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心律失常是心内科常见、多发疾病,各种原因均可引起。在中医上可以归于"心悸"、"怔忡"辨证论治。薛一涛教授治疗心律失常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并注重从"气有余便是火"的中医理念出发,采用"滋阴降火,理气化瘀"之法治疗本病,并三因制宜进行加减,疗效明显,现举验案一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2.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曾言“气有余便是火”,本文从《丹溪心法·火字解》出发,得出丹溪所言的“火”侧重于“动”,并非“气有余”。此外,火只是气有余的一种表现,气有余也可以出现其他的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3.
雍履平 《中医杂志》1993,34(9):567-567
“阳虚生外寒”、“气虚则必寒”,曾有论述,而“气不足便是寒”尚无专论。为便于临床运用,兹刍议之。1 “气不足便是寒”说的由来及其意义“气不足便是寒”乃明代医家张景岳提出的论点,由于先贤朱丹溪认为“气之病寒者十无一二”,从而有  相似文献   

4.
<正> “气有余便是火”是常用来解释病理变化的一句中医术语.对它的理解,一般多望文生义,认为这是属于阳气偏亢形成的实火之证.我们认为有必要澄本清源,予以疏证、诠解. “气有余便是火”一语出自元代医学家朱震亨《丹溪心法》书中,该书云:“凡气有余便是火……火急甚重,必缓之以甘草,兼泻兼缓,参术亦可……有补阴火即自降,炒黄柏、生地黄之类.”又说:“龟板补阴,乃阴中之至阴也.……黄芩、黄连、栀子、大黄、黄柏降火,非阴中之火不可用.”以上不难看出,  相似文献   

5.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常见的甲状腺炎症性疾病。患者常常因发热、疼痛等症状需要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及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是目前主要治疗药物,但不良反应大,病情易复发。中医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疗效明确,在改善症状、缩短病情有一定的优势。“气有余便是火”理论认为六淫之气、七情之气或脏腑阳亢之气超过正常,化火、化热,从而产生病理变化。该文根据“气有余便是火”理论,提出从“气”与“火”的角度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思路,认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病机乃因起居生活不节,素体情志内伤、阳气偏胜或虚火上炎,不慎感受六淫邪毒,内外合病,气机郁闭,升降失常,壅滞成火,久则成痰、成瘀,蕴结颈前,发为本病。从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特征及发病特点分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发生均与“气”与“火”相关。治疗思路上,泻火解毒、调节气机及活血化痰散结是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主要治法。升降散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散结之效,对于亚急性甲状腺炎有明确疗效。该文详细阐述升降散通过治火调气方法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中医疗效机制,并结合现代研究分析,初步探讨及其可能通过抗病毒、调节免疫、消炎止痛等方面发挥作用,以期为亚急性甲状腺炎从“气“与“火”角度进行辨证论治提供新的思路,也为升降散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基础伦理支撑。  相似文献   

6.
张永华系主任医师,浙江省名中医,全国首批优秀中医药临床人才。三十余年来一直从事中西医内科临床与科研工作,擅长失眠焦虑、脾胃肝病及亚健康的中西医结合治疗[1]。张主任指出,失眠和体质有关。气郁质、痰湿质和阴虚质的人群在外界刺激下容易发生失眠,其病机多和气、痰、火有关,并且三者可相互影响。治疗时张主任多从理气化痰,清肝泻火等方面着手,善用小柴胡汤、黄连温胆汤、柴芩温胆汤、丹栀逍遥散等方,且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提到"凡气有余便是火,不足者是气虚"一论。气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激发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以及信息传递的载体。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主疏泄,调畅气机,易静难动,性喜调达,恶抑郁恼怒,而内寄相火,与"气"密切相关。若肝用失常,肝体失和,"气"随之变化,常可化热化火。从"肝"浅述"气有余便是火"。  相似文献   

8.
"六气皆从火化"与"六气皆能化火"都是后人根据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概括出来的中医术语,都强调"火热病机"。二者都认为六气之间存在着转化性,而且以化生"火热"为主。"六气皆从火化"一语,既包涵"六气化火",也包涵"火化六气",还包涵"六气互化",基本符合刘完素的本意。而"六气皆能化火",仅仅强调"六气化火"一个方面,虽然突出了火热病机的重要性,但却有失刘完素的本意。二者涵义显然不同,不可混为一谈。所谓"化"者,都应是病机(理)传(转)化,而不是病因传(转)化。病机或病理产物则常会随病程的发展、病人体质的差异、治疗用药的寒热补泻、护理措施的当否等因素而发生性质的转化。其中病人的体质是影响病机(理)转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淋证的发病因素主要为湿热,日久可见瘀、虚互结,病位在肾与膀胱,久则累及肝脾。结合"气有余便是火"理论可阐明其病机为有余之气郁滞膀胱而化火生热,热与湿相搏结,致膀胱气化失司。从而临证用药时,需在辨清标本虚实基础上注重条畅气机,病发初期以标实为主当清热利湿通淋,病程日久本虚为主则应注重补肾健脾兼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治疗过程中酌加调气之品。  相似文献   

