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EG2修饰^125I—L—天冬酰胺酶在小鼠体内的分布与代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PGF2修饰^125I-L天冬酰胺酶在小鼠体内的分布与代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EG2修饰L-天冬酰胺酶在小鼠体内半衰期与天然酶相比明显延长,修饰酶是54h,天然酶是4h,前者是后者的13.5部,修饰酶与天然酶在体内分布与代谢也明显不同,修饰酶主要分布在肝脏,并在肝脏代谢,而天然酶主要分布在肾脏,并通过肾脏代谢,修饰酶没有体内积留现象,这些结果暗示,在治疗白血病上修饰酶较天然酶更有效。  相似文献   

2.
重组L—天冬酰胺酶制剂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筛选L-天冬酰胺酶的稳定剂实验,表明甘露醇能增强L-天冬酰胺酶的稳定性。在避光条件下,以甘露醇为稳定剂,L-天冬酰胺酶溶液,25℃时贮存期为2.5个月,冻干制品,25℃时贮存期为2.76年.  相似文献   

3.
应用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研究^125I重组E.coliL-天冬酰胺酶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125I重组L-天冬氨酶静脉注射后24h内,在尿、粪、胆汁中的排泄量分别占注射剂量的68.95%,4.44%和5.36%。测定血浆中^125I重组E.coliL-天冬酰胺酶浓度,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生物成像分析系统结合方法评价原药水平,由房室模型评价药物动力学参数,静注后,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房室模型,初期和末端的t1/2分别为0.52-0.63h和2.39-2.76h,AUFC与剂量成正比。重组E.coliL-天冬酰胺酶的分解代谢产物主要随尿液排泄,重组E.coliL-天冬酰胺酶在大鼠中的药物热力学参数为临床试验提供了有用依据。  相似文献   

4.
L-天冬酰胺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天冬酰胺酶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尤其是广泛应用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痛(ALL)的治疗。作者对L-天冬酰胺酶的分离纯化工艺、与ALL的治疗、酶的修饰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L-天冬酰胺酶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尤其是广泛应用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治疗。作者对L-天冬酰胺 酶的分离纯化工艺、与ALL的治疗、酶的修饰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PEG-L-天冬酰胺酶的临床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媛  陈建华  吴梧桐 《药学进展》2009,33(11):503-510
综述近年来对抗肿瘤药物PEG-L-天冬酰胺酶的临床研究进展,讨论其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用药方案和疗效,抗药性以及安全性。PEG-L-天冬酰胺酶由E.coliL-天冬酰胺酶经聚乙二醇共价修饰而得,其免疫原性降低,且药物半衰期延长。  相似文献   

7.
L-天冬酰胺酶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尤其是广泛应用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治疗.作者对L-天冬酰胺酶的分离纯化工艺、与ALL的治疗、酶的修饰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β—环糊精对SOD的化学修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牛血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用β-环糊精修饰后,其理化性质发生了部分变化:修饰后的酶呈不均一性,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出现4条带,在薄层平板等电聚焦电泳中,等电点降低,修饰酶的紫外吸收光谱未见明显改变,抗蛋白酶水解能力增加。  相似文献   

9.
综述近年来有关大肠杆菌来源的L-天冬酰胺酶的结构与功能、纯化工艺以及酶的修饰的研究进展。L-天冬酰胺酶具有抗肿瘤活性,目前临床上已将其用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是治疗此类白血病的重要药物。  相似文献   

10.
右旋糖苷对大肠杆菌L—天门冬酰胺酶Ⅱ的化学修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Elah.  HK 《药物生物技术》1997,4(4):208-211
用高碘酸氧化法活化的右旋糖苷对大肠杆菌L-天门冬酰胺酶进行化学修饰,修饰反应的酶活力回收率为46.8%,修饰酶冻干品比活为118.4IU/mg蛋白质,酶经修饰后,对底物的亲和力未发生变化,但抗胰蛋白酶水解能力明显提高,抗显性显著减弱。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聚-(羟乙基)-DL-天冬酰胺(1)和聚-(羟丙基)-DL-天冬酰胺(2)在体内的变化过程及对肝肾的影响,将1和2压制成棒,埋于小鼠皮下,分别于d5、10、15、20取埋植部位、肝、肾组织作组织切片,取血检测内氨酸转氨酶、肌酐。结果显示:1和2均有溶胀分解现象,经历了从固态到胶状再到细小颗粒的变化过程。两者被吸收后,可引起肝脏小血管周围的轻度炎症反应,肾小管内出现小量管型,但对肝肾功能均无明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寻求在较好地保持酶活力的同时解除L-天冬酰胺酶抗原性的方法,采用不同分子量的乙酸酐、右旋糖酐和单甲氧基聚乙二醇,作为修饰剂和不同的修饰方法对该酶进行了化学修饰。结果表明在保持酶活性和降低抗原性方面,大分子修饰剂右旋糖酐、单甲氧基聚乙二醇优于小分子乙酸酐,底物保护修饰优于直接修饰;活化PEG,优于活化PEG1。在底物保护下的PEG,修饰酶其抗原性完全解除的同时,酶活力保持在30%以上。  相似文献   

