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存在于环境中的致癌物(包括其前致癌物)进入人体后,需要在代谢酶的作用下进行代谢转化,机体对外来化合物的代谢过程包括Ⅰ相反应和Ⅱ相反应,Ⅰ相反应主要对外来化合物进行生物转化,生成物由此可能具有致癌性;Ⅱ相反应则对Ⅰ相反应代谢活化后产生的生成物进行结合反应,从而使其失活并有利于从体内排出。通常化合物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hCHK2多态性与新疆汉族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聚合酶链式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ligase detection reaction,PCR-LDR)技术,分析107例食管癌患者(病例组)和204例非食管癌患者(对照组)hCHK2基因rs2278022、rs2602431和rs2970077位点基因型的分布,并比较不同基因型与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hCHK2 rs2278022、rs2602431和rs2970077 3个SNP位点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HK2基因rs2278022、rs2602431和rs2970077位点多态性与新疆地区汉族人食管癌易感性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4.
0 引言 食管癌在我国常见,具高发区和家族聚集现象,陕西也为高发区之一,但其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还不很清楚.Rb基因是研究较深入的抗癌基因,李华川等[1]在食管癌及其癌旁组织中均发现有Rb基因异常,推测Rb基因异常与肿瘤的形成关系密切.基因多态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遗传标记,目前国内尚未见到对Rb(intron17)多态在中国人中的分布及其与食管癌遗传易感性相关性分析,为此,我们应用PCR技术,检测并分析了陕西正常人群Rb(intron17)VNTR多态分布,并以此为标记探讨与食管癌遗传易感性相关性分析.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陕西正常无血缘关系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CYP2A6基因rs8192720多态性与新疆汉族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以聚合酶链式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ligase detection reaction,PCR-LDR)技术,分析107例食管癌患者(病例组)和204例非食管癌患者(对照组)CYP2A6基因rs8192720A/G位点基因型的分布,并比较不同基因型与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GG、GA、AA基因型在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6.35%、32.69%和0.96%,在对照组中为69.59%、27.84%和2.58%,两组间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5,P=0.48);GG和GA+AA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分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X^2=0.33,P=0.57)。结论:CYP2A6基因rs8192720A/G位点多态性与新疆地区汉族人食管癌易感性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食管癌贲门癌易感性与细胞周期蛋白D1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中国北方人食管癌、贲门癌的易感性与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D1基因第 870位核苷酸A/G(A870G)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 SSCP方法 ,检测了 12 0例食管癌、5 8例贲门癌及 12 2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CyclinD1(A870G)的基因多态性。结果 食管贲门癌组与对照组CyclinD1(A870G)A/G的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75 )。非吸烟的肿瘤患者CyclinD1的基因型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而吸烟并携带A/A基因型可使患食管贲门癌的危险性增加 2 5倍 ,其校正比值比为 2 5 7,95 %可信区间为 1 19~ 5 5 7。携带G/G基因可降低食管癌发病的风险 ,其校正比值比为 0 39,95 %可信区间为 0 18~ 0 82。贲门癌患者组携带A/A基因型的频率 (34 4 8% )高于对照组 (2 3 77% ) ,但差异无显著性 (χ2 =2 2 8,P =0 131)。结论 在中国北方人 ,吸烟并携带CyclinD1(A870G)A/A基因型是患食管贲门癌的危险因素 ,而CyclinD1G/G基因型对食管癌的发病可能具有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XRCC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断多态性方法分析了肺癌病例(n=104)和按性别、年龄频数配比的健康对照者(n=121)XRCC1基因Arg194Trp和Arg399Gln位点的多态性,并比较不同基因型与肺癌风险的关系.结果:XRCC1 Arg 399 Arg和Arg 399Gln基因型频率在对照组和病例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XRCC1 Gln399Gln突变纯合子基因型频率为13.46%,高于对照组3.31%(P<0.01).与携带Arg399Arg野生纯合子基因型者比较,携带Gln399Gln突变纯合子基因型个体发生肺癌的风险增加6.11倍(校正OR=6.11,95%CI=1.70~22.0);携带Arg 399Gln突变杂合子基因型者患肺癌风险无显著增加(校正OR=1.03,95%CI=0.60~1.78).XRCC1 Arg194Arg、Arg194Trp和Trp194Trp基因型频率在对照组和病例组中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携带Arg194Arg野生纯合子基因型者比较,携带至少1个194Trp等位基因者(即Arg194Trp和Trp194Trp基因型)患肺癌风险无显著增加(校正OR=0.998,95%CI=0.97~1.03;校正OR=1.81,95%CI=0.30~11.08).结论:DNA碱基切除修复基因XRCC1 Gln399Gln突变纯合子基因型者患肺癌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初步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G(human leukocyte antigen G,HLA-G) * 0105N基因(rs 41557518)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哈族)食管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新疆地区哈族食管癌患者132例(病例组)和健康对照254例(对照组),应用PCR-RFLP方法检测HLA-G * 0105 N(rs 41557518)多态性.结果 基因型C/-、C/C、-/-,在病例组中的频率分别为8.33%、91.67%、0%,在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别为11.95%、88.05%、0%.两组间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9,P>0.05).结论 HLA-G * 0105 N多态性与新疆哈族食管癌遗传易感性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10.
