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抗日本血吸虫未成熟虫卵部分纯化抗原免疫血清的制备及定位观察汪世平周汨波曾庆仁赵慰先日本血吸虫卵不同发育时期抗原性存在明显差异。来源于不同发育阶段的虫卵可溶性抗原所诱导的宿主免疫应答明显不同。因此,制备针对未成熟虫卵可溶性抗原(SIEA)的免疫血清,对...  相似文献   

2.
简便快速分离日本血吸虫未成熟虫卵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种快速的日本血吸虫卵分离纯化方法,解决虫卵常规分离法存在耗费时间长、纯度不高及结构破坏等问题。方法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对虫卵分离方法进行改进,采用反复过筛、加胰酶消化并结合离心去上清的方法。结果在短时间内获得了纯净的虫卵,所得虫卵结构完整,虫卵得率显著提高。结论该方法适宜于血吸虫卵的快速分离、纯化,为虫卵抗原制备及其抗原分析、鉴定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采用日本血吸虫来成熟卵抗原(SIEA)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SIEA单克隆抗体。获得一株强阳性、高特异的抗未成熟虫卵的单抗(2B2),免疫球蛋白为IgG1类。免疫印迹分析表明该单抗单一识到日本血吸虫未成熟虫卵抗原中的50kDa分子。免疫荧光染色表明,与雌虫子宫内虫卵呈现强阳性反应,而不与成虫抗原交叉。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 检测日本血吸虫(Sj)不同发育期虫卵内抗氧化酶水平,分析其是否可作为鉴别虫卵死与活的标志物。方法 采用3,3-二甲基联苯胺盐酸盐(DAB)+H2O2底物作为抗氧化酶检测方法对完整Sj虫卵进行染色观察,并探索其染色条件。建立Sj感染后50d和90d的小鼠模型和吡喹酮治疗后30d和90d的小鼠模型。用最佳染色条件对从各模型组小鼠肝肠组织分出的虫卵作检测,比较观察对未成熟卵、成熟卵、近期变性卵和远期变性卵的显色程度与其分布来评价抗氧化酶水平,分析其用于判别Sj虫卵死与活的可能性。结果 与不做染色虫卵比,DAB加入完整游离活卵中经室温震动反应30min时,所呈深棕黄色阳性反应的反差最明显;DAB对沸腾处理30min虫卵染色,未见呈显色反应;DAB对Sj感染50d、90d及治后30d和90d的模型鼠肝肠来源虫卵染色的阳性率分别为92.34%、46.03%、13.68%和0.00 %。其阳性反应程度:未成熟虫卵普遍呈深棕黄色;成熟卵多呈深黄色,分布于毛蚴体部;近期变性卵中部分有显色;远期变性卵和卵壳均无见显色。结论 Sj活虫卵内均富含抗氧化酶成分,其水平则以未成熟卵内为最高,且随着虫卵发育成熟至死亡而逐渐减低。提示,对Sj虫卵作抗氧化酶染色可作为虫卵死与活鉴别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和可溶性雄虫抗原(SMWA)免疫小鼠PD-1-PD-L的表达,及其与相关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18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A组)、SEA免疫组(B组)和SMWA免疫组(C组),B、C两组分别用日本血吸虫SEA和SMWA腹部皮下多点注射免疫,剂量均为50μg/次,免疫4次,每次间隔1周;健康对照组用PBS代替。末次免疫4周后收集脾细胞及其培养上清,刀豆球蛋白A(ConA)刺激后,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表面表达的程序性死亡-1(PD-1)、树突状细胞(DCs)表面表达的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和PD-L2。双抗夹心ELISA测定脾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的表达水平。结果A组小鼠脾T细胞的PD-1及DC的PD-L1和PD-L2的表达率分别为(1.19±0.15)%、(0.64±0.11)%和(1.12±0.21)%。两种抗原免疫均可使这些分子表达上调(P〈0.01)。SEA免疫后,PD-1的表达[(8.24±1.31)%]高于SMWA免疫[(6.08±1.28)%],且主要使PD-L2表达上调[(5.26±1.73)%];而SMWA免疫后,主要表现为PD-L1表达上调[(10.82±2.33)%]。其中PD-L1的表达上调与脾细胞分泌的IFN-γ呈正相关,而PD-L2的表达上调与IL-4的分泌呈正相关。结论日本血吸虫SEA和SMWA抗原免疫可诱导BALB/c雌性小鼠PD-1-PDL的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伴随免疫新模型,通过观察比较新模型小鼠与常规感染小鼠脾细胞诱生Th1细胞因子(γ-IFN)和Th2细胞因子(IL-4)mRNA的动态变化,从分子水平探讨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伴随免疫新模型的细胞免疫机制。