凝固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18例经组织学证实的肝癌患者 ,14例为原发性肝癌 ,4例为转移癌。共 2 8个结节 ,肝动脉栓塞化疗后 1~ 2d内进行超声引导下微波热凝固治疗。结果  19个直径 <5cm的结节完全性坏死 ,9个直径≥ 5cm的结节中 5个完全坏死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肝动脉栓塞联合超声引导下微波热凝固是治疗肝癌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运用经皮微波热消融治疗良性肝局灶性病变的原则和价值.方法 应用15G水冷式微波电极经皮消融14例15个良性肝局灶性病变,直径(26.2±13.6)mm(10~57 mm).结果 微波消融治疗次数为(1.4±0.5)次(1~2次),总治疗时间为(837±574)s(300~2057 s).随访1~35个月,中位随访期6个月.治疗后1个月增强影像检查显示,病灶均被微波消融所致凝固性坏死区完全覆盖.随访3个月以上者12例,随访影像检奁显示消融区范围逐渐缩小.围手术期和随访中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消融治疗副作用主要有局部疼痛不适(12/14例)、发热(8/14例)、肝酶学指标升高(14/14例)等,前两者持续时间1~9 d,肝酶学指标升高于治疗后1周左右恢复至治疗前水平.结论 经皮微波热消融具有安全、微创、消融彻底、毒副作用低等特点,在把握好适应证的前提下,可作为良性肝局灶性病变的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微波消融肝组织凝固灶短轴径(SD)与微波功率的关系.方法 应用新型内冷微波天线,取10 min和20 min两个时间段与不同功率条件组合,凝固离体猪肝和活体狗肝,完成后分别测量凝固灶的SD和长轴径(LD),比较相同时间与功率条件下离体猪肝与活体狗肝消融灶SD、LD和SD/LD(其值越接近1.0凝固灶形念越接近球形),并分析SD与功率的关系.结果 相同条件下,活体狗肝凝同灶SD和LD均较离体猪肝小(P<0.01);而SD/LD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离体肝相似,活体肝凝固灶SD与功率的关系表现为高度近似的线性关系(r界于0.96~0.99之间,P<0.01),其线性拟合方程截距减小,斜率增大.结论 离体肝和活体肝组织的微波凝固灶SD大小在一定条件下与功率呈高度近似的正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通过改进的微波天线用蒸馏水或生理盐水灌注肝组织增大微波凝固范围的可行性。方法利用改进的微波天线对新鲜猪肝进行凝固,凝固前或凝固中在肝组织中预先或持续注入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总能量采用18000J(60W300s)和45000J,凝固过程中天线旁开5mm、10mm、15mm实时测温,凝固结束后纵向剖开标本,测量凝固体的范围和形状。比较注射不同液体及不同注射方式对热场、凝固范围和形状的影响。结果总能量45000J,对照组凝固体积、横径及横径与纵径之比分别为(22.9±2.2)cm3、(3.6±0.06)cm、0.69±0.03;蒸馏水组分别为(36.1±3.4)cm3、(3.9±0.06)cm、0.80±0.06;生理盐水组分别为(32.8±3.7)cm3、(3.8±0.15)cm、0.78±0.04。蒸馏水组和生理盐水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生理盐水组与蒸馏水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组、蒸馏水组及对照组微波天线的杆温分别为(39.7±4.0)℃、(41.7±4.0)℃、(6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8)。结论增加组织中的水分含量可降低微波凝固天线的杆温,减少中心碳化,增大凝固范围,凝固形状更接近球形。  相似文献   

18.
超声引导下微波凝固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凝固治疗肝癌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超声引导下,根据肿瘤大小、血管分布,选择40~80W不同功率微波,150~1800s不等作用时间,对33例患者50个癌结节进行微波治疗。结果 治疗1个月后观察,50个结节中96%(48/50)结节CT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21例胎甲球蛋白升高患者中有15例降至正常,95%(42/44)病灶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消失。4个月后,肿瘤消失4例。结论 超声引导下微波凝固治疗肝癌方法简便,安全、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MWA)治疗乳腺良性结节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选择经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109例共207个乳腺良性结节。MWA治疗前分别行超声和(或)MR检查,后行超声引导经皮MWA治疗,消融后超声和(或)MRI显像判断治疗效果。结果 消融治疗后1 h结节最大径及体积增大,治疗后1、3、6及12个月后结节逐渐缩小。消融治疗前,灰阶超声显示结节呈均匀低回声,边界清楚;CDFI显示结节内血流信号为0~Ⅱ占93.24%(193/207);超声弹性成像评分为1~2分占87.92%(182/207);CEUS和(或)MR增强扫描显示结节内均有不同程度增强。消融治疗后,灰阶超声显示原结节区域呈不均匀高回声,边界不清;治疗后1、3、6及12个月,超声检查显示结节边界逐渐清晰,回声较治疗前轻度增强;CDFI显示血流分级为0级占89.85%(186/207);消融治疗后1 h,超声弹性成像显示结节硬度较治疗前均有所增加;治疗后1、3、6及12个月复查,结节硬度逐渐下降;CEUS和(或)增强MRI显示结节完全消融或大部分消融且消融后可见消融灶周边环状水肿带。穿刺活检见消融区呈凝固样坏死改变。结论 超声引导经皮MWA治疗乳腺良性结节创伤小、恢复快、无瘢痕,具有患者易耐受、可门诊治疗等优势,是治疗乳腺良性结节安全、有效、可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