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所致肺损伤患者在不同剂量、治疗不同时期的CT影像学特征以及临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1~2013年收治的5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对患者不同剂量、不同治疗分期的CT表征与临床预后进行观察。结果患者早期治疗中的主要特征为肺纹理增多、纵隔气肿、磨玻璃征或无明显异常,而中期的主要特征为肺纹理增多、纵隔气肿、磨玻璃征、肺间质纤维化,治疗晚期阶段患者存活患者主要表现为肺间质纤维化。少量组22例患者均好转出院;中量组21例患者中15例好转出院,6例预后不良;大量组患者9例全部死亡。结论百草枯中毒患者肺损伤包括肺实质与间质同时受损,以纵隔气肿、磨玻璃征、实质病变、肺气肿与胸腔积液为主,晚期主要表现为间质纤维化,可以明确百草枯中毒肺损伤治疗具有明显的CT表征,且与预后存在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正>百草枯《paraquat》,又名克芜踪、对草快,商品用20%克芜踪,为蓝色溶液。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除草剂之一。百草枯对人的毒性较强,中毒后病死率较高,高达70%左右。人经口致死量为2~6g(50mg/kg),也有报道1~3g百草枯口服不但  相似文献   

3.
郑历明  耿左军  吴艳凯 《河北医药》2007,29(11):1172-1174
目的 探讨百草枯中毒肺MSCT(多层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征象及其中毒机制.方法 对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不同时期分别行胸部MSCT检查,并对30例胸部MSCT影像征象及其中毒机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病例均出现了肺纹理增多、磨玻璃征,部分出现肺实变、胸水和气肿,存活到晚期者均见到肺纤维化.结论 百草枯中毒在肺部有明确的影像学征象,其中毒机制与影像学表现密切相关,MSCT征象与中毒机制的对照研究对临床治疗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百草枯中毒急性肺损伤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坚  周从阳 《江西医药》2009,44(10):1023-1025
百草枯(Paraquat PO),化学名1,1’-二甲基-4,4’联吡啶二氯化物.于1882年合成.1962年作为除草剂上市。由于与土壤接触后能快速分解.极少残留.对周围环境无害,因而得以迅速推广使用。然而使用时中毒病例屡见不鲜.现已成为人类急性中毒病死率最高的除草剂。百草枯中毒常引起多器官损害.其中肺脏是其损伤的主要靶器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实验室检测结果在判断百草枯中毒致急性肺损伤患者病情进展中的意义。方法对32例百草枯中毒致急性肺损伤患者入院当天、第3天、出院前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结果入院当天约80%患者外周血WBC 升高;65%~70%存在肝功能受损,表现为ALT、TBIL升高;84.4%有CK-MB 升高,提示心肌受损;25%的患者肾功能中BUN、Cr 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入院第3天时,除CK-MB外,其他指标异常率均明显升高,其数值也升高明显。出院前检测中,各项目异常率有明显下降,均低于入院第1天。结论对于百草枯致急性肺损伤患者,及时准确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帮助判断除肺以外其他脏器的损害情况,为及时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7.
宋碧英  李巍  孙激  郭洁  陈才菊 《中国药业》2013,(16):113-114
百草枯中毒对肺的急性损伤最严重,虽急救护理水平已有较大的提高,但仍不容乐观。目前对百草枯中毒急性肺损伤的有效治疗与护理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与难点。该文就近年来百草枯中毒的急性肺损伤机制、病理改变、临床表现、救治与护理进展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思密达对百草枯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思密达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血浆百草枯浓度和肺组织病理改变,探讨思密达在治疗百草枯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制备百草枯中毒模型,分别于10 min和30 min给予思密达进行干预治疗。测定各组大鼠2、6、24、48、72 h的血浆百草枯浓度,摘取左肺制备肺组织病理切片,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的病理改变并进行肺损伤评分。结果:思密达10 min干预组血浆百草枯浓度明显低于模型组和30 min干预组;思密达干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评分比模型组明显降低,且10 min干预组大鼠24、48、72 h肺损伤比30 min干预组明显减轻。结论:思密达可以通过降低大鼠血浆百草枯浓度而对中毒大鼠肺组织起到保护作用,且思密达的应用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9.