西安市食管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 探讨西安地区食管癌与 p5 3和 H- Ras高表达的关系 .方法 应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调查分析了西安地区 6 1例病例、43例对照的基础资料并检测组织中 p5 3和H- Ras高表达情况 .结果 病例组 p5 3和 H- Ras的高表达率(分别为 80 .3% ,41.0 % )均高于对照组 (30 .2 % ,16 .3% ,P<0 .0 1) .p5 3高表达的危险因素是 H- Ras高表达与肿瘤家族史且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结论 p5 3和 H- Ras高表达是西安地区食管癌重要的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11.
Breast cancer is the most frequent cancer in women and represents the second leading cause of cancer death among women after lung cancer. A common phenotypic abnormality of breast cancer cells is dysregulation of cell cycle control. The transformation of normal cell to a cancer cell appears to depend on mutation in genes that normally control cell cycle progression, thus leading to loss of the regulatory cell growth. We summarize here the molecular regulation of mammary carcinoma with regards to the most prominent oncogenes and tumor suppressor genes and their outcome in terms of cellular prognosis, and tumor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2.
食管癌多中心起源理论的分子学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免疫组化选择性DNA序列分析方法,对来自河南省林州市21例原发性食管鳞癌患者食管癌组织和癌旁基底细胞增生、间变和原位癌病灶的肿瘤抑制基因P53进行比较研究。结果:21例原发食管癌病灶中发现14例P53基因突变(67%)。突变部位分别为第5外显子(4例,占29%)、第6外显子(1例,占7%)、第7外显子(2例,占14%)和第8外显子(6例,占42%)。1例突变发生在第4内显子(7%)。对14例癌旁上皮基底细胞增生、间变和原位癌病灶的P53基因分析发现均有不同数量的基因突变。间变及原位癌组织的P53基因突变与癌组织极为相似,但是基底细胞增生病变的P53基因突变与癌组织不同,其突变部位均发生在第5外显子。提示:食管上皮不同部位的孤立病灶出现相似的分子学改变,支持食管癌多中心起源的理论,随着病变从基底细胞增生到间变到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癌的发展,这些分子学变化可能在癌变的不同阶段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食管癌高发区人群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分布情况,为早诊早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四川省阆中市食管癌高发区,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部分自然村作为筛查对象,对高危人群采取内镜下碘染色及指示性活检进行筛查,并经病理学诊断确诊。结果:食管炎症检出率为8.40%,食管轻度异型增生检出率为7.65%,食管中度增生检出率为2.45%,食管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检出率为1.75%,食管癌检出率为0.45%。按性别分布分析发现,食管炎症男、女检出率分别为11.07%(99/894)和6.24%(69/1 10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21,P<0.001);食管癌男、女检出率分别为0.89%(8/894)和0.09%(1/1 10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42,P=0.008)。按年龄组分析,食管炎症在55岁~组检出率最高为11.07%(56/506),轻度食管增生在60岁~组检出率最高为10.90%(46/422),中度食管增生在65岁~组检出率最高为3.39%(8/236)。各级食管病变在地理分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癌高发区人群中存在着相当数量的癌前病变患者,对该部分高危人群进行食管癌内镜筛查并进行癌症综合知识宣传,是做好食管癌二级预防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食管癌高低发区人群食管粘膜病理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食管瘤高低发区人群食管粘膜上皮组织学改变,为癌前病变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高、低发区(林州市和范县、清丰县)分别取无症状居民食管活检229人和187人,均分为25岁~、35岁~、45岁~及55岁以上四组,常规石蜡HE制片,按标准诊断归类。统计学处理。结果高、低发区食管上皮萎缩、棘层肥厚、炎细胞湿润相应年龄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基底细胞增生高发区35岁~、45岁~组显著大于低发区相应组(P=0.0312,P=0.0273),非典型增生45岁~、55岁~组高发区显著大于低发区相应组(P=0.0196,P=0.0263)。高、低发区总体人群比较除棘层肥厚、炎细胞浸润无差异外,余各病变间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0.005)。结论食管上皮萎缩、基底细胞增生应作为较狭义的癌前病变对待,食管上皮棘层肥厚、炎细胞浸润似与食管癌变无关。 相似文献
15.