13.
β-环糊精修饰超氧化物歧化酶的代谢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血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用高碘酸钠活化的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修饰。对修饰酶静脉注射兔体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β-CD修饰的SOD在兔体内基本符合二室模型,其特征方程为C=236e-7.0937t+60e-0.4473t,修饰SOD的T为0.11±0.04h和1.66±0.48h,体内CLB为53±11.10L/(kg·h),曲线下面积AUC为176.5±35.40U(L·h)。  相似文献   

14.
β—环糊精修饰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用高碘酸钠氧化成为具有二醛钠结构的活性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与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uperoxideDismutase,Cu,Zn-SOD)分子赖氨酸残基上ε-NH2反应,经硼氢钠还原形成β-CD修饰的SOD,用2,4,6-三硝基磺酸方法得测定其氨基修饰率为32.40%,剩余酶活力为66.48%,修饰SOD在薄层平板SDS-PAGE  相似文献   

15.
修饰蚯蚓纤溶酶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毛蚓纤溶酶经聚乙二醇(PEG)和β-环糊精(β-CD)修饰后,分别静脉注射到猪体内和兔体内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PEG-EFE在猪体内的半衰期为0.96h,而原酶在猪体内的半衰期为0.59h,PEG-EFE较原酶提高了1.62倍。β-CD-EFE注射于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证明,β-CD-EFE在兔体内的分布相半衰期为1.00h,而原酶仅为0.65h,β-CD-EFE较原酶的体内半衰期提高了1.52倍。说明2种修饰方法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阿司匹林—聚天冬酰胺共价复合物的合成方法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苯骈三氮唑使阿司切林酰胺化,通过酰胺键与α,β-聚-DL-天冬氨酸结合成为阿司匹林-聚天冬酰胺共价复合物,反应条件温和,接入库稳定在40%以上,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将胰蛋白酶通过N,N′-羰基二咪唑以共价结合的方法键合于双亲性载体聚-(羟内基,丙基)-DL-天冬酰胺材料上,制成亲合手性固定相。方法:用X-衍射、扫描电镜等方法进行了表征。对固定相进行了pH、温度、时间及热稳定性等优化条件的选择。结果:固定相在37℃-45℃能稳定存在,在pH7.4-10.6,37℃条件下有稳定的酶活性。结论:该固定相有可能成为蛋白分离的固定相。  相似文献   

18.
S-腺苷甲硫氨酸(SAM)参与多种生化反应,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中间代谢物,其制备方法有化学合成法,发酵法和酶促转化法3种,酶促转化法主要涉及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文章着重介绍了大肠杆菌,酵母和大鼠肝脏的SAM合成酶及其编码基因和SAM合成酶基因工程菌酶法转化生产SAM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他佐巴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他佐巴坦是一种新型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A和D类酶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与哌拉西林联合应用可大大加强和扩展后者的抗菌活性和抗菌谱,且体内分布广泛,不良反应少,因而在临床上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炔诺酮-α,β-聚(羟烷基)-DL-天冬酰胺进行了体外释放的研究,其中包括炔诺酮-α,β-聚(3-羟丙基)-DL天冬酰胺(NET-PHPA)和炔诺酮-α,β-聚(4-羟丁基)-DL-天冬酰胺(NET-PHBA)。实验结果表明,在药物接入量接近的情况下,悬臂的长短对药物释放有一定的影响,从释放120d的情况来看,接入量为24.0%的NET-PHPA的释放速率为0.24μg-NET/mgPoly·day:接入量为20.1%的NET-PHBA的释放速率为0.37μg-NET/mg-Poly·d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