百草枯中毒胸部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探讨百草枯中毒致胸部损害的CT特征和诊断价值.方法:分析70例口服百草枯中毒致胸部损害的CT影像学资料.结果:早期(3 d内)主要表现为肺纹理增多、磨玻璃样改变、胸膜下线和心脏增大;早中期(4~7 d)主要表现为磨玻璃样改变、肺间质纤维化、胸膜下线、胸腔积液和心脏增大;中期(8~14 d)主要表现为肺纹理增多、磨玻璃样改变、肺间质纤维化、胸膜下线、胸膜增厚、心脏增大;中后期(15~28 d)主要表现为磨玻璃样改变、肺间质纤维化、胸膜下线、胸膜增厚;后期(>28 d)则以肺间质纤维化、胸膜下线多见.结论:百草枯中毒的胸部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其影像学变化对病情发展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斌  黄德尤  黄忠包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9):2962-2963
目的:探讨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致肺损伤的影像学征象,并与病理学基础对照分析.方法:对8例PQ中毒患者的胸片及胸部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变早期(<7 d)以肺纹理增多、模糊为主,部分出现磨玻璃样变;中期(7~14 d)主要表现为两肺弥漫磨玻璃样变和两下肺基底段肺实变;晚期(3周后)以肺间质纤维化及肺实质损害为主.结论:胸片、CT均能很好显示PQ中毒肺损伤的病理演变过程,对评估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客观研究和评价64层螺旋CT在诊断及治疗骨盆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该院放射科X线及64层螺旋CT影像资料完整的30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2种影像检查方法。结果在30例患者中,X线诊断与最终诊断一致12例(40%),行64层螺旋CT检查补充后确定最终诊断18例(60%)。结论 64层螺旋CT检查对骨盆骨折的分类、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应作为躯干与四肢连接部位创伤诊疗中必要的、常规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仿真结肠镜(CT virtual colonoscopy,CTVC)及其二维三维重建在结肠占位的CT表现及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52例行64排螺旋CT双体位结肠扫描的结肠癌病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结肠充气仰卧位及俯卧位增强扫描,其中20例增加了左或右侧位三期扫描,将MSCT扫描原始数据传送至ADW4.4工作站采用CT仿真结肠镜(CTVC)、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透明重建显示(Raysum)4种方法进行结肠重建处理,对病灶的形态、大小、密度、结肠壁受损的程度、范围以及结肠外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准确判断。结果结肠、直肠癌52例,全部病例均经过手术及纤维结肠镜检查活检病理证实。结论 MSCT仿真结肠镜可显示结肠占位病变的形态、大小及肠壁、肠周侵犯情况,多体位扫描能使病变肠管扩张充分,更好地显示病灶的细节,提高病变检出的敏感性,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是诊断结肠占位的一种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技术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2009年3月一2011年8月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1例患者经CTPA检查图像均显示良好,左右肺动脉、肺动脉主干及肺叶、段、亚段动脉的显示也令人满意。共累及亚段及亚段以上肺动脉252条,受累部位的直接征象为不同大小和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间接征象则为肺梗死及胸腔积液等。受累的252条肺动脉中右肺动脉栓塞155条,左肺肺动脉栓塞97条。结论 CTPA对肺动脉栓塞的部位、范围及管腔狭窄程度显示良好,肺动脉阻塞指数可判断肺动脉栓塞的严重程度,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及判定预后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部空洞性病变的64排CT影像学特征,以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38例经病理或经治疗证实的空洞性病变,全部病例均进行了64排CT平扫,21例同时有CT增强扫描。结果 32例为单发结节空洞,6例为多发空洞。8例炎性空洞中,主要为厚壁空洞,很少或无分叶,模糊征阳性7例,4例有胸膜增厚、粘连,1例有较典型的胸膜凹陷征。20例癌性空洞中,4例为转移性癌性空洞。16原发癌性空洞及2例转移性癌性空洞外缘均有分叶、边缘不规则和毛刺征,大多病灶均有胸膜凹陷征;2例转移性癌性空洞外缘光滑,内缘可见壁结节,行CT增强扫描,CT值提高幅度超过20HU。10例为结核性空洞,很少或无分叶征象,7例为厚壁空洞,4例空洞内外壁均毛糙不光滑,很少强化,所有病灶均可见卫星灶,4例胸膜凹陷征阳性。