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盗汗一症,临床颇为多见,笔者自拟“芪牡盗汗汤”(黄芪20克,五味子10克,生龙牡各15克,地骨皮10克,浮小麦20克,生地12克,炒白芍10克)略予加减施治,每获良效,现报道如下。本组33例,男24例,女9例。年龄12—20岁6例,21—30岁17例,31—40岁7例,41岁以上3例。发病时间大多在10—5月,以12—3月为最多(22例)。发病半年—1年就诊的24例,1—3年8例,3年以上1例。  相似文献   

2.
笔者自 1998年以来 ,用自拟五味龙牡汤治疗盗汗 12 0例 ,疗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2 0例中男性 96例 ,女性 2 4例 ;年龄 6~ 81岁 ;病程 3天~ 6年。全部病例均有典型的寐中汗出 ,醒来自止的典型盗汗症状。治疗方法五味龙牡汤组成 :五味子 10 g,龙骨、牡蛎各 2 0 g,浮小麦、金雀根各 30 g,麻黄根、瘪桃干、橹豆衣各 10 g。卫表不固者加炒白术 15 g、防风 10 g;兼有湿热者加赤小豆 30 g;兼有五心烦热者加地骨皮 10 g、青蒿 10 g。小儿剂量酌减。治疗效果12 0例经治疗后 ,113例盗汗完全停止 ,5例明显减少 ,2例盗汗因肺结核引起者无效 ,…  相似文献   

3.
<正> 治疗方药:生山药3.5~12克,玄参4~12克,白术3~9克,生鸡内金1.5~6克,牛蒡子1.5~6克。水煎服,每日1剂。呕吐、泄泻重者,重用山药、白术,加用藿香、苡仁;手足心热,盗汗重者酌加黄柏、地骨皮、麻黄根、莲子;咳嗽重者,重用牛子,酌加五味子、麦冬、百部;夜间哭闹,睡卧不宁者,加生龙牡、钩藤;夜间发热,脘腹胀满者加银柴胡、青蒿、木香。治疗效果:痊愈510例,显效120例,有效30例,服药无效,改用其它药物治疗者20例,总有效率为  相似文献   

4.
五加复脉汤处方:炙甘草10克、阿胶10克、党参15克、生地20~30克、桂枝9克、麦冬10克、柴胡9克、五加皮15克、五味子10克、丹参10~15克。姜枣引。水煎一日一付,二次分服。加减:四肢发凉者加附子6~9克;心烦自汗,重用生地,加龙、牡,山栀,或万年青10克,去桂枝;浮肿加炙黄芪、茯苓、猪苓、车前子等。咳嗽咯血,去桂枝、加土三七;发热加柴胡10~12克;心动过缓加附子10克、仙茅12克;心力衰竭严重去党参加红参、附子各12克;心前区疼痛明显加乳香、没药各6克。心胸憋闷加枳壳9克,或香附、厚朴各10克也可。  相似文献   

5.
<正> 治疗方药:葛根15~25克,桂枝、生姜各6克,麻黄、炙甘草各3克,白芍5克,大枣12枚。兼头痛者加川芎、白芷各9克;兼肝阴虚者加菊花6克,生龙牡各10克;兼脾虚者加黄芪30克;兼瘀血者加桃仁、红花各10克,去白芍;病情顽固,久治不愈.面  相似文献   

6.
汗证     
<正>方药:防风、桂枝、白芍、白术、生姜、大枣各10 g,黄芪、山茱萸、煅龙骨、煅牡蛎各30 g,甘草6 g。加减:心血不足者合归脾汤补血养心;阴虚火旺者合当归六黄汤滋阴降火;邪热郁蒸者合龙胆泻肝汤加减以清肝泄热、化湿和营;气阴两虚者合生脉散益气生津、敛阴止汗;汗多者加浮小麦、麻黄根;寐差者加五味子、远志;心悸者加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围,多因肺、胃、肾三脏热灼阴耗,水谷运输失常所致。素体阴虚,五脏柔弱者,每易在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过份疲劳时发病。笔者常以益气生津为治。处方:黄芪15克,山药30克,桑皮15克,地骨皮15克,石斛15克,花粉15克。随症加减:上消者,多饮,多汗,加龙骨30克、牡蛎30克、麻黄根12克、五味子5克;中消者,多食,多饮,加生石膏30克、知母12克、海浮石15克;下消者,多尿或遗精,加金樱子12克、覆盆子9克、川柏9克。自古治消渴,每以养阴生津为主。惟消渴经久,  相似文献   

8.
<正> 近年来,我们用糖蒸麻雀加中药联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30例,获效满意,现简介如下。处方:(1)麻雀20只,白糖适量。(2)当归12克,川芎12克,高丽参6克,黄芪12克,云苓9克,青皮9克,杏仁9克,枸杞子12克,冰糖9克,生甘草6克,法半夏9克,地骨皮9克,五味子9克,川贝母9克。(15岁以下中药剂量减半) 用法:将麻雀去毛及五脏(留肺),肚内填入白糖适量,用精白面团包好放锅内蒸熟,成人每天早、晚  相似文献   

9.
<正> 治疗方药:淡竹叶、白芍各15g,生石膏、芦根各30g,党参、麦冬、薄荷各12g,半夏9g,生姜3片,粳米1小撮,炙甘草6g。少气加五味子12g,心悸明显加生龙、牡各30g;血压偏低者加黄芪30g;血压偏高者加泽泻12g,薏仁30g。治疗结果:痊愈:眩晕、耳鸣、恶心、呕吐、烦热少气、自汗身疲等症状全部消失,恢复正常生活者17例;显效:症状基本消失,稍事活动偶有头晕恶心感者2例;有效:恶心呕吐消失,有饥饿感,眩晕程度减轻者2例;无效:服药前后无变化者2例。服药最多者18剂,最少者2剂。  相似文献   

