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脊髓缺血后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1(N-methyl-D-aspartatereceptor,NMDAR1)、Caspase-3的表达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40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结扎腰动脉建立脊髓缺血模型,于缺血后6h、12h、24h、48h、72h取缺血脊髓标本,运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蛋白印记技术在基因和蛋白水平检测NMDAR1、Caspase-3在不同缺血时间的表达变化规律,同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NMDAR1、Caspase-3在细胞中的表达定位情况;用SPSS统计分析。结果RT-PCR、蛋白印记显示缺血组与对照组比较NMDAR1、Caspase-3表达增加,并且有随缺血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高的趋势,相关性分析显示NMDAR1、Caspase-3在mRNA(r=0.947,P<0.005)、蛋白(r=0.984,P<0.005)水平呈正相关;免疫组化结果发现,NMDAR1、Caspase-3主要在细胞浆中表达。结论脊髓缺血时NMDAR1、Caspase-3随缺血时间延长表达增加,NMDAR1、Caspase-3共同参与脊髓缺血性损伤过程,其表达与缺血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脊髓缺血后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1(N-methyl-D-aspartatereceptor,NMDARl)、Caspase-3的表达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40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结扎腰动脉建立脊髓缺血模型,于缺血后6h、12h、24h、48h、72h取缺血脊髓标本,运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蛋白印记技术在基因和蛋白水平检测NMDAR1、Caspase-3在不同缺血时间的表达变化规律,同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NMDAR1、Caspase-3在细胞中的表达定位情况;用SPSS统计分析。结果RT-PCR、蛋白印记显示缺血组与对照组比较NMDAR1、Caspase-3表达增加,并且有随缺血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高的趋势,相关性分析显示NMDAR1、caspase-3在mRNA(r=0.947,P〈0.005)、蛋白(r=0.984,P〈0.005)水平呈正相关;免疫组化结果发现,NMDAR1、Caspase-3主要在细胞浆中表达。结论脊髓缺血时NMDAR1、caspase-3随缺血时间延长表达增加,NMDAR1、Caspase-3共同参与脊髓缺血性损伤过程,其表达与缺血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次缺血预处理 (IPC)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2 4只日本大白兔随机双盲分为假手术组 (A组 )、缺血再灌注组 (B组 )和IPC保护组 (C组 ) ,每组 8只。A组不阻断主动脉 ,B组阻断主动脉 4 5min ,C组阻断主动脉 5min ,开放 5min ,反复 4次之后再阻断 4 5min。术后第 7天检测脊髓组织金属元素 (Ca、Mg、Cu、Zn)的浓度。术后观察后肢神经功能的评分、后肢针电极肌电图(EMG)和脊髓组织病理学的改变。结果 B组脊髓组织Ca、Cu的浓度较A组显著性升高 (P <0 .0 5或0 .0 1) ,Mg、Zn的浓度则显著性降低 (P <0 .0 5 )。B组脊髓组织Ca、Zn的浓度分别较C组显著性升高或降低(P <0 .0 1)。B组后肢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性低于A、C组 (P <0 .0 5或 0 .0 1) ,脊髓病理学和后肢EMG亦较C组有显著性病理改变 (P <0 .0 1)。结论 多次IPC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显著而又快速的保护作用 ,其保护机制与维持缺血区域Ca、Mg、Cu、Zn元素的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脊髓半侧横切的方法建立灵长类恒河猴脊髓半横切损伤动物模型,用于神经再生的研究。方法 5只成年恒河猴称重麻醉后,颈部后正中切口显露C3-5脊髓,于C4用虹膜刀切开脊髓左半侧0.5cm,通过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 SSEP)监测,确保波形改变并观察恒河猴术后24h、7d肢体运动功能和SSEP变化。结果术后24h、7d同侧肢体瘫痪,肢体运动评分由术前的5分降到1分,SSEP显示术前潜伏期(15.88±2.53)毫秒,术后24h(22.26±4.12)毫秒;7d(23.12±3.92)毫秒延长明显(P<0.01),波幅术前(11.92±5.48)μV,术后24h(5.34±3.04) μV,7d(5.78±2.98)μV,降低明显(P<0.01)。结论恒河猴麻醉后用虹膜刀脊髓半横切能损伤皮质脊髓束,引起肢体瘫痪,结果稳定可靠,操作较为简便,可建立脊髓半侧横切损伤动物模型,重复性较好,为脊髓损伤的神经修复实验研究提供了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脊髓损伤病理生理机制,寻求有效治疗脊髓损伤的方法,我们需要建立一些与临床实际相似的脊髓损伤模型。