河南食管癌高、低发区无症状人群食管固有膜血管乳头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高、低发区无症状居民食管上皮固有膜血管乳头(简称乳头)增生特征(乳头密度和高度)及其与病变分布的关系,加深对食管癌变早期形态学变化特征的了解。方法:2480例无症状人群食管粘膜活检组织,采用食管癌高低发区食管纤维内镜检查,粘膜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形态学测量技术对食管乳头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病变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食管癌高低发区居民食管中、下段乳头升高(≥上皮厚度的1/2)发生率之间差异并不明显(P>0.05),但是,高发区居民食管中段乳头密度(乳头数目/mm)明显高于下段,并高于低发区居民食管中段的乳头密度(P<0.05);高发区居民食管上皮乳头升高伴基底细胞过度增生患者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而低发区未观察到类似情况。结论:乳头增生表现为乳头数目增多和乳头升高是食管癌高发区人群食管上皮特征性形态学变化,高分区居民上皮乳头升高伴明显基底细胞过度增生,提示乳头增生可能是食管癌变极早期阶段的重要形态学变化,反映了上皮细胞的增生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幼兔食管扩张后其行为学及食管黏膜上皮细胞间隙的改变,初步探讨食管内脏敏感动物模型制备的可能。方法新西兰白兔20只,随机分为3组。A组:食管扩张组,8只,每日接受直径0.9 cm的球囊扩张,共14 d;B组:对照组,6只,每日插入球囊导管,无球囊扩张,共14 d;C组:空白对照组,6只,无任何刺激。通过动物行为学评分来评价食管内脏感觉的改变;采用电镜观察幼兔食管下段黏膜上皮细胞细胞间隙的改变。结果幼兔食管机械扩张后,A组行为学评分较B、C组明显升高,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其细胞间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持续的食管扩张可以引起食管内脏敏感性增高。 相似文献
17.
18.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去势治疗是其主要的初期治疗手段,但其中大部分患
者的肿瘤仍会复发、转移及进展成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揭示了较多前列腺癌发生及进展相
关的易感基因、抑瘤基因和癌基因及其变异,为优化前列腺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策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食管癌变多阶段演进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河南、河北和山西3省交界的太行山地区,特别是河南林州地区(原林县)是世界上食管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并且,目前食管癌仍然是该地区肿瘤相关主要死亡原因。因为早期食管癌无特异症状,初次就诊时,85%以上的患者为中晚期,5 a生存率仅10%-15%,是导致食管癌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数代科学家对该地区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提示食管上皮癌变是多阶段演进过程,上皮细胞过度增生是高易感人群癌变极早期变化特征,形态学上表现为基底细胞过度增生、间变和原位癌,这些病变被认为是食管癌重要的癌前病变。食管癌前病变重要特征之一是其不稳定性,即:可以向癌的方向发展,也可退回到正常,或维持多年不变,由此引出一个重要学术问题:导致轻度癌前病变持续向癌的方向发展的机制是什么?很显然,单纯从形态学角度难以回答这些问题。分子变化不同可能是解释形态学相似的癌前病变具有不同发展方向的关键机制之一。近年有关食管癌变多阶段演进的分子变化已积累了许多研究资料,作者就此作扼要阐述,并分析该领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