结论利用64排CT多平面成像的特点,可以多方位详细观察空洞内部结构、外缘分叶的深浅、周围特征及空洞壁强化特征,为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宫颈癌的诊断及分期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宫颈癌的CT检查结果,同时进行多平面重建处理,并与临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鳞癌74例、腺癌5例、腺鳞癌1例。临床病理分期:Ⅰa 1期2例、Ⅰa 2期1例、Ⅰb 1期25例、Ⅰb 2期35例、Ⅱa期14例、Ⅱb期2例、Ⅲa期1例;CT诊断结果:Ⅰa 1期检出1例、诊断为Ⅰa 2期,另1例未检出;Ⅰa 2期1例,未检出;Ⅰb 1期检出19例,检出率为76.00%(19/25),3例提示可疑宫颈癌诊断,3例未检出;Ⅰb 2期检出30例,检出率为85.71%(30/35),3例提示可疑宫颈癌诊断、2例未检出;Ⅱa期检出13例,1例未检出;Ⅱb~Ⅲa期3例全部检出。结论64排螺旋CT对宫颈癌的检出及定性诊断准确率较高,本组80例宫颈癌患者CT定性诊断总准确率为82.50%(66/80),≥Ⅰb 1期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4.42%(65/77),≥Ⅰb 2期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8.46%(46/52),但CT分期诊断与临床病理符合率不理想(≥Ⅰb 1期的宫颈癌,两者符合率仅为61.04%(47/77),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对80例患者同时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为金标准,评价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50%~70%和≥70%的敏感性分别为78.1%、79.1%、90.2%,特异性分别为96.9%、97.7%、98.2%,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9.4%、82.0%、83.8%,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7%、97.2%、99.0%。结论 64排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可作为冠心病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宫颈癌的诊断及分期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资料中的45例宫颈癌患者进行FIGO分期诊断,其中,Ⅱb期以下37例,再经64排螺旋CT扫描的诊断,未检出9例,28例检出,检出率为75.68%,其中低估2例,判断正确22例,高估4例;Ⅱb期以上(包括Ⅱb期)8例,再经64排螺旋CT扫描的诊断,8例患者全部检出,且分期正确;由此可见,64排螺旋CT扫描定性诊断的正确率为80.0%(36/45);分期诊断的正确率为66.67%(30/45)。结论64排螺旋CT对宫颈癌的定性诊断正确率较高,但分期诊断的正确率并不理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2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患者行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所有原始数据采用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曲面重建进行图像后处理,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结果心率〈70次/min且较平稳时冠状动脉成像质量最佳,可较准确地显示冠状动脉通畅情况、冠状动脉斑块、狭窄程度及管壁病变。对于桥血管及支架植入是否通畅和有无再狭窄显示良好。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安全、快捷、无创,对冠状动脉疾患的筛选、内支架术后疗效随访等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周围型小肺癌的CT表现特征,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经手术或CT引导下穿刺病理证实。结果边缘分叶32例,长短毛刺征49例,胸膜牵拉征24例,周围结构集中征15例,肺泡征11例,支气管气相征12例,空洞征2例,钙化灶2例。增强扫描特征:CT值增强幅度为20~60HU。结论 CT平扫的典型征象及增强扫描后强化特点有助于原发性周围型肺癌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百草枯中毒患者炎症介质和肺损伤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3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常规治疗+前列地尔注射液组(试验组),每组15例。前列地尔注射液用法:10μg加入100mL生理盐水(NS)静脉滴注,1次/d,连用7d。分别于入院当天及入院后7d测定患者血浆IL-6、IL-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浓度,行动脉血气分析和胸部X线检查,并随访生存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入院后7d试验组患者IL-6、IL-8、MMP-9浓度降低,急性肺损伤(ALI)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发生率降低(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可减轻百草枯中毒患者炎症反应和肺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