本文分别介绍挤压和(或)挫伤模型、完全横断和局部离断模型、缺血和化学伤模型这三种最常用的脊髓损伤动物模型,指出这些模型各自的优点及局限性,并通过模型间的比较,评价各自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立有效的脊髓损伤动物模型进行基础研究,才能为脊髓损伤的检测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在建立脊髓损伤模型时,尽量简化操作步骤,损伤装置及致伤能量达到准确、客观、定量,以便复制出具有高度稳定性和重复性的动物模型。另外,脊髓损伤模型种类繁多,各有其优缺点,在应用时应根据具体实验研究目的和条件做出科学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脊髓损伤模型与再生实验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早在1911年,Allen 曾采用重物坠击(Weight-dropping,WD)法首次在实验动物上复制脊髓损伤模型,这是实验性脊髓损伤研究的开始。此后,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脊髓损伤模型,包括机械损伤、电损伤、激光损伤、缺血性损伤及化学损伤模型。实验对象包括不同的生物系统,如组织培养、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和哺乳动物。从而人们能从不同的角度对脊髓损伤这一复杂问题有了较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查大鼠椎骨解剖学特点,为制作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定位提供参考和解剖学依据;建立一种更可靠的急性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方法将10只体重为200~250 g Wistar大鼠脊柱区进行解剖,对椎骨位置和形态特点进行观察。另取36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2只:脊髓损伤(SCI)组、假手术组、正常组。各组定期行为学观察(BBB评分),术后30 d进行组织学观察和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第9、10、11胸椎棘突之间距离最为靠近;第一腰椎棘突与脊柱两侧银白色腱膜第一个相交接处对应。HE染色:SCI组可见组织结构不完整,损伤区可见大片坏死灶。BBB评分:SCI组术后第2周开始恢复,最终BBB评分未超过6分。神经电生理(SEP,MEP)检测:SCI组可以明显看到SEP与MEP的峰-峰值急剧降低,且潜伏期明显延长。结论本实验模型制作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是较为理想的方法,为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的制作提供了解剖学依据和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9.
脊髓缺血性继发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髓缺血20分钟Na、K、Ca等离子平衡和自由基代谢发生异常,再灌流后加重,并与继发性截瘫时相一致.脊髓不可逆性缺血后,脊髓蛋白合成障碍、蛋白激酶活性下降、细胞外兴奋性氨基酸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10.
二、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研究脊髓损伤的重点是损伤后的轴突再生Cajal、McCouch 和 Brown 以及 Lampert 和Creessman 等研究人员曾观察到哺乳动物 CNS,可以在损伤几天后出现轴突发芽,但轴突发芽最终死掉,认为是夭折性再生(abortive regeneration)。这种再生轴突缺乏继续生长和维持生存的现象在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一种实用、可靠的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方法5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及脊髓全横断损伤组,横断组选择T12节段横断大鼠脊髓。分别于术后24h、7d及21d取L2节段制成20μm冰冻切片行HE染色,并记录其后肢运动功能评分(BBB评分)。结果脊髓全横断大鼠双下肢运动功能BBB评分在同一时间点之间相比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脊髓横断以下节段出现大量空泡,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胶质细胞明显增生,以腹角为甚;全横断组腹角神经元计数与假手术组在同一时间点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大鼠的30天存活率达72%。结论本方法为一种稳定可靠,操作简单的大鼠脊髓全横断模型制作法。  相似文献   

12.
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对于探求脊髓疾病的病因和病理机制,特别是对脊髓再生的神经生物学研究,评价脊髓损伤后有效的干预治疗措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故建立具有较强稳定性,能够反映特定病理生理变化的脊髓损伤动物模型一直是研究者追求的目标,本文旨在介绍国内外较为成熟的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3.
脊髓损伤的基因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长期以来,医学家一直在努力探索脊髓损伤后的机能恢复治疗,但成效甚少。晚近,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脊髓损伤后仍存在一定再生能力(1),脊髓损伤后之所以不能恢复功能,系因损伤局部微环境的影响,它包括:(1)缺乏促进轴索生长的神经营养因子(NGFs);(2)缺...  相似文献   

14.
