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颌下区口外型舌下腺囊肿的诊断及治疗,避免临床上误诊误治。方法:对1998.3.-2008.11.经治的颌下区口外型舌下腺囊肿30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0例经局部检查,穿刺检查及淀粉酶检查,辅助B超检查作出颌下区口外型舌下腺囊肿诊断,经口内进路手术摘除舌下腺及与腺体粘连的囊壁,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临床诊断,观察1-3年未见复发。结论:颌下区局部触及柔软囊性肿物、穿刺抽出蛋清样粘稠丝状液体及淀粉酶检查阴性,是颌下区舌下腺囊肿的诊断依据,手术彻底摘除舌下腺及切除与腺体粘连的囊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张晓梅 《口腔医学》2004,24(2):67-67
口底皮样囊肿为胚胎性良性囊状肿瘤,生长缓慢,以口底和颌下区最常见。现报告1例巨大哑铃型口底皮样囊肿。  相似文献   

3.
<正>临床工作中颌下腺内异物相对少见,目前文献报道有笤帚梢杆经口底黏膜进入颌下腺内1例,采取手术治疗[1];吞咽麦芒1月后颌下不适,超声检查发现麦芒异物1例,手术取出异物[2];也有报道颌下腺内铅笔芯1例,但因病史较长文献未能提供异物移行颌下腺内的可能途径。本文报道咽部鱼刺异物移行颌下腺1例。1临床资料患者,男,42岁,因"右侧颌下区反复肿痛1月"入院。查体:右侧颌下区肿胀,肿胀区压痛明显,皮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54岁,1987年1月11日因口底及舌根部疼痛就诊。患者于一年前开始感到右侧舌根、口底及咽部疼痛,不甚剧烈,颌下区无肿胀史,亦无牙痛史。  相似文献   

5.
王立军 《口腔医学》2003,23(2):81-81
<正> 丛状纤维组织细胞瘤多见于上肢远端。现将我院2002 年收治的1例发生于右口底颌下区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口底、颈部感染常出现一些并发症,但伴发上肢麻木的病例罕见。现将我科收治的一例报告如下。患者傅某某,19岁,女,农民。于1987年7月6日因口底、颈部肿痛伴右上肢麻木入院。一月前患者自感右侧颌下区有蛋黄大硬结,疼痛,曾在当地治疗,口服红霉素、川心莲,局部外敷中药等,未见好转,肿胀扩散到同侧颈部、耳下及对侧颌下区,并伴有右侧上肢麻木。  相似文献   

7.
作者报告1例颌下区异位甲状腺组织。患者女性,47岁,主诉左颌下区包块18月,近8周明显增大。查左颌下区有一5.0×5.Ocm包块,质硬,轻微活动,左口底部有一包块突起,表面粘膜正常。咬(牙合)片示左颌下区邻颌下腺导管处有密集X线阻射点,解释为涎石。全麻下切除肿物,术中见肿物位于左颌下三角内,将颌下腺上推至口底。组织学检查为甲状腺组织,有大量内含胶质的腔隙,衬以低立方形或高柱状甲状腺滤泡细胞,有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颌下区包块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03例颌下区包块诊断、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3例颌下区包块中以慢性颌下腺炎为主,囊性病变中以舌下腺囊肿口外型多见,良性肿瘤中以多形性腺瘤为主,恶性肿瘤所占比例较小。结论:颌下区包块病种较多,需详细询问病史及认真临床检查并辅以穿刺、B超、CT等手段,多可明确诊断;肿瘤则需行术前穿刺切取活检及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9.
超选择性动脉内栓塞术治疗大型蔓状血管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采用超选择动脉内栓塞术治疗两例口腔颌面部大型蔓状血管瘤的经验,例1的血管畸形涉及右侧耳颞腮腺区,颞下凹和颊部,在DSA监视下用430根3/0丝线线段先后分别栓塞了颞浅,颌内,颌外动脉,直到瘤区主要血管不显影。随访8个月无复发迹象,例2诊断为口底,颌下区复发性状血管瘤,以往手术曾结扎了左侧颈外动脉。先用上法在DSA下栓塞右侧颌外和舌动脉,肿瘤缩小变软,术后2周肿瘤又复长大,遂在辅助性术前栓塞中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探讨口外型舌下腺囊肿的临床特征、误诊原因及诊治要点,旨在减少误诊,提高诊治水平。方法:收集经我院诊治的17例口外型舌下腺囊肿病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中,舌下一颌下型4例,颌下型13例,误诊5例,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摘除舌下腺治愈。结论:下颌舌骨肌发育缺陷,舌下腺穿过该肌裂孔或间隙突入颌下区是本病发生机制,以口内切口完整摘除舌下腺是根治口外型囊肿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弓”形切口在腮腺手术中的应用首都医学院北京同仁医院赵坤,戚道一,刘楠腮腺手术尤其是浅叶手术,多年来广泛采用“S’或“Y”形切口,可以有效地暴露术野。然而,此类切口的下半部分位于颌后及颌下区,由于颈阔肌切断后肌纤维不能再生,而以瘢痕组织修复。同时,颈...  相似文献   