方法 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20d后,按300 mg/kg.d腹腔注射丙烯基硫脲,持续抑制雌虫产卵,建立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伴随免疫新模型。同时设立常规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小鼠对照组。在感染后第2,3,6,9和12 w,采用RT-PCR对各组小鼠脾细胞IFN-γ和IL-4的mRNA水平进行半定量检测分析。结果 新模型组与常规模型组小鼠IFN-γ和IL-4 mRNA水平变化趋势基本一致,IFN-γmRNA水平在感染后9w最强,然后逐渐下降,至第12w;IL-4 mRNA水平在感染后3w开始逐渐增强,至12w仍维持高水平。新模型组IFN-γmRNA水平在感染3w后明显高于常规模型组(P〈0.05);常规模型组IL-4 mRNA水平在感染6w后明显高于新模型组(P〈0.05)。正常小鼠IFN-γ和IL-4 mRNA水平较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日本血吸虫感染新模型小鼠与常规模型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现为Th1淋巴细胞功能先升高,然后逐渐向Th2淋巴细胞功能极化,提示可溶性虫卵抗原(soluble egg antigen,SEA)不是诱导Th2功能极化的唯一因素,对细胞免疫应答由Th1向Th2功能极化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CD4^+CD25^+T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及特征。方法日本血吸虫尾蚴(10±2条)感染BALB/c小鼠,在感染后6周(急性期,10只)和13周(慢性期,10只)取脾脏,制成脾单个核细胞,用免疫磁珠分选出CD4^+CD25^+T细胞。体外实验,将急性期和慢性期来源的CD4^+CD25^+T细胞与CD4^+CD25ˉT细胞共培养,^3H-TdR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的细胞因子。体内实验,将CD4^+CD25^+T细胞被动转移到日本血吸虫辐照致弱尾蚴免疫的小鼠体内,2周后剖杀取脾,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组织中白细胞介素4+(IL-4+)、IL-10+和干扰素γ+(IFN-γ+)CD4^+T细胞比例,ELISA检测血清抗辐照致弱尾蚴抗原IgG1和IgG2a水平。结果体外实验显示,在血吸虫虫卵可溶性抗原(SEA)刺激下,与单纯CD4^+CD25ˉT细胞培养组(脉冲指数即cpm值为7615±1058)相比,CD4^+CD25^+T细胞对CD4^+CD25ˉT细胞增殖具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并且感染慢性期来源的CD4^+CD25^+T细胞抑制作用(cpm值为2336±490)强于急性期来源的CD4^+CD25^+T细胞(cpm值为4467±144)(P〈0.05);并对IL-4、IFN-γ和IL-2等细胞因子分泌也具有抑制作用,其中急性期来源的CD4^+CD25^+T细胞对各细胞因子的抑制率分别为32.0%(P〈0.05)、66.3%(P〈0.01)和63.2%(P〈0.01);慢性期来源的CD4^+CD25^+T细胞对各细胞因子的抑制率分别为28.4%(P〈0.05)、60.1%(P〈0.01)和58.3%(P〈0.01)。体内实验显示,在辐照致弱尾蚴诱导的免疫应答中,转移慢性期血吸虫感染小鼠的CD4^+CD25^+T细胞对IFN-γ和IgG2a抗体的产生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日本血吸虫感染诱导的CD4^+CD25^+T细胞具明显免疫抑制作用,并呈现优势抑制Th1应答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改良人原生殖细胞(human primordial germ cells,HPGC)培养基培养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 Sj)生殖类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用HPGC培养基和改良HPGC培养基,分别对日本血吸虫36d成虫全细胞进行选择性培养,比较观察培养细胞的生长特性和一般形态,对2种培养基培养4~6周的细胞进行超微结构和AKP染色鉴定,对改良HPGC培养基培养细胞用BrdU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HPGC培养基培养2周后出现形态和大小较均匀的细胞,6周时多数细胞死亡或崩解;培养4周的细胞超微结构显示异常形态,APK染色呈阳性反应.