10.
1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以代谢亢进和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学认为甲亢发病与多脏腑气血化生火热之邪汇聚于颈下(咽喉处)具有密切关系。本文遵从“气有余便是火”之中医机理认为甲亢的基本病机为“脏腑余气化火”,即气机失常,化生火热,热盛伤阴,炼液成痰,聚于颈项。此火热之邪包括阳气亢盛之实火、阴虚阳亢之虚火、阳气怫郁之火、失常之气之火,以及六淫邪气化火。治疗应以调气降火为基本原则,治以疏肝理气,清肝降火;健脾和胃,宣肺祛邪,化痰;滋阴清热,降火除烦。甲亢虽以火热之症为主,治疗时遵“余气化火”之理不可盲目清火,以防用药太过伤及阴阳。  相似文献   

12.
着重阐述了中医历代医家在生理、病理等方面对火的认识,同时,结合现代医学研究的成果,对火作了深层次的探讨,旨在寻找中医“火”的物质基础和客观依据,进而揭示其本质。  相似文献   

13.
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的太过与不及或不应时而至,即成为易对人体致病的六淫。中医学认为它们属于外感疾病中的致病因素。然而历代医家中,对传统的外感六淫,尤其对其中的“火邪”致病有质疑者不乏其人。笔者亦愿就此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中有关“火”的概念较多,如少火、壮火、外火、内火、虚火、实火、阴火、阳火、君火、相火、命火、真火、龙火、雷火、邪火等。有的属于正常的生理学概念,有的则属于病理学概念。现将自己的浅见阐释如下,敬请同道斧正。1正邪之火1.1正常之火正常的火,为生理之火,又称少火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的“火”.是在对物质之火的直观观察和认识基础上,通过取象形成的意象性的概念,“火”字是这一概念的符号。由于意象概念不是对事物本质的抽象,而是取象的结果,因此对“火”的概念不可进行单一的、精确的定义,应从不同层次上分析和理解。从广义而言,“火”有自然现象的火、哲学概念的火、医学概念的火、属火的一般概念等四个方面的涵义。仅就“火”的中医涵义来讲,表述的内容也非常广泛,但概括起来,其主要涵义有以下四种:生理之火、病理之火、六气之火、药物气味之火。  相似文献   

16.
气燥浅论     
气燥浅论刘晓庄江西中医学院(南昌330006)在祖国医学中,抑或是《内经》“病机十九条”独遗“燥”条之故,燥病学说一直未能大畅。虽后世如刘完素、缪希雍、喻嘉言、俞根初等医家每于燥病有所发明,有所补充,然唯详于外感时燥及内伤津血之燥,他凡气燥者,却未予...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通报》2013,(3):17-17
火之称君、相也,惟天有,然而人则否。何以言之?《素问》说少阴君火,主春分后六十日;少阳相火,主夏至前后六十日。与厥阴风木、太阴湿土等,同为天之六气。六气惟火、暑为时最长,故分其纯者为君火,烈者为相火。相火亦谓之暑,乃始温终热之义也,故日惟天有。然至于人身,则左肾水、右肾火,即为诸脏腑所秉气液之源。  相似文献   

18.
19.
王雪峰  张秀英 《中医杂志》2014,(19):1645-1647
"火嗽"是小儿咳嗽发生发展的主要病因病机。小儿为"纯阳"之体,感邪之后易入里化热,易从火化,故小儿咳嗽诊治时经常从"火嗽"立论。追溯火嗽之源流,通过探讨实火火嗽、虚火火嗽及虚实夹杂之火嗽,阐明其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方法。临证辨治小儿咳嗽时,应注意首辨虚实,次辨脏腑,中西互鉴,病证结合。对火嗽病程较长者可与慢性咳嗽中西互参,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对200例小儿秋冬季急性泄泻,从湿火伏气着手,辨证为湿重于火、火重于湿两型,治疗顺脾胃之性因势利导,分别服用自拟的“止泻1号”(强中化湿散火)和“止泻2号”(通腑泻火除湿)方。结果:痊愈184例,显效11例。好转3例,无效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