10.
笔者以自拟“二百银黄汤”治疗20多例久咳不愈,肺肾气阴两虚患者,疗效满意,特介绍如下: 方剂组成:百部、百合、黄精各12克,银杏(碎)10克,桑白皮12克,天冬9克,紫菀6克,五味子5克,甘草3克。若兼潮热颧红者加地骨皮、黄芩各10克;痰多色黄者加前胡10克,浙贝母9克,枇杷叶9克,天竺黄10克;痰白喘甚者加麻绒、苏子各  相似文献   

11.
基本药物:昆布15克,海藻15克,黄药子15克,胆星9克,法夏9克,槟榔9克,莪术9克,夏枯草9克,广木香9克,煅牡蛎30克。加减法:脉数、心悸加远志、茯神、紫石英;失眠加珍珠母;体虚加党参;甲状腺肿大明显加贝母、鳘甲;突眼明显加穿山甲、杞子、白芥子;汗多加黄芪、浮小麦;手颤加龙骨、勾藤;燥热、口渴加五味子、花粉;胃热消渴善饥加黄连、石膏;脾虚加白术、陈皮、药曲。  相似文献   

12.
敛汗汤治疗小儿汗证1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运用“敛汗汤”治疗小儿汗证13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来自近年来有原始及复诊资料的门诊“汗证”患儿,中医辩证均为表虚不固或气阴不足,共200例。治疗组130例,其中男68例,女62例,最小9个月,最大10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5个半月;对照组7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方面情况基本相同,经统计学处理P均>0.05,具有可比性。1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敛汗汤:黄芪、百合各12g,浮小麦15g,煅牡、20g、麻黄根、白术各8g,五味子、防风、地骨皮、竹叶、桔梗、大枣各5g,以上各味药的剂量均7岁患儿的常规用量,可根据年龄及临床情况适  相似文献   

13.
贵刊1983年1期所载的“芪牡盗汗汤”(黄苠、生龙牡、五味、浮小麦、生地、白芍、地骨皮)。我临床验证于虚汗9例,效果显著。病例:熊××男,58岁。患肺脓疡住院,治疗半月后基本向愈,  相似文献   

14.
柴胡桂麦龙牡汤是笔者平素喜用的方剂之一,系以小柴胡汤为主加桂枝、浮小麦、生龙骨、生牡蛎组合而成。具体药物及常用剂量是:柴胡15g 黄芩12g半夏10g 党参20g 炙甘草10g 生姜10g 大枣10枚桂枝10g 浮小麦30g 生龙骨30g 生牡蛎30g。本方寓有小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汤、甘麦火枣汤之方意。为凉温并用、和解镇静之  相似文献   

15.
<正> 治疗方法:川乌草乌各9—12克炒白芍9—20克黄芪9—30克麻黄炙甘草各6—9克。水煎服。食欲不振者加陈皮、砂仁、山药、白术,苡米;气虚加党参、黄芪(加量);血虚或加当归、首乌;血瘀者加丹参、红花;肝肾虚者加枸杞子、山萸肉;痛甚者加元胡、制乳没或元胡止痛片。避免受  相似文献   

16.
安神养阴汤治疗神经官能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从1978年3月~1983年7月,治疗神经官能症共20例,效果显著,现介绍于下: 主方安神养阴汤(自拟方): 珍珠母30克石菖蒲6克太子参12克女贞子15克夜交藤18克合欢皮18克远志12克枣仁15克花生叶30克。加减: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者,加龙牡30  相似文献   

17.
<正> 治疗方药:生龙牡、石决明各30克,黄芩、山栀山楂各10l克,牛膝、钩藤、野菊花、夏枯草、鹿衔草、丹参各15克,泽泻12克,水煎服,每日1剂。兼阴虚者加生地12克,白芍15克;兼腰膝酸软者可加入桑寄生、杜仲各15克;痰热者加金瓜蒌18克;痰湿者半夏12  相似文献   

18.
1 基本方党参、土炒白术各12克,黄芪15克,茯苓、桂枝、当归、白芍、川断、牛膝、枸杞、杜仲(盐水炒)、紫河车粉(打分吞)各10克,甘草5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加减法:若下肢肿,自觉发热,舌质红、苔黄腻,小溲短赤,去桂枝,加黄柏10克,玉米须30克;遗精,早泄,加锻龙牡各30克(打),焙龟板20克,山药30克;气短心悸,面白自  相似文献   

19.
医文举要     
三参生脉饮治疗心律失常60例河北省滦南县中医医院方海东本组病例中早搏13例,窦性心动过速18例,窦性心动过缓9例,窦性心律不齐11例,窦房结暂停4例,心房纤颤5例。三参生脉饮方药为:丹参、苦参、人参(可酌情使用党参或太子参)、麦冬、五味子、主要加减:心血不足者加炒枣仁、夜交藤;心血瘀阻者加坤草、桃仁、红花、五灵脂,重用丹参;房颤原方剂量加倍,加玉竹20克,生龙牡各30克。疗效统计:冠心病42例,显效36例,有效6例;  相似文献   

20.
笔者以自拟露蜂房汤治疗牙痛,疗效甚好,介绍如下: 处方:露蜂房40克、白蒺藜20克、谷精草30克、焦栀子15克、生甘草6克。加减法:胃火上蒸者加石膏30克、知母20克、丹皮10克、地骨皮15克;肾虚者加牛膝、海桐皮各15克,黄柏12克,生地20克;气血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