改良HPGC培养基培养细胞呈半悬浮集落状态,4周内生长较快,形态差异悬殊,随着培养期延长,细胞呈相似的圆形,核和核仁清晰;培养6周后,细胞生长速度减慢,细胞核逐渐消失,至第10周左右死亡;培养8周内均可见细胞分裂相.BrdU掺入法检测培养4周细胞可见细胞核酸合成;培养5周的细胞超微结构显示正常形态,具生殖类细胞特征(胞质中可见大小不等的囊泡),细胞染色体核型表现血吸虫单倍体和双倍体特征;培养6周的细胞AKP染色呈强阳性反应.结论 用HPGC改良培养基能使日本血吸虫成虫的某些类别的细胞增殖,该类细胞具有生殖类细胞的部分特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日本血吸虫卵对2,4,6 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抑制作用。 方法 50只6~8周龄BALB/c 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乙醇对照组、虫卵对照组、结肠炎组和虫卵免疫结肠炎组,10只/组。虫卵免疫结肠炎组以日本血吸虫卵经腹腔注射免疫小鼠 4次,10 000个卵/鼠,每次间隔1周,末次免疫后6 d用TNBS诱导结肠炎模型。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小鼠的体重、结肠病理改变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结果 结肠炎组小鼠经TNBS诱导后,出现明显的粘液血便、体重下降、结肠充血水肿,肠黏膜呈现严重炎性浸润伴溃疡,IFN-γ水平为(3.47±0.87) ng/ml,IL-4水平为(146.06±45.76) pg/ml。虫卵免疫结肠炎组小鼠症状较轻,体重恢复较快,IFN-γ表达被明显抑制,其水平为(1.53±0.51) ng/ml,IL-4水平显著升高至(598.50±135.90) pg/ml。 结论 日本血吸虫卵对TNBS诱导的BALB/c小鼠结肠炎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重组表达制备日本血吸虫虫卵中毛蚴抗原(SjMP10)。 方法 根据日本血吸虫虫卵中毛蚴抗原SjMP10分子的读框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扩增SjMP10 DNA片段并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4T-3中。转化BL21(DE3)后,诱导表达谷胱甘肽转移酶-虫卵中毛蚴抗原10(GST-SjMP10)融合蛋白。采用洗脱法制备GST-SjMP10融合蛋白,应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和淋巴细胞增殖试验进行重组蛋白的抗原性分析。 结果 SjMP10基因克隆到表达质粒pGEX-4T-3后,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能表达出Mr 39 000的GST-SjMP10融合蛋白,经电洗脱法纯化的上述重组融合蛋白可被血吸虫感染兔血清所识别,并能刺激血吸虫感染鼠脾淋巴细胞增殖。 结论 日本血吸虫虫卵中毛蚴抗原SjMP10融合表达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日本血吸虫重组谷胱甘肽转移酶可生物降解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制备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转移酶(rSjGST)可生物降解微球。方法将含有表达质粒pET28a( )-SjGST的E.coliBL21在LB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诱导表达、过柱纯化,测其纯化后蛋白浓度;将纯化后的蛋白质以聚乳酸乙醇酸(PLGA75/25)为包裹材料,用双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rSjGST可生物降解微球,光镜下测定粒径、跨距、分布及微球载蛋白量,冷冻干燥保存。结果测得纯化后蛋白浓度为8.323mg/ml,微球的直径为(7.3±1.2)μm,跨距为0.52,符合正态分布,载药量为7.62%。结论rSjGST可生物降解微球制备成功,为进行小鼠保护性免疫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收集日本血吸虫成虫,常规气干法制备血吸虫染色体,改进的BSG法制备C带,胰酶消化法制备G带,分析其染色体核型和C带、G带带型特征。研究表明其核型公式为2n= 4m+6Sm+4St+2性染色体,C带带型公式为2n= 5CI++4CI++3CI+2CT+2CT+,各对染色体显示出特征性的G带。  相似文献   

13.