12.
李明 《口腔医学》2003,23(2):91-91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72岁,因左舌下疼痛不适1周就诊。检查:下颌前牙松动Ⅰ度,余牙缺失。双合诊发现位于左口底相当于双尖牙至第一磨牙区可扪及一条索状硬块,局部黏膜充血,触诊(+)。挤压左颌下区时颌下导管口无液体分泌。下颌  相似文献   

13.
<正> 颌下腺深部异物极为罕见,我院收治1例,兹报道如下:患者王××,男,33岁。宜都县棉纺厂推销员。住院号 : 191599。于1986年9月18日入院。主诉:左颌下区包块2个月余。患者于1986年7月16日,感口底区不舒适,以后左颌下区开始肿胀、疼痛、张口困难。在县医院诊断为“淋巴结炎”,给予青霉素、红霉素及麦迪霉素治疗后,  相似文献   

14.
张劲松  李雅冬  陈睿  季平  杨凯 《口腔医学》2009,29(11):604-606
目的探讨咽旁颞下区肿瘤的有效诊治途径。方法回顾2003—2006年我科手术治疗咽旁颞下区肿瘤11例。手术采用颌下进路和耳前颌下进路,恶性肿瘤术后行放疗或化疗。结果11例患者10例手术患者肿瘤肉眼下全切除,1例放弃手术。术后病检:良性肿瘤2例,恶性肿瘤9例。结论①CT扫描和术中冰冻活检可有效指导手术治疗咽旁颞下区肿瘤。②颌下进路是该区肿瘤较好的手术途径,在累及腮腺、下颌升支的恶性咽旁颞下区肿瘤切除术中采用耳前颌下进路联合下颌升支切除中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正>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72岁,因左舌下疼痛不适1周就诊。检查:下颌前牙松动Ⅰ度,余牙缺失。双合诊发现位于左口底相当于双尖牙至第一磨牙区可扪及一条索状硬块,局部黏膜充血,触诊(+)。挤压左颌下区时颌下导管口无液体分泌。下颌  相似文献   

16.
舌下腺囊肿多位于一侧口底.逐渐长大后可波及对侧口底,也可突出于颌下或颏下。临床上可将舌下腺囊肿分为口底型、颏下型及颌下型。本文报告一例同时波及口底、颌下、咽旁及软腭的舌下腺囊肿。张某某,男,26岁.住院号:136705.患者一年前曾因左侧颌下腺导管结石先后两次于我科门诊手术取结石.十个月前因“左慢性颌下腺炎”于某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30岁,因右面部肿胀伴开口困难一周就诊。全身一般情况尚可,右面部及颌下区弥漫性肿胀。检查见:皮肤紧张,压痛,无凹陷性水肿,开口度小于1.0cm,舌体肿胀,口底未见异常。诊断为右面颊部多间隙感染,给于全身抗炎治疗。当日下午突然呼吸困难致呼吸骤停,即给于气管切开及颌下区切开引流术,没有引流出脓液,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治疗上加大抗生素用量及全身支持疗法,持续10日。颌下区及面部肿胀稍有好转,舌体肿胀仍渐进性加重,舌尖部突出口外,舌边缘有坏死,全身状况没有好转,给于转院治疗。上级医院仍以颌面部炎症及败血症治疗。患者全身状况…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35岁。2年前发现左颌下区无痛性包块,活动度好。体检:可触及左颌下区2 cm×3 cm大小包块,质中等硬度,无压痛,与周围组织无粘连,颌下腺导管口无红肿,无异常分泌物。超声检查:左颌下腺正常组织结构消失,颌下区可见31.9mm×24.7 mm,以低回声为主,边界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的混合性包块,后方回声稍增强,包膜尚完整,彩色多普勒检查见包块内及周边血流信号较丰富。同时于左颈前区,颈后区及颌下区均见肿大的淋巴结,淋巴结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见图1、2)。超声诊断:左颌下腺混合瘤、恶性多形性腺瘤,左颈部淋巴结炎。患者经手术切除左颌下腺…  相似文献   

19.
口腔结核2例     
口腔结核2例熊炎斌,李德玲病例1,男性,54岁。因口腔溃疡3个月伴左颌下区肿胀1周经抗炎治疗无效而就诊。体温37.6℃,无盗汗及午后潮热。张口度正常,舌系带左侧口底区有一约1×1cm溃疡面,表面覆薄层黄色假膜,揩去假膜后,溃疡面高低不平,边缘不整齐,...  相似文献   

20.
颌面部淀粉样变性极罕见 ,我院于 2 0 0 1年 3月 1日收治 1例舌、颏下、颌下淀粉样变性现报道如下 :患者张某某 ,5 9岁 ,因舌、颏下、颌下无痛性肿大 2年 ,吞咽困难 7个月入院。两年前无意中发现舌、颏下及双侧颌下区肿大 ,发音不清 ,进行性加重 ;7个月前出现吞咽困难 ,睡眠时偶有憋气。于当地医院经CT、B超检查示 :舌、口底肌层广泛增厚。颏下区活检 :肌细胞部分萎缩 ,肌间脂肪细胞增生 ,血管玻璃样变性。检查 :双侧颌下及颏下区弥漫性肿大 ,范围约 15cm× 6cm× 3cm大小 ,表面无红肿 ,皮温正常 ,无压缩性及凹陷性水肿 ,体位实验阴性。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