脊髓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是交通意外或坠落伤,近年来,我国脊髓损伤患者有不断增多的趋势.众所周知,脊髓损伤大多后果严重,致残率和致死率都非常高.尽管基础研究和医学技术在飞速发展,但目前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仍不理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脊髓的受伤机制极为复杂,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也需要我们去积极探索.因此,加强脊髓损伤的基础研究,从动物模型的建立到受伤机制的分析,以及各种治疗方法的使用效果比较,都非常重要和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临床工作中,脊髓缺血性血管病相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少见,但由于脊髓血管分布的自身特点,缺血的病因学、发病机制和病理学改变复杂多样,临床诊断比较困难,且预后不佳,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一种制作稳定性强、重复性好的脊髓损伤模型的简易方法。方法:应用简易重物坠落打击装置建立大鼠脊髓中度损伤组(5g×8cm)、重度损伤组(5g×16cm)模型和假手术组,每组大鼠均n=10。通过运动功能评分法(BBB)评分、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脊髓损伤后两组大鼠功能及病理的变化特点,以评价该制作方法的可靠性。结果:BBB评分显示两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中度损伤大鼠的恢复明显优于重度损伤大鼠(P<0.05)。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脊髓损伤后脊髓结构紊乱,有胶质瘢痕及空洞形成,重度损伤组脊髓空洞面积明显大于中度组(P<0.05)。结论:该方法制作的大鼠脊髓模型能将不同打击力度造成的损伤区分开,并且模型的行为学与病理学结果相吻合,说明此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复性和一致性,适合脊髓损伤实验研究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背景:建立有效的完全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是深入研究脊髓损伤的前提,只有建立标准的、可重复性高的实验动物模型才能择优选出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行方案。 目的:实验拟建立一种稳定的大鼠完全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照观察动物实验,于2007-11/2008-10在石河子大学药学院动物试验中心完成。 材料:3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6只、实验组24只。 方法:显露实验组大鼠T8~T12棘突及椎板,切除T9~10棘突及椎板,暴露相应脊髓段作为损伤区,采用大鼠脑定位仪自主设计改良Allen模型打击装置,予15 g×20 cm=2.94×10-2N 重力打击大鼠T10节段脊髓,动物模型保证硬脊膜完整。假手术组仅同法暴露相应脊髓段,但不做打击。 主要观察指标:造模后2,4,8周以斜板试验及BBB评分观察大鼠双后肢运动功能,以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脊髓组织的变化。 结果:假手术组大鼠苏醒后能站立行走,斜板试验角度均大于70°,BBB评分21分,脊髓结构正常。实验组大鼠造模后双下肢全瘫,2只大鼠表现为痉挛性瘫痪,5只大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自残现象。造模后2,4,8周斜板试验角度均小于30°,BBB评分均少于10分,随时间延长,部分大鼠可见后肢刺激性反射,但无主动性功能活动,局部脊髓结构破坏严重。 结论:以2.94×10-2N 重力打击大鼠脊髓可保证硬脊膜的完整,并获得稳定的完全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8.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通常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和残疾,不仅影响个人生理和心理,同时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负担。2004年,美国脊髓损伤统计中心报告:美国每年就有超过11000例新发病例,全世界SCI每年发生率是15—40例/百万。本文就近年来脊髓损伤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自1990年美国首次成功地进行腺苷脱胺酸(adenosinedeaminase,ADA)缺乏的基因治疗(GeneTherapy)以来,基因治疗已成为当前生物医学中进展最快的领域之一[1]。基因治疗在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  相似文献   

20.
脊髓损伤治疗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在美国每年每百万人口新发生30—40例,有些地区甚至高达60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脊髓损伤人数已突破百万,并以每年12万的速度剧增,全球脊髓损伤人数已突破三百万。一直以来,医学界认为脊髓损伤是不能痊愈。当神经细胞在损伤初期没有好转的迹象,以后可以康复的机会甚微。但在近十年的研究中,已推翻脊髓不能再生的理论,脊髓损伤动物实验研究结果均证实可以恢复若干活动的能力。现对脊髓损伤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