Crossing experiments in mice with two human species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 (Taiwan strain) and Schistosoma mansoni (Puerto Rican strain) were performed. The hybrid miracidia from the cross between female S. japonicum and male S. mansoni infected both Biophalaria glabrata and Oncomalania h. chiui. However, those from the reciprocal crossing could infect only B. glabrata. B. glabrata infected with hybrid miracidia of female S. mansoni x male S. japonicum survived up to 30 days while those infected with miracidia of S. mansoni remained alive for more than 100 days after the first shedding of cercariae. Relatively few hybrid eggs reached maturity either in tissues or in the feces of infected mice. A low percentage of F1 eggs hatched and the infectivity of F1 miracida was also low. Morphology and behavior of hybrid eggs, miracidia, cercariae, and adults were similar to the maternal species. The daily egg production of the hybrid worm pair was less than that of the normal one. The observations in the present study may be attributed to the maternal effects. However, the phenomenon of parthenogenesis in schistosomes cannot be confirmed.  相似文献   

14.
日本血吸虫病是威胁着我国江湖地带人民健康的严重寄生虫病.新中国诞生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其防治工作,并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自1984年WHO提出以疾病控制代替以往的传播阻断新的防治策略以来,建议血吸虫病防治策略应着眼于人及人的行为,采用以大规模和反复化疗为主的防治措施,所以,实施周期性化疗已成为血吸虫病疾病控制的主要手段,是目前疾病控制规划的中心环节[1].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可溶性重组日本血吸虫信号传导蛋白14-3-3(rSj14-3-3),并研究其免疫学特性。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从日本血吸虫成虫mRNA中制备Sj14-3-3基因cDNA片段,将此cDNA片段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GEX-4T-3的谷胱甘肽还原酶的基因下游,构建重组表达质粒Sj14-3-3/pGEX-4T-3。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转化子细菌采用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进行诱导,表达产物经SDS-PAGE以观察重组GST-Sj14-3-3表达情况。GST-rSj14-3-3经凝血酶消化后,经过Glutathione Sepharose-4B胶亲和层析制备纯化的rSj14-3-3。rSj14-3-3免疫家兔制备免疫兔血清,经免疫印迹试验分析rSj14-3-3免疫原性和反应性。结果日本血吸虫江苏株Sj14-3-3蛋白基因编码序列被成功克隆,开放阅读框的DNA序列与基因库中的登录序列同源性为99.08%。构建的含Sj14-3-3蛋白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经IPTG诱导能表达分子量约为55 kDa的融合蛋白,融合蛋白经凝血酶切割和亲和层析获得纯化的rSj14-3-3。rSj14-3-3能诱导家兔产生高效价的特异性抗体,该抗体可识别重组和天然的14-3-3蛋白。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可溶性rSj14-3-3,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与反应性。  相似文献   

16.
曼氏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是全球范围内两种主要的肠道血吸虫病病原体,所致基本病理均为虫卵引起的肝脏肉芽肿和纤维化,但两者在产卵方式以及肉芽肿的组成细胞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 目前,我国的血吸虫病研究主要以日本血吸虫病为对象,国外主要以曼氏血吸虫病为对象,而介绍两种血吸虫致病差异的综述较少。 为更好地理解两种血吸虫的致病差异,本文从血吸虫的基因组和进化路径、幼虫迁移、成虫寄生位置及产卵方式、局部组织病理、肉芽肿的形成机制以及肉芽肿的细胞组成等 6 个方面对日本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的致病差异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制备日本血吸虫病免疫检测试剂IgG抗体质量控制品。 方法 收集湖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粪检筛查血吸虫感染病人血清和无疫水接触史、无血吸虫感染史且粪检阴性人群血清,用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的检测试剂进行检测,制成冻干质量控制品。 结果 共筛选出12份阳性质控品、1份灵敏度质控品、1份精密度质控品和10份阴性质控品;阳性质控品根据ELISA法检测血清效价不同,分为强、中、弱阳性质控品。经12个月实际储存条件及破坏稳定性实验,该质控品稳定性可达1年。 结论 所制备的冻干质控品使用方便,结果稳定,可以满足日本血吸虫病诊断试剂实验室质量控制需求。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